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对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天勋 王书奎 +2 位作者 王自正 樊克武 井清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p(TGF-β)的表达。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组1为大部(68%)肝切除组,15只;②组2为大部(68%)肝叶切除加部分(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15只。每组... 目的:探讨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p(TGF-β)的表达。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组1为大部(68%)肝切除组,15只;②组2为大部(68%)肝叶切除加部分(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15只。每组3只大鼠,于术后12、24、48、72和168 h分别处死并采集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切除的肝脏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HGF、TGF-α及TGF-β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1残肝再生率逐步增加,至术后第7天达最高水平;PCNA峰值在术后24 h,随后逐步下降。HGF和TGF-α的表达在术后12 h逐渐增强,24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68 h时达最低水平,而TGF-β的表达在48 h时达高峰,然后下降。与组1相比,组2可显著减低残肝再生及PCNA峰值,并可显著减少肝细胞HGF、TGF-α及TGF-β的表达。结论: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可减低残肝再生反应,除了肝细胞自身分泌的HGF及TGF-α等细胞因子外,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的其他细胞因子亦可对肝细胞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 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再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对残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天勋 樊克武 井清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用实验动物模型同时切除肝脏、胰腺或十二指肠 ,以探讨残肝再生反应。方法 :6 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 4组 :①6 8%肝叶切除组 ;② 6 8%肝叶切除加 5 0 %胰腺切除组 ;③ 6 8%肝叶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 ;④ 6 8%肝叶切除加 5 0 %... 目的∶用实验动物模型同时切除肝脏、胰腺或十二指肠 ,以探讨残肝再生反应。方法 :6 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 4组 :①6 8%肝叶切除组 ;② 6 8%肝叶切除加 5 0 %胰腺切除组 ;③ 6 8%肝叶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 ;④ 6 8%肝叶切除加 5 0 %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每组中 3只大鼠分别于术后 12、2 4、48、72和 16 8h处死并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以及免疫组化证实肝细胞增殖细胞核蛋白抗原 (PCNA)的表达。结果 :肝、胰切除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可显著减少残肝细胞DNA峰值期的合成 ,其延迟性肝再生反应延迟至术后 16 8h。结论 :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外分泌腺的多种因子对触发肝细胞的增殖可能起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再生 增殖细胞核蛋白抗原 再生 切除 联合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中晚期胆囊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文 王蒙 +2 位作者 王传磊 解恩博 王广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97-1399,共3页
胆囊癌进展迅速,早期诊断较为困难,R0切除率低,预后较差。近年来有不少大型医疗中心对累及胆总管、十二指肠、门静脉等而无远处转移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施行包括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PD)在内的扩大根治术,显著提高了R0切除率,延长了患者... 胆囊癌进展迅速,早期诊断较为困难,R0切除率低,预后较差。近年来有不少大型医疗中心对累及胆总管、十二指肠、门静脉等而无远处转移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施行包括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PD)在内的扩大根治术,显著提高了R0切除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但由于HPD的高并发症和病死率,不少外科医生依然对此缺乏信心。就HPD在中晚胆囊癌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发症和手术指征等问题进行了综述,认为在严格选择患者及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HPD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十二指肠切除 治疗结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4
作者 唐莉 程富英 曾俊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6期69-70,共2页
总结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患者,检查备齐特殊用物;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的速度和量,加强全身保温措施,防止术中大出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 总结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患者,检查备齐特殊用物;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的速度和量,加强全身保温措施,防止术中大出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癌 外胆管癌 门静脉低温灌注 血管重建 十二指肠切除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立新 叶俊生 +9 位作者 徐健 邓文锋 韩聪祥 叶桂荣 付绍杰 杜传福 马俊杰 王亦斌 刘小友 李川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2-1333,1337,共3页
目的评价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术式。方法对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 目的评价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术式。方法对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舒莱四联用药,监测肝功能、血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患者术后5 d后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移植胰胰腺炎、血管栓赛、胰漏、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1、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特别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是肝胰联合移植的适应证;2、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优于其他肝胰联合移植术式,可以作为肝胰联合移植的常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手术 原位-异位十二指肠联合移植 手术治疗 终末期 合并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确诊肝动脉变异对胰十二指肠及全胰切除术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马韩弘峰 杨晓俊 +5 位作者 张彬 顾玉青 李亚男 沈世田 刘学兵 钱祝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确诊肝动脉变异(aberrant hepatic artery,AHA)对避免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中造成AHA误伤的预警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确诊肝动脉变异(aberrant hepatic artery,AHA)对避免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中造成AHA误伤的预警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PD及TP的111例患者的腹主动脉CTA图像,由1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和1名胰腺外科医师共同阅片判断有无AHA,并对AHA进行分型,同时在术中对不同类型AHA予以针对性处理。结果:111例患者中有各型AHA 21例,均在术中予以针对性处理,无因AHA误伤所致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术前行CTA检查明确AHA的存在,可以指导术中解剖,对避免术中误伤AHA有重要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动脉变异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处理肝总动脉变异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健楠 范莹 吴硕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8-1099,共2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Vater 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及部分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1],手术区域解剖关系复杂,术中充分解剖主要血管,明确血管变异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收治的因胰头恶...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Vater 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及部分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1],手术区域解剖关系复杂,术中充分解剖主要血管,明确血管变异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收治的因胰头恶性肿瘤行PD伴肝总动脉(common hepatic artery,CHA)变异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余”于2018年9月12日入本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小便色深,伴上腹及右下腹胀痛。