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千雪 周炳武 +3 位作者 王婷 蔡琳雅 胡珊珊 刘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共8页
对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预富集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系统(CRISPR/Cas)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这些方法在E.coli O157∶H7检测... 对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预富集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系统(CRISPR/Cas)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这些方法在E.coli O157∶H7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检出限和靶基因等进行了比较,以期为E.coli 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h7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雅君 王亚宾 +5 位作者 张莉娟 张龙现 陈丽颖 刘中原 申果 胡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贺样毒素2(stx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了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为327bp、247bp、494bp、384bp和779bp,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4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食品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毒力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鞭毛可变区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11 位作者 赵攀登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李彬 王小敏 郭容利 倪艳秀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1025,共5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食源感染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鞭毛蛋白(H7)是EHEC 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其编码基因为flic。该研究在体外克隆和表达flic基因的可变区,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旨在为EH...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食源感染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鞭毛蛋白(H7)是EHEC 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其编码基因为flic。该研究在体外克隆和表达flic基因的可变区,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旨在为EHEC O157∶H7疫苗的研制提供候选抗原。PCR扩增到flic基因538~1 483bp的可变区,成功克隆入冷诱导表达载体pColdⅠ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菌BL21(pCold I-flic)0.5 mmol/LIPTG过夜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Balb/c小鼠免疫和攻毒试验评价重组H7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H7基因(flic)片段945 bp在pColdⅠ中成功表达,大小为31 000,能够与天然EHEC O157∶H7全抗血清反应;免疫小鼠存活率可以达到80%,而非免疫小鼠存活率仅为20%;免疫组粪便排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H7鞭毛的可变区与菌体黏附密切相关,并且其诱导产生的抗体具有一定的抑制黏附作用,可以作为亚单位疫苗研制的候选抗原,在EHEC O157∶H7早期黏附时,协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降低菌体在肠道内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flic基因 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奶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俞正玉 张碧成 +7 位作者 张强 汪伟 何孔旺 倪艳秀 温立斌 李彬 周萍 张雪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3-1178,共6页
为建立鲜奶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特异性检测方法,以EHEC O157∶H7独有的遗传标志性基因Z0372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Z0372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Taqman荧光定量PCR反... 为建立鲜奶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特异性检测方法,以EHEC O157∶H7独有的遗传标志性基因Z0372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Z0372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Taqman荧光定量PCR反应,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并检测鲜奶样品以验证Taqman荧光定量PCR实用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定量PCR方法在1μl 1×101拷贝至1μl 1×106拷贝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6,扩增效率112%。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μl 70拷贝,敏感性较高,而且特异性良好,与其他血清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志贺氏菌等易混淆菌株核酸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批间和批内检测的变异系数(RSD)低于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荧光定量PCR 鲜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toxB基因的分片段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雪寒 栾晓婷 +2 位作者 何孔旺 倪艳秀 周俊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2-1395,共4页
根据Gen Bank已有tox B基因全长序列,分别设计6对引物扩增tox B基因,克隆到质粒p GEX-4T-1,构建重组菌BL21(plys)(p GEX-4T-1-tox B),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质,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质免疫原性。tox 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 531 bp、... 根据Gen Bank已有tox B基因全长序列,分别设计6对引物扩增tox B基因,克隆到质粒p GEX-4T-1,构建重组菌BL21(plys)(p GEX-4T-1-tox B),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质,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质免疫原性。tox 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 531 bp、1 590 bp、1 609 bp、1 603 bp、1 525 bp和1 690 bp,重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8.1×104、8.3×104、8.4×104、8.3×104、8.0×104和8.7×104。以兔源EHEC O157∶H7抗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6个重组蛋白质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 B基因 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6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11 位作者 赵攀登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倪艳秀 李彬 郭容利 王小敏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7-343,共7页
