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
1
作者 陈傲 王超 +2 位作者 刘欣 李旭峰 李丽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分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若干ICR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ETEC-K88饲喂,而对照组给予等量PBS;48 h后将小鼠麻醉处死解剖取空肠内容物,进行16S r ... 为分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若干ICR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ETEC-K88饲喂,而对照组给予等量PBS;48 h后将小鼠麻醉处死解剖取空肠内容物,进行16S r 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ETEC-K88诱导小鼠发生腹泻后,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受其影响。综上,ETEC-K88感染后显著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为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感染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肠道菌群 16S r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虎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许静茹 朱智豪 +15 位作者 李雨琪 范思思 康娅莉 卓钰槟 黄玲珊 丘淑琪 薛羽希 吴晓萍 廖玉婷 林伟业 肖晓子亿 李雪瑾 陈腾腾 林锡潘 林开雄 范克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7-573,共7页
目的探明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一只华南虎幼虎的死因。方法无菌采集病死幼虎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并对其进行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死亡幼虎... 目的探明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一只华南虎幼虎的死因。方法无菌采集病死幼虎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并对其进行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死亡幼虎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鉴定为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将分离菌株命名为Tiger22513F。16S rRNA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菌Tiger22513F与参考菌株ETEC亲缘关系最近,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它们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9%;该分离菌株同时携带有tetA、sul1、sul3、cmlA、floR、blaTEM、blaSHV、blaCMY-2、qnrA、qnrS、qnrD 11种耐药基因及VT1、fyuA、tsh、iucD、ST 5种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主要侵害小鼠的肺脏、肝脏和肠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本研究从死亡幼虎的肝脏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且有较强致病力的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为华南虎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和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与肉桂醛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导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禹彤 杨冠华 +3 位作者 张菊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4-191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最佳处理浓度的FA和CA预处理细胞,ETEC K88感染细胞3、6、12和24 h,检测其活菌黏附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和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FA和C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0 mg/mL和1.00μL/mL,最适培养时间为12 h。2)添加FA和CA可有效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当ETEC K88感染细胞3 h时其黏附率显著下降(P<0.05),6、12和24 h时极显著下降(P<0.01)。3)添加FA和CA可极显著降低ETEC K88感染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P<0.01)。4)ETEC K88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添加FA和CA可上调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IPEC⁃J2细胞氧化应激。5)添加FA和CA可显著提高ETEC K88感染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综上所述,FA与CA联用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蛋白平衡并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其可能是通过上调Hsp70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IPEC⁃J2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从而缓解ETEC K88诱导的IPEC⁃J2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富马酸 猪肠上皮细胞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F18抗原与猪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月环 徐宁迎 吴旧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F18抗原 致病机理 抗性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德凤 张永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菌毛 仔猪腹泻 粘附 菌毛抗原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F18菌毛对产蛋鸡免疫的原性
6
作者 由昭红 姜中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8-611,共4页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25600,血清抗体效价高于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8菌毛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FC株猪源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英 董国雄 江美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73,共7页
FC菌株是一株从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在MRHA反应中,本菌能凝集人O型、豚鼠、马、绵羊、牛、鸡和兔的红细胞,对人O型和豚鼠红细胞有很高的血凝性,血抗K88和K99血清不能抑制其对豚鼠和绵... FC菌株是一株从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在MRHA反应中,本菌能凝集人O型、豚鼠、马、绵羊、牛、鸡和兔的红细胞,对人O型和豚鼠红细胞有很高的血凝性,血抗K88和K99血清不能抑制其对豚鼠和绵羊红细胞的血凝。在体外小肠上皮细胞吸附试验中,本菌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FC株菌除表面具有一种纤毛样结构外,还能定居在仔猪小肠段。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本菌的O抗原属于O101。K88和987P两种抗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而K99和F41抗血清均可凝集。对纯化的FC株菌粘着素抗原作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的粘着素是由等电点分别为4.61和9.78,分子量分别为29500和17500的两种蛋白质抗原所组成。此外,用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肠结扎试验证明,该菌只产生热稳定肠毒素。