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组织钠尿肽B受体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关系探讨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胡俊秀 蔡正旭 郭慧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94-198,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钠尿肽B受体(NPR-B)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的关系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每天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的轻微刺激建立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记...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钠尿肽B受体(NPR-B)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的关系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每天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的轻微刺激建立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海马组织中NPR-B和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DNF和NPR-B在大鼠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肝郁脾虚型FD模型组中NPR-B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n=9;P <0. 01),而BDNF则降低(n=9;P <0. 01)。逍遥散干预明显影响肝郁脾虚型FD大鼠海马组织NPR-B和BDNF的表达水平。与肝郁脾虚模型FD组相比,高剂量和中剂量逍遥散组大鼠的海马组织中呈现较低的NPR-B表达(n=9;P <0. 01),而BDNF则有较高的表达(n=9;P <0. 01)。此外,低剂量逍遥散组大鼠海马组织NPR-B的表达及BDNF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中相比没有显著差异(n=9,P> 0. 05)。结论钠尿肽B受体表达与BDNF表达有相关性,且成负相关,进一步推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中钠尿肽B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抑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且逍遥散对二者表达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钠尿肽B受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方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 功能性消化不良 穴位疗法 肝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3
作者 董祥伟 闫建华 朱亚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气滞证对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66例F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 目的探讨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气滞证对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66例F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化食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胃动素(motilin,MLT)、胃泌素(gastrin,GAS)及胆囊激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食丸治疗FD脾虚气滞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和营养状态,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食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气滞证 中医证候 营养状态 胃肠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桂花 钟子劭 +3 位作者 余卫锋 吴宇瑶 黄穗平 叶振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0,I0013,I0014,共6页
目的研究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表现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碘乙酰... 目的研究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表现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碘乙酰胺灌胃+站小平台法+隔日禁食法建立脾虚气滞证FD大鼠模型。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四君子汤灌胃,西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比较6组大鼠造模前后、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的胃排空率、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细胞结构形态与数量。结果造模后,其他5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均少于空白组(均P<0.05);药物治疗后,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均大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的胃排空率低于空白组,而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元细胞数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元细胞数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是FD脾虚证的重要体现,四君子汤可修复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情况,促进脾虚证FD大鼠胃排空及体质量增长,四君子汤治疗脾虚滞证FD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神经节 四君子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余年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佳丽 张北华 +2 位作者 尹晓岚 王凤云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68,共10页
目的了解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手动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16日收录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 目的了解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手动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16日收录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3.6.0.9220筛选重复的研究文献并管理,应用CiteSpace5.7.R5软件绘制作者及其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和表格,构建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和表格、突现图、聚类网络图谱和表格、聚类时间线图,并逐一分析。结果共纳入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文献407篇,年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高产作者依次是唐旭东、吕林、王凤云、张声生、黄穗平、尹晓岚、马祥雪;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高频关键词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脾虚气滞证”“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脾虚证”等,据此生成高中心性关键词列表(中心性≥0.1)、排名前20的突现词、14个聚类标签及研究文献的时间线图。结论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医证型、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戈焰 杨思华 +4 位作者 邱健行 卢桂梅 崔景朝 周瑞玲 陈玉兴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观察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选择脾虚肝郁型FD120例,随机分三组,治疗组(健胃舒颗粒)70例,中药对照组(胃苏颗粒)25例,西药对照组(西沙必利)25例,采用评分法,观察各... 目的:观察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选择脾虚肝郁型FD120例,随机分三组,治疗组(健胃舒颗粒)70例,中药对照组(胃苏颗粒)25例,西药对照组(西沙必利)25例,采用评分法,观察各组临床疗效、B超测胃液体半排空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指标.并于一年后随访。同时对试验大鼠进行有关药理及急毒试验。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4%及76%(P<0.05),治愈率分别为70%,16%及16%(P<0.01)。实验显示,健胃舒能明显降低大鼠胃溃疡级别、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排出量,调节胃排空功能,促进小鼠小肠推进度,具有显著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急毒试验安全无毒。结论:健胃舒颗粒是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安全的纯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 疗效 药效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肝郁型90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红文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1141-1141,共1页
