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周艳 万启旸 +3 位作者 朱树娇 张辉 包红朵 王冉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目的]分析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的全基因组信息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基于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对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Prokka软... [目的]分析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的全基因组信息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基于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对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Prokka软件预测基因组序列信息,并通过UniProt、KEGG、KEGG Pathway、GO、Pfam、COG、TIGERfams、RefSeq和NR数据库进行基因预测和注释,再利用碳水化合物酶(CAZy)、病原与宿主互作(PHI)、毒力因子(VFDB)和耐药基因(CAR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基因组大小为5404747 bp,GC含量为50.49%,该菌株含有3个质粒;共预测到567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含22个rRNA(7个23S rRNA、7个16S rRNA、8个5S rRNA)、1个tmRNA、102个tRNA基因和282个小RNA分子;预测出9个CRISPR序列、273个重复序列;KEGG、KEGG Pathway、NR、UniProt、GO、COG、Pfam、RefSeq和TIGERfams数据库分别注释到1712、1693、5265、5264、4029、4294、4688、5252和2741个基因;CAZy数据库注释筛选出100个基因,PHI数据库注释筛选出2354个基因,VFDB数据库注释筛选出的毒力基因主要包括菌毛、鞭毛、Ⅱ型分泌系统、Ⅲ型分泌系统、Ⅵ型分泌系统、紧密黏附素、铁转运系统、脂多糖、荚膜、侵袭素和外毒素;CARD数据库注释筛选出的耐药基因与多重耐药外排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多粘菌素、杆菌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肽类抗生素及甲硝唑相关。[结论]获得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携带大量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苗的开发和展望
2
作者 王岱 汤岩松 +1 位作者 李云鹤 欧阳谭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5,466,共10页
[背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还未有针对EHEC的有效预防控制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提供对EHEC感染的免疫保护.[进展]本文主要介绍EHEC相关疫苗的研... [背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还未有针对EHEC的有效预防控制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提供对EHEC感染的免疫保护.[进展]本文主要介绍EHEC相关疫苗的研发进展及可用于评估各种免疫策略的动物模型.EHEC疫苗开发策略主要针对志贺毒素及黏附相关毒力因子,通过特异性抗原激活机体免疫达到预防控制效果.进而讨论EHEC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疫苗的制备方式及其作为多抗原疫苗平台的应用潜力.[展望]对EHEC抗原的筛选以及OMVs疫苗平台的设计,将有助于人们更充分掌握EHEC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开发出针对更多血清型的EHEC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志贺毒素 Ⅲ型分泌系统 外膜囊泡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进化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鸡尾酒的抗菌效果评价
3
作者 丁子韩 谢宇桢 +6 位作者 曹晨昕 陈泉 刘慧 徐蓁禾 王壮 王启要 刘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9,共8页
分离到一株抗菌能力较差的新型噬菌体vB_EcoM_CRP22,通过模拟噬菌体与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开发了迭代适应性进化的方法使噬菌体感染噬菌体抗性突变菌株,显著提高了噬菌体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抗菌效果,由噬菌体进化株组... 分离到一株抗菌能力较差的新型噬菌体vB_EcoM_CRP22,通过模拟噬菌体与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开发了迭代适应性进化的方法使噬菌体感染噬菌体抗性突变菌株,显著提高了噬菌体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抗菌效果,由噬菌体进化株组合成的鸡尾酒制剂感染细菌后36 h内能有效控制OD_(600)低于0.4。该实验为噬菌体疗法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噬菌体疗法 适应性进化 噬菌体鸡尾酒 抗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4
作者 陈歆丹 张晓荟 +5 位作者 高宇杰 王温馨 葛同鑫 宋厚辉 韩月 程昌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1269,共9页
为构建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 O-抗原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本研究以EHEC O157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分3段扩增O157 O-抗原基因簇(galF~gnd),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HEC O157 O-抗原基因簇与含asd基因的pSL2161线性化片段重组... 为构建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 O-抗原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本研究以EHEC O157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分3段扩增O157 O-抗原基因簇(galF~gnd),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HEC O157 O-抗原基因簇与含asd基因的pSL2161线性化片段重组,构建表达EHEC O157 O-抗原的重组质粒pSL2161-O157并经PCR与测序鉴定正确后电转化4基因缺失沙门菌ATCC14028ΔcrpΔcyaΔasdΔrfbP,构建表达EHEC O157 O-抗原的重组减毒沙门菌O157-ATCC14028ΔcrpΔcyaΔasdΔrfbP,经PCR及测序鉴定。采用裂解法粗提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EHEC O157与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种中的脂多糖(LPS),采用western blot鉴定上述3种菌中的LPS与EHEC O157 O-因子血清的反应性,并根据该重组菌与野生菌株ATCC14028的OD600nm值测定二者的体外生长能力。PCR与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正确构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和野生型EHEC O157的粗提LPS均能够与EHEC O157 O-因子血清反应,出现LPS特异性的梯状条带,ATCC14028株与O157 O-因子血清无反应条带。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与ATCC14028株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表明EHEC O157 O-抗原基因簇在4基因缺失沙门菌中获得了表达,且该表达与4基因的缺失均不影响沙门菌的体外生长能力。采用首免-加强免疫策略对ICR小鼠分别口服免疫重组减毒沙门菌和4基因缺失沙门菌,二免后13 d采用间接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LPS的IgG抗体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二免后14 d采用10 LD_(50)的EHEC O157攻毒,15 d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与死亡率,评估该重组菌株对免疫小鼠的保护效果。