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D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秀来 刘良明 胡德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渗醋酸钠 右旋糖酐 (HA D)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 6 4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休克末组、生理盐水 (NS ,4ml·kg- 1 体重 )治疗后 30、6 0、12 0min组及HAD(4ml·kg- 1 体重 ... 目的 探讨高渗醋酸钠 右旋糖酐 (HA D)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 6 4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休克末组、生理盐水 (NS ,4ml·kg- 1 体重 )治疗后 30、6 0、12 0min组及HAD(4ml·kg- 1 体重 )治疗后 30、6 0、12 0min组 ,每组 8只。股骨骨折加股动脉放血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各组动物至实验时限后活杀 ,取肝组织测定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CR)、腺苷二磷酸 氧 (AdenosinediphosphateADP O)、线粒体钙含量、线粒体内膜H+ ATP酶及辅酶Ⅰ 辅酶Q(NADH Co .Q)还原酶活性。结果 复苏后 6 0和 12 0min ,HAD组的RCR、ADP O、H+ ATP酶及NADH Co .Q还原酶活性均非常显著地高于NS组 ,线粒体钙含量则非常显著地低于NS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肝细胞线粒体 H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对大鼠离体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防护作用
2
作者 赵华龙 毛涵 +2 位作者 刘佳 薛菲 汤新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86-289,295,共5页
为考察积雪草酸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建立Cd^(2+)诱发的大鼠离体肝细胞线粒体高通透性转运(MPT)模型,将线粒体分为对照、积雪草酸(AA)低、中、高剂量(25、50、100μmol/L)、钌红(RR)5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 为考察积雪草酸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建立Cd^(2+)诱发的大鼠离体肝细胞线粒体高通透性转运(MPT)模型,将线粒体分为对照、积雪草酸(AA)低、中、高剂量(25、50、100μmol/L)、钌红(RR)5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肿胀度,用荧光探针罗丹明(Rh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用荧光染料fura-2/AM测定线粒体游离钙释放,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结果表明,正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中加入10μmol/L Cd^(2+)即可引起明显的线粒体肿胀、膜电位耗散以及游离钙的释放,并诱发线粒体内Cyt c和AIF的释放,而25、50、100μmol/L AA预处理能明显抑制上述过程,100μmol/L AA对Cd^(2+)诱导的线粒体肿胀、膜电位耗散、游离钙释放以及线粒体Cyt c和AIF的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49.5%、41.9%、47.9%、62.2%和66.3%,表明AA能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MPT过程,对抗Cd^(2+)引起的线粒体损伤,发挥其肝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肝细胞线粒体 线粒体高通透性转运 细胞色素C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周跑台训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肝细胞癌下调的线粒体转运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艳环 刘克敏 马国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21,共5页
目的:研究12周跑台训练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肝脏肝细胞癌下调的线粒体转运蛋白(HDMCP)的变化及其对肝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ApoE-/-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n=12),14周西方膳食组(模型组,M,n=12),继续西方... 目的:研究12周跑台训练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肝脏肝细胞癌下调的线粒体转运蛋白(HDMCP)的变化及其对肝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ApoE-/-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n=12),14周西方膳食组(模型组,M,n=12),继续西方膳食+12周跑台运动组(ME,n=12);西方膳食26周组(MM,n=12)。跑台训练12周,坡度为0°,跑速13m/min,60min/次,每周5次。测定肝脏HDMCPmRNA的表达,线粒体活性氧及H2O2生成,线粒体ATP合成活力,肝脏ATP含量,线粒体态3呼吸、态4呼吸及呼吸控制比(RCR)。结果:耐力训练组(0.53±0.09)肝脏HDMCPmRNA表达显著低于C组(0.72±0.10)、M组(1.24±0.16)、MM组(1.32±0.17);耐力训练组肝脏线粒体ATP合成活力(11.23±2.53)及肝脏组织ATP含量(10.57±2.12)均显著高于MM组(7.36±1.22,8.32±1.41);耐力训练组肝脏线粒体ROS(42.51±4.12)及H2O2生成(18.33±3.10)均显著低于MM组(68.94±5.99,24.31±3.56);耐力训练组线粒体态3呼吸(12.21±1.32)与RCR(2.78±0.89)均显著高于MM组(10.76±1.11,1.75±0.69),而态4呼吸(4.40±1.32)显著低于MM组(6.14±1.45)。结论:12周跑台训练可以显著降低肝脏HDMCP表达,可能进而减少线粒体质子漏,增强线粒体ATP合成,改善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 耐力训练 细胞癌下调的线粒体转运蛋白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童雪梅团队揭示转酮醇酶调控线粒体代谢稳态的机制并提出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酸疗法
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3-493,共1页
