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油茶籽提取的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1
作者 梁莉雯 李军星 +5 位作者 袁秀芳 余斌 叶十一 徐丽华 苏菲 刘璨颖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1-2465,共1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利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及茶皂素对该ETEC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比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该ETEC菌株的生长曲线变化、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胞内核酸、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等物质的泄漏情况,明确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的抑菌作用。此外,还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细菌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揭示茶皂素对该猪源ETEC的抑菌作用机制。此外,利用CCK-8方法评估茶皂素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源ETEC菌株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中的9种具有耐药性,属于多重耐药菌株。而茶皂素的MIC为50 mg·mL^(-1),在1×MIC和2×MIC的浓度下,它对猪源多重耐药ETEC菌株展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能在12 h的作用时间内有效抑制该ETEC菌株的生长和繁殖。经过1×MIC和2×MIC浓度的茶皂素处理后,细菌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菌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细菌胞外的核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在最初的2 h内显著性上升,并且在整个12 h的观察期内,这些物质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经过茶皂素处理的ETEC菌株,在相对分子质量15~25 ku的蛋白质条带明显减少。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揭示,茶皂素的抑菌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抑制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影响核糖体的功能以及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等相关通路。此外,研究还发现,在0.781~12.5μg·mL^(-1)的浓度,茶皂素对IPEC-J2细胞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地,在12.5μg·mL^(-1)的浓度下,茶皂素能显著提高IPEC-J2细胞在受到ETEC感染后的存活率。综上所述,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菌株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复杂且多层面。研究结果为茶皂素作为天然抑菌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多重耐药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元元 梁伟 +4 位作者 陈龙 聂存喜 彭洪妹 吴妍妍 张文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68-677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攻毒小鼠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4周龄、初始体重相近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攻毒小鼠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4周龄、初始体重相近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攻毒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0只。小鼠适应性饲养7 d后开始正式试验,正试期22 d。在正式试验第1~17天,对照组和攻毒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每天灌胃0.2 mL的生理盐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每天分别灌胃1×10^(8)和1×10^(9)CFU/mL的牛源罗伊氏乳杆菌菌悬液0.2 mL;在正式试验第18~22天,对照组小鼠每天灌胃0.2 mL的生理盐水,其他3组小鼠每天灌胃5×10^(9)CFU/mL的ETEC菌悬液0.2 mL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ETEC攻毒后,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则无显著变化(P>0.05)。2)ETEC攻毒后,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心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心脏指数则无显著变化(P>0.05)。3)ETEC攻毒后,试验Ⅱ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显著低于攻毒组(P<0.05)。4)ETEC攻毒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攻毒组(P<0.05);此外,试验Ⅱ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5)ETEC攻毒后,与攻毒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Ⅱ组小鼠血清中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小鼠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小鼠空肠绒毛高度则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牛源罗伊氏乳杆菌能够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小鼠体重下降,提高机体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减轻ETEC感染导致的脏器及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牛源罗伊氏乳杆菌 小鼠 免疫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植 王煜轩 +4 位作者 王之文 芦烘德 王禄皓 何至远 董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07-5517,共11页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造成的仔猪腹泻严重影响仔猪健康,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病因,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是肠毒素和黏附素,肠毒素主要分为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其通过不同方式作用于小肠上皮细...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造成的仔猪腹泻严重影响仔猪健康,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病因,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是肠毒素和黏附素,肠毒素主要分为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其通过不同方式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小肠内水和电解质积蓄及代谢紊乱,导致仔猪腹泻,而黏附素则促进ETEC在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定植。