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秦盼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911-6912,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耐受性评估表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常规EN护理的3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1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早期EN耐受...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耐受性评估表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常规EN护理的3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1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早期EN耐受性评估表接受护理的37例SAP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营养达标率、EN耐受性指标(EN中断时间、胃肠动力用药剂量、首次排便时间),并对比护理前及护理2周结束时两组营养状况[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后营养达标率(89.19%)高于对照组(68.42%)(P<0.05);观察组EN中断时间长于对照组,胃肠动力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两组ALB、PALB、AMC、TSF水平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早期EN耐受性评估表对SAP患者进行评估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EN耐受性,促进营养状况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胰腺炎 早期内营养 耐受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的制订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黄艳 杨娟 +2 位作者 秦月兰 李珍 袁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制订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57例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月的2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6—11月的28例为试验组,采... 目的制订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57例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月的2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6—11月的28例为试验组,采用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不耐受症状、喂养中断的发生情况,护理前及实施肠内营养两周后营养指标,目标喂养量达标情况。结果观察期间试验组不耐受症状和喂养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后,试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总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护理方案可减少肠瘘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不耐受症状及喂养中断的发生,提高目标喂养量达标率,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营养 耐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静智 李欣晴 +2 位作者 周凡 谢宁生 汤建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探讨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手段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88例,... 目的探讨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手段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88例,A组联合腹内压和胃残余量监测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B组仅观察腹内压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C组仅观察胃残余量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比较各组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腹胀、呕吐、腹泻)发生率,置入营养管术后第72h、6d和10d的血清CRP、血清钙、腹腔内压、腹腔引流量,以及各组治疗效果(腹痛缓解时间、ACS发生率、达到目标喂养量的住院时间以及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比率)。结果A组腹胀、呕吐和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72h的血清CRP、腹腔内压和腹腔引流量均开始下降,血清钙均开始升高,A组患者第6天和第10天的血清CRP、腹腔内压和腹腔引流量下降幅度较B组和C组更大,血清钙升高幅度较B组和C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较B组和C组患者短,ACS发生率以及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比率较B组和C组患者低,A组住院时间也显著少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监测腹内压和胃残余量来控制患者肠内营养的量及速度,能有效避免不耐受症状的发生,使患者早日达到目标喂养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胃残余量监测 胰腺炎 内营养 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培聪 师静 +1 位作者 沈晴 杨卫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就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各4... 目的探究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就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重均重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较于干预前,2组的上述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肠内营养不耐受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将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升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护士主导 内营养耐受分级管理模式 康复护理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甜 李贞 +1 位作者 王猛霞 范梅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喂养中断、喂养达标发生率以及营养指标。结果:试验组喂养不耐受率、喂养中断率低于对照组,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肠内营养耐受性动态管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喂养达标率,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喂养中断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室 信息化内营养耐受动态管理干预 喂养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的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琳 李纯 陈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30例,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按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30例,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指导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比较两组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EN耐受情况、72 h内70%目标热量达标率、达70%目标热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俯卧位通气时间、俯卧位通气前后前白蛋白指标及ICU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达70%目标热量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喂养量及72 h内70%目标热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指导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规范早期肠内营养方案,及早发现并积极防治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对提高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 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卫蛋白在评估急危重症患者中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曾令泉 钟振洲 温志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7-259,310,共4页