2024年3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童雪梅教授课题组和刘俊岭教授课题组等合作在Cell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题目为Transketolase promotes MAFLD by limiting inosine-induced mitochondrial activity的研... 2024年3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童雪梅教授课题组和刘俊岭教授课题组等合作在Cell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题目为Transketolase promotes MAFLD by limiting inosine-induced mitochondrial activit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肝脏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表达,通过改变核苷代谢稳态抑制肝细胞线粒体活性,加速饮食诱发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并发现以肝细胞TKT为靶点的N-乙酰半乳糖胺(N-acetylgalactosamine,GalNAc)-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偶联物可改善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院 脂肪性 肝细胞线粒体 上海交通大学 代谢稳态 高胰岛素血症 脂肪性 转酮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下调的HDMCP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线粒体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艳环 马国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研究耐力训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HDMCP表达的影响及与活性氧生成的关系。方法:以西方膳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为模型,跑台运动为训练手段,测定肝脏HDMCP及MnSOD表达,顺乌头酸酶和MnSOD活性,MDA、OH·-含量的变化。结果:非酒精性脂... 目的:研究耐力训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HDMCP表达的影响及与活性氧生成的关系。方法:以西方膳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为模型,跑台运动为训练手段,测定肝脏HDMCP及MnSOD表达,顺乌头酸酶和MnSOD活性,MDA、OH·-含量的变化。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组肝脏MnSOD与HDMCP表达显著升高,顺乌头酸酶活性显著下降,Mn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和OH·-含量显著升高;耐力训练后MnSOD表达进一步升高,而HDMCP表达显著降低,顺乌头酸酶活性得到明显恢复,MDA和OH·-含量显著降低,MnSOD活性进一步升高。结论:HDMCP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过程中可能作为一种应激蛋白,调控线粒体活性的生成,但其调控作用不能够完全代替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只是起辅助作用,抗氧化系统才是真正的抗氧化主体;耐力训练后,抗氧化系统能力进一步增强,HDMCP表达降低,从而提高线粒体偶联程度,增强线粒体ATP合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非酒精性脂肪 活性氧 细胞癌下调的线粒体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与呋噻米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金明 张金安 刘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1期1673-1673,共1页
关键词 注射用硫普罗宁 配伍禁忌 呋噻米 急性药物中毒 对乙酰氨基酚 肝细胞线粒体 线粒体结构 水肿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的关系(综述)
7
作者 李邦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89-92,共4页
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作为一些酶、维生素等的活性中心,对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存发挥重要作用。锌是一切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被发现虽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近半个世纪人们才对锌的代谢和生物效应作大量研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 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作为一些酶、维生素等的活性中心,对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存发挥重要作用。锌是一切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被发现虽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近半个世纪人们才对锌的代谢和生物效应作大量研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突破。锌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营养、生化功能、病理学方面及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锌在遗传方面的确实作用还有待实验证实。锌在人体中分布很广,成人全身含锌2~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锌 生化功能 活性中心 生物效应 缺锌 聚合酶 肝细胞线粒体 锌缺乏 金属蛋白 抗肿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P3R1介导胰高血糖素的促糖异生作用
8
作者 赖富婷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1-421,共1页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胰岛α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含2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增强糖异生、促进脂肪酸分解等作用。肌醇三磷酸受体1(inositol triphosphate receptor 1,INSP3R1)是一种位于内质网的钙离子通道蛋白,分子量为1...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胰岛α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含2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增强糖异生、促进脂肪酸分解等作用。肌醇三磷酸受体1(inositol triphosphate receptor 1,INSP3R1)是一种位于内质网的钙离子通道蛋白,分子量为1252 k D,其功能是介导钙离子从内质网进入胞质,参与肝细胞线粒体钙信号传导。最近,耶鲁大学医学院Gerald I. Shulman团队发现:INSP3R1参与介导胰高血糖素的促糖异生作用。胰高血糖素通过激活INSP3R1,促进肝细胞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磷酸化与肝细胞脂肪分解、提高肝乙酰辅酶A(acetyl-Co A)含量与丙酮酸羧化酶通量(pyruvate carboxylase flux,Vpc),从而促进糖异生,同时还促进线粒体脂肪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线粒体 糖异生 胰高血糖素 脂肪分解 糖原分解 耶鲁大学医学院 丙酮酸羧化酶 多肽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