总之,本菌是一株能产生ST的K99,F41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性 肠毒素型 大肠杆菌 粘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海花 梁东梅 乔家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18-402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利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3 h,ETEC刺激细胞1、3、6、12和24 h,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抑制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利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3 h,ETEC刺激细胞1、3、6、12和24 h,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以及NOD样受体3(NLRP3)和NOD样受体6(NLRP6)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小环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别采用p38 MAPK抑制剂、ERK⁃MAPK抑制剂和NF⁃κB p65抑制剂处理IPEC⁃J2细胞1 h,再用植物乳杆菌预处理细胞3 h,最后用ETEC处理细胞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8和TNF⁃α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与ETEC处理相比,植物乳杆菌预处理能够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12~24 h细胞产生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ETEC感染3~12 h细胞中TLR2、TLR4、NLRP3和NLRP6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24 h细胞中TLR2和NLRP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3~6 h细胞中p38 MAPK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ETEC感染6~24 h细胞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P<0.05或P<0.01)。2)与ETEC处理相比,抑制剂和植物乳杆菌共同作用能够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细胞产生IL⁃1β、IL⁃8、TNF⁃α的含量和LDH的活性(P<0.01),植物乳杆菌单独作用也可以极显著降低ETEC感染细胞产生LDH的活性(P<0.01),并且信号通路抑制剂对植物乳杆菌调控部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协同作用。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可以通过致弱p38 MAPK磷酸化和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而降低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从而表现出提高猪肠上皮细胞完整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猪肠上皮细胞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炎症反应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貉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9
作者 李丽云 东贤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第S1期53-56,共4页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性肠毒素(LT);另一类是耐热性肠毒素,即热稳定性肠毒素(ST)。仔猪的黄、白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琼脂培养基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小肠粘膜 培养特性 热敏感肠毒素 甲基红试验 分离株 氟苯尼考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陈明勇 陈德威 +1 位作者 曾群辉 贾君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株O抗原属O14 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株O抗原属O14 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 ;该菌不产生溶血素 ;对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表现强凝集 ,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它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 ;该菌株在营养肉汤中经 37℃ ,4 8小时培养表达菌毛 ;肌肉接种兔、腹腔接种小鼠均具有高致病性 ;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 ,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 ;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 ,而对链霉素、四环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肠毒素型 大肠杆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不表达K88、K99、987P粘附因子牦牛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1
作者 陈明勇 陈德威 曾群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67,共3页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的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在MSHA反应中 ,本菌能凝集绵羊、豚...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的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在MSHA反应中 ,本菌能凝集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 ,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腹腔接种对小白鼠具有高致病性。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 ,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总之 ,该菌是一株不表达K88、K99、987P的、能产生ST和LT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鉴定 牦牛 粘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陈明勇 陈德威 +1 位作者 曾群辉 贾君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 1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株O抗原属O14 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 1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菌株O抗原属O14 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 ;该菌不产生溶血素 ;对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表现强凝集 ,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 ;该菌株在营养肉汤中经 37℃ ,4 8h培养表达菌毛 ;肌肉接种兔、腹腔接种小白鼠均具有高致病性 ;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 ,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 ;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 ,而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表现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小红 徐康 +3 位作者 王莹 王儒恺 史贤明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7-231,共5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免疫Balb/c小鼠,待血清效价达到要求后,腹腔注射骨髓瘤细胞,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抗体,并建立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B型肠毒素的最佳包被浓...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免疫Balb/c小鼠,待血清效价达到要求后,腹腔注射骨髓瘤细胞,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抗体,并建立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B型肠毒素的最佳包被浓度为0.31μg/ml,抗B型肠毒素抗体的稀释度为1:1.2×104,羊抗鼠IgG-HRP的稀释度为1:103。本实验建立的B型肠毒素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1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1~103ng/ml,相关系数R2=0.9951,人工污染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肠毒素 抗B肠毒素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超抗原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永强 宁保安 +3 位作者 郑玉玲 马茹 李韩平 高志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SEB) ,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SEB) ,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以及对小鼠肝癌和肉瘤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SEB获得高效表达 ,并一步将其纯化至均质。与天然毒素相比较 ,重组SEB的免疫学活性与超抗原活性基本相似。首次证明 ,即使SEB的浓度为 10ng/L ,仍然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其对小鼠体内的肝癌和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重组SEB在体内外均有一定肿瘤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B肠毒素 超抗原 表达 纯化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的培养产毒与柱层析纯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小红 谢笔钧 +2 位作者 史贤明 孙科 李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1,共4页