目前的疫苗只包括部分菌毛黏附素、肠毒素,免疫效果不全面、缺乏广谱性。现阶段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效果良好,能大幅度提升感染仔猪存活率、抑制ETEC生长和毒力基因表达、缓解感染仔猪的炎症反应、减少肠道损伤、提升感染仔猪的免疫力及调控ETEC感染造成的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调控仔猪肠道化学屏障,从多方面防控ETEC感染。在饲料端全面禁抗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色、无抗的生猪产品,而兽用中药为仔猪腹泻病的临床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因此,笔者对ETEC入侵仔猪肠道的致病机理以及中药在该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中药 腹泻 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徐晓叶 龚晗秋 +4 位作者 张敏芳 贺鹏伟 周墨涵 刘玉兰 肖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23-673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槲皮素(Que)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1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Que组、ETEC K88组、Que+ETEC K88组。用0或10μmol/L ... 本试验旨在研究槲皮素(Que)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1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Que组、ETEC K88组、Que+ETEC K88组。用0或10μmol/L Que处理细胞24 h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或50倍细胞数的ETEC K88刺激细胞2 h,收集样品测定细胞活力、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中炎性因子含量、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Que显著缓解了ETEC K88诱导的细胞活力的下降和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的上升(P<0.05)。2)Que显著缓解了ETEC K88诱导的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上升(P<0.05)。3)Que显著缓解了ETEC K88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水平的上升和B细胞淋巴瘤-xL(Bcl-xL)的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P<0.05)。4)Que显著缓解了ETEC K88诱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IL-18、消皮素D(GSDMD)和NLR家族CARD结构域4(NLRC4)的mRNA表达水平的上升(P<0.05)。综上所述,Que可抑制ETEC K88刺激导致的IPEC-1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激活,缓解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肠毒素大肠杆菌K88 IPEC-1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对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和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晗秋 徐晓叶 +4 位作者 张敏芳 贺鹏伟 陈少魁 刘玉兰 肖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65-467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原儿茶酸(PCA)对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细胞)程序性坏死和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分为4个组:对照组、PCA组(40μmol/L PCA作用24 h)、ETEC K88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原儿茶酸(PCA)对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细胞)程序性坏死和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分为4个组:对照组、PCA组(40μmol/L PCA作用24 h)、ETEC K88组(50倍细胞数ETEC K88作用2 h)和PCA+ETEC K88(40μmol/L PCA作用24 h+50倍细胞数ETEC K88作用2 h)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ETEC K88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ETEC K88组相比,PCA+ETEC K88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上清液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ETEC K88刺激导致细胞形态损伤,超微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膜破裂,细胞核皱缩,染色质外溢,线粒体出现肿胀并且空泡化;ETEC K88组细胞坏死率显著升高(P<0.05)。与ETEC K88组相比,添加PCA能够保护细胞形态,PCA+ETEC K88组细胞坏死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ETEC K88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LR4、脂多糖结合蛋白(LBP)、髓样分化蛋白2(MD2)、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 88)的mRNA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ETEC K88组相比,PCA+ETEC K88组TNF-α、TLR4、LBP、MD2、IRAK1、TRAF6和MyD8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ETEC K88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DD)、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ETEC K88组相比,PCA+ETEC K88组TNFR1、FADD、HMGB1、Drp1和PGAM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PCA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和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缓解ETEC K88诱导的IPEC-1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K88 原儿茶酸 IPEC-1 程序性坏死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18受体基因型检测报告 被引量:16
6
