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一霖 郭向辉 +4 位作者 彭焜 王乙好 袁羽 刘颂蕊 耿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80,共9页
【目的】明确四川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大熊猫源Ex PEC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绵阳市和雅安市野外死亡大熊猫的肠外器官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 【目的】明确四川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大熊猫源Ex PEC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绵阳市和雅安市野外死亡大熊猫的肠外器官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Ex PEC多重PCR鉴定,继而对分离的Ex PEC进行系统进化群分群、MLST分型和PFGE分型,并采用K-B法与Wafergen Smartchip超高通量qPCR进行耐药表型测定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分离出9株Ex PEC,系统进化群分别为B2群和A群;MLST和PFGE分型均为3种分子型,其中MLST为ST555、U10和ST127型,PFGE为Ⅰ、Ⅱ和Ⅲ型;9株Ex PEC对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与萘啶酸敏感率达100%;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9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检测发现,β-内酰胺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检出率较高。【结论】分离鉴定的9株大熊猫源Ex PEC系统进化群主要为B2群,MLST和PFGE分型主要为ST127/PFGE基因Ⅰ型,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且β-内酰胺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检出率较高,主要通过抗生素失活(antibiotic deactivate)和抗生素外排泵(efflux pump)两种耐药机制介导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大熊猫 分子分型 耐药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6
2
作者 马增军 芮萍 +5 位作者 逯春香 杨彩然 刘谢荣 王秋悦 刘曜综 张建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检测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方法对2013-2014年间秦皇岛地区30份组织病料采用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鉴定出8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这些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并用PCR... 目的检测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方法对2013-2014年间秦皇岛地区30份组织病料采用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鉴定出8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这些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并用PCR扩增法检测9种毒力基因。结果定型菌株5株,分别属于O53、O93和O157 3个血清型,9种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表明ler、iutA、irp2、fyuA、astA 5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75.0%、50.0%、50.0%、25.0%。结论所检测的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53、O93和O157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同时携带fyuA、ler和iutA基因的菌株致病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区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增海 邓同炜 +2 位作者 唐光武 夏艳勋 何启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了解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河南地区的流行及耐药性,本试验于2016—2018年从河南省61家猪场送检的发病猪中,采集肺脏等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并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采取PCR法检测分离菌株中氟苯尼考耐药基... 为了解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河南地区的流行及耐药性,本试验于2016—2018年从河南省61家猪场送检的发病猪中,采集肺脏等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并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采取PCR法检测分离菌株中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Ⅰ类整合酶基因的携带情况,通过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可变区序列的BLAST比对,分析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共获得17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27.86%(17/61);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四环素、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等药物耐药率为100%,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41.18%,分离菌株均呈多重耐药;在分离菌株中,floR、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均为100%,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主要携带dfrA17-aadA5、aadA22-aadA23-aadA25、dfrA12、dfrA12-aadA2和floR等类型耐药基因谱。本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区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且耐药问题十分严重,极易导致临床上治疗失败,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药敏试验 整合子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桐忠 张倩 +4 位作者 张星星 钟发刚 何延华 韩猛立 黄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6期147-150,168,共5页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ExPEC)是近年来出现的引起人和动物免疫系统受损的主要临床病原体,由不同血清型且不发生交叉反应的菌株引起,部分菌株具有高度耐药性是导致感染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目前Ex...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ExPEC)是近年来出现的引起人和动物免疫系统受损的主要临床病原体,由不同血清型且不发生交叉反应的菌株引起,部分菌株具有高度耐药性是导致感染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目前ExPEC的主要感染类型、毒力因子以及抵御感染的潜在手段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因子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引弟 王治方 +2 位作者 朱文豪 梁跃 郭成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7期21-23,共3页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xPEC)是一类特定定植于宿主肠道外其它组织,并严重致病的一类新的大肠杆菌菌群。本文对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危害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流行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斌 袁定胜 +2 位作者 李金良 李思聪 李旭廷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第8期33-35,共3页
本试验对四川地区52个猪场送检的210个病死猪样本进行了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通过培养特性、染色特点、形态观察、PCR鉴定及致病性试验,共分离到40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以肺脏和淋巴结的分离率最高。40株... 本试验对四川地区52个猪场送检的210个病死猪样本进行了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通过培养特性、染色特点、形态观察、PCR鉴定及致病性试验,共分离到40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以肺脏和淋巴结的分离率最高。40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有34株同时耐6种以上的受试药物,其中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大于80%),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50%~52.5%。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克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鸡与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群型、耐药性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许腾林 邢桂玲 +7 位作者 姜成刚 刘家森 刘大飞 姜骞 李志杰 康洪涛 郭东春 曲连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6-391,共6页
