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MayoⅣ级瘤栓1例
1
作者 李远超 杨萌 +6 位作者 王英宝 杨芳 杨洋 张琳 毕晓方 张宏景 王春晖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93-594,共2页
患者女性,29岁。因“胸闷、胸痛1周”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合并下腔静脉栓塞、左肺栓塞,后于2024年3月转至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诊治。病程中患者无腰腹部疼痛,无发热、盗汗,无肉眼血尿等不适。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MayoⅣ级 高度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结节性硬化症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次出血1例
2
作者 李文军 朱红 +1 位作者 孔铭新 许英霞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6-678,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17岁时确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母亲及姐姐均患此病。2017年因症状性癫痫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颅脑CT平扫提示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图1①)。2018年3月行腹部CT平扫时发现...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17岁时确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母亲及姐姐均患此病。2017年因症状性癫痫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颅脑CT平扫提示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图1①)。2018年3月行腹部CT平扫时发现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血管平滑肌脂肪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效果
3
作者 王栋 张卉 周冰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评价栓塞效果。结果手术成功12例,1例大龄患者因失血性休克继发多脏器衰竭治疗无效死亡。术后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出血停止。术后3个月随访,肾功能正常,未见再次出血。结论超选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RAML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介入栓塞术 血管平滑肌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吸除术治疗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分析
4
作者 谢剑伟 殷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1-573,共3页
本文报道并分析了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吸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安全有效,该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富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关键词 腹腔镜下吸除术 血管平滑肌脂肪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现状
5
作者 唐伟国(综述) 刘源(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myolipoma,AM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与结节性硬化复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有关。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可表现为腰腹不适、疼痛、发热或血尿等,瘤体破裂出血可致休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myolipoma,AM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与结节性硬化复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有关。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可表现为腰腹不适、疼痛、发热或血尿等,瘤体破裂出血可致休克。脂肪成分的存在使影像学成为AML的诊断方法。近年来,介入技术包括选择性动脉栓塞(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SAE)、消融等用于治疗AML,有效减少并发症并保护肾功能。本文重点就AML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介入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特征性症状 结节性硬化 影像学特点 选择性动脉栓塞 肾脏良性肿 介入技术 ar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6
作者 张天铭 王满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结节性硬化综合症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结节性硬化综合症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认识有助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和合理的家族健康管理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血管平滑肌脂肪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 TSC1基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下腔静脉瘤栓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克伟 刘茁 +4 位作者 邓绍晖 张帆 叶剑飞 王国良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623,共7页
目的: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合并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瘤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类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4月至2023年3月诊断... 目的: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合并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瘤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类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4月至2023年3月诊断为RAML合并IVC瘤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人口统计学和围手术期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随访时间等,并比较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lassical angiomyolipoma,CAML)合并IVC瘤栓患者与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合并IVC瘤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CAML合并IVC瘤栓患者7例,EAML合并IVC瘤栓患者4例。女性9例(9/11,81.8%),男性2例(2/11,18.2%),平均年龄(44.0±17.1)岁。9例患者(9/11,81.8%)出现临床症状,包括腰痛、血尿、腹部包块等局部症状及体质量减轻、发热等系统性症状,2例(2/11,18.2%)RAML合并IVC瘤栓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由体检发现。11例患者中1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伴IVC瘤栓取出术,其中开腹手术3例(3/10,30.0%),腹腔镜手术2例(2/10,20.0%),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5例(5/10,50.0%);另外1例患者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EAML合并IVC瘤栓的患者相较于CAML合并IVC瘤栓患者出现系统性临床症状(100%vs.0%,P=0.003)的比例更高,术中出血量[400(240,3050)mL vs.50(50,300)mL,P=0.036]更多,并且出现肿瘤坏死(75%vs.0%,P=0.024)的比例更高,但手术时间[(415.8±201.2)min vs.(226.0±87.3)min,P=0.0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AML伴IVC瘤栓患者相比,EAML伴IVC瘤栓患者出现系统性症状和肿瘤坏死的比例更高。此外,对于特定的CAML伴IVC瘤栓患者可以进行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以更好地保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肾部分切除术 栓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家安 倪管崟 +3 位作者 印于 杨俊 詹一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4,共5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由体检偶然发现,或者当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增大出现相关症状时被发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现已成为RAML主要治疗手段。