作者 施启顺 谢新民 +2 位作者 柳小春 黄生强 贺长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采用PCR-RFLP法检测了湖南境内大白、长白、杜洛克3品种共158头猪的E.coliF18受体基因型。结果表明,抗性基因型AA的频率为0.11,敏感型AG、GG的频率分别为0.35和0.54。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18受体 基因型 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发BALB/c鼠肠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齐宇 王开 +2 位作者 伊淑帅 潘娜 胡桂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建立BALB/c小鼠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肠炎模型,本研究分别灌服小鼠浓度为1.0×107cfu/m L、1.0×108cfu/m L和1.0×109 cfu/m L的菌液,连续灌服3 d,对其发病情况和外周血中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灌... 为建立BALB/c小鼠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肠炎模型,本研究分别灌服小鼠浓度为1.0×107cfu/m L、1.0×108cfu/m L和1.0×109 cfu/m L的菌液,连续灌服3 d,对其发病情况和外周血中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灌菌后小鼠食欲下降、体重降低,外周血中IL-1α、TNF-α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增加,十二指肠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炎症发生。灌菌期结束后第5 d,小鼠粪便稀软,体重降到最低,所检测的细胞因子含量达到峰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十二指肠肠黏膜层与肌层间隙增宽、杯状细胞增多、固有层与黏膜层炎性细胞侵润,炎症变化最为明显。本研究建立了BALB/c小鼠感染ETEC K88肠炎模型,于灌菌期结束后第5 d炎症最为严重。此外,接种不同浓度菌液的小鼠炎性因子数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细胞因子 肠道组织学评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所致腹泻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谷巍 王丽荣 +7 位作者 孙明杰 陈静 陈振 曾佳佳 李士栋 王春凤 单宝龙 徐海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80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选取6~8周龄巴比西小鼠(BALB/c)100只,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组(Ⅱ组)、中药发酵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选取6~8周龄巴比西小鼠(BALB/c)100只,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组(Ⅱ组)、中药发酵组(Ⅲ组)及中药水提组(Ⅳ组),其中Ⅱ、Ⅲ和Ⅳ组小鼠均用"抗生素+大肠杆菌"模式造模。Ⅰ、Ⅱ组饲喂不含任何药物的基础日粮,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中药发酵液、10%中药水提液。统计分析各组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显示,ETEC K88感染小鼠36h后,与Ⅱ组相比,Ⅲ、Ⅳ组小鼠腹泻指数(P<0.05)与腹泻率降低,且Ⅲ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Ⅳ组(P<0.05),Ⅲ、Ⅳ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较Ⅱ组降低,双歧杆菌及乳酸菌数量提高,且Ⅲ组效果更优;Ⅲ、Ⅳ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Ⅰ和Ⅱ组,且与Ⅱ组相比,Ⅲ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肝脏指数分别提高了48.37%、29.57%、36.88%,且差异均显著(P<0.05);Ⅲ、Ⅳ组IFN-γ/IL-4比值较Ⅱ组提高,且Ⅲ组高于Ⅳ组。综上所述,乳酸菌发酵中药液具有降低腹泻小鼠腹泻率及腹泻指数,提高免疫器官指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及快速消除体内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为开发防制ETEC所致的仔猪腹泻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发酵中药 肠毒素大肠杆菌 腹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9
作者 曲泽慧 陈佩佩 +3 位作者 张爱芹 郭东春 师东方 曲连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80-982,共3页
为快速检测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菌毛(K88和K99)和毒素(STa)基因,本研究设计合成了针对K88、K99和STa基因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K88、K99和STa基因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K88、K99和STa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88、K99和STa... 为快速检测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菌毛(K88和K99)和毒素(STa)基因,本研究设计合成了针对K88、K99和STa基因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K88、K99和STa基因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K88、K99和STa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88、K99和STa基因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37 bp,314 bp和166 bp;此外,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致幼畜腹泻ETEC的检测提供了快速准确方法。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实验室分离的23株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2株为K99/STa阳性,1株为STa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多重PCR K88菌毛 K99菌毛 STa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LTB、STⅠ和STⅡ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艳 尤永进 +1 位作者 徐泉兴 饶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6-348,共3页
PCR方法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LTB、STⅠ、STⅡ基因 ,将LTB、STⅠ、STⅡ基因重组入pET32a质粒载体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BST进行酶切分析、PCR检测以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插入片段LTB_STⅡ... PCR方法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LTB、STⅠ、STⅡ基因 ,将LTB、STⅠ、STⅡ基因重组入pET32a质粒载体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BST进行酶切分析、PCR检测以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插入片段LTB_STⅡ_STⅠ的核苷酸序列与预期一致 ,且阅读框正确。