为检测不同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耐药及致病性差异,本研究从132份鸡、猪和水貂等动物肠道外组织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O抗原鉴定、系统进化群分析及动物致病... 为检测不同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耐药及致病性差异,本研究从132份鸡、猪和水貂等动物肠道外组织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O抗原鉴定、系统进化群分析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分离出53株ExPEC,且至少携带特异性毒力基因pap、sfa/foc、afa/dra、iutA、kpsMTII中的两种基因,并携带fimH、ibeA、hlyA、malX、iss、iroN等其它相关毒力基因。53株ExPEC分离株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四环素、多粘菌素B、氨苄青霉素等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O抗原主要分布于O1、O2、O8、O11、O38、O78、O120血清型;系统进化群分析结果显示:28株属于A群,19株属于B1群,1株为B2群,5株属于D群。选取20株ExPEC分离菌株按照6×10~6cfu/只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验证其致病性;并测定ExPEC6、ExPEC42、ExPEC52、ExPEC53菌株对BALB/c小鼠的LD_(50),其结果分别为3.49×10~6cfu/mL、9.49×10~5cfu/mL、9.48×10~6cfu/mL、2.38×10~7cfu/mL。本研究为动物源性ExPEC的预防诊断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宋祥军 邱明宇 +4 位作者 朱雪婷 涂健 刘红梅 邵颖 祁克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3,29,共10页
【目的】从临床病死仔猪体内分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猪群中流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性、致病性情况.【方法】病死仔猪肠外组织分离大肠杆菌,然后进行16S rDNA PCR测序鉴定、种系发育分群、毒力基因检测、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 【目的】从临床病死仔猪体内分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猪群中流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性、致病性情况.【方法】病死仔猪肠外组织分离大肠杆菌,然后进行16S rDNA PCR测序鉴定、种系发育分群、毒力基因检测、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测序验证.【结果】共筛选到30株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A群4株、B1群15株、B2群5株、D群6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发现vaT、iutA、kpsMII、hly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0.0%、33.33%、23.33%、2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都对多粘菌素B较敏感,对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杆菌肽以及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00%;获取了Ex-P27菌株基因组序列图谱,构建了该菌株基因组圈图.【结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主要分布在B1群,对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杆菌肽以及利福平均耐药,为指导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 耐药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史唯地 康立超 +8 位作者 刘彩霞 寇丽君 吕双飞 任慧杰 钱瑞宣 马勋 王静 蒋建军 高盛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22-5031,共10页
【目的】确定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致犊牛死亡的细菌性病原体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地区规模化牛场细菌病的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死亡犊牛进行病理解剖及病原分离,挑选肝脏(KS-1)与肛拭子(KS-2)来源的单菌落纯化培养,... 【目的】确定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致犊牛死亡的细菌性病原体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地区规模化牛场细菌病的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死亡犊牛进行病理解剖及病原分离,挑选肝脏(KS-1)与肛拭子(KS-2)来源的单菌落纯化培养,通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扩增及系统进化分群鉴定分离株,并通过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对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死亡犊牛肺脏、肝脏、心血、关节液和肠系膜淋巴结以及健康犊牛肛拭子样品接种后菌落生长形态一致,结合选择性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形态、革兰染色镜检形态特点、生化特性及大肠杆菌16S rRNA的验证,鉴定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试验中,KS-1为A群,KS-2为B1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KS-1携带crl、papC、hlyE、eaeA、ompA、ompC、iucD和iutA共8种毒力相关基因,KS-2携带crl、hlyE和ompF共3种毒力相关基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腹腔注射1×108 CFU分离株感染小鼠,KS-1组小鼠在16 h内全部死亡,KS-2组小鼠无死亡现象出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KS-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17种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KS-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呋喃妥英敏感,对妥布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余14种药物耐药。【结论】本研究分离出2株犊牛源大肠杆菌,其中KS-1毒力较强,且携带丰富的毒力基因,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KS-2携带毒力基因较少,呈现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β防御素-2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内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安田 黄靖 +5 位作者 孙瑜凡 宋炳晓 谭臣 黄琦 周锐 黎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6-73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β防御素2(porcine beta defensin 2,PBD-2)在体内外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抗菌效果,为评估PBD-2在抗生素替代品中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首先,在体外检测不同浓度PBD-2对猪源ExPEC PCN033的杀菌活性。随后,...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β防御素2(porcine beta defensin 2,PBD-2)在体内外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抗菌效果,为评估PBD-2在抗生素替代品中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首先,在体外检测不同浓度PBD-2对猪源ExPEC PCN033的杀菌活性。随后,选取5周龄,体重在18~22 g之间的雌性昆明小鼠,检测PBD-2处理组和PBS对照组小鼠(n≥5)感染不同剂量的ExPEC PCN033后的存活率,脑、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液中的载菌量、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2、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脑、脾脏、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程度。