为了明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O157∶H7大质粒pO157编码的蛋白质ToxB与O157∶H7在肠道黏附、定殖的关系,构建含有toxB基因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MEG375-BN-Kan-BC,转化SM10宿主菌获得重组SM10(pMEG37... 为了明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O157∶H7大质粒pO157编码的蛋白质ToxB与O157∶H7在肠道黏附、定殖的关系,构建含有toxB基因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MEG375-BN-Kan-BC,转化SM10宿主菌获得重组SM10(pMEG375-BN-Kan-BC)。将SM10(pMEG375-BN-Kan-BC)与O157∶H7进行混合培养,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杂交toxB基因缺失株。用体外接种的HEp-2细胞和体内感染链霉素处理的小鼠,明确缺失株黏附定殖能力。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toxB基因被卡那霉素(Kan+)选择标记基因表达盒所代替。O157∶H7(△toxB)生长特性与亲本株相比无明显差异。O157∶H7(△toxB)与亲本株相比,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了2倍。口服感染小鼠后,O157∶H7(△toxB)第3 d粪便排菌量仅为3.1×105 CFU,持续排菌11 d;而亲本株排菌量高达4.03×107 CFU,持续排菌时间超过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B基因 缺失株 小鼠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7
作者 赵攀登 张雪寒 +13 位作者 何孔旺 姜平 卢维彩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倪艳秀 李彬 王小敏 郭容利 周俊明 吕立新 俞正玉 茅爱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0-1304,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接受1010 CFUEHEC O157∶H7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将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和佐剂充分乳化后,通过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接受1010 CFUEHEC O157∶H7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将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和佐剂充分乳化后,通过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共免疫2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14 d攻毒1只小鼠EHEC O157∶H7 1010CFU。每次免疫后的14 d通过断尾采血,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攻毒后,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记录死亡数并检测排菌量。ELISA检测结果表明,Tir-Tccp蛋白质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而Intimin诱导产生的IgG抗体升高不明显。攻毒后,各免疫组小鼠均死亡1只,存活14只,存活率为93.3%;对照组小鼠死亡4只,存活6只,存活率为60.0%。免疫组在攻毒后6 d,粪便中检测不到EHEC O157∶H7,对照组在攻毒后13 d仍有较高的排菌量。表明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小鼠起到了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减少EHEC O157∶H7在小鼠体内的定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质 Tir-Tccp蛋白质 免疫原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PO-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义刚 李丹丹 +2 位作者 崔丽春 刘忠梅 李苏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0-164,共5页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DPO-PCR检测方法,其检测灵敏度约为94 CFU/mL。与常规PCR方法相比,所建立的DPO-PCR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在引物设计和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引物及其退火温度反复优化,同时基于DPO引物的特殊结构又增强了其特异性。DPO-PCR方法设计简易、特异性强,为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 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精油抑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活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费莹莹 张珍 +1 位作者 陈雪琴 李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3-67,共5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157∶H7,EHEC O157)因具有生长繁殖快,污染途径广泛,高染病率和高致病率的特点成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病菌之一。为探究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细胞膜特性和呼吸代谢的影响。以EH...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157∶H7,EHEC O157)因具有生长繁殖快,污染途径广泛,高染病率和高致病率的特点成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病菌之一。为探究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细胞膜特性和呼吸代谢的影响。以EHEC O157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的肉桂精油处理,37℃恒温振荡培养。结果显示,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004 g/L。随精油处理时间的延长,菌液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β-半乳糖苷酶含量均逐渐上升;蛋白质含量,碱性蛋白酶(alkaline protease,AKP)活性逐渐下降;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综上表明,肉桂精油对EHEC O157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可以破坏菌体细胞膜,改变细胞膜表面特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变大,胞内大分子物质流出,最终影响三羧酸循环。希望该研究为精油抑菌机制向分子层面深入拓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精油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细胞膜特性 呼吸代谢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脂多糖抗原的提取鉴定及间接ELISA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红亮 陈学忠 +6 位作者 李克生 杜惠芬 陈应泰 连晓雯 鲁学萍 袁明 叶文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7-640,644,共5页
