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18受体基因型检测报告 被引量:16
1
作者 施启顺 谢新民 +2 位作者 柳小春 黄生强 贺长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采用PCR-RFLP法检测了湖南境内大白、长白、杜洛克3品种共158头猪的E.coliF18受体基因型。结果表明,抗性基因型AA的频率为0.11,敏感型AG、GG的频率分别为0.35和0.54。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18受体 基因型 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F18抗原与猪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月环 徐宁迎 吴旧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18抗原 致病机理 抗性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F18菌毛对产蛋鸡免疫的原性
3
作者 由昭红 姜中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8-611,共4页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25600,血清抗体效价高于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8菌毛 肠毒素大肠杆菌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猪种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受体微卫星标记遗传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隽 施启顺 +2 位作者 柳小春 黄生强 贺长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2,共3页
采用13号染色体上与K88ab和K88ac受体基因连锁的2对引物(S0223和S0068),研究沙子岭猪和大约克猪的遗传差异性。结果表明,2个猪种在2个基因座均存在多态性,其基因杂合度和Shannon信息指数存在很大差异,而中外猪种的K88ab和K88ac受体基因... 采用13号染色体上与K88ab和K88ac受体基因连锁的2对引物(S0223和S0068),研究沙子岭猪和大约克猪的遗传差异性。结果表明,2个猪种在2个基因座均存在多态性,其基因杂合度和Shannon信息指数存在很大差异,而中外猪种的K88ab和K88ac受体基因也存在遗传差异,这2对引物可望作为K88ab和K88ac受体基因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C 微卫星 Shannon信息指数 遗传标记 肠毒素 大肠杆菌 f4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猪种肠毒素大肠杆菌F4受体黏附差异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蒋隽 柳小春 +2 位作者 刘鑫 贺长青 施启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为给筛选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抗病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采用体外黏附测定大约克和沙子岭初生仔猪ETECF43种抗原型(ab,ac,ad)的黏附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4 ab黏附素对大约克猪和沙子岭猪均黏附强烈,而F4 ac则表现为不黏附;... 为给筛选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抗病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采用体外黏附测定大约克和沙子岭初生仔猪ETECF43种抗原型(ab,ac,ad)的黏附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4 ab黏附素对大约克猪和沙子岭猪均黏附强烈,而F4 ac则表现为不黏附;两个品种中均存在较高频率的F4 abR+-acR-;F4ad黏附素对沙子岭猪的黏附较强烈(0.400),而对大约克猪并不强烈黏附(0.242).上述结果也暗示,猪F4 ab受体和F4 ac受体存在较强的连锁,而与F4ad受体无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4 体外黏附测定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F4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施启顺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F4(ETEC F4)是引起1~2周龄仔猪黄、白痢最普遍、危害最大的大肠杆菌,ETEC F4能否致病,决定于猪的小肠上皮细胞有无ETEC F4受体,该受体由基因控制。本文综述了ETEC F4受体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和抗病育种的可...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F4(ETEC F4)是引起1~2周龄仔猪黄、白痢最普遍、危害最大的大肠杆菌,ETEC F4能否致病,决定于猪的小肠上皮细胞有无ETEC F4受体,该受体由基因控制。本文综述了ETEC F4受体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和抗病育种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 大肠杆菌 f4受体 黄痢 白痢 基因控制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7菌毛黏附亚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嘉利 侯美佳 +4 位作者 赵佳慧 董秀梅 杨巍 张萍 师东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8-1215,共8页
为获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17菌毛黏附亚基G的单克隆抗体(MAb)及其抗原表位信息,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重组F17-G蛋白(rF17-G-His)并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rF17-G-His大小为53 ku,纯化后条带单一。... 为获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17菌毛黏附亚基G的单克隆抗体(MAb)及其抗原表位信息,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重组F17-G蛋白(rF17-G-His)并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rF17-G-His大小为53 ku,纯化后条带单一。利用该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F17-G的MAb并制备腹水,采用间接ELISA、SDS-PAGE、western blot、抗体亚类鉴定试剂盒对所获得的MAb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3株可稳定分泌MAb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F2G、C3G、E5G。