目的:观察钙卫蛋白在评估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急危重症患者,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 目的:观察钙卫蛋白在评估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急危重症患者,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量表(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ale,SOFA)进行筛选分为实验组(喂养不耐受)和对照组(喂养耐受),每组25例,其中实验组给予早期干预改善肠内营养不耐受,对照组则不干预,观察两组于入院时(BF)、发生营养耐受第一天(FD1)、发生营养耐受第五天(FD5)之间钙卫蛋白浓度、感染情况(SOFA评分)、病情恢复情况(APACHE评分)及在ICU住院时长,分析钙卫蛋白与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感染情况及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FD5高于对照组,但两组BF、FD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OFA评分、APACH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ICU住院时长多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实验组FD5、SOFA评分、APACHE评分均降低(P<0.05);经Pearman相关性分析后得知FD5与SOFA评分、APACH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钙卫蛋白(FD5)与SOFA评分、APACHE评分均具有明显关系,因此认为钙卫蛋白可替代内镜检查,可作为判断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是否耐受及病情程度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卫蛋白 评估 急危重症 内营养耐受 感染 病情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在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俊霞 朱莉 肖青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在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对照组(41例)...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在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比较2组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周和2周后,2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改善和提升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营养 耐受 定时评估管理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鸣音监测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邬幼萍 田宇剑 +6 位作者 沈梅芬 冯丽梅 沈秋燕 沈刘艳 陈军辉 张静 焦薇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20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索肠鸣音监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急性胃肠功能损伤I~Ⅱ级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4月于我院NICU治疗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行肠内营养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 目的探索肠鸣音监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急性胃肠功能损伤I~Ⅱ级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4月于我院NICU治疗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行肠内营养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GRV监测,观察组采用肠鸣音监测并分级处理。比较2组患者肠内营养中断时间,目标喂养量成功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呕吐、腹胀、误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EN中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目标喂养量成功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呕吐、腹胀、误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GRV监测相比,肠鸣音监测并分级处理可减少营养中断,提高患者的目标喂养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营养 喂养耐受 误吸 胃残余量 功能障碍 鸣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葛世伟 何先弟 +2 位作者 张爱琴 叶向红 刘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30-33,66,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1-10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腹腔感染行肠内营养患者67例,分析其经鼻空肠管行...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1-10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腹腔感染行肠内营养患者67例,分析其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相关因素。结果 67例患者中42例(占62.7%)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25例(占37.3%)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经相应处理后有10例患者转为耐受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等对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总体良好,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腹内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内营养 耐受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胃肠超声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在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聪 王显雷 +2 位作者 付优 申丽旻 杜全胜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胃肠超声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在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应用床旁胃肠超声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指导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根据... 目的探讨床旁胃肠超声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在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应用床旁胃肠超声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指导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根据胃残余量及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指导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首次置入鼻肠管成功率、置管成功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达到70%目标喂养量时间及96 h达到70%目标喂养量比例,并发症发生情况,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例数。结果观察组21例进行鼻肠管置入,超声引导下首次置管成功18例(85.7%);对照组20例进行鼻肠管置入,盲插法首次置管成功13例(65%)。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置管成功时间分别为2(1,3)、3(2,4)h,观察组置管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达到70%目标喂养量时间及96 h达到70%目标喂养量比例分别为2.5(2.1,3.0)、2.3(1.7,3.0)d及20例(74.1%);对照组分别为2(1.7,2.5)、3.5(2.4,5.0)及12例(44.4%)。观察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达到70%目标喂养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96 h到达70%目标喂养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反流、误吸、营养中断分别为2、1、2例;对照组发生反流、误吸、营养中断分别为3、1、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例数分别为7.9(6.5,10)d、3例;对照组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例数分别为12(5.8,13)、4例。两组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床旁胃肠超声联合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可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缩短了其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症急胰腺炎 内营养治疗 床旁胃超声 内营养耐受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刮痧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朱平 王传思 杨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全息刮痧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根治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每日首次输注肠内营养... 目的探讨全息刮痧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根治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每日首次输注肠内营养前30 min实施全息刮痧疗法。比较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肠内营养输注达目标量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肠内营养输注达目标量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息刮痧疗法可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缩短肠内营养输注达目标量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 内营养 刮痧疗法 耐受 功能 营养护理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重症患者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液配制安全性与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静 李文莉 +2 位作者 迟园园 王舒朗 魏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0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重症患者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液配制的安全性与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ICU需肠内营养治疗的肿瘤重症患者335例,整以时间顺序分为2012年1-12月的原液组输注115例,2013年1-12月的稀释组输注120例。... 目的探讨肿瘤重症患者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液配制的安全性与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ICU需肠内营养治疗的肿瘤重症患者335例,整以时间顺序分为2012年1-12月的原液组输注115例,2013年1-12月的稀释组输注120例。在评估胃肠道功能后,原液组直接输注原液;稀释组通过规范的稀释配制成不同渗透压剂型后进行输注。评价能全力稀释液的外观性状改变及输注8h及12h后检菌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结果能全力稀释液的外观性状无改变;肠内营养稀释液输注8h后检菌阳性的共3例(4.76%),12h后检菌阳性的共2例(3.51%),培养阳性的5例患者均未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输注8h与12h后检菌阳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比较中,稀释维组优于原液组(P<0.05)。