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春玲 杨远见 +1 位作者 刘畅 张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17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95例,重...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17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95例,重症肺炎组78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对肺炎患者进行SOFA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清PCT、IL-6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BP水平;根据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28 d内病情转归情况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21例;比较对照组、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重症肺炎预后不良发生有关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PCT、HBP、IL-6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普通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HBP、IL-6水平及SOFA评分显著升高(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清PCT、HBP、IL-6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有关(P <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PCT、HBP、IL-6和SOFA评分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95%CI:0.617~0.908)、0.749(95%CI:0.604~0.856)、0.632(95%CI:0.514~0.780)、0.774(95%CI:0.625~0.893),血清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5(95%CI:0.793~0.977),血清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Z=2.276、2.091、3.197、1.990,P <0.05)。结论血清PCT、HBP、IL-6联合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能为临床上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素结合蛋白 白介素-6 器官衰竭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检测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房龙 许颖颖 杜时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入院的72例HL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32例纳入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18例纳入M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22例纳入SA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三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并于患者入院当日计算相应的MODS和SOFA评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血清IL-6检测联合MODS和SOFA评分预测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三组患者血清IL-6水平、MODS和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其上述三项指标水平均为:MAP组<MSAP组<SAP组。72例HLAP患者中SAP 22例,发生器官功能衰竭13例,胰腺坏死9例,死亡4例。ROC曲线显示,血清IL-6检测联合MODS和SOFA评分预测HLAP严重程度、器官功能衰竭、胰腺坏死、死亡的AUC最大,其预测价值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血清IL-6检测联合MODS和SOFA评分在预测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损伤方便,数据易收集,可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器官衰竭评估 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D-二聚体结合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评分在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惠聪 吴阿阳 +3 位作者 林洁 苏通梅 邹思琦 方雯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结合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评分在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96例,分析PCT、D-二聚体水平、qSOFA评分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结合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评分在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96例,分析PCT、D-二聚体水平、qSOFA评分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98(95%CI:0.562~0.602),灵敏度62.41%,特异度78.33%;D-二聚体的AUC为0.486(95%CI:0.462~0.503),灵敏度60.48%,特异度63.25%;qSOFA评分的AUC为0.601(95%CI:0.571~0.632),灵敏度64.35%,特异度70.25%;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21(95%CI:0.782~0.865),灵敏度88.23%,特异度83.54%。qSOFA评分<2分组生存率高于qSOFA评分≥2分组。结论PCT和D-二聚体可用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比较,PCT优于D-二聚体,结合qSOFA评分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用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快速器官功能衰竭评估 脓毒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4
4
作者 董科奇 邓杰 +1 位作者 潘景业 蒋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53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新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6例,根据其入院4周内存活或死亡分为存活组(n=26)和...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新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6例,根据其入院4周内存活或死亡分为存活组(n=26)和死亡组(n=20)。患者入ICU后第1周采用AGI诊断标准每日进行AGI评估,并赋予相应分值,同时进行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004)评分,计算改良SOFA评分(AGI评分与SOFA评分相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改良SOFA评分系统和其他4种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入ICU后第2、3、5、7天以及最高改良SOFA评分、AGI评分、SOFA评分、MODS(2004)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ICU后第1、2、3、5、7天以及最高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第1、2、3、5、7天以及最高改良SOFA评分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84、0.92、0.93、0.97、0.86,AGI评分AUC分别为0.56、0.84、0.95、0.96、0.99、0.85,SOFA评分AUC分别为0.59、0.82、0.87、0.86、0.92、0.83,APACHEⅡ评分AUC分别为0.74、0.88、0.92、0.96、0.97、0.83,MODS(2004)评分AUC分别为0.61、0.85、0.87、0.87、0.92、0.8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5种评分系统的预测与实际结果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度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OFA评分≥8.1分(OR=3.167)、AGI评分≥1.3分(OR=6.000)、SOFA评分≥7.7分(OR=3.600)、APACHEⅡ评分≥11.8分(OR=6.333)、MODS(2004)评分≥8.6分(OR=5.000)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改良SOFA评分可以提高SOFA评分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改良SOFA评分≥8.1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胃肠损伤 器官衰竭评估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死亡风险预测价值
5
作者 郝庆飞 陈静 +5 位作者 刘丽君 李高攀 陈浩明 张静 郭宏湘 程秀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0-674,共5页