3株MAb亚类均为IgG1,轻链为κ链,其中MAb F2G效价最高,上清效价为1:2 048,腹水效价为1:1 000 000。3株MAb均不与其他菌毛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其中MAb E5G可以有效抑制ETEC DN1502株黏附肠上皮细胞。对MAb识别的抗原表位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MAb F2G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是aa1~aa15:1AAVSFIGSTENDVGP15,MAb C3G识别的表位区域是aa211~aa225:211GTTSLKLQCDAGVTV225,二者均为线性表位。MAb E5G识别的是构象表位,且位于凝集素结构域第89位天冬氨酸。采用软件分析F17-G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F17-G是稳定的亲水性蛋白,aa1~aa15是较活跃的表位区域,aa1~aa15、aa211~aa225在变体F17-G1、F17-G2中较为保守,aa89在3个变体中均高度保守。综合分析后认为MAb E5G具有预防和治疗携带F17菌毛ETEC引发的疾病的潜力。本研究为相应疾病的新型药物、诊断方法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生物制剂和可靠的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17菌毛 G亚基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菌毛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绪秋 方一臻 +1 位作者 张艳艳 范红结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5-658,共4页
为建立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菌毛抗体的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重组F4菌毛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ELISA最佳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3.5 ng/孔;5%脱脂奶封闭液封闭2 h;血清最佳... 为建立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菌毛抗体的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重组F4菌毛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ELISA最佳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3.5 ng/孔;5%脱脂奶封闭液封闭2 h;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3 200、血清最佳作用时间为1 h;酶标二抗的最佳作用时间为1 h。该方法对F5、F6菌毛阳性血清和猪链球菌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肛拭子进行符合性试验,其总符合率为96.2%。临床检测312份未经ETEC免疫的猪血清,阳性率为9.9%。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ETEC F4菌毛抗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4菌毛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太仔猪FUT1基因M307位点多态性与F18大肠杆菌抗病相关性的体外鉴定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圣龙 原志伟 +8 位作者 鞠慧萍 黄雪根 华金弟 沈家林 周冠月 王建业 谢恺舟 陈国宏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江苏苏太断奶仔猪FUT1基因M307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所检的49头仔猪中,GG基因型个体16头,AG基因型19头,AA基因型14头。在此基础上,制备上述不同基因型个体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分别与表达F18ab菌毛的野生型大...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江苏苏太断奶仔猪FUT1基因M307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所检的49头仔猪中,GG基因型个体16头,AG基因型19头,AA基因型14头。在此基础上,制备上述不同基因型个体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分别与表达F18ab菌毛的野生型大肠杆菌、表达F18ac菌毛含fed操纵子全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和V型系统表面分泌表达F18abFedF亚单位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黏附试验和黏附抑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UT1基因M307位点中GG型和AG型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均能黏附上述3种大肠杆菌,而AA型个体小肠上皮细胞则不能黏附。将上述3种大肠杆菌分别与抗F18ab菌毛高免血清、F18ac菌毛高免血清及抗F18abFedF亚单位单因子血清作用后,则失去黏附仔猪肠上皮细胞能力。上述结果对苏太猪从体外试验上证明了FUT1基因M307位点多态性与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f18大肠杆菌 受体 fUT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LR4基因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资源群体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包文斌 潘章源 +6 位作者 朱璟 叶兰 杜子栋 蔡家嘉 黄小国 朱国强 吴圣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8-28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TLR4基因mRNA在猪各个组织的分布以及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识别和F18大肠杆菌抗性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定量测定。首... 本研究旨在检测TLR4基因mRNA在猪各个组织的分布以及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识别和F18大肠杆菌抗性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定量测定。