关键词 温针 中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 针药并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胀贴外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白桦 李梦然 +1 位作者 吴雪梅 李树斌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13-3517,3522,共6页
目的:探讨消胀贴外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诊治的FD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3),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消胀贴外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诊治的FD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3),观察组采用消胀贴外用治疗,对照组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治疗4周,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胃排空率、焦虑抑郁量表(HADS)积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面色萎黄、便溏、中医症状总积分、胃泌素、胃排空率,以及HADS积分、SF-36积分更优(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胀贴外用治疗FD脾虚气滞证患者,能增强患者胃肠动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命质量。从近期随访看,观察组疗效可能较对照组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胀贴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气滞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艳阳 李峰 +4 位作者 刘晶 马捷 吴凤芝 杨茜 刘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18-2220,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模型的评价。方法:运用2%蔗糖溶液灌胃并复合小平台站立法制作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乳... 目的:探讨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模型的评价。方法:运用2%蔗糖溶液灌胃并复合小平台站立法制作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D-木糖排泄率、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对此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食少、纳呆、腹胀、毛发疏松不泽、神疲乏力等脾虚症状都较其他组重,且持久。在行为学上,碘乙酰胺复合小平台组大鼠的糖水消耗均低于对照组。在指标检测上,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排泄率、胃动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乳酸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对模型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生物学指标的辨证分析,认为内脏敏感增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制作成功,此模型达到了"病证结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敏感增高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动物模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新昕 任路 张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5-1230,共6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理机制,以及电针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21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实验前14 d进行肝郁脾虚FD大鼠的造模;造模成功后,从第15-28天,对电针组给予电针针刺足...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理机制,以及电针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21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实验前14 d进行肝郁脾虚FD大鼠的造模;造模成功后,从第15-28天,对电针组给予电针针刺足三里和肝俞穴的干预,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胃内残留物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胃肠道运动功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对各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及潜在标志物。结果:电针组胃肠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中VIP〉1的物质被筛选出来,通过两两比较分析代谢物差异(P〈0.05),共有11种物质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论:电针相应穴位可能通过影响脑肠轴、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来修复代谢紊乱,从而改善肝郁脾虚型大鼠F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代谢组学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俊亮 刘友章 潘奔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0-881,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及单项症状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征洋 周红 +2 位作者 詹璐 连俊兰 徐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6-529,I000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 d,体质量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 目的: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 d,体质量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量组、调中汤中剂量组、调中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西药组)。幼鼠在购入后适应环境喂养1周,正常喂养,第2周开始,除对照组每日常规饲养不予造模外,其余组采用不规则喂养、饮用4℃冰水及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 d。各组幼鼠在末次给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1 min内处死动物,同时取出胃及小肠。计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速度。结果:调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幼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较模型组比较(P<0.01);调中汤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幼鼠小肠推进比,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成功建立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模型,并观察到调中汤能明显提高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速度。与西药组比较,调中汤高剂量组效果更好。说明提高幼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是调中汤治疗脾虚肝旺型FD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中汤 肝旺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排空率 小肠推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外台茯苓饮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远新 王健 刘春龙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9-1762,共4页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外台茯苓饮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外台茯苓饮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脘胁疼痛、腹胀、便溏、神情乏力)、炎症因子(IL-6、IL-8、TNF-α)、胃镜下征象评分(胃窦小弯、胃窦大弯、胃角)、肠道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DAO、ET、Gln)、胃功能指标(PGⅠ、PGⅡ、PGR)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胃镜下征象评分、D-乳酸、DAO、ET、PGⅡ降低(P<0.05),Gln、PGⅠ、PGR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ET除外)(P<0.05)。结论 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方可安全有效地提高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肠道黏膜屏障和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外台茯苓饮 常规治疗 肝郁 慢性萎缩性胃炎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中健脾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林 张伟 +4 位作者 冯世民 解岚岚 史英 张锋利 吴洁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435-1437,共3页