目的 探索新生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nSOFA)评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晚发型败血症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在败血症确诊前后的5个时间点(T... 目的 探索新生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nSOFA)评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晚发型败血症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在败血症确诊前后的5个时间点(T-24、T-12、T0、T12、T24)计算nSOFA评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OFA评分对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患儿135例,男66例、女69例,败血症诊断年龄为21.0(13.5~25.0)d。113例患儿存活,死亡22例(病死率16.3%)。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在T-12、T0、T12、T24时间点n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12、T 0、T 12、T 24时间点nSOFA评分预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死亡风险的灵敏度分别为59.1%、81.8%、93.2%、98.3%,特异度分别为63.6%、71.7%、73.7%、89.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79、0.89、0.95。T 24时nSOFA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均最大。结论 nSOFA评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死亡风险具有预测价值,nSOFA评分越高,败血症患儿死亡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衰竭评估 晚发型败血症 死亡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唐露露 陈怀珍 +4 位作者 张静 董婷 李俊 江海林 杨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慢加急性衰竭 预后 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终末期病模型 硬化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风险指数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单中心159例经验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政俊 李杰群 +5 位作者 宾阳阳 陈广顺 李强 齐海智 司中洲 胡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供体的供体风险指数(DR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行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59例ACLF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DRI计算公式将受体分为DRI<1.65组(96例)和DRI≥1.65组(63例);根据慢性肝衰竭联... 目的探讨供体的供体风险指数(DR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行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59例ACLF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DRI计算公式将受体分为DRI<1.65组(96例)和DRI≥1.65组(63例);根据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LIF-C ACLFs),将受体分为CLIF-C ACLFs<48组(78例)和CLIF-C ACLFs≥48组(81例)。分别观察各组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指标[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受体肝移植术后90 d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DRI<1.65组与DRI≥1.65组的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LIF-C ACLFs <48组和CLIF-C ACLFs≥48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ACLFs<48组的ICU住院时间为4(3~14)d,明显短于CLIF-C ACLFs≥48组的7(1~33) d(P<0.05)。CLIF-C ACLFs评分是影响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DRI<1.65组与DRI≥1.65组的术后90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ACLFs<48组受体术后90 d生存率为94%,明显高于CLIF-C ACLFs≥48组的79%(P<0.05)。结论 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与其自身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与选用供体的DRI无明显相关性,应早期及时行肝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移植 供体风险指数 慢性衰竭联盟-器官衰竭评分 慢性衰竭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慢性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IL-6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梁旭 李国旗 +1 位作者 张红玉 库尔班江·吐尔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及血常... 目的:探讨血乳酸、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OFA评分。所有患者随访28 d,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46例和死亡组99例,比较两组血乳酸、IL-6及SOFA评分的区别,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基本资料,确定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乳酸、IL-6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乳酸、IL-6、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最后,基于R语言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重抽样500次后,绘制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乳酸水平、IL-6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68%(99/14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乳酸、IL-6、SOFA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OFA评分、有糖尿病、高血乳酸、高IL-6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乳酸、IL-6、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乳酸、IL-6、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依次为0.863、0.850、0.897、0.949。血乳酸最佳截断值为2.950 mmol/L时,诊断敏感度为77.800%,特异度为89.100%;IL-6最佳截断值为100.970 pg/mL时,诊断敏感度为70.700%,特异度91.300%;SOFA评分最佳截断值为7.500分时,诊断敏感度为93.900%,特异度为80.40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0.900%,特异度为89.100%。结论:血乳酸、IL-6、SOFA评分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次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及临床适用度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分析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IL-6 器官衰竭评估(SOFA)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3
9
作者 夏誉 叶素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2-1825,共4页
目的: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估急诊ICU(EICU)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EICU住院的脓毒血症患者共83例,其中脓毒血症组(30例)和脓毒性... 目的: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估急诊ICU(EICU)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EICU住院的脓毒血症患者共83例,其中脓毒血症组(30例)和脓毒性休克组(53例),从临床病例资料收集PCT、PT、APTT、乳酸、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APACHEⅡ和SOFA评分及相关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的病死率、PT、APTT、APACHEⅡ、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PCT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P<0.001);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APTT、APACHEⅡ、SOFA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死组的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38);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0.806)大于SOFA评分(AUC=0.765)。相关分析脓毒血症的结局与APACHEⅡ、SOFA评分、乳酸和机械通气时间相关(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是评估急诊E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理想指标,通过检测脓毒血症患者的凝血功能、APACHEⅡ、SOFA评分、PCT、乳酸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脓毒血症 PC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10
