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
1
作者 陈傲 王超 +2 位作者 刘欣 李旭峰 李丽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分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若干ICR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ETEC-K88饲喂,而对照组给予等量PBS;48 h后将小鼠麻醉处死解剖取空肠内容物,进行16S r ... 为分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若干ICR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ETEC-K88饲喂,而对照组给予等量PBS;48 h后将小鼠麻醉处死解剖取空肠内容物,进行16S r 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ETEC-K88诱导小鼠发生腹泻后,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受其影响。综上,ETEC-K88感染后显著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为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感染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肠道菌群 16S r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虎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许静茹 朱智豪 +15 位作者 李雨琪 范思思 康娅莉 卓钰槟 黄玲珊 丘淑琪 薛羽希 吴晓萍 廖玉婷 林伟业 肖晓子亿 李雪瑾 陈腾腾 林锡潘 林开雄 范克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7-573,共7页
目的探明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一只华南虎幼虎的死因。方法无菌采集病死幼虎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并对其进行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死亡幼虎... 目的探明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一只华南虎幼虎的死因。方法无菌采集病死幼虎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并对其进行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死亡幼虎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鉴定为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将分离菌株命名为Tiger22513F。16S rRNA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菌Tiger22513F与参考菌株ETEC亲缘关系最近,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它们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9%;该分离菌株同时携带有tetA、sul1、sul3、cmlA、floR、blaTEM、blaSHV、blaCMY-2、qnrA、qnrS、qnrD 11种耐药基因及VT1、fyuA、tsh、iucD、ST 5种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主要侵害小鼠的肺脏、肝脏和肠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本研究从死亡幼虎的肝脏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且有较强致病力的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为华南虎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和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与肉桂醛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导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禹彤 杨冠华 +3 位作者 张菊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4-191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最佳处理浓度的FA和CA预处理细胞,ETEC K88感染细胞3、6、12和24 h,检测其活菌黏附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和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FA和C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0 mg/mL和1.00μL/mL,最适培养时间为12 h。2)添加FA和CA可有效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当ETEC K88感染细胞3 h时其黏附率显著下降(P<0.05),6、12和24 h时极显著下降(P<0.01)。3)添加FA和CA可极显著降低ETEC K88感染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P<0.01)。4)ETEC K88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添加FA和CA可上调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IPEC⁃J2细胞氧化应激。5)添加FA和CA可显著提高ETEC K88感染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综上所述,FA与CA联用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蛋白平衡并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其可能是通过上调Hsp70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IPEC⁃J2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从而缓解ETEC K88诱导的IPEC⁃J2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富马酸 猪肠上皮细胞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F18抗原与猪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月环 徐宁迎 吴旧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F18抗原 致病机理 抗性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德凤 张永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菌毛 仔猪腹泻 粘附 菌毛抗原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F18菌毛对产蛋鸡免疫的原性
6
作者 由昭红 姜中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8-611,共4页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25600,血清抗体效价高于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8菌毛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海花 梁东梅 乔家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18-402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利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3 h,ETEC刺激细胞1、3、6、12和24 h,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利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3 h,ETEC刺激细胞1、3、6、12和24 h,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以及NOD样受体3(NLRP3)和NOD样受体6(NLRP6)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小环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别采用p38 MAPK抑制剂、ERK⁃MAPK抑制剂和NF⁃κB p65抑制剂处理IPEC⁃J2细胞1 h,再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细胞3 h,最后用ETEC处理细胞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8和TNF⁃α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与ETEC处理相比,植物乳杆菌预处理能够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12~24 h细胞产生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ETEC感染3~12 h细胞中TLR2、TLR4、NLRP3和NLRP6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24 h细胞中TLR2和NLRP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3~6 h细胞中p38 MAPK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ETEC感染6~24 h细胞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P<0.05或P<0.01)。2)与ETEC处理相比,抑制剂和植物乳杆菌共同作用能够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细胞产生IL⁃1β、IL⁃8、TNF⁃α的含量和LDH的活性(P<0.01),植物乳杆菌单独作用也可以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细胞产生LDH的活性(P<0.01),并且信号通路抑制剂对植物乳杆菌调控部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协同作用。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可以通过致弱p38 MAPK磷酸化和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而降低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从而表现出提高猪肠上皮细胞完整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猪肠上皮细胞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炎症反应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貉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8
作者 李丽云 东贤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第S1期53-56,共4页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性肠毒素(LT);另一类是耐热性肠毒素,即热稳定性肠毒素(ST)。仔猪的黄、白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琼脂培养基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小肠粘膜 培养特性 热敏感肠毒素 甲基红试验 分离株 氟苯尼考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不表达K88、K99、987P粘附因子牦牛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9
