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对人肝癌HepG_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燕颖 王秀岩 +3 位作者 秦国涛 孙远杰 刘志忠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EGF165b)对人肝癌HepG_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_2细胞分为空白组(仅加转染试剂)、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PcDNA3.0表达载体)和PcDNA-VEGF165b组(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PcDNA...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EGF165b)对人肝癌HepG_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_2细胞分为空白组(仅加转染试剂)、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PcDNA3.0表达载体)和PcDNA-VEGF165b组(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PcDNA-VEGF165b)。MTT法检测各组HepG_2细胞生存率,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G_2细胞中VEGF165b和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epG_2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epG_2细胞中VEGF165b和VEGF16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白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细胞中VEGF165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细胞生存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HepG_2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VEGF 165b能抑制VEGF1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VEGF165b对肝癌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HEPG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b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高尔基体蛋白7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Smad2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风玲 杨颖 +5 位作者 张瑞丽 毛睿 刘攀 孙毅 张华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191-319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肝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并从本院病案室调阅患...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肝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并从本院病案室调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有无肝硬化、有无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血管侵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P73、TGF-β1和Smad2的阳性表达情况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GP73定位于胞质,呈棕黄色颗粒。肝癌组织GP73阳性表达率为73.8%(59/80),高于癌旁组织的5.0%(4/80)(χ2=76.50,P<0.05)。TGF-β1和Smad2主要表达于胞质,偶见于胞核,为棕黄色深染颗粒。肝癌组织TGF-β1阳性表达率为81.2%(65/80),高于癌旁组织的6.2%(5/80)(χ2=65.67,P<0.05);肝癌组织Smad2阳性表达率为66.2%(53/80),高于癌旁组织的10.0%(8/80)(χ2=47.6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P73与TGF-β1、Smad2呈正相关(rs=0.841、0.405,P<0.05)。不同性别患者肝癌组织GP73、Smad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HBs Ag、AFP、有无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癌组织GP73、TGF-β1和Smad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血管侵犯患者肝癌组织GP73、TGF-β1和Smad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在肝癌组织中多呈阳性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蛋白质 高尔基体蛋白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ALL小鼠骨髓移植后GVHD和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夏云金 高清平 +3 位作者 万楚成 程范军 王为民 郭仁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了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GVHD和血清Th1 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BALB c小鼠ALL模型建立后 ,接受 11Gy全身照射 ,将昆明小鼠骨髓移植给该ALL模型小鼠。随机将BALB c小鼠... 为了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GVHD和血清Th1 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BALB c小鼠ALL模型建立后 ,接受 11Gy全身照射 ,将昆明小鼠骨髓移植给该ALL模型小鼠。随机将BALB c小鼠分A、B两组 ,A组移植后 0天至 7天皮下注射HGF ,B组皮下注射PBS。移植后观察A、B两组的GVHD症状和肝、小肠、皮肤的病理学变化 ;移植后第 8天取血检测IFN γ和IL 4水平。结果表明 :A组的GVHD症状积分低于B组 (P <0 .0 5 ) ;A、B两组的IFN γ均高于正常组 (P值分别 <0 0 5和0 0 0 1) ,但A组低于B组 (P <0 .0 1) ;A、B两组的IL 4均低于正常组 (P <0 .0 5 ) ,而A组的IL 4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HGF可减轻GVHD的严重程度 ,与HGF有调节Th1 Th2相关细胞因子趋于平衡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移植 GVHD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分子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促进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环境中的活化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温茜 熊文景 +2 位作者 刘苏东 周超颖 马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将本室构建与制备的双功能分子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IL2-GMCSF)蛋白作用于肿瘤条件培养基(TCM)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系(DC),检测其对DC细胞的活化,探讨其用于活化DC、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制备小鼠黑色... 目的将本室构建与制备的双功能分子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IL2-GMCSF)蛋白作用于肿瘤条件培养基(TCM)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系(DC),检测其对DC细胞的活化,探讨其用于活化DC、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制备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系的TCM,用以培养DC2.4细胞,同时分别添加IL2-GMCSF、GM-CSF、IL-2、或IL-2与GMCSF组合使用。24 h后,检测DC2.4细胞的吞噬与增殖活性、细胞成熟表型、细胞因子分泌与信号通路活化。结果 DC2.4细胞具有未成熟DC的特征,在TCM培养条件下吞噬能力增强、但增殖活性显著受抑,TCM对DC成熟表型表面标志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促进单核与DC来源的趋化因子(MDC),但抑制DC的IL-12分泌。与之相反,IL2-GMCSF主要借助其GM-CSF活性,促进DC2.4细胞的吞噬与增殖活性,并促进DC进一步成熟,且高表达IL-12与MDC。与GM-CSF相比,IL2-GMCSF可诱导更高的炎性NF-κB通路活化水平,而抑制调节性STAT3通路的活化。结论与GM-CSF单独作用相比,IL2-GMCSF可更好地促进肿瘤免疫抑制环境中的DC活化,有望成为有效的临床抗肿瘤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分子 白介素-2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佐周 胡晶 +1 位作者 牟玲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3-67,共5页
比较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进一步的研究BM-MSCs诱导成肝细胞所需的最佳诱导因子以及其用量。体外获取、培养大鼠BM-MSCs,将第3代BM-MSCs采用不同剂量的... 比较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进一步的研究BM-MSCs诱导成肝细胞所需的最佳诱导因子以及其用量。体外获取、培养大鼠BM-MSCs,将第3代BM-MSCs采用不同剂量的FGF-2和HGF诱导。诱导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Shiff染色法检测糖原的分泌;ELISA法检测AFP的分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白蛋白和CK19的分泌。诱导后BM-MSCs由梭形向多角形、卵圆形方向变化,AFP第3天就有分泌,第12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白蛋白、CK19和糖原第12天即有阳性表达,以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阳性率逐渐升高。第2组和第4组比其他组分泌的白蛋白、CK19和糖原均多。