作者 查君敬 黄利娟 +1 位作者 方长太 白兆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38-3740,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96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院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96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IL-6、PCT、CRP水平,并对患者行SOFA评分。根据入院后28 d内的生存结局,分析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39例)患者间的IL-6、PCT、CRP水平及SOFA评分差异;根据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分析MODS组(47例)和非MODS组(49例)患者间的IL-6、PCT、CRP水平及SOFA评分差异;分析不同SOFA评分分层组间IL-6、PCT及CRP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症死亡组或合并MODS组患者血清中IL-6、PCT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和非MODS组(均P<0.05),而CRP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SOFA评分的升高,IL-6及PCT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而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IL-6和PCT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1=0.250,P1=0.014;r2=0.442,P2=0.000),而CRP水平与SOFA评分无相关性(r=0.107,P=0.299)。结论:IL-6、PCT较CRP与SOFA评分更具有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器官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肝移植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砚伟 梁雨荣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3,共6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临床常用的某些药物、中草药或膳食补充剂引起的一种坏死性炎症性肝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如果不进行肝移植,病死率可达80%。如何把握肝移植的指征非常关键,一些预后评分系统已被开发用于帮助临床医师...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临床常用的某些药物、中草药或膳食补充剂引起的一种坏死性炎症性肝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如果不进行肝移植,病死率可达80%。如何把握肝移植的指征非常关键,一些预后评分系统已被开发用于帮助临床医师决定哪些患者需要行紧急肝移植,如国王学院标准(KCC)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但这些方法年代久远、缺乏更新,因此有学者提出一些新型的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肝移植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紧急肝移植作为药物性急性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总结了DILI的分型、临床诊断、肝移植评估及预后,旨在为DILI的肝移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损伤(DILI) 急性衰竭 移植 对乙酰氨基酚 终末期病模型(MELD)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 器官衰竭评分(SOFA)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联合其他指标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连芳 郑雅斌 +2 位作者 林雪烽 谢榕城 马杰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417-4425,共9页
背景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 背景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情况:严重程度按定义划分,可分为严重脓毒症组24例与脓毒性休克组36例;严重程度按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划分,可分为低SOFA组26例(SOFA评分<6分)与高SOFA组34例(SOFA评分≥6分);按预后划分,可分为生存组39例与死亡组21例。对比不同分组患者IPF及其他血液指标[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与白蛋白比值(LAR)]的差异,绘制不同联合指标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线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高SOFA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APACHEⅡ评分、死亡所占比例高于低SOFA组(P<0.05)。对于治疗开始48hIPF,脓毒性休克组患者高于严重脓毒症组,高SOFA组患者高于低SOFA组,死亡组患者高于生存组(P<0.05)。因不同组患者治疗开始48 h IPF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故截取48 h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IPF在预测脓毒性休克及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70(95%CI=0.55~0.83,截断值为3.95%)、0.72(95%CI=0.60~0.86,截断值7.70%),预测死亡的AUC为0.73(95%CI=0.58~0.89,截断值为6.10%)。IPF+基线APACHEⅡ评分+NLR、IPF+基线APACHEⅡ评分+LAR预测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91(95%CI=0.84~0.98)和0.93(95%CI=0.84~0.99);IPF+NAR+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0(95%CI=0.81~0.98)。结论IPF联合不同血液指标能够提高临床实践中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能力,治疗开始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48 h NLR及治疗开始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48 h LAR在脓毒症严重程度预测中具有较高效能;而治疗开始48h的IPF+NAR+P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 血液指标 器官衰竭评估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 预后 严重程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评分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并发胰腺感染预测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伏添 王学莉 +1 位作者 童智慧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SAP病人进行研究,入院24 h内对病人进行SOFA、APACHEⅡ和EPI...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SAP病人进行研究,入院24 h内对病人进行SOFA、APACHEⅡ和EPIC评分,分析三种评分方法对预测病人病情的价值。结果:感染组病人三种评分均高于非感染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并发胰腺感染的SAP病人中,发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EPIC评分的AUC数值依次为0.787、0.786、0.765,说明三种评分在感染预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EPIC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灵敏度相等,均高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特异性均高于EPIC评分。将三种评分做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EPIC评分对SAP并发胰腺感染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三种评分法对SAP病人的感染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EPIC评分为SAP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作用,可帮助临床早期采取必要的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 器官衰竭评估 腹部CT胰 腺外炎症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潴留量与脑出血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玲莉 曾维 +3 位作者 黄娟 赵芸芸 方傲华 周金蔓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胃潴留量与脑出血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量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量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在实施肠内营养(EN)期间,测量每天胃潴留量,对63例脑出血危重症病人进行... 目的:探讨胃潴留量与脑出血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量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量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在实施肠内营养(EN)期间,测量每天胃潴留量,对63例脑出血危重症病人进行研究。结果:脑出血危重症病人APACHEⅡ评分与胃潴留量呈正相关(P<0.05),SOFA评分与胃潴留量显著相关(P<0.01)。结论:胃潴留量的变化趋势可间接判断脑出血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变化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潴留量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代谢及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对老年患者慢性危重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15