在RAML急性破裂出血时,SAE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由体检偶然发现,或者当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增大出现相关症状时被发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现已成为RAML主要治疗手段。在RAML急性破裂出血时,SAE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SAE对预防RAML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方面已被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本文着重对SAE治疗RAML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栓塞材料的选择、疗效评价、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时机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克伟 邓绍晖 +3 位作者 刘茁 张洪宪 马潞林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破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31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人...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破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31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人口学和围手术期资料,将出血后小于7 d手术定义为近期手术组,出血后7 d至6个月手术定义为中期手术组,出血后超过6个月手术定义为远期手术组,比较组间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收集到行RAML破裂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6.2±11.3)岁。近期手术组7例,中期手术组12例,远期手术组12例。肿瘤直径方面,远期手术组患者显著低于近期手术组[(6.6±2.4)cm vs.(10.0±3.0)cm,P=0.039];手术时间方面,远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手术组[(157.5±56.8)min vs.(254.8±80.1)min,P=0.006],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方面,远期手术组低于中期手术组[35(10,100)mL vs.650(300,1200)mL,P<0.00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量方面,远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手术组[0(0,0)mL vs.200(0,700)mL,P=0.014],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天数方面,远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手术组[5(4,7)d vs.7(6,10)d,P=0.01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RAML破裂出血的患者,6个月以上再行手术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手术时间相对最短,术中出血量相对最少,因此更推荐待保守治疗血肿机化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破裂出血 保留肾单位手术 手术时机 手术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明丽 朱晴 +3 位作者 胡月 刘琦尧 张镰竞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超声声像图的特殊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医生正确诊断RAML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侵袭性经典型RAML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特征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并结...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超声声像图的特殊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医生正确诊断RAML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侵袭性经典型RAML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特征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因腰部不适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时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就诊本院。专科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左肾增大,上极囊实性肿块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源于叶间动脉);增强CT影像提示左肾上极肾癌可能性大,瘤体内动脉瘤形成,伴左侧肾上腺受侵。行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具有侵袭性行为的经典型RAML。结论:经典型RAML可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是RAML超声声像图的特殊表现,与其他肾脏肿瘤较难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侵袭性 假性动脉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0
11
作者 丁光辉 吴孟超 +2 位作者 杨广顺 杨甲梅 丛文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1992-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患者女58例,男21例。发病年龄17... 目的分析并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1992-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患者女58例,男21例。发病年龄17~69岁,平均(43±8.14)岁,均无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结节性硬化症。有临床症状者25例。肿瘤大小1.0~25cm,平均(6.1±4.08)cm,均为单发肿瘤。肝右叶53例,左叶22例,尾状叶4例。术前正确诊断者41例(52%)。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79例均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3年,1例术后6年复发,1年后死亡。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但鉴别诊断困难,特别是对直径小于5cm的肿瘤术前难以确诊。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和HMB-45免疫组化染色。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安全、有效方法。应警惕潜在恶性和自发性破裂出血可能,一旦诊断明确宜尽早手术,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诊断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纪元 朱雄增 +3 位作者 王坚 周俭 李晓平 樊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临床资料 ,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 ,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10例Aml中 8例女性 ,2例男性 ,平均年龄44...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临床资料 ,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 ,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10例Aml中 8例女性 ,2例男性 ,平均年龄44岁。临床无症状 ,而是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大体上为境界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光镜下由 3种成分即厚壁血管、上皮样或梭形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 ,偶尔还可见髓外造血成分。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表达A10 3、HMB45及平滑肌标记。结论 :Aml组织学形态变化多样 ,3种主要成分的比例和分布各异。检测A10 3和HMB45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临床病理 AML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MR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蒋力明 赵心明 +3 位作者 王爽 欧阳汉 张宏图 周纯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研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AML的CT、MR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斑点状、条状及片状更低密度区,边界... 目的:研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AML的CT、MR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斑点状、条状及片状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MR中,3例T1WI表现为以低信号为主,内见斑点状、细条状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1例呈"靶"征,CT平扫中心密度与肝实质相仿,周围被更低密度环绕,对应MR在T1WI呈中心低信号,周围环绕高信号。CT、MR增强扫描均表现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或)延迟期中度和轻度强化。