作者 陈明勇 陈德威 曾群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67,共3页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的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在MSHA反应中 ,本菌能凝集绵羊、豚...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的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在MSHA反应中 ,本菌能凝集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 ,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腹腔接种对小白鼠具有高致病性。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 ,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总之 ,该菌是一株不表达K88、K99、987P的、能产生ST和LT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鉴定 牦牛 粘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陈明勇 陈德威 +1 位作者 曾群辉 贾君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 1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株O抗原属O14 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 1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株O抗原属O14 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 ;该菌不产生溶血素 ;对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表现强凝集 ,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 ;该菌株在营养肉汤中经 37℃ ,4 8h培养表达菌毛 ;肌肉接种兔、腹腔接种小白鼠均具有高致病性 ;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 ,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 ;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 ,而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表现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重组毒素制备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超文 刘文鑫 +5 位作者 关玮琨 孟相秋 唐杰 李星月 赵志腾 师东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6-1341,共6页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进行了测序及分析。进一步将LT-Ⅱcl毒素基因双顺反子的ORF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Rossatta感受态并诱导表达重组LT-Ⅱcl毒素,经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对重组毒素进行了初步的毒性验证。结果显示,所分离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有8株表达LT-Ⅱcl毒素,1株表达LT-Ⅱc4毒素,1株表达LT-Ⅱc6毒素。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出LT-Ⅱcl重组毒素,该重组毒素可以使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其细胞最小致死量为17.8 pg。本研究为中国国内首次分离到牛源产LT-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LT-Ⅱ毒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重组毒素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腹泻患者大肠杆菌分离株Ⅱ型不耐热肠毒素的检测及测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超文 江馗语 +1 位作者 张力国 刘文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4-650,共7页
目的对辽宁地区人源性腹泻样本中致病性大肠杆菌(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毒力因子进行检测,掌握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Type Ⅱ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Ⅱ)大肠杆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现状并阐明LT-Ⅱ与其他致病因子间的关... 目的对辽宁地区人源性腹泻样本中致病性大肠杆菌(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毒力因子进行检测,掌握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Type Ⅱ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Ⅱ)大肠杆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现状并阐明LT-Ⅱ与其他致病因子间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集辽宁地区人源性腹泻粪便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生化试验的方法分离出大肠杆菌,并用多重PCR方法对毒力基因(elt-Ⅱ、elt-I、sta、stb、K88、K99等)进行检测,对分离到的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elt-Ⅱ基因进行测序及分型。结果 354份腹泻样品中共分离到携带有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139株,检出率为39.2%。毒力因子阳性大肠杆菌中,有12株携带elt-Ⅱ(8.6%)基因。在12株携带elt-Ⅱ的大肠杆菌中,2株单独携带elt-Ⅱ,6株携带F1,1株携带K88,1株携带astA,2株携带irp2/astA;测序结果表明12株e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有10株携带elt-Ⅱc1亚型,2株携带elt-Ⅱc4亚型。结论在引起人源性腹泻的毒力因子中有大肠杆菌Ⅱ型不耐热肠毒的存在,且主要以LT-Ⅱc1为主要流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PCR检测 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的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德凤 张永红 +2 位作者 李焕荣 孙英健 田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热稳定肠毒素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腹泻 菌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宏波 石星明 +3 位作者 王冰 郭艳清 刘文 朴范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9-52,共4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某牛场二月份发生牛腹泻,采集病牛腹泻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并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及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该菌株... 黑龙江省安达市某牛场二月份发生牛腹泻,采集病牛腹泻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并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及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该菌株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表现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其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谷文彬 冯丽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10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犊牛腹泻 肠毒素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出血性大肠杆菌 产毒性大肠杆菌 检测 非致病性 正常菌群 动物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悦 王怡梦 +4 位作者 王萌萌 周江涛 刘雪姣 李海花 乔家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17-582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炎模型,并初步揭示其分子机制。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低、中、高剂量试验组分别经口腔灌服1×10^(5)、1×10^(6)和1×10^(7) CFU/... 本试验旨在建立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炎模型,并初步揭示其分子机制。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低、中、高剂量试验组分别经口腔灌服1×10^(5)、1×10^(6)和1×10^(7) CFU/只ETEC,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注射剂量均为0.2 mL。分别于攻毒后2、48、72、96和120 h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并称量其体重,同时从每个组中随机取6只采集其血液和组织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通过组织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空肠、肝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kappa B p65亚基(NF-κB p 6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小鼠精神沉郁,进食减少,攻毒后72和96 h试验组小鼠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1或P<0.05),肠道、肝脏和脾脏组织切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攻毒后48和72 h试验组血清中CRP、TNF-α和IL-8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攻毒后48、72和96 h试验组空肠组织中TLR4、NF-κB p 65、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攻毒后24和120 h试验组空肠组织中BCl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或P<0.05),攻毒后72 h呈极显著下降(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ETEC感染小鼠肠炎模型,并且该病原菌可能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诱导炎症相关因子生成和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引起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TLR4/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小鼠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附素F18菌毛研究进展
17
作者 由昭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64-7666,7715,共4页
综述F18菌毛的一般特性、表达和提取、相关血清型和毒力因子、亚单位及基因调控等。
关键词 仔猪断奶腹泻 F18菌毛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应激导致仔猪腹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伟 《河南畜牧兽医》 2003年第10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断奶应激 仔猪 腹泻 肠道形态 发病机理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