结论制订肠内营养液配制规范,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提高肿瘤重症患者对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更好地发挥营养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重症患者 内营养 渗透压 安全 耐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谷氨酰胺及合生元的肠内营养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与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勇胜 黄可可 +2 位作者 贺瑜 刘莹 班碧秀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强化谷氨酰胺和合生元的肠内营养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1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 目的研究强化谷氨酰胺和合生元的肠内营养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1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2)。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肠内营养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谷氨酰胺与合生元。治疗10 d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耐受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LB[(37.16±4.94)vs(33.10±4.97)g/L]、PA[(218.26±89.57)vs(175.12±88.42)mg/L]和Hb[(104.99±16.47)vs(97.04±16.86)g/L]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LB[(37.16±4.94)vs(34.67±4.51)g/L]、PA[(218.26±89.57)vs(211.83±98.39)mg/L]和Hb[(104.99±16.47)vs(102.20±20.35)g/L]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6.67%vs 16.30%)、腹胀(7.78%vs 20.65%)以及恶心和呕吐(3.33%vs 10.87%)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谷氨酰胺及合生元的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肠道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老年人 营养状况 耐受 合生元 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耐受性管理方案在严重脓毒症患儿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先敏 张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5期94-97,11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耐受性管理方案对严重脓毒症患儿早期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的96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耐受性管理方案对严重脓毒症患儿早期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的96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在入住PICU 24~48 h内予以EN。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观察和处理,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EN耐受性评估和管理方案定时评估。比较两组EN期间的耐受性情况、入住PICU时及1周后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和体重指数(BMI)]、住PICU时间、住院费用和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儿EN期间不耐受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EN期间耐受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N 1周后血清TP、ALB、PA、TF和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PICU时间、住院费用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N耐受性评估管理方案对接受EN支持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儿进行评估与处理,可有效提高患儿EN的耐受性,改善其营养指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内营养 耐受管理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人性功能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惠冬 秦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3期2135-2139,共5页
目前国内外尚无权威、统一、规范的评估肠造口人性功能的特异性量表。本文对国内外肠造口人性功能的主要评估量表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肠造口人性功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造口 造口人 功能 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及机体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阮柳红 杜翠霞 +2 位作者 焦志敏 黎桂娴 梁小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140-142,161,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及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3例,对照组22例,干预组予患者综合护...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及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3例,对照组22例,干预组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闻及肠鸣音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闻及肠鸣音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强患者对于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缩短预后时间,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食管癌 早期内营养 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提高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会丽 王晓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对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肠内营养耐受性。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60岁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和中等例数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对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肠内营养耐受性。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60岁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和中等例数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耐受性差例数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ICU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ICU 患者 内营养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水平与AECOPD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传坤 张立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AECOPD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耐受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78名经鼻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AECOPD患者的耐受性,对影响AECOPD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AECOPD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耐受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78名经鼻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AECOPD患者的耐受性,对影响AECOPD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肠内营养3天内78名患者中23例出现了不耐受,55名患者耐受肠内营养支持。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使用肌松药、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影响AECOPD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结论血乳酸水平对AECOPD患者适时开展肠内营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内营养(EEN) 耐受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多学科合作的营养支持护理
20
作者 时芳 蔡建政 +2 位作者 陆晓燕 华威 刘婷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6期659-663,共5页
总结2023年9月我科收治的1例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筛查及评估,构建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监测喂养耐受性,维持血糖、水... 总结2023年9月我科收治的1例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筛查及评估,构建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监测喂养耐受性,维持血糖、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家庭营养指导,经过30 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并顺利出院。90 d后电话随访,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卟啉病 营养评估 营养支持 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