首先,各取8头35日龄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苏太仔猪组织样,包括心脏、肝脏、脾脏等11个组织,提取总RNA,以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TLR4基因mR-NA进行均一化处理,利用荧光阈值(Ct值)计算TLR4基因mRNA在各个组织以及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表达量。结果显示,TLR4 mRNA在猪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肺、淋巴结、肾脏和脾脏等免疫器官中表达量较高,F18大肠杆菌敏感型的TLR4基因表达量普遍高于抗性型个体的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除胃外)TLR4表达量差异倍数从1.083到2.980不等;在肺、淋巴结、肾脏和胸腺组织中,F18大肠杆菌敏感型的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抗性型个体的表达量(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TLR4基因通过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对猪F18大肠杆菌病等革兰氏阴性疾病有一定的影响,TLR4基因表达量的下调与F18大肠杆菌的抗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f18大肠杆菌 REAL-TIME PCR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BPI基因表达水平与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兰 訾臣 +7 位作者 刘璐 朱璟 谢恺舟 朱国强 黄小国 包文斌 吴圣龙 王金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5-1230,共6页
文章利用已建立的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家系群体作为实验材料,分别选择8头35日龄左右生长性状基本一致的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和敏感性断奶仔猪,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PI基因mRNA在断奶仔猪各个组织的分布情况,并比... 文章利用已建立的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家系群体作为实验材料,分别选择8头35日龄左右生长性状基本一致的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和敏感性断奶仔猪,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PI基因mRNA在断奶仔猪各个组织的分布情况,并比较其在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型和敏感型断奶仔猪个体间的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抗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对所有个体检测的11个组织中,BPI基因在心、肝、脾、肺、肾、胃、肌肉、胸腺、淋巴结中几乎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表达量很高。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BPI基因在抗性组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敏感组的表达量(P<0.05)。由此表明,BPI基因对抗断奶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F18菌株的感染可能具有直接作用,并且个体对大肠杆菌F18菌株的抗性可能与BPI基因在肠道中表达量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f18菌株 断奶仔猪 BPI基因 REAL-TIME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F18ac菌毛FedA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成大荣 徐建生 +2 位作者 王秋娟 孙怀昌 高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6期51-55,共5页
根据已经发表的F18ac菌毛A亚单位的基因序列(FedA)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T 8813A 中扩增到一段序列,并按预定的阅读框插入表达性质粒载体pGEX 6p 1中的谷胱苷肽转移酶(GST)基因的下游,获得重组质粒pPFedA/ac,并转化大肠杆... 根据已经发表的F18ac菌毛A亚单位的基因序列(FedA)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T 8813A 中扩增到一段序列,并按预定的阅读框插入表达性质粒载体pGEX 6p 1中的谷胱苷肽转移酶(GST)基因的下游,获得重组质粒pPFedA/ac,并转化大肠杆菌BL 21 获得重组菌PPFedA/ac。琼脂糖凝胶电泳、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该序列大小为456 bp,与已发表的FedA/ac结构编码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对菌体裂解物的SDS PAGE 分析以及Western blotting 鉴定,证明重组大肠杆菌PP FedA/ac的可以表达融合蛋白形式的FedA/ac (命名为GST FedA/ac),即FedA/ac蛋白(15.317 ku)与谷胱苷肽转移酶(27.335 ku)相连组成分子量为42.652 ku的融合蛋白。利用GST FedA/ac制备的兔抗GST FedA/ac 血清与大肠杆菌F107/86 株( F18ab+ )、2 134 P 株(F18ac+)进行的玻板凝集试验呈现阳性反应,进一步表明了表达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菌毛 f18 fedA/ac 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源大肠杆菌F18菌毛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成大荣 孙怀昌 +1 位作者 徐建生 高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利用F18菌毛a因子单克降抗体以及已建立的鉴定F18菌毛及其亚型的双重PCR法,对来自断奶仔猪水肿病和/或腹泻病例的60株VTEC、24株VTEC/ETEC以及24株ETEC的进行了F18菌毛检测,以了解F18ab+和F18ac+大肠杆菌在江苏省断奶仔猪群的分子流行... 利用F18菌毛a因子单克降抗体以及已建立的鉴定F18菌毛及其亚型的双重PCR法,对来自断奶仔猪水肿病和/或腹泻病例的60株VTEC、24株VTEC/ETEC以及24株ETEC的进行了F18菌毛检测,以了解F18ab+和F18ac+大肠杆菌在江苏省断奶仔猪群的分子流行病学。结果表明:通过F18菌毛a因子单克隆抗体,可检测出52株大肠杆菌为F18+,检出率为48.15%;而通过双重PCR方法,共检测出63株大肠杆菌为F18+,检出率为58.33%,其中53株(49.07%)为F18ab+,10株(92.6%)为F18ac+。另外还发现:在VTEC、VTEC/ETEC以及ETEC的菌株之间,这2种F18菌毛亚型的分子流行病学是不同的。