ELISA与q 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4基因缺失沙门菌免疫组相比,重组减毒沙门菌诱导小鼠产生的针对EHEC O157与ATCC14028 LPS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01、P<0.01);该组小鼠脾细胞中IL-2、IL-4、IL-6和IL-17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01)。攻毒后4基因缺失沙门菌免疫组与阴性对照组小鼠均出现震颤、被毛凌乱等症状,并于攻毒当天即出现小鼠死亡,经统计重组减毒沙门菌、4基因缺失沙门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5%和30%。上述结果首次证实重组减毒沙门菌O157-ATCC14028ΔcrpΔcyaΔasdΔrfbP能够表达异源EHEC O157 O-抗原,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对小鼠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力。这为重组减毒沙门菌用于免疫及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感染及开发大肠杆菌与沙门菌二联疫苗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菌 疫苗递呈载体 O-抗原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ae基因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玲 苟妙 +5 位作者 罗青平 温国元 艾地云 王红琳 杨峻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423-3426,共4页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0;与鸡大肠杆菌其他血清型O1、O2、O11、O18、O35、O45、O78、O86、O88、O147、鸡白痢以及新城疫等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特异性较好;血清稀释倍数为1 600倍时仍能检测到O157∶H7 intimin特异性抗体,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H7 紧密素 eae基因 重组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洋 冯书章 +4 位作者 郭学军 祝令伟 周博 刘军 尹铁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用于食品样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以抗EHEC O157 LPS单克隆抗体标记,以兔抗O157多克隆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捕获抗体,利用双抗...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用于食品样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以抗EHEC O157 LPS单克隆抗体标记,以兔抗O157多克隆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捕获抗体,利用双抗夹心法,制成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该试纸条仅与O157反应,与其他受试菌株均不反应。检测敏感性为106CFU/mL,对人工污染EHEC O157模拟牛肉样品增菌后检测,敏感性为56 CFU/g。结论成功研制出EHEC 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10min可出结果,操作简便,可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胶体金 免疫层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与fliC基因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潘群兴 王永山 +3 位作者 刘洁 夏兴霞 何孔旺 张雪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8-571,共4页
利用PCR技术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与fliC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pET原核表达系统,在E.coliBL21(DE3)中表达。结果显示rfbE、fliC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量高达总菌体蛋白的40%左右,经His-Bind镍柱纯化目的蛋白,在E.coliBL21(D... 利用PCR技术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与fliC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pET原核表达系统,在E.coliBL21(DE3)中表达。结果显示rfbE、fliC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量高达总菌体蛋白的40%左右,经His-Bind镍柱纯化目的蛋白,在E.coliBL21(DE3)中表达的rfbE、fliC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rfbE FLIC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传播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祥 崔一晨 +1 位作者 高崧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4-577,共4页
大肠杆菌是寄居在哺乳动物和禽类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然而少数具有致病性,可引起机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依其毒力特征和所致疾病症状不同,现已报道的肠道感染性大肠杆菌有: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 大肠杆菌是寄居在哺乳动物和禽类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然而少数具有致病性,可引起机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依其毒力特征和所致疾病症状不同,现已报道的肠道感染性大肠杆菌有: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ggEC); (enteroinvasiveE.coli,EI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传播模式 致病性大肠杆菌 E.COLI 毒素性大肠杆菌 道外感染 正常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原肠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仇保丰 蔡宝亮 +4 位作者 宋鸿雁 刘文斌 高逢结 顾炳泉 李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检测分析进出境冷冻原肠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情况。方法对2010-2011年进境或国产的35份冷冻原肠样品(包括19份冷冻羊原肠和16份冷冻猪原肠)进行检测,根据细菌的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同时设立标准菌株作为对... 目的检测分析进出境冷冻原肠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情况。方法对2010-2011年进境或国产的35份冷冻原肠样品(包括19份冷冻羊原肠和16份冷冻猪原肠)进行检测,根据细菌的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同时设立标准菌株作为对照。结果 2份原肠样品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出率为5.71%。结论进境和国产原肠均有可能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应该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原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利厂 周艳 +6 位作者 张莉莉 庞茂达 何涛 包红朵 张辉 何灵尘 王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3,共6页