pBST在宿主菌BL2 1(DE3 )RIL中的表达产物经SDS_PAGE初步分析 ,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 40kD ,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肠毒素 LTB STI STⅡ 融合基因 构建 幼畜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小鼠攻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小宝 孔春梅 +2 位作者 刘彦慈 穆祥 许剑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热敏感 模型 攻毒 小鼠 热稳定肠毒素 体外生长 E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仔猪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恒慧 尤建嵩 +2 位作者 徐永平 王晓丽 李晓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仔猪腹泻(piglet diarrhea)是国内外养猪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其致病过程依赖黏附素和肠毒素的共同作用。随着研究... 仔猪腹泻(piglet diarrhea)是国内外养猪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其致病过程依赖黏附素和肠毒素的共同作用。随着研究手段的创新,国内外学者在研制ETEC疫苗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者介绍了ETEC的致病特点,并对各类ETEC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疫苗 仔猪腹泻 黏附素 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曲泽慧 陈佩佩 +6 位作者 张爱芹 郭东春 林欢 姜骞 刘家森 师东方 曲连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68,共4页
为了快速检测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K88和K99)基因,本研究设计合成了针对K88、K99的2对特异性引物,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K88和K99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88、K99基因的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237和314bp;最终确定dNTP终浓... 为了快速检测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K88和K99)基因,本研究设计合成了针对K88、K99的2对特异性引物,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K88和K99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88、K99基因的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237和314bp;最终确定dNTP终浓度0.4mmol/L,K88、K99的引物终浓度均为25μmol/L,退火温度为52℃。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用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对实验室分离的23株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K88单重PCR阳性2株,K99单重PCR阳性3株,K88和K99双重PCR阳性5株。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为致幼畜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双重PCR K88菌毛 K99菌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刺激猪肠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华 施杏芬 +3 位作者 桂国弘 吕文涛 李娜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88-5695,共8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ETEC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的ETEC,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 ETEC的同时分别加入1×106、1×107和1×108CFU/mL CB,对照组IPEC-J2细胞培养液中不添加ETEC和CB,37℃培养2 h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及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与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B可有效抑制ETEC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脱落。与ETEC组对比,不同浓度CB干预后显著抑制了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的表达(P<0.05),且CB浓度为1×108CFU/mL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ETEC组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不同浓度CB干预后,IPEC-J2细胞中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ETEC组显著降低(P<0.05),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较ETEC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B浓度为1×108CFU/mL时对IL-1β、IL-6和IL-8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浓度为1×107CFU/mL时对IL-2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以上结果表明,CB可降低ETEC黏附基因和产肠毒素基因表达,抑制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降低ETEC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肠毒素大肠杆菌 猪肠道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犊牛腹泻肠毒素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段新华 李建军 +2 位作者 杨学云 王登峰 王治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肠毒素大肠杆菌((Ent erot oxi geni c E.col 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建立了多重PCR检测ETEC毒力因子F41菌毛、K99菌毛和STa、LT肠毒素相关基因的技术方法。试验对影响PCR扩增的dNTP、引物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 肠毒素大肠杆菌((Ent erot oxi geni c E.col 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建立了多重PCR检测ETEC毒力因子F41菌毛、K99菌毛和STa、LT肠毒素相关基因的技术方法。试验对影响PCR扩增的dNTP、引物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快速、特异、灵敏,在2.5h-3h内就可以完成,为致犊牛腹泻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多重PCR F41菌毛 K99菌毛 STa 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Ⅰ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雪萍 王勇 +3 位作者 罗耀玲 冉丹霞 马永平 宋方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14-816,共3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o escherichia coli,ETEC)定居因子CFA/Ⅰ,检测重组表达的ETEC CFA/Ⅰ。方法:以质粒pBV220为基础,构建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免疫原性实验验证。结... 目的: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o escherichia coli,ETEC)定居因子CFA/Ⅰ,检测重组表达的ETEC CFA/Ⅰ。