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探讨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琰杰 冯娟 +4 位作者 蒋洁 季雁浩 邵荣世 杨芳 严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基于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探讨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2023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诊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作... 目的基于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探讨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2023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诊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调畅情志、合理饮食作息、烟酒控制等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对照组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试验组给予加味交泰丸治疗,以28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胆汁酸水平、肠道菌群分布,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92%(47/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P<0.05)。治疗前两组IBS-SSS评分以及HAMA、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并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脱氢胆酸(HDCA)、石胆酸(L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CDCA、HDCA显著降低,UDCA、LCA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水平升高,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降低,且试验组改变更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性佳。结论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状况,从而缓解其证候,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 交泰丸 地衣芽孢杆菌 胆汁酸代谢 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和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化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华 王永通 +2 位作者 丁旭枫 蒋捷 季利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45,共8页
目的探讨清化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0 mg/kg)和清化止泻方低、高剂量组(13.64、27.29 g/kg),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 目的探讨清化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0 mg/kg)和清化止泻方低、高剂量组(13.64、27.29 g/kg),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加番泻叶水煎剂灌胃法构建IBS-D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4 d。观察各组大鼠进食状况、粪便性状和体质量变化;腹部撤离反射(AWR)测定大鼠肠疼痛敏感性;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TUNEL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ZO-1、Occludin、Nrf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M1型和M2巨噬细胞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rf2、HO-1、p-IκBα、p-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化止泻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AWR痛觉阈值升高(P<0.05,P<0.01);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未见大量细胞变性脱落;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荧光强度增强(P<0.05,P<0.01);结肠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向M2极化(P<0.05,P<0.01);结肠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IκBα/IκBα和p-P65/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清化止泻方可改善IBS-D大鼠肠上皮黏膜屏障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调控巨噬细胞向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止泻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Nrf2/HO-1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神经传导通路及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神经机制与思考
3
作者 张丽丽 常晓丽 +3 位作者 陈碧玮 于成 张海燕 陈少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7-473,共7页
内脏高敏感性及肠道动力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键发病机制,而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介导肠道感觉及运动功能。通过梳理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调控肠道感觉及运动,从而改善IBS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性及肠道动力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键发病机制,而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介导肠道感觉及运动功能。通过梳理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调控肠道感觉及运动,从而改善IBS内脏高敏感性、恢复肠道动力。治疗IBS的常用腧穴集中于躯干及下肢部,位于躯干部的腧穴与结肠交感神经通路关系密切,位于下肢的腧穴则与副交感神经通路联系紧密,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晰。肠道神经支配比较弥散,不同肠段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比例存在差异。针刺治疗IBS的研究多集中于背根神经节、脊髓及脑水平,忽视了在外周交感干神经节的研究。针对针刺治疗IBS肠道动力的研究偏少,分子指标之间的作用关系缺乏研究,未来应借助系统科学深入研究分子信号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完整地揭示针刺治疗IBS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腧穴 肠易激综合征 神经 内脏高敏感性 道动力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GXFF202402调节小鼠肠易激综合征干预痔疮的效果
4
作者 赵欣 谭晓红 +2 位作者 刘新红 易若琨 龙兴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1-50,共10页