目的:观察调中健脾汤对伴精神障碍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FD患者随机分为调中健脾汤组、多潘立酮片组、四磨汤口服液组,最终147例完成随访,每组各49例,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调中健脾汤对伴精神障碍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FD患者随机分为调中健脾汤组、多潘立酮片组、四磨汤口服液组,最终147例完成随访,每组各49例,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变,并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主要症状、总有效率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调中健脾汤组分别与多潘立酮片组和四磨汤口服液组比较,SDS评分、S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多潘立酮片与四磨汤口服液比较,SDS评分、SAS评分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调中健脾汤、多潘立酮片、四磨汤口服液均可有效缓解脾虚气滞型FD患者临床症状,调中健脾汤可明显改善脾虚气滞型FD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 调中健 SDS 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舒颗粒联合“胃三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凤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胃舒颗粒联合"胃三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诊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莫... 目的观察健胃舒颗粒联合"胃三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诊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胃三针"结合健胃舒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胃动力指标(血浆胃动素、胃泌素-17、乙酰胆碱酯酶)、胃排空率与近端胃容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症状积分为(1.15±0.63)分,观察组为(0.72±0.37)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5%(26/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检验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17、乙酰胆碱酯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且近端胃容积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胃三针结合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指标,且能提高胃排空率,减小近端胃容积,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三针 健胃舒颗粒 气滞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辨证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伟东 农邦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20-1021,共2页
根据五行辨证综合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4 9例 ,总有效率 79 6 %。根据五行学说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成一个稳态结构 ,而慢性疾病的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的稳态结构符合五行结构特征。针对各... 根据五行辨证综合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4 9例 ,总有效率 79 6 %。根据五行学说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成一个稳态结构 ,而慢性疾病的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的稳态结构符合五行结构特征。针对各个病理因素进行综合治疗 ,打破或弱化稳态结构 ,较好地达到根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五行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疏肝方联合治疗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立美 张玉卓 +5 位作者 李洁 段绪红 贾文文 裴林 吕静静 王云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28-2932,共5页
目的:观察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胃动力学超声造影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均予以常规干... 目的:观察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胃动力学超声造影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均予以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疏肝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介质及全胃腔容积、胃排空率超声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厌食、早饱、反酸、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全胃腔容积、胃排空率改善,且观察组全胃腔容积低于对照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治疗肝郁型FD可改善胃肠炎症,促进胃肠运动,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 化浊解毒疏肝方 胃动力学变化 胃肠超声造影 全胃腔容积 胃排空率 中医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痛消痞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银玲 陈苏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型大鼠胃内残留量,血浆胃动素(MTL)、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作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分别用生理...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型大鼠胃内残留量,血浆胃动素(MTL)、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作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胃痛消痞方高、中、低剂量组、吗叮啉,每日2次灌胃,持续14天,测定各组大鼠胃内残留量及MTL、NO的含量。结果:胃痛消痞方能减少胃内残留量(P<0.05),中剂量组疗效优于高、低剂量组(P<0.05)。胃痛消痞方高、中剂量组提高MTL的水平,各剂量组均降低NO的水平(P<0.05)。结论:胃痛消痞方能提高MTL的水平及降低NO的分泌,减少胃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 动物实验 胃动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阳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及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VIP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璐 隋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I0016,共7页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66例符合功...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66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证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助阳通便汤130 mL日2次口服,对照组乳果糖15 mL日2次口服,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SP、VIP含量。(2)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B组(空白对照组)、MX组(模型组)、ZY组(助阳通便汤组)3组,每组6只,以复方地芬诺酯片混悬液80 mg/kg灌胃的方法进行造模。ZY组给予助阳通便汤0.2 mL/10 g连续2周灌胃,结束后取材,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免疫组化表达。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S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3.3%(P<0.05)。(2)与模型组(MX组)小鼠比较,助阳通便汤组(ZY组)小鼠结肠组织中VIP阳性表达细胞分布相对较密集,阳性细胞数量较多(P<0.05)。结论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较好地改善,并且对患者血清SP、VIP含量有干预作用;助阳通便汤调控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是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阳通便汤 功能性便秘 肾阳 SP 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及胃排空功能差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时昭红 付丽鹤 +5 位作者 赵蕾 胡伟 杨健 郭洁 涂蓓蕾 刘凡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B超检查,探讨分析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74例研究对象,健康者14例(HS组),FD患者60例(脾虚气滞型33例,脾虚湿阻型16例,脾阳虚型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 目的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B超检查,探讨分析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74例研究对象,健康者14例(HS组),FD患者60例(脾虚气滞型33例,脾虚湿阻型16例,脾阳虚型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VAS视觉评分,记录阈值和最大饮入量;并且通过超声测量,比较不同证型的胃排空率及半排空时间。结果 FD组3种证型最大饮入量均低于HS组(P<0.05~0.01),脾虚湿阻型最大饮入量低于脾虚气滞、脾阳虚型(P<0.05);FD组3种证型与HS组比较,脾阳虚型餐后90min远端胃排空率低于HS组(P<0.05);脾虚湿阻型远端胃半排空时间较HS组、脾虚气滞型和脾阳虚型均延长(P<0.05)。结论不同证型FD患者胃肠运动功能有差异,辨证为脾虚湿阻型患者减退更显著,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 湿阻 气滞 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