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及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鹏 胡新红 +1 位作者 杨桑杰草 谢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及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及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和肝脾硬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肝脾脏硬度对肝硬化患者HVPG≥12 mmHg的预测价值。结果:病毒性肝硬化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C级患者HVPG(F=16.643,P<0.001)、肝脏硬度(F=14.403,P<0.001)、脾脏硬度(F=11.775,P<0.001)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患者HVPG与肝脏硬度和脾脏硬度均呈正相关(r=0.591,0.502,P<0.001)。肝脏硬度、脾脏硬度及联合分析预测肝硬化患者HVPG≥12 mmHg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6、0.821、0.914。结论: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与HVPG呈正相关,且对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硬化 肝脾脏硬度 静脉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