该研究对一株新发现的植物乳植杆菌GXFF202402(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GXFF202402,LP-GXFF202402)调节小鼠肠易激综合征干预痔疮的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巴豆油建立小鼠实验模型,对小鼠的血清和直肠组织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检测... 该研究对一株新发现的植物乳植杆菌GXFF202402(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GXFF202402,LP-GXFF202402)调节小鼠肠易激综合征干预痔疮的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巴豆油建立小鼠实验模型,对小鼠的血清和直肠组织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检测,对小鼠结肠和直肠组织进行了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病理学观察,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组织和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的相关表达。实验结果显示LP-GXFF202402可以降低痔疮小鼠肛门直肠肿胀率,提高痔疮小鼠血清IL-2水平和降低IL-4、IL-6、IL-1β、TNF-α、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痔疮小鼠直肠组织IL-1β、IL-6、TNF-α、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水平和提高IL-10、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水平。LP-GXFF202402还能够减轻痔疮造成的小鼠结肠和直肠病变程度。实验结果还显示LP-GXFF202402能够结上调痔疮小鼠结肠组织的Occludin和下调PAR-2 mRNA表达,同时还可以下调直肠组织IL-6和TNF-αmRNA和蛋白表达。肠道微生物的mRNA检测结果显示,LP-GXFF202402可以提升痔疮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强度和降低拟杆菌门的强度。由此可见,LP-GXFF202402可以有效干预痔疮造成的结肠直肠损伤,调节肠道微生物,从而缓解痔疮,效果接近痔疮药物痔速宁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肠易激综合征 痔疮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现状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常晓丽 牟梓君 +1 位作者 王正文 陈少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4-483,共10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4年2月收录的针灸治疗IBS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及关键词共...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4年2月收录的针灸治疗IBS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和时间线分析,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结果共有946篇文献被纳入,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63位作者发文量≥5篇,形成以孙建华、储浩然、任晓暄、石志敏等为代表的主要合作团队;41所机构发文量≥5篇,主要有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频关键词有“针刺”“针灸”“腹泻”“电针”“艾灸”等,形成9个主要关键词聚类和13个突现关键词,“肠道菌群”和“抑郁”是最近的突现关键词。结论针灸治疗IBS的研究关注度逐年上升,近年来,以脑肠轴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该领域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研究缺乏系统化,不同区域的研究团队之间应增加交流与合作,开展更多高质量相关研究,促进针灸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介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的机制及针刺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源鑫 梅笑 +1 位作者 王云峥 王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0,共7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亚型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胃肠道感觉神经纤维和非神经元细胞中,在介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内脏高敏感中扮演重要角色。针刺通过活化穴区处TRPV1受体,促进体表物理刺激转化为体内化学信...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亚型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胃肠道感觉神经纤维和非神经元细胞中,在介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内脏高敏感中扮演重要角色。针刺通过活化穴区处TRPV1受体,促进体表物理刺激转化为体内化学信号,协同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以多机制、多通路抑制内脏TRPV1表达,临床治疗IBS-D效果显著。本文从TRPV1与脑肠轴失衡、肠道低度炎症、肠道菌群失衡的关系等方面,对TRPV1在IBS-D内脏高敏感中的机制进行综述,梳理针刺靶向TRPV1治疗IBS-D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针刺治疗功能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亚型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机制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生樑辨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探析
7
作者 苏师予 徐亭亭 +6 位作者 王宏伟 王磊 朱生樑 程艳梅 王美琪 胡紫凌 袁岁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1,共4页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IBS-C)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在此病的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多年临床用药的总结,朱生樑教授提出IBS-C以肝郁气滞贯...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IBS-C)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在此病的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多年临床用药的总结,朱生樑教授提出IBS-C以肝郁气滞贯穿始终,津亏肠燥为重要成因,脾肾亏虚、湿瘀互结为久病之机。临床治疗以疏肝行气止痛,增液润下,健脾温肾,祛湿化瘀为法,常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朱生樑 名师经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鼠P815与N2a细胞体外共培养构建模拟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神经增生细胞模型
8
作者 李鸿斌 甘春莉 +6 位作者 谢翔雨 刘珊 卢琴 柯威 齐诗语 黄育生 唐洪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5-832,共8页
目的:利用小鼠P815肥大细胞和N2a神经细胞共培养建立模拟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神经增生的细胞模型,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ELISA法确认C48/80刺激P815脱颗粒的方法。明场观察神经突触长度确认神经分化细胞数以选择视黄酸(retin... 目的:利用小鼠P815肥大细胞和N2a神经细胞共培养建立模拟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神经增生的细胞模型,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ELISA法确认C48/80刺激P815脱颗粒的方法。明场观察神经突触长度确认神经分化细胞数以选择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刺激N2a细胞分化浓度。用Transwell小室建立P815和N2a共培养体系,分别设置单独培养N2a细胞组、N2a细胞与P815细胞共培养组、N2a细胞与P815细胞共培养+C48/80组和N2a细胞+RA组。明场观察共培养后N2a细胞分化细胞数,Western blot和PCR检测N2a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酪氨酸激酶受体A(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A)、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sin,SY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的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10μmol/L的RA刺激24 h是N2a分化的最佳条件。20 mg/L的C48/80刺激P815细胞24 h是使其脱颗粒的最佳条件。与单独培养的N2a细胞相比,N2a+P815+C48/80组及N2a+RA组的分化细胞数显著增高(P<0.01),NGF、TRKA、GAP43、NSE、SYN、PSD-95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小鼠肥大细胞神经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结果显示,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强了肠神经细胞的神经增生水平,促进神经结构与功能改变;NGF/TRKA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异常调控的突触重塑参与了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神经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 神经系统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构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模型的研究
