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因及其肝胰腺菌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志杨 沈辉 +5 位作者 万夕和 任乾 蒋葛 范贤平 乔毅 甄晓然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3,共9页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e sinensis)肝胰腺坏死综合征(HPNS)的病因,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健康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感染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蟹及IHHNV-WSSV共感染蟹的肝胰腺菌...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e sinensis)肝胰腺坏死综合征(HPNS)的病因,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健康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感染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蟹及IHHNV-WSSV共感染蟹的肝胰腺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组与IHHNV-WSSV共感染蟹组首先聚类(相似度0.72),随后依次与IHHNV感染组(相似度0.69)及WSSV感染组(相似度0.62)聚类,最后与健康蟹组聚类(相似度0.56),表明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的肝胰腺菌群结构与IHHNV-WSSV共感染蟹的较为一致,与健康蟹的差异明显。此外,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WSSV感染蟹、IHHNV感染蟹、IHHNV-WSSV感染蟹与健康蟹相比,肝胰腺菌群多样性降低,肝胰腺菌群中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致病菌的丰度增加,鞘氨醇单胞菌属、鞘氨醇杆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减少,甚至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中未出现慢生根瘤菌属。初步推论,HPNS的发生可能与IHHNV-WSSV共感染有关,IHHNV-WSSV共感染改变了河蟹肝胰腺菌群结构,可能引发肝胰腺正常的生理功能下降,继而停止了摄食行为,从而逐渐发展形成HPNS初期的肝胰腺白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胰腺坏死综合征(hpns) 菌群结构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葛 沈辉 +1 位作者 万夕和 乔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1,共5页
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S)使得亚洲对虾产量大幅下降,给亚洲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以凡纳滨对虾养殖为主的对虾养殖业亦受到冲击。AHPN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原菌通过效应蛋白PirA与PirB产生毒力,病虾消化器... 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S)使得亚洲对虾产量大幅下降,给亚洲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以凡纳滨对虾养殖为主的对虾养殖业亦受到冲击。AHPN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原菌通过效应蛋白PirA与PirB产生毒力,病虾消化器官颜色苍白,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发病1d^3d内病死率达到100%。目前对于AHPNS的致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论文对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病原学、毒力因子、检测技术和防控手段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病害 凡纳滨对虾 急性胰腺坏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患EMS/AHPNS对虾中检出黄头病毒的一种新株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群 黄倢 +6 位作者 杨昊霖 杨冰 刘笋 王海亮 王勤涛 刘飞 张庆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3-709,共7页
对2012—2013年从河北、福建和广东3个对虾养殖场采集的12份发生疑似早期死亡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EMS/AHPNS)的样品,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套式RT-PCR检测方法以及快速灵敏检测试剂盒进行了检测。三地来源的养殖对虾样品症状均... 对2012—2013年从河北、福建和广东3个对虾养殖场采集的12份发生疑似早期死亡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EMS/AHPNS)的样品,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套式RT-PCR检测方法以及快速灵敏检测试剂盒进行了检测。三地来源的养殖对虾样品症状均表现为肝胰腺颜色变淡,部分出现萎缩,空肠空胃,腹节肌肉略微白浊;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表明,患病对虾肝胰腺血细胞浸润,肝胰腺盲管上皮细胞脱落,继发性细菌感染,淋巴器官和血淋巴细胞内存在核固缩、破裂和细胞质包涵体。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手册的套式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目的产物的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6.7%,该方法对这些样品的灵敏度可能很低。目的产物测序后经NCBI Blast,与已报道的YHV相似性为76.5%—89%;系统发育树显示这3个来源的样品位于同一个分支,与已知的YHV/鳃联病毒(gill-associated virus,GAV)株均不相同,其亲缘关系与YHV较近,而与GAV较远。用新研发的YHV快速高灵敏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YHV强阳性。以上表明患AHPNS的养殖对虾中存在一种YHV的新株型的感染,这也是我国首次检测到YHV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死亡综合征/急性胰腺坏死综合征(EMS/Ahpns) 黄头病毒(yellow-head virus YHV) 新株型 NESTED-PCR 组织病理 检测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宁波市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胜威 王雯琼 +2 位作者 葛明峰 付志明 江维洁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解虾肝肠胞虫(EHP)、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 AHPND)在宁波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中的致病途径和流行规律,采用PCR方法检测了该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及其周边环境和生... 为了解虾肝肠胞虫(EHP)、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 AHPND)在宁波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中的致病途径和流行规律,采用PCR方法检测了该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及其周边环境和生物中这4种病原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样本中,WSSV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未检出,Vp AHPND阳性率最高,为14.6%,其次是EHP和DIV1,阳性率分别为10.2%和2.9%;土塘养殖模式下对虾病原检出率最高,为61.3%,其次为小棚模式和帆布池模式,病原检出率分别为26.3%和22.2%,大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未检出病原;水样中检出WSSV、EHP、Vp AHPND、DIV1阳性批次数分别为1、14、8、6;底泥样品中未检出病原;周边环境生物中,仅1个批次的脊尾白虾检出EHP阳性。