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藻胶囊制剂对Ⅱ型糖尿病病人肠内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艳 刘波 +3 位作者 赵静玫 王海岩 殷素兰 李雪驼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 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有益菌活菌的螺旋藻胶囊前后肠内菌群的变化。方法给患者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3粒胶囊 ,并分别于服用前、服用 1周、2周及服用结束后 1周 ,检测患者肠内菌群及腐败物质、pH值及含水率等相关数据... 目的分析比较 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有益菌活菌的螺旋藻胶囊前后肠内菌群的变化。方法给患者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3粒胶囊 ,并分别于服用前、服用 1周、2周及服用结束后 1周 ,检测患者肠内菌群及腐败物质、pH值及含水率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肠内有益菌显著增加 ,有害菌减少 ,腐败物质明显降低 ,肠内状态趋好。患者粪便的含水率和 pH值都显著提高 ,消除便秘。结论服用螺旋藻胶囊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糖尿病 肠内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大鼠肠内菌群代谢研究
2
作者 崔秋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334-14336,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肠内菌对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代谢作用。[方法]离体培养大鼠肠内菌,分别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厌氧温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内菌培养液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在2、4、12、24、48h...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肠内菌对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代谢作用。[方法]离体培养大鼠肠内菌,分别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厌氧温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内菌培养液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在2、4、12、24、48h代谢转化情况。[结果]在48h内,没有检测到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代谢转化产物生成,说明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基本上未被大鼠肠内菌群转化,可能是主要以原型成分吸收产生的药理作用。[结论]正常大鼠肠内菌在试验条件下不能有效代谢转化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肠内菌群代谢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质谱半定量方法研究制川乌配伍后的大鼠肠内菌生物转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曦烨 皮子凤 +3 位作者 刘文龙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26-1531,共6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中药药对共煎液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生物转化过程,建立了乌头类生物碱生物转化前后的质谱半定量方法,分析了大鼠肠内菌群作用下制川乌分别与浙贝母、法半夏和白蔹配伍后共煎液的生物转化过程...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中药药对共煎液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生物转化过程,建立了乌头类生物碱生物转化前后的质谱半定量方法,分析了大鼠肠内菌群作用下制川乌分别与浙贝母、法半夏和白蔹配伍后共煎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配伍后的共煎液中,浙贝母可增加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法半夏可降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而白蔹对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大鼠肠内菌群能够进一步降低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并增加脂型生物碱的含量.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药对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改变说明了中药配伍及生物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配伍 肠内菌群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内菌对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 A_1的代谢转化 被引量:9
4
作者 赵钟祥 李美芬 +2 位作者 林朝展 熊天琴 祝晨蔯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采用HPLC法研究大鼠肠内菌对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 A1的代谢作用。研究采用Kromasil 100-5 C18(250mm×4.6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将ilexsaponin A1加至大鼠肠内菌培养液中... 采用HPLC法研究大鼠肠内菌对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 A1的代谢作用。研究采用Kromasil 100-5 C18(250mm×4.6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将ilexsaponin A1加至大鼠肠内菌培养液中,温孵一定时间后,分析体外代谢产物和代谢模式;大鼠灌胃给予ilexsaponin A1,分析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同时测定粪便样品中原型物和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离体培养大鼠肠内菌可代谢ilexsaponin A1,其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ilexgenin A,培养48 h后,约93.12%的ilexsaponin A1被转化成ilexgenin A;大鼠在体实验中,尿液未检测到原型物及代谢物,在粪便中可检测到原型物和代谢物苷元ilexgenin A;ilexsaponin A1经口给予后经原物和代谢产物ilexgenin A排除体外的量高达89.85%。研究结果表明:ilexsaponin A1经口给予后大部分经肠内菌群代谢后被排出体外,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冬青 肠内菌群 代谢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的功能及其有效利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景阳 《食品安全导刊》 2009年第8期46-47,共2页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平衡宿主的肠内菌群.