在VTEC中,F18ab+,菌株37株(61.67%),未发现F18ac+菌株;在VTEC/ETEC中,F18ab+菌株15株(62.50%),Fl8ac+菌株8株(33.33%);而在ETEC中F18ab+菌株只有1株(4.17%),F18ac+菌株只有2株(8.33%)。以上数据表明:①PCR法检测F18菌毛优于单抗法;②FI8菌毛是VTEC/ETEC、VTEC的重要致病因子,而在ETEC中则明显低于VTEC/ETEC和VTEC;③F18ab+菌株—般为SLT-Ⅱe+,而F8ac+菌株一般为S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f18菌毛 检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犊牛腹泻肠毒素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新华 李建军 +2 位作者 杨学云 王登峰 王治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肠毒素大肠杆菌((Ent erot oxi geni c E.col 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建立了多重PCR检测ETEC毒力因子F41菌毛、K99菌毛和STa、LT肠毒素相关基因的技术方法。试验对影响PCR扩增的dNTP、引物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 肠毒素大肠杆菌((Ent erot oxi geni c E.col 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建立了多重PCR检测ETEC毒力因子F41菌毛、K99菌毛和STa、LT肠毒素相关基因的技术方法。试验对影响PCR扩增的dNTP、引物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快速、特异、灵敏,在2.5h-3h内就可以完成,为致犊牛腹泻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多重PCR f41菌毛 K99菌毛 STa 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F18菌株敏感和抵抗基因型仔猪十二指肠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包文斌 叶兰 +6 位作者 潘章源 朱璟 杜子栋 蔡家嘉 黄小国 朱国强 吴圣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文章运用Agilent双标记表达谱芯片,基于已建立的苏太猪大肠杆菌F18菌株敏感性和抗性型全同胞配对个体,分析十二指肠组织基因表达谱差异,旨在筛选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水肿病发生的大肠杆菌F18菌株受体相关基因,探讨造成大肠杆菌病抗性... 文章运用Agilent双标记表达谱芯片,基于已建立的苏太猪大肠杆菌F18菌株敏感性和抗性型全同胞配对个体,分析十二指肠组织基因表达谱差异,旨在筛选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水肿病发生的大肠杆菌F18菌株受体相关基因,探讨造成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家系抗性差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以Fold change绝对值大于2倍进行筛选,在敏感型(GG基因型)对抗性型(AA基因型)配对组中,差异基因共13个,其中上调6个,下调7个,在以敏感型(AG基因型)对抗性型(AA基因型)配对组中,共筛选出差异基因6个,其中上调4个,下调2个。经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免疫应答、胞外区修饰(如糖基化)、细胞黏附、信号转导等。通路发现大肠杆菌F18菌株抵抗性和敏感性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糖脂合成代谢以及炎症免疫相关通路,经芯片筛选出的相关基因的功能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f18菌株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荣理 薛鹏翔 +4 位作者 范庆花 马晓云 唐辉 张勤 王文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原核表达载体pTurboGFP-B转化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F4ac中,获得表达绿色荧光的菌株ETEC F4ac-GF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 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原核表达载体pTurboGFP-B转化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F4ac中,获得表达绿色荧光的菌株ETEC F4ac-GF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果显示,转化菌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且可以在蓝光仪和荧光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转化菌株发出绿色荧光;将ETEC F4ac-GFP与IPEC-J2细胞系进行体外粘附试验,在细胞水平验证了转化菌株荧光表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且ETEC F4ac导入荧光质粒后不改变其对宿主细胞的胞粘附能力。CCK-8(Cell Counting Kit-8)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ETEC F4ac导入荧光质粒后不改变其对宿主细胞的毒力。本研究为深入探究ETEC F4ac致病机理提供了工具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 绿色荧光蛋白 粘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DQA基因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和敏感性断奶仔猪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訾臣 刘璐 +6 位作者 苏先敏 杜子栋 黄雪根 杨建生 孙寿永 吴圣龙 包文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6-520,共5页