9
作者 李艳秋 何悦 +5 位作者 侯雨君 罗芳丽 鄢香芸 何昭璇 李瑛 周思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8-967,共10页
目的对比不同质量浓度的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法构建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小鼠模型差异性,以确定适宜的番泻叶灌胃质量浓度。方法根据相关研究中构建IBS-D小鼠模型使用的... 目的对比不同质量浓度的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法构建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小鼠模型差异性,以确定适宜的番泻叶灌胃质量浓度。方法根据相关研究中构建IBS-D小鼠模型使用的番泻叶灌胃质量浓度,制定质量浓度梯度,并开展实验。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N组)、低剂量组(0.25 g/mL番泻叶,L组)、中剂量组(0.50 g/mL番泻叶,M组)和高剂量组(1.0 g/mL番泻叶,H组),每组10只。连续造模14 d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排便情况、腹泻指数、内脏敏感性及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不同番泻叶质量浓度构建的模型差异。结果与N组小鼠(42.90±11.90)%相比,L组(80.30±5.77)%、M组(80.50±3.44)%、H组(81.90±2.68)%小鼠的6 h粪便含水率显著增加(P<0.01);与N组小鼠(0.00±0.00)相比,L组(0.57±0.16)、M组(0.62±0.23)、H组(0.60±0.23)小鼠的腹泻指数也均显著增加(P<0.01)。与N组小鼠(0.65(0.60,0.65))相比,M组(0.32(0.24,0.39))和H组(0.34(0.27,0.47))小鼠的内脏痛阈值显著降低,内脏敏感性增高(P<0.01)。此外,M组小鼠首粒蓝便时间(98.15(93.41,100.44))min较N组小鼠(186.81(109.28,192.05))min显著缩短(P<0.01)且M组小鼠的6 h粪便总粒数(22.4±3.73)也较N组小鼠(17.90±4.48)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与0.25和1.0 g/mL相比,0.50 g/mL的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能更好的构建IBS-D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小鼠模型 番泻叶灌胃 慢性束缚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特点的吻合度分析
10
作者 申炫梓 王宇亮 +3 位作者 孙晓娜 罗磊 陈乾 李正洁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基于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当前主流的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吻合度分析,筛选出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为其防治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以... 目的基于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当前主流的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吻合度分析,筛选出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为其防治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以肠易激综合征+主流的模型制备方法(如“肠易激综合征”AND“母婴分离”)进行检索,收集并整理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相关内容,依据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断标准拟定评分指标,并对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赋值评价。结果当前5种主流模型制备方法中,以早期生活干预、慢性不可预知刺激(CUMS)和番泻叶灌胃为基础的双因素联合模型制备方法与临床吻合度较高。结论现有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大多以模拟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或病理机制得到,模型评价缺乏统一腹壁撤回实验、粪便含水量为主,评价指标较为单一,中西医病证结合模型仅以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为主,因此更多考虑增加中医证候因素参与模型制备中,是其现代研究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动物模型 病证特点 中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1
作者 毛静 陈志伍 +2 位作者 吴松 张艳琳 姜朵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55-1761,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即刻影响及针刺10 min时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变化。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太渊组,每组10只。采用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建...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即刻影响及针刺10 min时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变化。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太渊组,每组10只。采用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大鼠,正常组给予常规喂养。内关组大鼠给予针刺双侧“内关”穴,15 min;太渊组给予针刺双侧“太渊”穴,15 min,模型组给予同样的抓取固定,不做治疗。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记录每组大鼠造模前,针刺前5 min,针刺5、10、15 min以及取针后10、20 min的HRV相关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针刺10 min时各组大鼠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HRV相关成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太渊组比较,内关组HRV相关成分均降低更多(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与太渊组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均降低(P<0.01,P<0.05)。结论:针刺“内关”可改善IBS-D模型大鼠的HRV,恢复自主神经的不平衡性,其作用机制与增强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其中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可能与血清P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关 心神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靶向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功能及情绪变化的调控作用:一项基于静息态fMRI的研究
12