从而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有的益生菌属于乳酸菌.但并非所有的乳酸菌都称得上是益生菌。成为益生菌必须符合下述6个条件:(1)能够耐受胃液,胆汁.以存活状态到达肠内;(2...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平衡宿主的肠内菌群.从而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有的益生菌属于乳酸菌.但并非所有的乳酸菌都称得上是益生菌。成为益生菌必须符合下述6个条件:(1)能够耐受胃液,胆汁.以存活状态到达肠内;(2)能够在肠内繁殖且被科学试验证明能够改善肠内菌群;(3)确保安全性;(4)原来就属于肠道菌群的一种;(5)存活在食品中并能保持有效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有效利用 肠内菌群 活性微生物 有益作用 科学试验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推出一款新型乳饮料,在肠内高效率产生氢气
6
《饮料工业》 2017年第1期37-37,共1页
2月3日,据日媒报道,日本协同乳业推出了一款在肠内高效率产生氢气的乳饮料,氢气在体内可起到有效清除活性氧等作用。 牛奶中的乳糖在大肠内被大肠菌群利用产生氢气。但即使喝了牛奶,乳糖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到不了大肠。再者,有些人... 2月3日,据日媒报道,日本协同乳业推出了一款在肠内高效率产生氢气的乳饮料,氢气在体内可起到有效清除活性氧等作用。 牛奶中的乳糖在大肠内被大肠菌群利用产生氢气。但即使喝了牛奶,乳糖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到不了大肠。再者,有些人的肠内菌群不能利用乳糖,就不能产生氢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饮料 氢气 日本 肠内菌群 活性氧 乳糖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品的国际市场情况及新技术发展动态
7
作者 赵景阳 汤琳琳 《中国食品工业》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追求健康长寿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谈论的热点。于是,不知不觉中,益生菌保健法从盛行已久的日本及欧洲传到了中国。益生菌属于乳酸菌,但并非所有的乳酸菌都称得上是益生菌。成为益生菌必须符合下述7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追求健康长寿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谈论的热点。于是,不知不觉中,益生菌保健法从盛行已久的日本及欧洲传到了中国。益生菌属于乳酸菌,但并非所有的乳酸菌都称得上是益生菌。成为益生菌必须符合下述7个条件,即①能够耐受胃液、胆汁、以存活状态到达肠内;②能够在肠内繁氇③被科学试验证明能够改善肠内菌群;④确保安全性;⑤原来就属于肠道菌群的一种;⑥存活在食品中并能保持有效菌数;⑦价廉且容易处理。其产品一般可以改善微生物与酶的平衡或刺激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改善肠道菌群构成,抑制有害菌及有害物质,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因此,益生菌产品的前景和开发应用是食品、医学界的新领域,对人体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制品 技术发展动态 市场情况 非特异性免疫 益生产品 国际 肠内菌群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推出一款新型乳饮料,在肠内高效率产生氢气
8
《中国食品》 2017年第4期35-35,共1页
据日媒报道,日本协同乳业推出了一款在肠内高效率产生氢气的乳饮料,氢气在体内可起到有效清除活性氧等作用。众所周知,牛奶中的乳糖也是在大肠内被大肠菌群利用产生氢气。但即使喝了牛奶,乳糖也是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根本到不了大肠... 据日媒报道,日本协同乳业推出了一款在肠内高效率产生氢气的乳饮料,氢气在体内可起到有效清除活性氧等作用。众所周知,牛奶中的乳糖也是在大肠内被大肠菌群利用产生氢气。但即使喝了牛奶,乳糖也是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根本到不了大肠。再者,有些人的肠内菌群不能利用乳糖,就不能产生氢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饮 肠内菌群 清除活性氧 庆应义塾大学 麦芽糖醇 内体 葡甘露聚糖 生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研究人发现天然强效防腐剂
9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3-63,共1页
美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一种天然防腐剂,这种防腐剂效力强大,能让食物长时间保持新鲜。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学家丹·奥沙利文研究人体肠内菌群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从一些无害细菌中自然产生,能够消灭令食物腐... 美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一种天然防腐剂,这种防腐剂效力强大,能让食物长时间保持新鲜。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学家丹·奥沙利文研究人体肠内菌群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从一些无害细菌中自然产生,能够消灭令食物腐败的细菌,阻止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与李斯特菌等致命病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 人发 明尼苏达大学 研究人员 肠内菌群 生物学家 李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与饲料预混料
10
作者 林继仁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84,共1页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促生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已经是不容置疑了,但目前市场上的微生态制剂品种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影响微生态制剂发挥其功效的因素很多,包括制剂的制备方法、贮藏条件、污染(杂菌)、菌数、肠内菌群数量、使用剂量...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促生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已经是不容置疑了,但目前市场上的微生态制剂品种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影响微生态制剂发挥其功效的因素很多,包括制剂的制备方法、贮藏条件、污染(杂菌)、菌数、肠内菌群数量、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菌群在肠道中的存活率、饲料成份的变化等。可归纳为三大类因素:①菌群因素,②宿主因素,③外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饲料预混料 微生态制剂 肠内菌群 制备方法 贮藏条件 使用次数 使用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