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梦茹 叶超 +3 位作者 赵学亮 冯航 王娟 杨增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为对陕西某猪场仔猪肺炎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患病仔猪肺脏,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与大肠埃希氏菌一致,16S rRNA基... 为对陕西某猪场仔猪肺炎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患病仔猪肺脏,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与大肠埃希氏菌一致,16S rRNA基因测序与大肠埃希氏菌的同源性为98%;小鼠致病性试验验证了该菌株的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复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噻呋钠、头孢他啶、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磺胺异恶唑等9种抗菌药物表现耐药,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和多黏菌素B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发现该菌携带sul3、tetA和TEM等耐药基因。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某猪场仔猪肺炎的病原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耐药情况进行了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被膜对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耐药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旷年玲 李宇健 +4 位作者 谢自强 宋瑞铭 张永英 刘冠慧 钟翠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48,共5页
探讨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xPEC)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及BF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96孔微量板法和正交试验测定10株鸡源ExPEC的BF形成能力和BF强阳性菌株的最佳成膜条件,使用二倍倍比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生物被膜... 探讨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xPEC)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及BF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96孔微量板法和正交试验测定10株鸡源ExPEC的BF形成能力和BF强阳性菌株的最佳成膜条件,使用二倍倍比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生物被膜态与浮游态鸡源ExPE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10株鸡源ExPEC的BF阳性率为90%,E-26、E-28、E-43为弱阳性菌株(+);E-27、E-30、E-42为中等阳性菌株(++),E-39、E-40、E-41为强阳性菌株(+++),E-20为阴性菌株;3株强阳性菌株BF最佳成膜条件不相同;3株BF强阳性鸡源ExPEC的BF形成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有不同程度增加,同种抗生素对不同菌株的MIC变化可能不同,不同抗生素对同一菌株变化也不同。因此,鸡源ExPEC的BF阳性率较高,但各菌株形成BF的能力存在差异,不同菌株形成BF所需的条件不完全相同,BF形成会使鸡源ExPEC对抗生素的耐药水平增强,但同为BF阳性鸡源ExPEC,形成BF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水平变化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致病大肠 生物被膜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傅彩霞 刘海莹 +3 位作者 栗云鹏 张玮 周德刚 张启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6-84,共9页
为实现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快速、准确检测,建立一种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通过筛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 为实现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快速、准确检测,建立一种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通过筛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作为病原鉴定基因,以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4类抗菌药物的13个耐药基因作为耐药检测靶基因,针对12个病原鉴定基因和13个耐药基因,设计25对特异性引物,并在每个正向引物5′端添加通用标签序列;通过引物筛选验证、扩增程序优化、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结果显示,25个目标基因与其他病原或基因之间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25个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在0.004~40 pg/μL之间,灵敏度高;重复检测稳定性好。建立的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可用于同时进行多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及其耐药基因的鉴别检测,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稳定等优点,为动物疾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沙门 耐药基因 微流体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于鲁敏 信阳 +3 位作者 杨传宗 罗茜 高艳宏 薛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引起禽类感染性细菌病,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机制,论文简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但增强...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引起禽类感染性细菌病,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机制,论文简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但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而且导致宿主持续和反复性感染,同时还很难被预防、控制和清除。论文还分析了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菌中的重要调控系统——群体感应、双组份系统和第二信使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群体感应、双组份系统和第二信使以及两系统间的互作网络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因此,了解多系统共同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或许可以作为破坏生物被膜形成的新策略,从而为控制由生物被膜引起的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 双组份系统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筱筱 韩悦 +2 位作者 周璐 程晓庆 董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而评估其潜在的致病性,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江苏省某监测点分离的家畜来源的3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菌株进行特征...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而评估其潜在的致病性,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江苏省某监测点分离的家畜来源的3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菌株进行特征性分析。结果本地家畜来源的EPEC均为非典型EPEC(aEPEC),其血清型多样,携带多种与腹泻相关的毒力基因,有9种ST型且具有区域性流行特征,eae基因包含有5种亚型,β1为优势亚型,其在腹泻病人中也最为常见。结论aEPEC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应在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工作中,加强对家畜粪便及养殖环境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感染腹泻 分子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屈平平 王一鸣 +2 位作者 解红梅 温华梅 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1.6 nm,尾部长约86.9 nm,有明显的颈部。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20 min,暴发期为80 min,裂解量为608 PFU/cell,在30~60℃作用0.5~1 h,其活性不受影响,在pH为6~9可保持很高的效价,能裂解9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1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K99,属于高效裂解性宽谱噬菌体,在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及裂解酶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源致病大肠 裂解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召兴 李蕴玉 +7 位作者 常超越 张香斋 史秋梅 张艳英 吴同垒 张志强 贾青辉 李佩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7,共5页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中药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19