目的提取并纯化具有强免疫反应性和高特异性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coliO157∶H7)脂多糖(LPS)抗原,并研究其在E.coliO157∶H7 LPS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热酚水法提取E.coliO157∶H7 LPS抗原,同时收集水相和酚相LPS,并对其... 目的提取并纯化具有强免疫反应性和高特异性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coliO157∶H7)脂多糖(LPS)抗原,并研究其在E.coliO157∶H7 LPS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热酚水法提取E.coliO157∶H7 LPS抗原,同时收集水相和酚相LPS,并对其产率、纯度及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用酸解法制备O-特异性多糖(O-SP),并以不同的LPS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E.coliO157∶H7 LPS抗体。结果大分子量的E.coliO157∶H7 LPS优先溶于酚相,而水相中含有更多的小分子量LPS,与水相LPS相比酚相LPS具有更高的免疫反应性和纯度,酚相LPS经酸解去脂得到的O-SP具有更高的反应特异性。结论酚相LPS和O-SP都可用于E.coliO157∶H7 LPS抗体的ELISA检测,O-SP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是检测E.coliO157∶H7 LPS特异性抗体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热酚水法 脂多糖 o-SP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ccP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琴 顾江 +4 位作者 毛旭虎 邹全明 宋方洲 丁红雷 王庆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扩增TccP基因,构建TccP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免疫...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扩增TccP基因,构建TccP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TccP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从EHEC O157∶H7 Sakai菌株中克隆出了1014bp的TccP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TccP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TccP免疫家兔获得了高效价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分析此抗体能与TccP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表达了TccP基因,所获TccP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TccP在EHEC O157∶H7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 基因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spA与IntiminC300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艳青 毛旭虎 +2 位作者 王庆旭 易勇 邹全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肠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Ⅲ型分泌蛋白EspA与紧密粘附素C-端免疫保护性片断(IntiminC300)的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方法采用PCR技术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EspA的编码基因espA及IntiminC300的编码基因eaeC3... 目的构建表达肠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Ⅲ型分泌蛋白EspA与紧密粘附素C-端免疫保护性片断(IntiminC300)的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方法采用PCR技术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EspA的编码基因espA及IntiminC300的编码基因eaeC300,T-A克隆后依次构建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宿主细胞E.coliBL21(DE3),测序鉴定,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其表达量及表达形式,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PCR法自EHEC O157∶H7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了约580bp(espA)和900bp(eaeC300)的目的片段,将二者融合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espA-eaeC300,测序结果与理论预测值一致性为99.9%(1501/1502)。融合蛋白在工程菌中表达量约4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Mr)约54×103Da,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涵体洗涤后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纯度约90%。免疫印迹显示融合蛋白能分别与兔抗EspA和IntiminC300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结论高效表达了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此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为研制EHECO157∶H7多亚单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 : h7 Ⅲ型分泌蛋白EspA 紧密粘附素 C-端免疫保护性片断(IntiminC300) 融合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凝集试验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玲 罗青平 +7 位作者 温国元 王红琳 汪宏才 张腾飞 艾地云 卢琴 张蓉蓉 邵华斌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2,共4页
通过将羧化聚苯乙烯乳胶与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对最佳偶联抗体IgG量、最佳偶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乳胶凝集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优点,... 通过将羧化聚苯乙烯乳胶与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对最佳偶联抗体IgG量、最佳偶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乳胶凝集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优点,适于临床应用,为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单克隆抗体 乳胶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毒素I型A亚基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明明 曾晓燕 +3 位作者 史凤娟 张黎 李祥瑞 焦永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志贺毒素1型A亚基(Stx1A)重组蛋白并鉴定。方法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编码Stx1A的基因,经测序无误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纯化获得目的蛋白Stx1A,并... 目的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志贺毒素1型A亚基(Stx1A)重组蛋白并鉴定。方法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编码Stx1A的基因,经测序无误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纯化获得目的蛋白Stx1A,并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重组的Stx1A蛋白免疫BALB/c小鼠,观察小鼠抗血清与EHEC O157∶H7毒株特异性反应。结果 PCR扩增的Stx1A基因为945 bp,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2b(+)-Stx1a,重组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通过AKTATM-His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质谱分析表明目的蛋白为Stx1A。Western blot显示鼠抗Stx1A血清可与EHEC O157∶H7毒株产生的天然毒素蛋白结合。结论成功克隆了EHEC O157∶H7 Stx1A基因,并获得重组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 志贺毒素1型A亚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ae基因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玲 苟妙 +5 位作者 罗青平 温国元 艾地云 王红琳 杨峻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423-3426,共4页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0;与鸡大肠杆菌其他血清型O1、O2、O11、O18、O35、O45、O78、O86、O88、O147、鸡白痢以及新城疫等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特异性较好;血清稀释倍数为1 600倍时仍能检测到O157∶H7 intimin特异性抗体,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h7 紧密素 eae基因 重组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首次从腹泻病例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5
