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像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结果被有效利用成为影像专业和临床专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像检查结果通常以文字报告形式传递到临床,过于精深的影像专业术语、语意不清的影像诊断结论等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扰。如...随着影像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结果被有效利用成为影像专业和临床专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像检查结果通常以文字报告形式传递到临床,过于精深的影像专业术语、语意不清的影像诊断结论等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扰。如果影像报告所承载的诊断信息不能被临床医师清晰地理解,就不能充分地用于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处置。因此,对影像检查过程和报告进行规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医疗行业协会、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及部分企业等,联合研究并陆续推出了多种影像报告指南,其中以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推出的部分指南被广泛宣传,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本文概要介绍了ACR发布的乳腺、肝脏、前列腺、肺结节的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018,LI-RADS v2018)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表达的术前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目的 探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018,LI-RADS v2018)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表达的术前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术前接受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包括CK19阳性组59例,CK19阴性组161例。将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K19阳性表达HCC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模型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计算患者的列线图得分并进行高低风险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亚组患者的总体、早期及晚期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晕状强化(OR=3.432,P=0.045)、环形动脉期高强化(OR=32.073,P=0.017)、靶样扩散受限(OR=12.941,P=0.006)、不光滑肿瘤边缘(OR=4.590,P=0.014)及肝胆期肿瘤-肝实质相对增强比(the relative enhancement ratio,RER)(OR=0.014,P=0.023)是CK19阳性表达HCC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4(95%CI:0.823~0.930)、0.748(95%CI:0.625~0.846),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显示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较好。CK19阳性与阴性组的总体无复发生存率、高与低风险组的总体、早期及晚期无复发生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晕状强化、环形动脉期高强化、靶样扩散受限结合不光滑肿瘤边缘、肝胆期增强定量参数可对HCC的CK19表达进行术前风险预测,并有助于评估HCC术后复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 v2018),探讨CT及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下长径≤3 cm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73例有乙肝肝硬化病史且经病理证实占位长径≤3 cm HCC的患者,并在1个月内行CT及MRI检查。依据LI-RADS v2018,对每个病灶的CT及MRI图像的主次要征象及分级进行评估及比较。比较CT及MRI对长径≤3 cm HCC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主要征象中的"包膜"表现在MRI中识别率高于CT(P<0.001)。次要征象中的扩散受限征象(86.3%)在MRI中具有最高识别率,而在CT的次要征象中马赛克征(25.0%)的识别率最高。CT及MRI检查的LI-RADS v2018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在以LR-4/5标准诊断HCC的准确率优于CT(P=0.046)。结论基于LI-RADS v2018,MRI检查对长径≤3 cm HCC的部分征象的识别率及HCC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
文摘随着影像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结果被有效利用成为影像专业和临床专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像检查结果通常以文字报告形式传递到临床,过于精深的影像专业术语、语意不清的影像诊断结论等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扰。如果影像报告所承载的诊断信息不能被临床医师清晰地理解,就不能充分地用于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处置。因此,对影像检查过程和报告进行规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医疗行业协会、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及部分企业等,联合研究并陆续推出了多种影像报告指南,其中以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推出的部分指南被广泛宣传,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本文概要介绍了ACR发布的乳腺、肝脏、前列腺、肺结节的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文摘目的 探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018,LI-RADS v2018)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表达的术前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术前接受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包括CK19阳性组59例,CK19阴性组161例。将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K19阳性表达HCC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模型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计算患者的列线图得分并进行高低风险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亚组患者的总体、早期及晚期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晕状强化(OR=3.432,P=0.045)、环形动脉期高强化(OR=32.073,P=0.017)、靶样扩散受限(OR=12.941,P=0.006)、不光滑肿瘤边缘(OR=4.590,P=0.014)及肝胆期肿瘤-肝实质相对增强比(the relative enhancement ratio,RER)(OR=0.014,P=0.023)是CK19阳性表达HCC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4(95%CI:0.823~0.930)、0.748(95%CI:0.625~0.846),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显示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较好。CK19阳性与阴性组的总体无复发生存率、高与低风险组的总体、早期及晚期无复发生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晕状强化、环形动脉期高强化、靶样扩散受限结合不光滑肿瘤边缘、肝胆期增强定量参数可对HCC的CK19表达进行术前风险预测,并有助于评估HCC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