本研究从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到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V_EcoM_C1,并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研究... 本研究从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到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V_EcoM_C1,并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V_EcoM_C1呈现出典型裂解性噬菌体特征,空斑透亮,无晕环,空斑边缘整齐清晰;噬菌体V_EcoM_C1噬菌斑直径为1.0~1.5 mm;噬菌体V_EcoM_C1头部椭圆形,长径约86 nm,横径约54 nm;噬菌体V_EcoM_C1具有可收缩性尾,尾长约76 nm,直径约10 nm,头部与尾部被颈圈隔开;噬菌体V_EcoM_C1可裂解5种不同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且噬菌斑透亮,具有较宽噬菌谱;噬菌体V_EcoM_C1在30℃~50℃保持高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在pH5~10稳定;噬菌体V_EcoM_C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10 min,爆发持续时间约60 min,平均爆发量为26,具有较高的裂解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可以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证明该噬菌体可以有效杀灭养殖环境(奶牛料槽表面)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综上所述,V_EcoM_C1为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雅君 王亚宾 +5 位作者 张莉娟 张龙现 陈丽颖 刘中原 申果 胡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贺样毒素2(stx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了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为327bp、247bp、494bp、384bp和779bp,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4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食品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毒力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洋 冯书章 +4 位作者 祝令伟 郭学军 尹铁勇 刘军 周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1-973,977,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分泌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期用于该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以敲除毒力基因的O157突变株F25全菌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分别以全菌抗原和热酚水法纯化的O157 ... 目的建立能够分泌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期用于该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以敲除毒力基因的O157突变株F25全菌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分别以全菌抗原和热酚水法纯化的O157 LPS抗原用间接ELISA筛选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纯化抗体并鉴定。结果建立了稳定分泌抗O157 LPS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D6,分泌抗体属IgG3亚类,轻链为κ型。腹水抗体ELISA效价达1∶3.2×106。以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后抗体效价为1∶1.6×106,亲和常数Ka大于6.14×10-11mol/L。用于协同凝集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该单克隆抗体针对O157的LPS抗原,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可用于O157的检测或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LPS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协同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君怡 曹际娟 +2 位作者 郑秋月 刘淑艳 徐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应用多重PCR反应(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沙门氏菌的fimY基因、编码... 应用多重PCR反应(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沙门氏菌的fimY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和编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快速鉴别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84、159和499 bp,并验证了该多重PCR具有特异性。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标准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沙门氏菌1.5 CFU/ml、空肠弯曲菌15 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15 CFU/ml。在随机采集的226份冷冻鸡肉类样品中,检出了7份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10份为空肠弯曲菌阳性、1份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研究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弯曲菌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鞭毛可变区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11 位作者 赵攀登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李彬 王小敏 郭容利 倪艳秀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1025,共5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食源感染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鞭毛蛋白(H7)是EHEC 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其编码基因为flic。该研究在体外克隆和表达flic基因的可变区,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旨在为EH...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食源感染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鞭毛蛋白(H7)是EHEC 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其编码基因为flic。该研究在体外克隆和表达flic基因的可变区,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旨在为EHEC O157∶H7疫苗的研制提供候选抗原。PCR扩增到flic基因538~1 483bp的可变区,成功克隆入冷诱导表达载体pColdⅠ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菌BL21(pCold I-flic)0.5 mmol/LIPTG过夜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Balb/c小鼠免疫和攻毒试验评价重组H7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H7基因(flic)片段945 bp在pColdⅠ中成功表达,大小为31 000,能够与天然EHEC O157∶H7全抗血清反应;免疫小鼠存活率可以达到80%,而非免疫小鼠存活率仅为20%;免疫组粪便排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H7鞭毛的可变区与菌体黏附密切相关,并且其诱导产生的抗体具有一定的抑制黏附作用,可以作为亚单位疫苗研制的候选抗原,在EHEC O157∶H7早期黏附时,协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降低菌体在肠道内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flic基因 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建平 邹全明 +4 位作者 毛旭虎 易勇 童文德 王庆旭 丁红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不同大小(5、7和9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成3组,先以链霉素处理3d ,再分别以不同剂量(1×10 10 CFU和1×10 9CFU)经口感染具链霉素抗性的0 15 7:H7 SMR2菌株,... 