16
作者 韦小瑜 游旅 +2 位作者 田克诚 唐光鹏 王定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从贵州省1例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鉴定O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方法收集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mEC肉汤增菌后,采用O157胶体金进行初筛,阳性者增菌液经免疫磁珠富集后进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对分离株进... 目的从贵州省1例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鉴定O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方法收集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mEC肉汤增菌后,采用O157胶体金进行初筛,阳性者增菌液经免疫磁珠富集后进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对分离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O157、H7诊断血清凝集,应用特异性PCR进行rfbE和fliC基因鉴定,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 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腹泻病例粪便标本经mEC肉汤增菌后,检测O157胶体金阳性;增菌液经免疫磁珠富集后培养出可疑菌落,经系统生化鉴定为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157∶H7;PCR检测O抗原特异性rfbE基因和H7特异性fliC基因均阳性;毒力基因eaeA、stx2和hly均阳性,stx1阴性。结论分离株确诊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为贵州省腹泻病例中首株该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贵州 腹泻 PCR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样毒素Ⅱ毒素亚单位Stx2A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颖 毛旭虎 +1 位作者 邹全明 张卫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 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H7志贺样毒素A亚单位(Sh iga-like toxin,Stx2A),并对其初步纯化。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基因组扩增Stx2A的编码基因stx2 a,T-A克隆后...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 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H7志贺样毒素A亚单位(Sh iga-like toxin,Stx2A),并对其初步纯化。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基因组扩增Stx2A的编码基因stx2 a,T-A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11 c(+)-stx2 a,经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以SDS-PAGE和W esten b 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结果扩增的stx2 a基因约950bp;原核表达质粒pET-11 c(+)-stx2 a经酶切和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并在E.coli.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蛋白表达率约3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31×103;经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2.3%。结论EHEC O157∶H7 Stx2A的高效表达与初步纯化,为探讨O157∶H7菌的感染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毒素A亚单位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云伟 王平 +1 位作者 刘红 乔凤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21-122,共2页
为了了解长春地区动物和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状况 ,建立流行病学监测网。采集长春市动物养殖场动物粪便和腹泻病人便样进行监测。结果在牛粪和鸡粪中共检出 2株O15 7∶H7大肠杆菌。可见 ,在长春地区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为了了解长春地区动物和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状况 ,建立流行病学监测网。采集长春市动物养殖场动物粪便和腹泻病人便样进行监测。结果在牛粪和鸡粪中共检出 2株O15 7∶H7大肠杆菌。可见 ,在长春地区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菌潜在污染的威胁 ,需要加强监测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变种Q蛋白对志贺毒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嘉文 郑冬冬 +4 位作者 王宏勋 刘志国 余晓丽 周帼萍 李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1-155,共5页
1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变种EC169菌株,携带stx基因但不表达志贺毒素。通过高效热不对称交错聚合酶链式反应(high-efficienc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iTAIL-PCR)hiTAILPCR扩增得到EC169 stx1... 1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变种EC169菌株,携带stx基因但不表达志贺毒素。通过高效热不对称交错聚合酶链式反应(high-efficienc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iTAIL-PCR)hiTAILPCR扩增得到EC169 stx1及其上游核苷酸片段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EC169 q基因与标准株sakai q基因相比存在6个SNP位点。通过PCR扩增O157∶H7高毒株EC150 q基因全长,并构建表达载体pkk223-q分别转化EC169和低毒株EC157。反转录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外源q基因在EC169和EC157重组菌中可高效表达,并引起EC157stx转录水平上调,但EC169重组菌stx转录水平不变。反向乳胶凝集实验结果亦证实EC157重组菌志贺毒素表达量提高,而EC169重组菌志贺毒素表达量不变。Q蛋白变异可能并非EC169志贺毒素不表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Q蛋白 反转录荧光定量PCR 志贺毒素 hi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艳青 毛旭虎 邹全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8-1000,共3页
关键词 o157:h7感染 出血性大肠杆菌 血性尿毒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紫癜 ThRoMBo 疫苗 出血性 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