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怀宇 贾涛 朱菊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观察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6例肝硬化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80mg qd,疗程1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查肝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发现经缬沙坦治疗后,肝硬化患者的肝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 观察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6例肝硬化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80mg qd,疗程1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查肝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发现经缬沙坦治疗后,肝硬化患者的肝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体表现为肝内血管阻力降低,肝窦内压下降,肝脏有效灌流增加,肝脏供血明显改善。缬沙坦应用于肝硬化患者,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加肝脏血液灌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肝血流动力学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手术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晶明 李景梦 +1 位作者 陈旭春 丁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1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对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 2 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肝固有动脉的血流进行测定。结果 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低于其手术后 (P <0 ....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对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 2 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肝固有动脉的血流进行测定。结果 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低于其手术后 (P <0 .0 1,P <0 .0 0 1) ;而手术前肝固有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高于其手术后 (P <0 .0 0 1)。结论 应加强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内肝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梗阻性黄疸 肝血流动力学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脾血流动力学远期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新元 耿惠杰 +4 位作者 王宝才 张新方 杜瑞清 王立静 尹书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4-587,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对1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对1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血象、脾脏大小、并发症等变化。结果PSE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消化道出血次数和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SE可明显改善肝、脾血流动力学,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脾亢症状,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术 、脾血流动力学 远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疾患者入肝脾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4
作者 白建宁 郭莉 +2 位作者 张大勇 钱毅 黄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疟疾 彩色多普勒 脾血管血流动力学 二维超声 疟原虫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门脉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于 连帆 +5 位作者 谭国胜 范文哲 向贤宏 陈伟 杨建勇 李家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97-2201,共5页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肝内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腹膜脂肪组织提取脂肪干细胞,纯化、培养并稳定传代。雄性SD大鼠48只,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n=14)、门静脉组(n=11)和尾静脉组(n=14)。...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肝内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腹膜脂肪组织提取脂肪干细胞,纯化、培养并稳定传代。雄性SD大鼠48只,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n=14)、门静脉组(n=11)和尾静脉组(n=14)。后两组分别经门静脉、尾静脉注射同种异体移植脂肪干细胞,观察移植前后大鼠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门静脉组和尾静脉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成功提取脂肪干细胞,纯化、培养并稳定传代。输注脂肪干细胞前后各组肝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指数显示,门静脉组肝脏血流灌注有明显改善,且以门静脉灌注量为主(P<0.05),尾静脉组仅有轻微改善。组织学肝硬化评分显示,门静脉组见肝纤维化、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均明显改善(P<0.05);尾静脉组仅肝细胞脂肪变性有改善。免疫组化示门静脉组肝脏微血管密度较其它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移植能改善肝纤维化SD大鼠的肝脏血流灌注及病理学改变;门静脉移植途径较尾静脉途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脂肪干细胞 微血管密度 肝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