8
作者 曾群辉 查果 +2 位作者 旦巴次仁 索珍 潘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西藏那曲地区牦牛发病死亡数量较大 ,本病症状与大肠埃希氏菌病极为相似。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 ,细菌学、血清学检查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
关键词 牦牛 致病大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璇 汤细彪 +4 位作者 吴斌 陈石 夏欣 满晓营 陈焕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8-504,共7页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猪、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其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指导临床用药,探究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机制。方法应用K-B法测定分离株对1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并...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猪、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其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指导临床用药,探究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机制。方法应用K-B法测定分离株对1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并进行基因分型。用PCR和测序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抗性基因aadA1,aadA2,strA-strB,aadB,aacC2,aac(3)-IV,aph(3′)-Ia,aph(3′)-IIa。结果临床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高(63%~97%),93%的菌株耐药谱值≥10。共检测到两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基因型属TEM-1+CTX-M-14。耐药菌株与相应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符合率高(≥74%)且序列保守。结论猪、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性,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机制以产生针对该类抗生素的修饰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耐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耐药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召兴 肖丽荣 +6 位作者 李巧玲 李蕴玉 李佩国 吉志新 岳香云 贾青辉 史秋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为了研究五味子等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HL2(O1)地方流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制备了单味中草药药液,浓缩为生药含量为1g/mL,利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 为了研究五味子等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HL2(O1)地方流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制备了单味中草药药液,浓缩为生药含量为1g/mL,利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五味子、诃子对狐源致病性E.coli呈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1.3mm^20.3mm之间,MBC均为7.825mg/mL;金银花、黄连、苦参3味药物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4 mm^19.3 mm之间,MBC在15.65mg/mL^31.25mg/mL;板蓝根、黄芩、五倍子等10味药物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1.3mm^14.2mm之间,MBC在62.5mg/mL^250mg/mL;连翘、地丁、白头翁、穿心莲4味药物为低度敏感;其余药物无明显的效果。筛选出了五味子、诃子、黄连、金银花、苦参5味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地方株敏感的中药,可为狐源致病性E.coli的防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致病大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伟 张铁 +3 位作者 王春光 张国磊 吕建存 钟秀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大肠 致病大肠 分离鉴定 耐药监测 生物学特 科学依据 有效防治 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埃希氏菌地方菌株的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斌 肖文华 +1 位作者 李勇军 葛竹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分别从死亡鸡胚、病死鸡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 ,进行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菌株绝大多数对一日龄鸡有致病性 ,所有血清型对头孢唑啉高度敏感。
关键词 大肠 地方 致病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与某些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永清 张爱荣 +1 位作者 周雪霞 乌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鸡大肠埃希氏菌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引起了许多禽病工作者和养禽单位的高度重视,各地分离到许多不同血清型的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并就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就其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近年来,鸡大肠埃希氏菌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引起了许多禽病工作者和养禽单位的高度重视,各地分离到许多不同血清型的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并就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就其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的关系方面系统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问题的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大肠 致病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敏感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庆安 赖国祥 黄梁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38-740,共3页