作者 赵郁馨 王嫚 +4 位作者 吴海林 刘宗鑫 张千彧 雷晓燕 宗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6,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接受肠道靶向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揭示其...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接受肠道靶向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揭示其肠脑调控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初诊IBS-D患者(符合罗马Ⅳ标准),受试者在基线期接受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并进行rs-fMRI扫描,受试者接受为期30天的标准化肠道靶向治疗后,重复量表评估及影像学检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z-score标准化低频振幅(z-score standardized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zALFF)与z-score标准化局部一致性(z-score standardized regional homogeneity,zReHo)的差异,使用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进行校正,对差异脑区的功能指标变化与量表评分变化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相较治疗前,肠道靶向治疗后IBS-D患者IBS-SSS(P<0.001)、HAMA(P=0.004)、HAMD(P=0.026)、PSQI(P=0.007)评分下降,楔叶、楔前叶和距状裂周围皮层zALFF值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楔叶、楔前叶与枕上回zReHo值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HAMA疼痛焦虑成分评分变化与楔前叶zALFF值改变呈正相关(r=0.405,P=0.027),HAMD抑郁成分评分变化与楔前叶zReHo值改变呈正相关(r=0.498,P=0.005)。结论IBS-D患者的肠道靶向治疗改善了其肠道症状、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降低了楔前叶和楔叶区域活动,楔前叶的功能活动减弱可能是IBS-D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道靶向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氏保赤丸对腹泻型肠易激大鼠治疗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樊欣钰 邹道远 +3 位作者 张梦秋 李慧 黄项鸣 陆敏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脑组织及肠组织中5-HT的表达情况,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阐述其治疗IBS-D的部分可能机制,传承并挖掘经方应用。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束缚刺激法建立IBS-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脑组织及肠组织中5-HT的表达情况,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阐述其治疗IBS-D的部分可能机制,传承并挖掘经方应用。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束缚刺激法建立IBS-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痛泻宁组、王氏保赤丸组,加上空白组共4组,每组10只。王氏保赤丸组、痛泻宁组大鼠分别给予中药混悬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次/d,持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IBS-D相关症状改善情况、腹壁撤退反射评分(AWR),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肠组织5-羟色胺(5-HT)表达,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王氏保赤丸组大鼠一般情况改善,大便Bristol评分及2 h排便粒数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脑、肠组织中5-HT表达降低(P<0.05),且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都有改善。结论:王氏保赤丸能够改善IBS-D模型大鼠腹泻症状及其肠道高敏感状态,降低大鼠脑肠组织中5-HT表达,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其机制可能与“微生物-脑-肠”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王氏保赤丸 腹泻 道高敏感 5-羟色胺 道菌群 脑- 微生物-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屏障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何悦 程珂新 +2 位作者 李艳秋 侯雨君 周思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97-2603,共7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能在IB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肠道屏障受损对IBS的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能在IB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肠道屏障受损对IBS的影响,探讨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与IBS的相关性以及临床治疗,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肠道屏障修复靶向的机制研究,为IB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道屏障 机械屏障 化学屏障 生物屏障 免疫屏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通过双向调节作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功能
15
作者 陶丽媛 陈芳 施琳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206,I0052,I0053,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大鼠的作用。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 目的探讨白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大鼠的作用。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IBS-D药物组(白芍高、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IBS-C模型组、IBS-C药物组(白芍高、中、低剂量及莫沙必利)。采用乙酸刺激联合束缚应激进行IBS-D造模,冰水灌胃联合束缚应激进行IBS-C造模。药物组分别以白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7.2、3.6、1.8 g/kg体质量用药)和匹维溴铵水溶液(13.5 mg/kg)、莫沙必水溶液(1.35 mg/kg)灌胃2周。每周称重,实验结束后收集粪便,进行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回盲部结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ing receptor 2,PAR2)的表达。结果(1)IBS-D各组比较:白芍高、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均能改善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白芍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均能降低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均P<0.01),白芍高剂量对于降低粪便含水量无明显作用(P>0.05);模型组体质量增加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白芍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更低(P<0.05);白芍高剂量能降低模型大鼠NF-κB表达(P<0.01);白芍高、中剂量能降低模型鼠PAR2表达(P<0.01,P<0.05)。(2)IBS-C各组比较:白芍中、低剂量能改善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均P<0.05);白芍高剂量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P<0.01);模型组体质量增加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药物组对模型大鼠体质量无影响(均P>0.05);白芍高剂量和莫沙必利能降低模型大鼠VIP表达(P<0.05,P<0.01);白芍低剂量能降低IBS-C模型大鼠PAR2表达(P<0.05)。