结果表明,PBD-2在25μg/mL时即可在体外极显著抑制猪源ExPEC PCN033的生长(P<0.01),且抑制作用随PBD-2的浓度升高而增强。在体内,与PBS对照组相比,PBD-2处理有效降低了小鼠感染不同剂量ExPEC PCN033后的死亡率。提高PBD-2的治疗剂量对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更加明显。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的方式在PBD-2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方面优于口服途径。PBD-2治疗在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方面略低于氯霉素治疗。同时,PBD-2治疗极显著降低了小鼠感染ExPEC PCN03321 h后的脑、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液中的细菌载量(P<0.01),降低了血液中的IL-6、IL-12和IL-1β的含量(P<0.01),减轻了脑、脾脏和肺脏组织的病变程度。上述结果说明PBD-2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猪源ExPEC的活性,同时在小鼠体内对猪源ExPEC感染具有治疗作用,表明PBD-2具有开发成为治疗性药物或者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β防御素2(PBD-2) 细菌感染 治疗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建华 吕李明 +4 位作者 周磊 李泽伟 孙起荣 刘雪兰 李郁 《养猪》 2020年第2期92-96,共5页
已知多种动物均易被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发生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大肠杆菌是猪群中很多疾病,包括新生仔猪腹泻、断奶仔猪腹泻、败血症、多发性浆膜炎、乳腺炎、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 已知多种动物均易被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发生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大肠杆菌是猪群中很多疾病,包括新生仔猪腹泻、断奶仔猪腹泻、败血症、多发性浆膜炎、乳腺炎、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组不同种类的大肠杆菌,不仅可正常定植于肠道,而且能侵入引起菌血症,并诱发败血症或局部肠道外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心内膜炎等[1]。临床上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株日益增多,给人和动物的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而ExPEC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菌群,50%以上的菌株为多重耐药,甚至许多菌株已演化成超级细菌,严重影响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对该类细菌引起的疾病进行防治[2]。由于发病率、死亡率升高和体重降低的增加,以及治疗、疫苗和饲料添加剂的成本增加,ExPEC引起的猪大肠杆菌病导致的经济损失日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病原大肠杆菌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饲料添加剂 多发浆膜炎 抗生素耐药 断奶仔猪腹泻 心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云云 韩瑞 +2 位作者 张文波 杨行 陈佳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1-3,7,共4页
目的:确定某养羊场病死羊的病原和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对病死羊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病死羊的心、肝、... 目的:确定某养羊场病死羊的病原和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对病死羊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病死羊的心、肝、肺和脾脏中分离到7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发酵糖产酸产气、液化明胶,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分离菌均可在12h内致死试验小白鼠,具有强致病性;7株分离菌中均扩增到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毒力基因,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结果,分离菌的毒力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在98~100%,可确定分离的大肠杆菌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的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强,仅对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和痢菌净较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等10种药物低敏或不敏感。结论:分离菌为的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且耐药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PCR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内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明星 肖涌 +2 位作者 付书林 宗冰冰 邱银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为探究黄芩苷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感染小鼠后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存活率试验和组织载菌量试验评估黄芩苷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比较感染组和黄芩苷治疗组小鼠临床表现、存活率、... 为探究黄芩苷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感染小鼠后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存活率试验和组织载菌量试验评估黄芩苷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比较感染组和黄芩苷治疗组小鼠临床表现、存活率、组织载菌量及病理变化。结果表明,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后小鼠状态萎靡不振、食欲下降,黄芩苷治疗组小鼠状态较感染组状态好;黄芩苷治疗组小鼠存活率相对于感染组有一定提升;黄芩苷治疗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组织载菌量及病理变化相对于感染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xPEC) 小鼠 存活率 组织载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致脑膜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晓培 倪杨帆 +9 位作者 赵静 万云 黎巧 肖冉 岳龙 黄微 袁晓丹 杨洋 谢文浩 阮征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12期15-17,共3页
细菌脑膜炎是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神经炎症所导致,在全世界范围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强,以抗生素为主的治疗手段逐渐面临挑战。以临床分离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PCN033菌株感染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该病的... 细菌脑膜炎是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神经炎症所导致,在全世界范围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强,以抗生素为主的治疗手段逐渐面临挑战。以临床分离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PCN033菌株感染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该病的致病机制,从病原、宿主及致病机制等方面寻找已经发现的毒力因子和靶标蛋白,积极探索非抗生素疗法,寻找新药物靶点等方法以应对细菌性脑膜炎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脑膜炎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猪肠外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曾博 王红宁 +5 位作者 邹立扣 徐昌文 张安云 杨鑫 周英顺 黄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于2008年~2011年间对中国西南地区61个不同规模化猪场的427份组织病料进行细菌检验。采用菌落形态、显微观察和16SrDNA PCR测序鉴定分离菌,共检出79株...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于2008年~2011年间对中国西南地区61个不同规模化猪场的427份组织病料进行细菌检验。采用菌落形态、显微观察和16SrDNA PCR测序鉴定分离菌,共检出79株(18.5%)ExPEC。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其中50个分离株具有致病性,致病菌为66.3%。此外,对其8种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表明astA、escV、invE、Stx2e 4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8%、44%、10%、4%,其他4种毒力基因未检出。