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LA-DQA基因在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群体中各个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以及在抗性组和敏感组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LA-DQA基因在断奶仔猪抗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中发挥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SLA-DQ... 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LA-DQA基因在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群体中各个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以及在抗性组和敏感组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LA-DQA基因在断奶仔猪抗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中发挥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SLA-DQA基因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呈现相似的表达规律,在肺、脾和淋巴结中的表达量较高,在空肠、十二指肠和胸腺中也有中度的表达。SLA-DQA基因在抗性组个体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敏感性个体,而且在肺、脾、淋巴结、空肠和十二指肠5个组织中,SLA-DQA基因在抗性组个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性个体(P<0.05)。由此可见,当断奶仔猪受到大肠杆菌毒素侵扰后,SLA-DQA基因较高的表达量有利于SLA-II类抗原分子的合成,SLA-DQA基因虽然不是针对由大肠杆菌F18菌株造成的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直接免疫因子,但是在断奶仔猪受大肠杆菌F18菌株病原菌侵袭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8大肠杆菌 SLA-DQA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黑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 Ⅰ)不同基因型对大肠杆菌F18抵抗力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继英 郭建凤 +4 位作者 孙守礼 郭立辉 蔺海潮 王诚 武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猪种(山东省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引进猪种大约克)和FUT Ⅰ不同基因型仔猪对肠毒性大肠杆菌F18(ETEC F18)的抵抗能力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ETEC F18黏附能力的差异,在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猪和大约克FUT Ⅰ基因型检测的基础... 为了研究不同猪种(山东省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引进猪种大约克)和FUT Ⅰ不同基因型仔猪对肠毒性大肠杆菌F18(ETEC F18)的抵抗能力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ETEC F18黏附能力的差异,在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猪和大约克FUT Ⅰ基因型检测的基础上,选取易感性和抗性断奶仔猪,利用野生型ETEC F18标准株进行试验猪口服细菌攻毒试验和肠黏膜黏附试验。由于多方面原因,接受ETEC F18细菌攻毒的试验猪均未发病,无法判断试验猪对ETEC F18的抵抗能力。ETEC F18标准菌株能与所有FUT Ⅰ敏感基因型仔猪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附,而不能与抗性基因型仔猪小肠上皮黏膜细胞黏附,莱芜黑猪与大约克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与E.coliF18的黏附特性并无品种差异。但是养猪生产实践中,莱芜黑猪极少发生断奶仔猪水肿和腹泻病。所以除FUT Ⅰ基因外,也许本地猪种有其他导致遗传抗性的突变或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黑猪 f18大肠杆菌 fUT Ⅰ基因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F18ac菌毛F亚单位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成大荣 徐建生 +3 位作者 孙怀昌 唐波 吕玲 曹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98-101,共4页
根据已经发表的 F1 8ab菌毛 F亚单位(Fed F/ ab)的基因 (fed F/ ab) ,设计一对引物 ,利用 PCR技术从表达 F1 8ac菌毛的大肠杆菌2 1 3 4P株、81 99株、881 3株中分别扩增到一段序列 ,并克隆至 p GEM-T载体 ,获得重组质粒T881 3 F、T81 99... 根据已经发表的 F1 8ab菌毛 F亚单位(Fed F/ ab)的基因 (fed F/ ab) ,设计一对引物 ,利用 PCR技术从表达 F1 8ac菌毛的大肠杆菌2 1 3 4P株、81 99株、881 3株中分别扩增到一段序列 ,并克隆至 p GEM-T载体 ,获得重组质粒T881 3 F、T81 99F、T2 1 3 4PF。琼脂糖凝胶电泳、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 ,该 3个序列大小均为 90 3bp,与 fed F/ ab大小一致且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9.4% ) ,推导的 Fed F/ ac氨基酸序列与 Fed F/ab同源性为 98.3 %。数据表明该实验所克隆的序列均为 F1 8ac菌毛 F亚单位 (Fed F/ ac)的基因 (fed F/ 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f18ac 菌毛 f亚单位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鞭毛对F18^+大肠杆菌体外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强德 梁慧 +1 位作者 周明旭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4-627,共4页
为研究鞭毛在F18+大肠杆菌(F18+E.coli)生物被膜(B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F18+E.coli鞭毛素编码基因(fliC)缺失突变株(F18+△fliC)。以野生株为对照,通过在细胞表面形成典型微菌落试验以及BF的定性和定... 为研究鞭毛在F18+大肠杆菌(F18+E.coli)生物被膜(B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F18+E.coli鞭毛素编码基因(fliC)缺失突变株(F18+△fliC)。以野生株为对照,通过在细胞表面形成典型微菌落试验以及BF的定性和定量试验,比较F18+△fliC菌株在体外形成BF能力的变化。吉姆萨染色结果表明,F18+△fliC菌株在IPEC-J2细胞表面形成典型微菌落数减少。BF体外试管培养定性试验和结晶紫定量试验均表明,F18+△fliC菌株形成BF的能力下降。本研究表明鞭毛在F18+E.coli体外BF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F18+E.coli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8+大肠杆菌 鞭毛 生物被膜 微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