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国家核酸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那晗 倪长鹏 +3 位作者 刘宇 吴远高 徐君怡 郑秋月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制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标准样品,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本文研究了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标准样品的关键制备技术和保存技术,定值技术和定值方式,开展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并对食品中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 目的研制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标准样品,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本文研究了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标准样品的关键制备技术和保存技术,定值技术和定值方式,开展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并对食品中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进行确定;标准样品采用Pico Green DNA分子荧光定量方法进行定值。多家单位合作定值,确定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结果标准样品均匀性标准不确定度为0.016%,不稳定标准差为0.0100,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标准样品均匀且稳定。结论研制出具有溯源性的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标准样品并获得国家标准样品证书,可适用于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核酸标准样品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李晶晶 崔玉娟 张莹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3期45-48,94,共5页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延庆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性。方法:现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延庆区医院内收治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定标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型,对致泻性大...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延庆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性。方法:现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延庆区医院内收治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定标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型,对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1年共计1112例样本,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检出率为5.57%,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检出率为1.80%、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检出率为1.35%,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检出率为0.27%,未检测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2019年6月检出率最高,2020年7月、8月检出率最高,2021年7月检出率最高;2019年36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对磺胺异噁唑耐药率(91.7%)最高,2020年32株DEC对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100.0%)最高,2021年32株DEC对萘啶酸的耐药率(75.0%)最高。结论:2019—2021年延庆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基本稳定,且其耐药性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控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例 致泻大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杨穗珊 常秀亭 +3 位作者 朱梦 罗小菊 寇力丹 谢作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9期57-61,共5页
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肠道疾病。本研究建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EIEC特异性基因ipaH设计引物,... 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肠道疾病。本研究建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EIEC特异性基因ipaH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AMP方法在63℃反应45 min后可凭肉眼或紫外光下观察判定结果,对EIEC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pg·μL^(-1)。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其他常见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可视化LAMP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对设备要求低,可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大肠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于鲁敏 信阳 +3 位作者 杨传宗 罗茜 高艳宏 薛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引起禽类感染性细菌病,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机制,论文简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但增强...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引起禽类感染性细菌病,给禽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机制,论文简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但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而且导致宿主持续和反复性感染,同时还很难被预防、控制和清除。论文还分析了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菌中的重要调控系统——群体感应、双组份系统和第二信使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群体感应、双组份系统和第二信使以及两系统间的互作网络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因此,了解多系统共同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或许可以作为破坏生物被膜形成的新策略,从而为控制由生物被膜引起的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大肠 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 双组份系统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屈平平 王一鸣 +2 位作者 解红梅 温华梅 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1.6 nm,尾部长约86.9 nm,有明显的颈部。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20 min,暴发期为80 min,裂解量为608 PFU/cell,在30~60℃作用0.5~1 h,其活性不受影响,在pH为6~9可保持很高的效价,能裂解9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1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K99,属于高效裂解性宽谱噬菌体,在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及裂解酶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源致病大肠 裂解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牧区犊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及血清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石田 韩生义 +3 位作者 李淑萍 胡国元 李玲霞 李生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掌握青海牧区致牦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以期为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北地区采集的99份犊牦牛腹泻相关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培养及O抗原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扩增... 为掌握青海牧区致牦牛腹泻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以期为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北地区采集的99份犊牦牛腹泻相关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培养及O抗原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扩增及小鼠毒性试验等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主要携带F17、ompA、fimC、espA、HPI、LEE、VT1、SLT2等毒力基因,未检出K88、K99、LT1等毒力基因,小鼠最低致死剂量为2.5×10^(9)CFU/mL,优势血清型为O25、O55和O107,分别占定型血清的25.40%、14.29%和19.05%,系统主要发育群为B1群。研究结果将为后续青海地区致犊牦牛腹泻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发病机制探讨及疫苗研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致病大肠 毒力基因 血清分型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艳敏 滕臣刚 +6 位作者 查日胜 田礼钦 黄飞飞 张梦寒 胡佳 周红俊 王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9402-9408,共7页