1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7.6%)、氨苄西林/舒巴坦(11.4%)、阿莫西林/棒酸(16.4%)相对敏感,其他药耐药率均高于24%,多重耐药严重。该研究结果对近年来猪源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强强 杨彩虹 +8 位作者 柴迎锦 顾晓晓 钟发刚 黄新 张星星 吴桐忠 李劼 韩猛立 周霞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了查清新疆石河子部分规模场引起羔羊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对采集的病羊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特异性基因PCR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从病变肺脏组织分离得到10株细菌,分离... 为了查清新疆石河子部分规模场引起羔羊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对采集的病羊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特异性基因PCR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从病变肺脏组织分离得到10株细菌,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致病性强;分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对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等17种抗生素耐药;检测到iutA、fyuA、ireA、hlyD和afa 5种毒力因子,strA、strB、aadA1/aadA2、Bla(TEM1)、Bla(OXA1)、Tet A和Tet B 7种耐药基因.本研究为该地区规模场绵羊感染大肠杆菌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因子 耐药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源致病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春玲 刘丽 +14 位作者 刘少龙 刘欣 王恒 赵雪芹 赵娅娅 刘双双 夏小静 张守平 罗维玉 徐彦召 杭柏林 孙亚伟 胡建和 王磊 张学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56,61,共4页
河南省某养殖场83例仔猪出现厌食、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腹泻,死亡率约为4.5%。为确定该养殖场猪只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于无菌条件下对感染猪只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药敏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的病原... 河南省某养殖场83例仔猪出现厌食、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腹泻,死亡率约为4.5%。为确定该养殖场猪只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于无菌条件下对感染猪只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药敏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在麦康凯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粉红色圆形,生化反应显示其可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蔗糖和麦芽糖;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病原菌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吡肟、链霉素等23种抗菌药均有较强耐药性。本试验结果为肺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鉴定和临床用药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病原的分离鉴定及主要毒力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蔡瑶 周雪珂 +3 位作者 江朝源 曾喻兵 徐志文 朱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4-256,共3页
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根据其对宿主寄生部位不同,划分为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1]。近几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陆续报道了关于ExPEC的感染案例,指出其可特异性定殖于宿主肠道... 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根据其对宿主寄生部位不同,划分为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1]。近几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陆续报道了关于ExPEC的感染案例,指出其可特异性定殖于宿主肠道外,使感染宿主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膜炎、败血症、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2]。目前在ExPEC中发现了多种毒力因子,包括与其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岛(PAI)、黏附素、侵袭素、毒素、表面抗原、铁摄取系统和分泌系统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化脓隐秘杆菌 分离鉴定 混合感染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李蓓蓓 晁金平 +2 位作者 蒋建军 马勋 王鹏雁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相关特性。方法本试验以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NJY9957株为对象,设定不同pH、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时间,于96孔板上制备生物膜,结晶紫染色后酶标仪测OD 600nm值,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态,确定其生... 目的探讨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相关特性。方法本试验以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NJY9957株为对象,设定不同pH、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时间,于96孔板上制备生物膜,结晶紫染色后酶标仪测OD 600nm值,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态,确定其生物膜形成的最适条件;在最适条件下,与肠内共生型及禽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时培养制备生物膜并进行比较。结果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NJY9957株生物膜最适形成条件是温度为37℃,培养基pH=7.0,培养时间为24 h;在最适条件下,与肠内共生型及禽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相比较,共生型大肠杆菌形成生物膜能力较强。结论确定了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NJY9957株形成生物膜的最适条件,并比较了其与肠内共生型及禽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与其粘附、侵袭、耐药性以及毒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脑炎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生物膜 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aA通过维持细菌包膜的完整性和逃避补体攻击增强ExPEC的毒力
20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5-1205,共1页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是一种在肠外组织中定植的细菌,主要包括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致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MEC)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由于其高致病性、高致死率和潜在的人兽共患性,ExPEC导致人类和动物多种宿主严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是一种在肠外组织中定植的细菌,主要包括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致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MEC)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由于其高致病性、高致死率和潜在的人兽共患性,ExPEC导致人类和动物多种宿主严重感染,每年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然而,目前尚无能够全面防控ExPEC感染的有效疫苗。因此,深入研究ExPEC影响其毒力的关键因子和相关机制,将为未来开发有效疫苗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疫苗 致病大肠杆菌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 致病 尿道致病大肠杆菌 关键因子 P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