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中细胞因子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针灸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
作者 商海霞 郑寒丹 +2 位作者 吴焕淦 季亚婕 施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44-2347,共4页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首要因素。TNF-α、IFN-γ、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4、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来间接调控肠上皮屏障,进而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首要因素。TNF-α、IFN-γ、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4、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来间接调控肠上皮屏障,进而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较好,而其主要效应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来降低肠上皮屏障通透性、改善其肠上皮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细胞因子 肠上皮紧密连接 针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b调控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信号通路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沈玉洁 张琮 陈颖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究mi R-200b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阴性对照慢病毒及表达mi R-200b的慢病毒感染Caco-2细胞形成NC株和200b株,以10 ng/m 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建立体外肠上皮损伤模型,并分为NC组、NC+TNF-α组、200b组... 目的探究mi R-200b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阴性对照慢病毒及表达mi R-200b的慢病毒感染Caco-2细胞形成NC株和200b株,以10 ng/m 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建立体外肠上皮损伤模型,并分为NC组、NC+TNF-α组、200b组和200b+TNF-α组。测量4组细胞对肠上皮跨膜电阻抗(TEER)及对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及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NC+TNF-α组TEER值降低、对FITC-dextran通透量显著增高、MLCK和P-MLC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TNF-α组相比,200b+TNF-α组TEER显著升高、FITC-dextran通透量显著降低、MLCK和P-MLC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 R-200b可调控MLCK/P-MLC信号通路修复TNF-α导致的肠上皮紧密连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b 肠上皮紧密连接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