目的调查处理一起引起学生集体腹泻事件,分析本次事件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查阅学校医务室就诊记录、考勤记录、就餐消费系统刷卡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等主动搜索病例,开展病例个案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目的调查处理一起引起学生集体腹泻事件,分析本次事件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查阅学校医务室就诊记录、考勤记录、就餐消费系统刷卡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等主动搜索病例,开展病例个案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等,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判断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可疑餐次和食物。结果通过访谈、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查等共搜索到病例217人,临床特征主要为腹泻(腹泻次数≥3次/24 h占比62%,135/217)、腹痛(47%,102/217)等;从生物、食物原料和环境样品中共检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毒力基因阳性样品55份,分离到EAEC菌株28株,其中27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共形成A^Q 17个型别,呈高度多态性。可疑食品是5月30日晚餐的凉拌椒麻鸡。结论该起事件是由学校食堂配餐引起的一起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食源性疾病暴发,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提高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大肠 食物疾病暴发 脉冲场电泳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分离自肉雏鸡脑部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恽时锋 潘震寰 +1 位作者 郑明球 蔡宝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一株分离自以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肉雏鸡脑实质的E.coli(LCB)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对KM小鼠及1d鸡的致病性、血清学特性、抗生素敏感性、菌毛的表达及电镜观察、血凝性、溶血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血清型属... 对一株分离自以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肉雏鸡脑实质的E.coli(LCB)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对KM小鼠及1d鸡的致病性、血清学特性、抗生素敏感性、菌毛的表达及电镜观察、血凝性、溶血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血清型属0131,为国内外首次发现,腹腔接种对KM小鼠具有高致病性,脑内接种对1d鸡也具高致病性,但腹腔及气管接种对1d鸡无致病性,不产生溶血素,在NB中经37℃72h培养不表达菌毛;对鸭、犬的RBC表现强凝集,对鸡、豚鼠、马的RBC表现弱凝集,血凝能被D-甘露糖抑制,表现为MSHA;菌株对PIP、CFZ高敏,对GEN、NEO、CTN中度敏感,对其它抗生素则低敏或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血清型 致病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埃希氏菌地方菌株的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斌 肖文华 +1 位作者 李勇军 葛竹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分别从死亡鸡胚、病死鸡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 ,进行致病性与药敏试验 ,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菌株绝大多数对一日龄鸡有致病性 ,所有血清型对头孢唑啉高度敏感。
关键词 大肠 地方 致病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春梅 王福元 +1 位作者 刘小云 李家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0-281,292,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PCR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优化各种工作条件 ,建立一种PCR诊断方法。结果 本法特异性好 ,敏感性可达 10CFU ,整个... 目的 建立一种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PCR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优化各种工作条件 ,建立一种PCR诊断方法。结果 本法特异性好 ,敏感性可达 10CFU ,整个实验过程在 6~ 7h内完成。结论 建立的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优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侵袭大肠 侵袭质粒抗原H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鄢明华 丁伯良 +6 位作者 王英珍 李秀丽 黄金海 赵向华 白朋勋 王东 张健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7期66-68,共3页
对从天津地区分离到的71株鸡大肠杆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包括致病性、血清型、耐药特性和免疫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60株为致病性菌株,占分离菌株的84.5%;60个致病性菌株共定型出45个菌株,分属O1、O2、O5、O6、O20、O45、O53、O7... 对从天津地区分离到的71株鸡大肠杆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包括致病性、血清型、耐药特性和免疫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60株为致病性菌株,占分离菌株的84.5%;60个致病性菌株共定型出45个菌株,分属O1、O2、O5、O6、O20、O45、O53、O74、O75、O78、O88、O89、O92、O107、O111、O145等16个血清型,其中O78、O88、O2、O45、O53和O145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73.4%;试验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性,60个致病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免疫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O2、O78、O88血清型菌株均可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提供很好的保护,但3个血清型菌株之间缺乏有效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生物学特 致病 血清型 耐药 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12
作者 匡存林 陈宏军 肖文华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E.COLI 致病大肠 治疗 抗生素敏感试验 药物 合并用药 临床 免疫失败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和g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琳娜 刘娜 +1 位作者 王学硕 崔生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3-110,共8页
目的:为满足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准确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需求,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全基因组测序信息的均匀稳定的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及gDNA标准物质。方法: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集聚性大肠... 目的:为满足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准确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需求,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全基因组测序信息的均匀稳定的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及gDNA标准物质。方法: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CMCC 4484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明确CMCC 44841的种属、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和毒力基因。对CMCC 44841进行astA、aggR、pic特征性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球和含量为20 ng/样品的gDNA小球。参照CNAS-GL017对20个菌球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4、25℃和37℃条件下保藏,对其贮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和验证。使用5种不同基质的即食食品样本,按照国标法检验标准物质的适用性。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MCC44841基因组大小为5.057285 Mb,GC含量为50.6%,编码区基因5173个。种属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血清预测结果为O127:H21,MLST为ST40型,携带除aggR、astA、pic之外其他相关的毒力基因。PCR扩增出astA、aggR、pic片段大小分别为102、400 bp和1111 bp。菌体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结果F=1.59,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菌体和gDNA标准物质样品于-20℃和4℃保藏60 d,25℃保藏7 d,37℃保藏5 d后仍然稳定。经3家实验室协同标定,菌体标准物质样品含量均为103 CFU/样品。20件不同基质的食品样品加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进行检验,均可以检出。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及gDNA标准物质所用菌株来源于我国国内分离菌株,且具有明确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 道集聚大肠 基因组DNA 标准物质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浩宇 赵学亮 +6 位作者 张域琪 吴滨滨 闫振达 董晓宇 杨增岐 王娟 党如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38,共5页