入院后完善全腹增强CT示:胰头部占位,恶性可能性大,低位胆道梗阻。超声内镜探及胰头部一囊实混合性包块,约2.5 cm×4.0 cm,内未见血流信号,边界不清。肝胆脾胰三维彩超可见胰头区3.3 cm×3.0 cm×2.0 cm实性肿物,边界模糊,内呈低回声,提示除外肿瘤。CEA水平正常,CA19-9 70.920 U/ml。综上,初步诊断“胰头肿物,恶性不除外”。术前进一步分析增强CT,发现疑似有CHA变异,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动脉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联合全系膜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余佩和 苏松 +3 位作者 陈诗 王锦程 陈鑫培 罗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11-1815,共5页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联合全系膜切除术(TMpE)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联合全系膜切除术(TMpE)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2007年1月-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TMpE与PD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效果对比研究的所有中英文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5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358例患者,其中TMpE组188例,PD组170例。TMpE组较PD组胰瘘发生率增加[比值比(OR)=1.69,95%CI(95%CI):1.03~2.78,P=0.04],但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1,95%CI:0.76~2.98,P=0.24)。此外,TMpE提高了R0切除率(OR=2.89,95%CI:1.30~6.43,P=0.009)、淋巴结清扫数量[均数差(MD)=5.14,95%CI:4.16~6.13,P<0.001]及术后1年生存率(OR=2.60,95%CI:1.45~4.69,P=0.001),且没有增加手术时间(MD=7.74,95%CI:-42.84~58.33,P=0.76)、术中失血量(MD=-45.89,95%CI:-198.19~106.41,P=0.55)、术后住院时间(MD=-4.62,95%CI:-16.60~7.36,P=0.45)。结论TMpE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更高的R0切除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十二指肠切除 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全系膜切除 治疗结果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彤 蔡兵 +5 位作者 毕杰 丁忠阳 周雄 胡行前 窦慧强 张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癌 腹腔镜 治疗 手术操作 联合切除 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肝移植术后再行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静雯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76-77,共2页
对1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并腹腔内广泛侵犯的患者再行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提出特殊情况下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要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 对1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并腹腔内广泛侵犯的患者再行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提出特殊情况下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的手术配合要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十二指肠联合移植 腹部器官簇移植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胃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陈济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壶腹癌 十二指肠切除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刀的“Ⅱ”字型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廓清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西墨 江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4-655,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韧带淋巴廓清术 十二指肠切除 超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接触分离技术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探讨
13
作者 仇爱峰 王学斌 +1 位作者 王立胜 施育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4-1648,共5页
目的:研究无接触分离技术(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NTIT)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以NTIT技术为重点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2月~2009年9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7例胰头癌患者进行... 目的:研究无接触分离技术(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NTIT)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以NTIT技术为重点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2月~2009年9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7例胰头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中NTIT组32例,常规手术组25例。测定手术病例肿瘤切除前、后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情况。分析两组生存期、肝转移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切除肿瘤病灶前,门静脉血内CK20mRNA的阳性表达率常规手术组和NTIT组分别为16.00%、18.75%,无统计学差异。肿瘤切除后,常规手术组CK20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TIT组(52.00%vs.25.00%,P=0.036)。术后随访,NTIT组、常规手术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50.0%、40.0%和75.0%、33.3%、8.8%。NTIT组5年生存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18)。术后死亡原因分析显示NTIT组肝转移率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P=0.024)。结论: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中采用NTIT技术能有效减少癌细胞播散,减少术后肝转移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癌 十二指肠切除 无接触分离技术 角蛋白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国际肝胆胰外科和腔镜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14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65-265,共1页
由浙江省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肝胆胰外科和腔镜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5月25~26日(周六和周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省人民医院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大会以“精准造诣、微创旋律”为主题,邀请美国Hopkins医学中心... 由浙江省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肝胆胰外科和腔镜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5月25~26日(周六和周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省人民医院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大会以“精准造诣、微创旋律”为主题,邀请美国Hopkins医学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国内著名肝胆胰外科和腔镜微创外科专家、学者、院士做精彩学术报告、手术演示。主要议题: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美国经验)、腹腔镜肝切除术和胰段切除术、肥胖和糖尿病腹腔镜减重手术、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达芬奇机器人胰腺手术、肝门胆管癌治疗策略(日本名古屋经验)、胰腺癌综合治疗和胰腺囊性病变治疗(Hopkins经验)、胆囊癌综合治疗、精准肝切除理论与实践、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策略、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外科 学术研讨会 微创外科 国际会议 十二指肠切除 浙江省人民医院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根治术前PTCD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吴启业 伊国恩 +1 位作者 严玺德 武振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在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6例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 目的分析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在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6例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4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胰漏、胆漏、胃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重度黄疸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虽增加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术后感染率,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和术后出血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周围癌 十二指肠切除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