作者 李嘉欣 刘钟桧 +3 位作者 谢硕 付志方 孙丹 焦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24期2993-2999,共7页
背景慢性危重症(CCI)社会负担重,其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但基于中国老年人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反应代谢及炎症状态的指标可能有助于CCI的早期预测。目的探讨分解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探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发生CC... 背景慢性危重症(CCI)社会负担重,其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但基于中国老年人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反应代谢及炎症状态的指标可能有助于CCI的早期预测。目的探讨分解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探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18—2020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ICU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评分包括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数据包括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24 h尿尿素氮(UUN)、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第7天UCR/第3天UCR比值(UCRR7/3)、第7天UUN/第3天UUN比值(UUNR7/3)等及其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CCI组(定义为持续器官功能障碍≥14 d)或快速恢复(RAP)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并记录随访90 d时死亡率及住院率。结果共纳入115例患者,其中40例为CCI。CCI组患者的感染比例、ICU住院第1天APACHEⅡ评分、ICU住院第7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住院第1天淋巴细胞计数(LY)、UCR,ICU住院第3天UCR、ICU住院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NLR、C反应蛋白(CRP)、UCR、UUN以及UCRR7/3、UUNR7/3均高于RAP组,ICU住院第1天NLR、ICU住院第7天血红蛋白(Hb)、LY、白蛋白(Alb)低于RAP组(P<0.05)。CCI组患者死亡率及继续住院率高于R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第7天Hb(OR=0.942,95%CI=0.906~0.979,P=0.003)、NLR(OR=1.208,95%CI=1.025~1.423,P=0.024)、CRP(OR=1.034,95%CI=1.011~1.057,P=0.003)及UCRR7/3(OR=32.418,95%CI=2.412~435.736,P=0.009)、UUNR7/3(OR=22.889,95%CI=2.421~216.372,P=0.006)是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CRR7/3、UUNR7/3、CRP、Hb和NL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868、0.808、0.808和0.814。上述5个因素联合预测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AUC为0.962(95%CI=0.932~0.992),最佳截断值为0.59,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96.0%。结论ICU老年患者住院第7天Hb、NLR、CRP及UCRR7/3、UUNR7/3是CCI的早期预测因素,建立上述5个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提早预警老年C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老年人 慢性危重症 生物标志物 重症监护病房 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rlson共病指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价值及验证
16
作者 谢楠 刘伟伟 +3 位作者 杨鹏翥 姚翔 郭宇轩 苑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793-804,共12页
目的:Charlson共病指数可反映全身共病负担,其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应用,但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患者院内死亡预测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Charlson共病... 目的:Charlson共病指数可反映全身共病负担,其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应用,但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患者院内死亡预测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Charlson共病指数预测AMI合并VA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早期识别并制订个体化管理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本研究基于重症医学领域的开源数据库MIMIC-IV(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IV),纳入符合AMI合并VA诊断标准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院内死亡情况进行分组。分析Charlson共病指数及其他临床指标预测AMI合并VA患者院内死亡的效能。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预测因子,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AMI合并VA患者1492例,其中发生院内死亡者340例,未发生院内死亡者1152例。发生院内死亡者与未发生院内死亡者在性别分布、生命体征、共病负担、器官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arlson共病指数预测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2(95%CI 0.681~0.742),高于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红蛋白、体温、血小板等指标的预测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预测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选出7个关键预测因子,即Charlson共病指数(依据四分位数值分组;T1:Charlson共病指数<6分;T2:Charlson共病指数≥6~<7分;T3:Charlson共病指数≥7~<9分;T4:Charlson共病指数≥9分)、心室颤动、年龄、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及SOFA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Charlson共病指数T1组患者相比,T2组(OR=1.996,95%CI 1.135~3.486,P=0.016)、T3组(OR=3.386,95%CI 2.192~5.302,P<0.001)和T4组(OR=5.679,95%CI 3.711~8.842,P<0.001)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年龄(OR=1.056,P<0.001)、呼吸频率(OR=1.069,P<0.001)、SOFA评分(OR=1.223,P<0.001)和心室颤动(OR=2.174,P<0.001)均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收缩压(OR=0.984,P<0.001)和体温(OR=0.648,P<0.001)则是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AUC为0.849(95%CI 0.826~0.871),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校准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较为接近,平均绝对误差为0.014,具有良好的校准度。结论:Charlson共病指数是AMI合并VA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与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相近。基于Charlson共病指数和其他临床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评估AMI合并VA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Charlson共病指数 院内死亡风险 器官衰竭评估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