本文采用玻璃纸覆盖琼脂平板法,在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48h后,收集菌体,10000×g离心15min,上清液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浓缩液依次经羧甲基阳离子交换纤维素CM-32层析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过滤纯化,获得电泳纯的金黄色葡萄球... 本文采用玻璃纸覆盖琼脂平板法,在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48h后,收集菌体,10000×g离心15min,上清液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浓缩液依次经羧甲基阳离子交换纤维素CM-32层析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过滤纯化,获得电泳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实验证明,利用该简化的二步柱层析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完全能满足血清学检实验和鉴定的要求,方法简便易行,一般实验室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肠毒素 培养产毒 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基因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荔枝 张军 +3 位作者 胡萍 周国君 王晓静 朱建荣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39,45,共6页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A,B,C,D(SEA,SEB,SEC,SED)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以其耐热核酸酶nuc基因作为阳性对照,运用多重PCR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基因型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得到最优组合。结...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A,B,C,D(SEA,SEB,SEC,SED)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以其耐热核酸酶nuc基因作为阳性对照,运用多重PCR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基因型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检测效率高、能够同时对4种肠毒素进行分型,其中SEA,SEB,SEC,SED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072,0.072,0.2268,0.198 g/L,适合运用于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A型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及其重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双 张仁利 +2 位作者 耿艺介 高世同 胡章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分离产A型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克隆和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PCR扩增SEA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pGEMT-easy连接,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蛋... 目的分离产A型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克隆和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PCR扩增SEA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pGEMT-easy连接,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进行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成功克隆SEA全长基因,经DNA序列分析证实与GenBank收录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100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复性后获得有活性的rSEA蛋白,rSEA蛋白能够识别天然的SEA。结论SEA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表达,rSEA具备抗原性,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A肠毒素 重组表达 蛋白纯化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重组毒素制备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超文 刘文鑫 +5 位作者 关玮琨 孟相秋 唐杰 李星月 赵志腾 师东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6-1341,共6页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进行了测序及分析。进一步将LT-Ⅱcl毒素基因双顺反子的ORF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Rossatta感受态并诱导表达重组LT-Ⅱcl毒素,经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对重组毒素进行了初步的毒性验证。结果显示,所分离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有8株表达LT-Ⅱcl毒素,1株表达LT-Ⅱc4毒素,1株表达LT-Ⅱc6毒素。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出LT-Ⅱcl重组毒素,该重组毒素可以使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其细胞最小致死量为17.8 pg。本研究为中国国内首次分离到牛源产LT-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LT-Ⅱ毒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Ⅱ不耐热肠毒素 重组毒素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检测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丹丹 黄金海 +2 位作者 刘莹 孙跃辉 周凤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0-382,385,共4页
为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的方法,应用构建的pGEX-6P-SEA、pET28α-SEA重组质粒表达带有不同融合肽的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分别通过谷胱甘肽亲和纯化、镍螯合纯化获得SEA的重组融合表达蛋白HIS-SEA、GST... 为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的方法,应用构建的pGEX-6P-SEA、pET28α-SEA重组质粒表达带有不同融合肽的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分别通过谷胱甘肽亲和纯化、镍螯合纯化获得SEA的重组融合表达蛋白HIS-SEA、GST-SEA,以HIS-SEA为包被抗原,以GST-SEA、天然SEA肠毒素为竞争抗原,确立了SEA型肠毒素ELISA检测的工作条件:包被浓度为2.5μg/mL,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5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鸡免疫球蛋白工作浓度为1∶2000。建立了以重组肠毒素GST-SEA作为竞争抗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SEA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竞争肠毒素GST-SEA蛋白浓度x与P/N值y的关系式:x(GST-SEA)=1.99-y/0.34,R2(GST-SEA)=0.9964,线性检测范围均为1~62.5ng/mL,最低检测量为1ng/mL,此方法丰富了食品中A型肠毒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A肠毒素(SEA) 重组蛋白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反应(ci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的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永强 郑玉玲 +3 位作者 宁保安 马茹 王景林 高志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18,共3页
根据已知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 (SEA)的基因序列 ,用PCR从产毒标准株S .aureusFRI 10 0中扩增得到约70 0的SEA基因片段 ,并将该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 pBV2 2 0中 ,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存在 ,表达的毒素用CM SephroseFF离子... 根据已知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 (SEA)的基因序列 ,用PCR从产毒标准株S .aureusFRI 10 0中扩增得到约70 0的SEA基因片段 ,并将该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 pBV2 2 0中 ,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存在 ,表达的毒素用CM SephroseFF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 ,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SEA ,SDS PAGE显示单一条带。ELISA试验证明所获重组SEA具有与天然SEA相似的免疫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A肠毒素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