为分析陕西楼观台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携带情况,无菌采集朱鹮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成功从肛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鉴定、毒力基因鉴定及小鼠... 为分析陕西楼观台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携带情况,无菌采集朱鹮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成功从肛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鉴定、毒力基因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经鉴定该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命名为XNZH1,该菌株对氧氟沙星、安普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携带耐药基因sul2和毒力基因etrA。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腹腔接种的6只小鼠均在接种后18 h内死亡,且从脑组织中分离到该菌,推测该菌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分离株MH532531.1同源性高达98%。试验结果表明朱鹮源大肠埃希氏菌具有高度耐药性和致病性,结果可为朱鹮大肠埃希氏菌病的防控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大肠 致病 耐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梦茹 叶超 +3 位作者 赵学亮 冯航 王娟 杨增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为对陕西某猪场仔猪肺炎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患病仔猪肺脏,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与大肠埃希氏菌一致,16S rRNA基... 为对陕西某猪场仔猪肺炎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患病仔猪肺脏,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与大肠埃希氏菌一致,16S rRNA基因测序与大肠埃希氏菌的同源性为98%;小鼠致病性试验验证了该菌株的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复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噻呋钠、头孢他啶、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磺胺异恶唑等9种抗菌药物表现耐药,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和多黏菌素B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发现该菌携带sul3、tetA和TEM等耐药基因。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某猪场仔猪肺炎的病原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耐药情况进行了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致病大肠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6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快速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敏 李兆杰 +5 位作者 魏玮 杨丽君 高飞 鞠玲燕 李正义 徐成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16-222,共7页
目的建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dhesive E.coli,EAEC)、肠出... 目的建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dhesive E.coli,EA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morrhagic E.coli,EHEC)、弥散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Diffusely adherent E.coli,DAEC)6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数据库及FT-IR分型方法。方法应用FT-IR技术对6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并对其进行基线校正、归一化等处理,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了6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FT-IR光谱数据库,实现了对6种可疑目标大肠埃希氏菌鉴定;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分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2种模型,成功实现了对6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分型。结论 FT-IR分析方法快速、简便、易操作,结果重现性好,是一种鉴定6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致病大肠 主成分分析 分级聚类分析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耐药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丽艳 马艳宁 +4 位作者 沈跃云 马薇 张有江 杨继勇 罗燕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EPEC)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Vitek MS质谱仪或Vitek 2compact GN进行细菌鉴定,并用肠致病性大肠埃... 目的了解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EPEC)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Vitek MS质谱仪或Vitek 2compact GN进行细菌鉴定,并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型凝集,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按CLSI2016-M100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08~2016年解放军总医院自临床腹泻标本分离到EPEC菌株82株,检出率为2.10%;EPEC的病例主要来自门急诊患者(28.05%),各年龄段均有检出。EPEC的血清型主要是O86:K61(B7)17株(20.73%),未检出O11:K55(B4)、O126:K71(B16)、O119:K69(B14)、O114:K90(B)血清型。EPEC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比较严重,耐药率在70.00%左右;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EPEC,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达到97.56%。结论 EPEC是引起腹泻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血清型较分散,耐药较严重,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应以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依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EPEC的经验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 大肠 腹泻 耐药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8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谈华 王惠云 +1 位作者 迟富丽 刘雪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3-483,共1页
为了解本地区小儿感染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的发病情况,我们对我院近期分离到的238株EPEC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和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致病大肠(EPEC) 血清型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密云地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基因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宝立 张巍巍 白凤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01-2705,共5页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食源性疾患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情况、毒力基因型分布和耐药趋势。方法以密云区区医院、中医院为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人粪便868份。分离出68株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基因分型、耐药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食源性疾患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情况、毒力基因型分布和耐药趋势。方法以密云区区医院、中医院为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人粪便868份。分离出68株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基因分型、耐药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株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基因型aggR占51.47%,astA+pic基因占36.76%,aggR+astA+pic基因占11.76%,2019年比2018年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氨苄西林耐药率升高21.88%(P<0.05),萘啶酸耐药率升高24.31%(P<0.05),四环素耐药率升高24.31%(P<0.05),其他8种抗生素耐药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继续积极主动监测食源性疾患病原,及时掌握本地区病原特征及耐药趋势,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大肠 药敏 毒力基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小平 郦娟 +2 位作者 虞伟明 陈琼 曾慧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是一类能引起轻则水样腹泻、重则溶血尿毒综合征的重要肠道致病菌。EHEC通过感知定殖部位的生物素和核酸浓度、各种物理信号(温度、pH、渗透压)等完成定殖,随后通过Ⅲ型...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是一类能引起轻则水样腹泻、重则溶血尿毒综合征的重要肠道致病菌。EHEC通过感知定殖部位的生物素和核酸浓度、各种物理信号(温度、pH、渗透压)等完成定殖,随后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黏附素等效应蛋白完成对宿主的黏附并造成黏附/脱落损伤,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并介绍了志贺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受体特异性及致病机制,最后阐述了EHEC如何通过志贺毒素实现免疫逃逸及其在体内的毒力调控机制。通过对EHEC致病机制的总结与解析,提示我们需要防范和警惕因基因水平转移而产生的新血清型,感染EHEC可能的促癌效应;同时不要忽视快乐的情绪、正常的肠道菌群对EHEC的抑制作用。最后需要通过对EHEC的深入研究,加强对志贺毒素的改造和利用,使其发挥正向作用。本文旨在确定EHEC防控的关键点,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大肠 定殖 黏附 志贺毒素 免疫逃逸 毒力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