1例瘤内伴假性动脉瘤,2例有假包膜,表现在门脉期和(或)延迟期病变边缘环形强化。结论:CT、MR表现可反映其病理组织学基础,对微小脂肪灶的检出及病变增强扫描特点有助于HAM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杉莎 何晓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肾脏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小乏脂型AML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对... 目的:分析肾脏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小乏脂型AML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患者的MSCT图像进行分析,总结肾脏小乏脂AML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0例均为单肾发病,其中1例为右肾多发病灶。平扫期19例(95%)病灶相较于周围正常肾实质呈稍高密度。病灶实质的平均CT值为(47.88±12.11)HU,周围正常肾实质的平均CT值为(32.83±11.58)HU,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在皮质期及实质期的平均CT值分别为(103.77±23.12)HU、(115.32±27.32)HU,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13例(65%)病灶实质呈明显强化,15例(75%)病灶实质呈持续性强化,4例(20%)病灶实质呈渐进性强化,仅1例(5%)病灶实质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14例(70%)可见“劈裂征”,16例(80%)可见“皮质掀起征”,12例(60%)两征同时出现。结论:小乏脂AML在MSCT图像上平扫密度显著高于周围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呈持续强化的特点,以及病灶边缘的“劈裂征”、“皮质掀起征”等有助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肾脏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争进 殷平 +1 位作者 洪东旭 陈春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75-776,共2页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是形态上表现为单一的上皮样肿瘤细胞组成,易与多种肿瘤混淆,为提高认识避免误诊,对我院收治的1例肝EAML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近年相关文献。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新宇 周晓军 +2 位作者 张彤 石群立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例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多无症状 ,光镜下... 目的 :探讨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例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多无症状 ,光镜下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形态多样的上皮样细胞构成 ,胞质透明或嗜酸 ,无脂肪组织及异常血管 ;免疫表型 :HMB45阳性 ,SMA及vimentin部分阳性 ,desmin少数阳性 ,S 10 0蛋白弱阳性 ,cytokeratin及AFP阴性 ,CD34血管内皮细胞阳性。结论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极为罕见的间叶性肿瘤 ,组织起源至今不明 ,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细胞 血管平滑肌 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跃兴 向军益 +2 位作者 李洁 丁建平 林上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描述结节性硬化症伴发的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的CT表现。结果颅脑CT显示侧脑室室管膜下钙化结节和/或非钙化结节6例;腹部CT显示双肾血管平... 目的描述结节性硬化症伴发的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的CT表现。结果颅脑CT显示侧脑室室管膜下钙化结节和/或非钙化结节6例;腹部CT显示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其中2例同时伴发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胸部CT显示淋巴管肌瘤病1例。结论结节性硬化症的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并且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相关性,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血管平滑肌脂肪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成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青 朱庆莉 +3 位作者 姜玉新 张波 戴晴 楼海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1-564,602,共5页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和CT影像特点,对病变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对12例病变均准确定位...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和CT影像特点,对病变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对12例病变均准确定位,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分为3型:均匀中强回声5例,不均匀回声5例,均匀低回声2例。2例探及动脉血流信号。CT表现:脂肪低密度为主3例,混杂密度6例,软组织低密度3例。超声和CT的表现与病灶内脂肪、平滑肌和血管的组成和分布密切相关。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内的脂肪成分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检查与CT检查在探测HAML中脂肪成分方面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超声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鑫 严森祥 +2 位作者 肖文波 潘毅 许顺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 I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基础,减少对该肿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及MR I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在1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瘤型3例,血管...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 I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基础,减少对该肿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及MR I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在1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瘤型3例,血管瘤型1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5例。脂瘤型以脂肪成分为主,CT、MR I显示脂肪密度或信号。血管瘤型以血管成分为主,CT、MR I增强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密度或信号仍高于同期肝实质。肌瘤型主要是由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很少。混合型3种成分含量相似,平扫CT为较均匀低密度,MR I T 1W呈低信号,T 2W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CT、MR I均呈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仍有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和MR I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理学 血管/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脂肪/诊断 脂肪/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洪海杰 陈燕凌 +5 位作者 蔡欣然 陈江枝 蒋雷 陈敏敏 潘韡 李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69,280,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HAML 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右肝后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HAML 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右肝后叶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80~280 min[传统腹腔镜(114. 6±51. 0) min,机器人手术280 min];术中出血量30~800 ml[传统腹腔镜(73. 1±27. 8) ml,机器人手术800 ml],并发症发生率14. 3%(2例肺炎),术后住院(7. 0±2. 0) d。全组随访8~98个月,中位数30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包括机器人手术)治疗HAML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优势,可有效用于肿瘤局部切除及规则性肝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腹腔镜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