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肠上皮细胞屏障非凋亡依赖性的通透性增高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玲芬 郭静 +1 位作者 滕旭 孙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位点。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不同浓度PAF(0,50,100,200 nmol/L)作用24 h,应用TEER和荧光黄透过量检测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应用Annex...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位点。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不同浓度PAF(0,50,100,200 nmol/L)作用24 h,应用TEER和荧光黄透过量检测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应用Annexin V和Hoechst染色,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紧密连接。结果 Caco-2细胞培养21 d左右可形成类似人肠黏膜上皮细胞屏障结构,给予50 nmol/L PAF即可引起TEER的下降和荧光黄透过率的增加,PAF100 nmol/L组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并未发现PAF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增加,但透射电镜下出现了紧密连接的断裂和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结论 PAF可直接引起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增加,该作用是凋亡非依赖性的,作用位点在旁细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肠上皮细胞屏障 通透性 凋亡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和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正平 杨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3,共3页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EPEC)属于胞外菌,主要通过粘附在肠上皮细胞上引起宿主的发病。EPEC形成基座、产生粘附和脱落(A/E)损伤的细菌因子、导致宿主信号转导改变的途径及其发病机制的遗传基础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对近年来关于EPEC和宿...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EPEC)属于胞外菌,主要通过粘附在肠上皮细胞上引起宿主的发病。EPEC形成基座、产生粘附和脱落(A/E)损伤的细菌因子、导致宿主信号转导改变的途径及其发病机制的遗传基础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对近年来关于EPEC和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着重论述EPEC对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病原性大杆菌 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 肠上皮细胞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