结果表明:4种病原在夏季有较强的流行趋势,需要针对性地加强防控;大棚养殖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要高于其他养殖模式,在该模式下水质相对稳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病原在底泥和周边环境生物中检出率较低,而在养殖水体中检出率较高,养殖水体可能在南美白对虾感染病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播媒介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水体调控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病原 白斑综合征病毒 肠胞虫 十足目虹彩病毒1 致急性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葛红星 李健 +3 位作者 陈萍 梁忠秀 任海 李东利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探讨养殖水体中总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HPNS)"发生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质量浓度氨氮实验组:2.5、5.0、7.5、10.0 mg/... 为探讨养殖水体中总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HPNS)"发生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质量浓度氨氮实验组:2.5、5.0、7.5、10.0 mg/L实验组,胁迫20 d后腹肌注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感染。凡纳滨对虾感染后6–24 h,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均出现死亡高峰。24 h后,5.0、7.5和10 mg/L实验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高于2.5 mg/L组,且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实验组对虾累积死亡率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48 h后各实验组对虾不再死亡,其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8%、12%、20%和36%。PO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对照组、2.5和5.0 mg/L实验组PO活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7.5和10 mg/L实验组除12 h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5和10 mg/L实验组SOD活性在感染后除24 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5 mg/L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2.5 mg/L实验组对虾LSZ活性在各取样时间点差异性不显著(P>0.05),7.5和10 mg/L实验组对虾LSZ活性在3 h、6 h、24 h、48 h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6 h后各实验组对虾肝胰腺中Lv LT m RNA表达量开始上升,24 h后开始下调,至72 h恢复至原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能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对虾肝胰腺中Lv LT m RNA对病原刺激的应答反应,增加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为预防凡纳滨对虾AHPNS的暴发,养殖水体中总氨氮浓度应控制在1.96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急性胰腺坏死综合征 总氨氮 副溶血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非洲群体)肠道中哈维氏弧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理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吉丹 樊英 +5 位作者 刘洪军 唐学玺 王晓璐 王友红 叶海斌 盖春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76-1887,共12页
基于斑节对虾(非洲群体)(Penaeus monodon)肠道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为解决斑节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D)提供新思路,文章分离纯化健康斑节对虾肠道中的优势菌株;以致病性哈维氏弧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从纯化菌株中筛选拮抗菌;通... 基于斑节对虾(非洲群体)(Penaeus monodon)肠道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为解决斑节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D)提供新思路,文章分离纯化健康斑节对虾肠道中的优势菌株;以致病性哈维氏弧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从纯化菌株中筛选拮抗菌;通过生理生化特征、Biolog系统鉴定及16S rDNA技术综合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药敏实验,评价拮抗菌株的安全性;绘制高敏拮抗菌株的生长曲线,得出其生长特性;通过测定其产酶活性,形成对其益生机制的初步推断。从斑节对虾肠道中共分离得到14株的优势土著菌,分别标记为P.m-1、P.m-2……P.m-14,经过拮抗实验得到了3株拮抗菌(P.m-1、P.m-9和P.m-13)。经鉴定P.m-1、P.m-9和P.m-13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均不属于耐药菌,P.m-1对药物高度敏感。生长特征实验表明:P.m-1在2h进入对数期,10h达到生长高峰,菌体密度可达1.14×10^(9)cfu/mL,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经过蛋白酶活性测定,P.m-1具有较强的产酶能力。优势菌P.m-1具有成为益生菌的潜力,后续将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水质调节剂进行应用,为AHPND进行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益生菌 哈维氏弧菌 拮抗作用 急性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D) 斑节对虾(非洲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7
作者 雷燕 肖洋 +1 位作者 戚瑞荣 张会军 《科学养鱼》 2015年第2期62-62,共1页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的急剧下降,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常见的病毒病如白斑综合征、桃拉病毒病和传染性及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对南美白对虾的...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的急剧下降,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常见的病毒病如白斑综合征、桃拉病毒病和传染性及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造成了严重影响,就连被我国列为二类传染性水生动物疾病的对虾杆状病毒病也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对虾杆状病毒病 坏死病毒 白斑综合征 造血组织 疾病传播 底质改良剂 种虾 仔虾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