目的 评价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对 4 2 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3~ 10月福州地区 4家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4 2 6株 ,用 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 :用表型... 目的 评价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对 4 2 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3~ 10月福州地区 4家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4 2 6株 ,用 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 :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 ESBL s。结果  4 2 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 ,头孢吡肟的敏感性为 94 .37% ,仅次于亚胺培南 (10 0 % )、头孢哌酮 /舒巴坦 (10 0 % )和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99.5 3% ) ,明显高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哌拉西林 (48.83% )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 (6 0 .0 9% ) ,也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6 2 .91% )、头孢噻肟 (6 4 .79% )、头孢哌酮 (6 5 .73% )和头孢他啶 (88.2 6 % )。经表型确认试验证实 14 2株 (33.33% )为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菌 ;头孢吡肟对产 ESBL s菌和非产 ESBL s菌体外敏感性分别为 84 .5 1%、99.30 %。结论 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低于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头孢吡肟可考虑作为医院内感染的经验性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肺炎克雷伯 大肠 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牧区犊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及血清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田 韩生义 +3 位作者 李淑萍 胡国元 李玲霞 李生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掌握青海牧区致牦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以期为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北地区采集的99份犊牦牛腹泻相关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培养及O抗原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扩增... 为掌握青海牧区致牦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以期为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北地区采集的99份犊牦牛腹泻相关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培养及O抗原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扩增及小鼠毒性试验等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主要携带F17、ompA、fimC、espA、HPI、LEE、VT1、SLT2等毒力基因,未检出K88、K99、LT1等毒力基因,小鼠最低致死剂量为2.5×10^(9)CFU/mL,优势血清型为O25、O55和O107,分别占定型血清的25.40%、14.29%和19.05%,系统主要发育群为B1群。研究结果将为后续青海地区致犊牦牛腹泻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发病机制探讨及疫苗研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致病大肠 毒力基因 血清分型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16
作者 郭海勇 单晓枫 +1 位作者 刘清河 钱爱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致病大肠 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大肠 分离鉴定 优势血清型 分离 血清学特征 生化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菌毛表达及血凝特性
17
作者 恽时锋 郑明球 潘震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36-40,共5页
观察比较了鸡大肠埃希氏菌某些分离株腹腔接种、气管接种对1日龄鸡的致病性,研究了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菌毛的表达情况、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特性。结果表明,菌株经腹腔接种及气管接种途径对鸡的致病性一致;致病性与菌毛有关... 观察比较了鸡大肠埃希氏菌某些分离株腹腔接种、气管接种对1日龄鸡的致病性,研究了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菌毛的表达情况、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特性。结果表明,菌株经腹腔接种及气管接种途径对鸡的致病性一致;致病性与菌毛有关,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在体外经37℃72h培养,均能表达菌毛,其中大部分菌株表达Ⅰ型菌毛,对鸡不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在体外不表达菌毛;不同菌株的血凝谱及血凝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菌株的血凝能被D-甘露糖抑制,表现为甘露糖敏感型血凝(MSHA)。还分析了菌株血凝谱与致病宿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致病 血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18
作者 匡存林 陈宏军 肖文华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E.COLI 致病大肠 治疗 抗生素敏感试验 药物 合并用药 临床 免疫失败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柴迎锦 顾晓晓 +5 位作者 邬琴 周霞 韩猛立 钟发刚 黄新 张星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4,共5页
近年来,在人类饲养的伴侣宠物、猪、牛、羊、家禽以及林麝等动物体内均已分离到一种能够引发肠外组织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ExPEC所具有的毒力特征使其能够在... 近年来,在人类饲养的伴侣宠物、猪、牛、羊、家禽以及林麝等动物体内均已分离到一种能够引发肠外组织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ExPEC所具有的毒力特征使其能够在消化道以外的组织脏器中定殖增殖,在临床上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严重感染甚至导致死亡。由于ExPEC导致的疾病存在治疗困难且易复发的特点,给医疗事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ExPEC较强的致病性与其携带的众多毒力因子密不可分。论文就已发现的ExPEC主要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进行分类阐述,并介绍了不同毒力因子在ExPEC感染宿主过程中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 毒力因子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浩宇 赵学亮 +6 位作者 张域琪 吴滨滨 闫振达 董晓宇 杨增岐 王娟 党如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38,共5页
为分析陕西楼观台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携带情况,无菌采集朱鹮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成功从肛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鉴定、毒力基因鉴定及小鼠... 为分析陕西楼观台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携带情况,无菌采集朱鹮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成功从肛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鉴定、毒力基因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经鉴定该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命名为XNZH1,该菌株对氧氟沙星、安普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携带耐药基因sul2和毒力基因etrA。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腹腔接种的6只小鼠均在接种后18 h内死亡,且从脑组织中分离到该菌,推测该菌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分离株MH532531.1同源性高达98%。试验结果表明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具有高度耐药性和致病性,结果可为朱鹮大肠埃希氏菌病的防控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大肠 致病 耐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