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静脉肝静脉支架取出又重新植入
1
作者 谢宗贵 杨宁 +2 位作者 邓力 张绪萍 魏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4-226,共3页
肝静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肝静脉闭塞布加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其严重而极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1例采用介入性方法经颈静脉途径将含血栓的肝静脉支架取出并重新植入另一支架的经过,对本例的经验教训和启发... 肝静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肝静脉闭塞布加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其严重而极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1例采用介入性方法经颈静脉途径将含血栓的肝静脉支架取出并重新植入另一支架的经过,对本例的经验教训和启发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支架植入 布加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支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磊 陆骊工 +6 位作者 李勇 邵培坚 胡宝山 魏照光 何旭 禹娴怡 罗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非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32例先接受PTPVS再行TACE治疗,其中2例病例放置门静脉支架未成功。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记录PTPVS术后并发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用Log-rank法检验;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5个月(治疗组风险比为0.570,95%CI为0.328~0.992,P=0.0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例患者在3、6、12和18个月积累生存率分别为70%、56.7%、10%、3.3%。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远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2例,6.6%)、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3例,10%)、肝肾综合征(1例,3.3%)。结论在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分支或(和)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闭塞癌栓患者中,PTPVS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比单独TACE治疗组延长约2个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癌栓 经皮经静脉支架植入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操作规范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克 张曦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 操作规范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4
作者 靳雁 惠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320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320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支架畅通率为100%,3个月支架畅通率为96%,6个月支架畅通率为90%,1年支架畅通率为84%。结论规范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时监测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是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 抗凝治疗 硬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肝移植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庞北川 张娜 +3 位作者 左邦佑 杨冲 张宇 邓绍平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肝泡型包虫病(HAE)是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地方性寄生虫病,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症状明显时常已进入终末期,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在终末期HAE(es-HAE)治疗中,因残余肝体积不足、无法控制的出血、脉管在体重建困难等,同种异体原位... 肝泡型包虫病(HAE)是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地方性寄生虫病,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症状明显时常已进入终末期,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在终末期HAE(es-HAE)治疗中,因残余肝体积不足、无法控制的出血、脉管在体重建困难等,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几乎成为唯一根治的方式。但因供肝短缺、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ELRA)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窘境,极大拓宽了es-HAE手术指征。此外,我国多中心对ELRA进行了诸多优化与改良,进一步完善es-HAE的治疗体系。目前,es-HAE的肝移植(包括ELRA)治疗仍是临床医师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原位肝移植、ELRA、辅助性ELRA等多种手段在es-HAE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升es-HAE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 终末期 原位移植 离体切除 自体移植 残余体积 肝静脉支架 手术桥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S后分流道狭窄的介入性组织活检与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应合 徐克 +3 位作者 张曦彤 韩铭钧 张汉国 赵钟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了解介入性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及分流道狭窄的组织构成,探讨分流道狭窄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10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者,采用心肌活检钳和Simposon旋切导管经颈静脉途径对狭窄组织进行了活检,其中8例采用活检钳法,2例采用导管旋切法... 目的:了解介入性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及分流道狭窄的组织构成,探讨分流道狭窄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10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者,采用心肌活检钳和Simposon旋切导管经颈静脉途径对狭窄组织进行了活检,其中8例采用活检钳法,2例采用导管旋切法。所取病理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10例病人的介入活检操作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光镜下狭窄组织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和不同机化阶段的血栓,并有大量泡沫细胞及炎性细胞。结论:1.介入性活检技术是安全而有效的活检方法;2.分流道内的狭窄与血栓的形成和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腔分流 血管疾病 活检 介入性病理学 经颈静脉内腔静脉支架分流术 TI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S分流道狭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曦彤 徐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45-347,共3页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S临床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崔进国 张书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TIPSS 临床应用 经颈静脉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TIPSS的规范化问题
9
作者 杨建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规范化问题 TIPSS 临床应用 经颈静脉途径内门一体静脉支架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