目的 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不同大小(5、7和9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成3组,先以链霉素处理3d ,再分别以不同剂量(1×10 10 CFU和1×10 9CFU)经口感染具链霉素抗性的0 15 7:H7 SMR2菌株,进行临床观察和微生物学、病理学检查。结果 5和7周龄实验组小鼠在感染后2~5d有33%~83%死亡,肾、肝、肺和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所有实验组未死小鼠粪便排菌时间在13~2 2d以上。结论 小鼠感染O15 7后可表现出人类感染O15 7所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研究EHEC的致病机制和疫苗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0157:H7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O_(157):H_7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彦伟 汪力亚 +2 位作者 周继文 夏光明 杨守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O157:H7型 出血性 大肠杆菌 斑点金免疫渗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MA-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素君 谢晶 +6 位作者 曹冶 李江凌 王秋实 叶勇刚 罗丹丹 叶健强 廖党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菌。为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O157∶H7新型检测技术,以O157抗原基因(rfbE基因)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处理菌液,沸水浴法制备...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菌。为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O157∶H7新型检测技术,以O157抗原基因(rfbE基因)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处理菌液,沸水浴法制备细菌裂解液,优化PCR条件,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O157∶H7活菌EMA-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EMA-PCR可从rfbE基因阳性菌株CVCC248和两株临床分离菌株cd0912、cd0803中扩增出大小为495 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可达12 CFU/mL。经EMA处理,从含有1%~100%O157∶H7 CVCC248活菌混合悬液制备的DNA中均可扩增出目的片段。因此,成功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EMA-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避免因分析的样品中含有死细菌而造成的假阳性检测结果,检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较传统PCR大大提高。O157∶H7 EMA-PCR技术的建立为O157∶H7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rfbE基因 EMA-PCR 死细菌 活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蓝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光动力杀菌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姝姝 唐书泽 +3 位作者 李红爱 范方辉 吴希阳 陈振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36-139,143,共5页
研究了亚甲基蓝对革兰氏阴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的条件参数。采用单因素实验比较了亚甲基蓝浓度、光照时间、孵育时间对O157菌落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了该技术的条件参数,... 研究了亚甲基蓝对革兰氏阴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的条件参数。采用单因素实验比较了亚甲基蓝浓度、光照时间、孵育时间对O157菌落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了该技术的条件参数,建立了各因子与O157菌落数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即亚甲基蓝浓度为24.08mg/L,光照时间为27.66min,孵育时间为19.00min时,O157的菌落数对数为1.03,与预测的理论值1.00极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光动力灭菌技术 亚甲基蓝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溶血素保护性片段(HlyAN436)克隆、表达、初步纯化与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建平 邹全明 +4 位作者 易勇 毛旭虎 马颖 王庆旭 丁红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7-410,414,共5页
目的获取重组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溶血素(Ehx)保护性片段,并研究其基本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方法PCR法从EHECO157-SMR2菌株克隆O157:H7的HlyA亚单位的N端片段(436个氨基酸),T-A克隆后构建表达载体pET-28a(+)-HlyAN436,测序鉴... 目的获取重组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溶血素(Ehx)保护性片段,并研究其基本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方法PCR法从EHECO157-SMR2菌株克隆O157:H7的HlyA亚单位的N端片段(436个氨基酸),T-A克隆后构建表达载体pET-28a(+)-HlyAN436,测序鉴定后转化到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初步纯化后免疫动物。结果Hly-AN436成功地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以及一定的免疫保护性。结论Hly-AN436蛋白有可能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溶血素 基因克隆 表达 纯化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P:H7紧密黏附素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丽娟 周勇 +3 位作者 杨瑜 惠长野 赵卫 万成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eae基因表达蛋白紧密黏附素(Intimin),研究其黏附作用。方法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全基因组中扩增出eae基因,T-A克隆后,将eae插入载体pET28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重...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eae基因表达蛋白紧密黏附素(Intimin),研究其黏附作用。方法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全基因组中扩增出eae基因,T-A克隆后,将eae插入载体pET28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重组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免疫印记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免疫荧光检测其黏附性。结果获得了大小约2805bp的eae片段;构建了重组载体pET28a(+)-eae,并在E.coli 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Intimin,Mr约97000;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Intimin;大肠杆菌O157:H7多抗血清在Mr约97000处检测出一条特异性Intimin带;Intimin可黏附在HEp-2细胞表面。结论高纯度的重组蛋白Intimin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性,能与HEp-2细胞黏附,为进一步研究Intimin蛋白与宿主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0157:H7 EAE 紧密黏附素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免疫印记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