结论白芍能同时改善IBS-D和IBS-C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可能和其能降低PAR2表达有关,其作用有剂量差异性;白芍中、低剂量能缓解IBS-D大鼠腹泻,白芍高剂量能促进IBS-C大鼠排便,这可能和白芍多靶点作用在不同模型上的作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白芍 血管活性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广祥 董昌昊 +2 位作者 李超 冼锐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556例,其中IBS组161例,非IBS组3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性别、...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556例,其中IBS组161例,非IBS组3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生化指标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S与胆囊结石的关系。结果556例患者中胆囊结石90例(16.2%),其中IBS组胆囊结石37例(23.0%),非IBS组胆囊结石53例(13.4%),IBS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P<0.05)。IBS组胆囊泥沙样结石6例(3.7%),非IBS组胆囊泥沙样结石3例(0.8%),IBS组患者胆囊泥沙样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及合并IBS是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161例IBS患者中,腹泻型IBS 114例,其中胆囊结石26例(22.8%);便秘型IBS47例,其中胆囊结石11例(23.4%);395例非IBS患者中胆囊结石53例(13.4%)。腹泻型IBS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非I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型IBS组与非IBS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与胆囊结石间存在相关性。与非IBS患者比较,腹泻型IBS患者罹患胆囊结石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肥大细胞、TRPV1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华南 王毓岩 +4 位作者 张小凡 张玮 马菲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195,I0008,共6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肠道肥大细胞(mastcell,MC)及TRPV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调控内脏高敏感IBS-D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肠道肥大细胞(mastcell,MC)及TRPV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调控内脏高敏感IBS-D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每组10只。采用母婴分离法+慢性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应用粪便性状(Bristol)评分、旷场试验评价干预效果,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MC变化,定量PCR检测TRPV1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阳性细胞数。结果(1)Bristol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评分降低(P<0.01)。(2)旷场试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穿行方格次数、中央停留次数、中央停留时间和站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各评分升高(P<0.05,P<0.01);与MC阻断剂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在站立次数方面低于MC阻断剂组(P<0.01)。(3)透射电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MC微绒毛形态不规则,呈脱颗粒状态;腹部推拿组较模型组MC形态规整,脱颗粒程度不明显。MC阻断剂组形态规则与空白组近似。(4)TRPV1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和MC阻断剂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MC阻断剂组比较,腹部推拿组TRPV1 mRNA的表达略高(P<0.05)。(5)免疫荧光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RPV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且荧光强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和MC阻断剂组模型组TRPV1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结论腹部推拿可能借助调控肠道MC脱颗粒,降低TRPV1表达,从而对内脏高敏感IBS-D大鼠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旖晴 杨洋 +3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孙晓红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温肾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及胃肠激素[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IB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IB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HT、VIP、SP、SS、CC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VIP、SP、C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应用于IBS-D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温肾健脾法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激素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MCT、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蔺晓源 邓娜 +2 位作者 夏旭婷 刘富林 刘杰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8-1661,共4页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MCT、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15.23 mg/kg)和四神丸组(7.32 mg/kg),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避水应激法造模,灌胃给药14 d后,...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MCT、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15.23 mg/kg)和四神丸组(7.32 mg/kg),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避水应激法造模,灌胃给药14 d后,观察一般状态,测定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和AWR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MCT、c-f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组织MCT、c-fos蛋白定位及表达,RT-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MCT、c-fos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组和匹维溴铵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好转,体质量升高(P<0.01),粪便含水量、AWR评分以及血清中MCT、c-fos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MCT、c-fos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四神丸组结肠组织MCT蛋白表达及c-fos蛋白表达均低于匹维溴铵组(P<0.05)。结论四神丸对IBS-D大鼠内脏敏感的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结肠肥大细胞活化指标MCT、c-f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敏感性 MCT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