方法:以质粒pBV220为基础,构建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免疫原性实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天然蛋白相同,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菌具有免疫原性。结论:CFA/Ⅰ基因的成功克隆为今后的ETEC CFA/Ⅰ候选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质粒pBV220 定居因子抗原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小飞 张召军 +5 位作者 张广州 崔晓霞 赵爽 定明 白杰英 曾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1-35,I0007,I0008,共7页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快速、便捷、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为实验动物检测和细菌性腹泻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LT...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快速、便捷、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为实验动物检测和细菌性腹泻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LT毒素基因序列(S60731.1)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进行LAMP扩增,对LAMP特异性和敏感性与PCR方法做比较。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最低浓度为100 pg/μL,灵敏度是PCR的10倍以上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27份猴腹泻样品进行LAMP和PCR方法检测,发现PCR检出率为33.3%,LAMP(60 min内)结果与PCR相同,而LAMP(90 min内)检出率为92.6%,约是PCR检出率的3倍。结论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的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适合于ETEC临床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LAM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粘附Caco-2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伊淑帅 王开 +5 位作者 齐宇 潘娜 赵艳丽 于守平 叶丽萍 胡桂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0-513,共4页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L.casei)对人结肠癌Caco-2细胞的粘附特点及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粘附Caco-2细胞的能力,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L.casei和ETEC K88与分化完全的Caco-2细胞共培养2 h和4 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和革兰染色法计算...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L.casei)对人结肠癌Caco-2细胞的粘附特点及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粘附Caco-2细胞的能力,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L.casei和ETEC K88与分化完全的Caco-2细胞共培养2 h和4 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和革兰染色法计算每个细胞上粘附菌的个数,评价L.casei的粘附特点及其抑制ETEC K88对Caco-2细胞的粘附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casei与ETEC K88均可以粘附至Caco-2细胞表面,并且随菌液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粘附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L.casei浓度越高,抑制ETEC K88粘附至细胞表面的能力越强,并与菌液添加顺序有关,但培养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L.casei抑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肠毒素大肠杆菌K88 Caco-2细胞 粘附 粘附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猪种肠毒素大肠杆菌F4受体黏附差异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隽 柳小春 +2 位作者 刘鑫 贺长青 施启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为给筛选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抗病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采用体外黏附测定大约克和沙子岭初生仔猪ETECF43种抗原型(ab,ac,ad)的黏附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4 ab黏附素对大约克猪和沙子岭猪均黏附强烈,而F4 ac则表现为不黏附;... 为给筛选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抗病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采用体外黏附测定大约克和沙子岭初生仔猪ETECF43种抗原型(ab,ac,ad)的黏附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4 ab黏附素对大约克猪和沙子岭猪均黏附强烈,而F4 ac则表现为不黏附;两个品种中均存在较高频率的F4 abR+-acR-;F4ad黏附素对沙子岭猪的黏附较强烈(0.400),而对大约克猪并不强烈黏附(0.242).上述结果也暗示,猪F4 ab受体和F4 ac受体存在较强的连锁,而与F4ad受体无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4 体外黏附测定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STII-LTA2/LTB融合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金波 祝建波 +1 位作者 彭晓明 陈创夫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5-140,154,共7页
融合保护性抗原的LT类全毒素具有传输抗原载体和免疫佐剂两重功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带有信号肽的Pr1as-K88ac-STII-LTA 2/UP-LTB融合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并利用农杆菌介... 融合保护性抗原的LT类全毒素具有传输抗原载体和免疫佐剂两重功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带有信号肽的Pr1as-K88ac-STII-LTA 2/UP-LTB融合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技术叶盘法转化模式植物烟草。转基因烟草经PCR和RT-PCR初步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同时表明融合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有表达。转基因烟草的获得,为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抗腹泻植物口服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K88-STII-LTA2/LTB 融合基因 LT类全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