FGF-2比HGF具有更强的诱导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玉琪 李保平 +4 位作者 郭君红 李莉 李晓珍 Zhenfeng Duan 张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正常卵巢组织20例(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正常卵巢组织20例(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70例(卵巢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组卵巢组织中HGF、IGF-I及MMP-2的表达,分析3个因子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3个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①HGF、IGF—I和MMP-2在正常对照组、良性肿瘤组、卵巢癌组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卵巢癌组中,HGF、IGF-I及MMP-2的阳性表达在临床分期I~Ⅱ期和Ⅲ~Ⅳ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卵巢癌组中,HGF、IGF-I及MMP-2的阳性表达三者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HGF、IGF-I及MMP-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与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且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黏蛋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敏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邢荣春 郑军 +4 位作者 陈平 郑卫红 刘伟 何政 姚汝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肝细胞癌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常见的4种肝细胞癌细胞HepG2、BEL-7404、SK-HEP-1和MHCC97,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这4种肝癌细胞中E-cadherin的蛋...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肝细胞癌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常见的4种肝细胞癌细胞HepG2、BEL-7404、SK-HEP-1和MHCC97,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这4种肝癌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E-cadherin的表达与肝癌细胞EGFR-TKI治疗抑制率的相关性。结果 4种肝癌细胞中HepG2、BEL-7404表达E-cadherin呈阳性并对EGFR-TKI治疗敏感,PD153035和吉非替尼两种EGFR-TKI的药物浓度与肝癌细胞HepG2、BEL-7404的生存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然而,肝癌细胞SK-HEP-1和MHCC97中E-cadherin表达阴性并对EGFR-TKI治疗耐药,PD153035和吉非替尼两种药物浓度与肝癌细胞MHCC97、SK-HEP-1的生存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另外,E-cadherin表达阴性细胞SK-HEP-1转染E-cadherin目的基因后与转入空载体的肝癌细胞相比,EGFR-TKI治疗的敏感性上调(P<0.05)。结论 E-cadherin在调节EGFR分子靶向治疗的敏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蛋白 表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抑制 细胞 肿瘤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霞 费小明 +2 位作者 陆化 胡慧瑾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04-1208,共5页
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Transwell模型观察MM患者骨髓MSC经2.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前后的体外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 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Transwell模型观察MM患者骨髓MSC经2.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前后的体外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MSC的H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2.5 nmol/L的硼替佐米作用48小时后,MSC的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HGF mRNA在MSC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两者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可抑制MM患者骨髓MSC的迁移,同时可下调其趋化相关因子H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吲哚酮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9
作者 李卡 朱驹 +2 位作者 宋云龙 张万年 陈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十站:从报道的2一叫咪酮类***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选取35个化合物,采用分子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最小二乘匹配法叠合分子建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十站:从报道的2一叫咪酮类***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选取35个化合物,采用分子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最小二乘匹配法叠合分子建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模型。结果: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 Q’一0.625,传统相关系数 r’一0.968,F;。。一175.475,标准误 S。一0.124。结论:利用COMFA方法建立的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指导新的活性更优的抑制剂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吲哚酮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抗血管生成 肿瘤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酪氨酸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巨噬细胞M1、M2亚型及斑块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亮 胡泽平 +3 位作者 圣波 郭影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血脂、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巨噬细胞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Ⅰ(ArgⅠ)表达和AS斑块成分的影响。方法 24只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S模型组、...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血脂、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巨噬细胞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Ⅰ(ArgⅠ)表达和AS斑块成分的影响。方法 24只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S模型组、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其中Ad-HGF组分别于喂养4、5、6周后肌肉注射1 ml Ad-HGF(5×109PFU/ml),正常组和AS模型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1 ml/只)肌肉注射。12周后处死模型兔,分别测定血脂、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IMT)、胶原纤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巨噬细胞的含量,主动脉HGF、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iNOS、ArgⅠ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S模型组血脂水平、主动脉iNOS表达、IMT、胶原纤维及巨噬细胞含量明显增加(P<0.05),主动脉HGF、c-Met、ArgⅠ的蛋白表达、VSMCs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AS模型组相比,Ad-HGF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别,主动脉iNOS表达、IMT及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HGF、c-Met、ArgⅠ的蛋白表达及胶原纤维含量、VSMCs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HGF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浸润,诱导M2型巨噬细胞分化,增加斑块胶原纤维和VSMCs含量而促进斑块稳定,抑制A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生长因子 间质-上皮转化因子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NK4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超 侯玲玲 胡红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9-1076,共8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活性由c-Met蛋白所介导.HGF/c-Met信号通路在肿瘤生成、侵袭、转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方面起重要促进作用.因此,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可以作为抗肿瘤...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活性由c-Met蛋白所介导.HGF/c-Met信号通路在肿瘤生成、侵袭、转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方面起重要促进作用.因此,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设计的靶点.其中,HGFα链N端447个氨基酸组成的NK4蛋白是HGF的特异性拮抗剂,它不仅通过抑制HGF/c-Met系统的信号转导发挥抗肿瘤效应;而且可以通过拮抗HGF和其它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NK4的这种双重抗肿瘤功能使其成为一类很有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本文就NK4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4 细胞生长因子(HGF) 抑制肿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环氧化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雅兰 乌日娜 +1 位作者 杨高云 王晓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分别检测30例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MIF、COX-2及VEGF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0例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IF的平均吸光度(MA)值为0.32+0.03,COX-2的平均A值为0.31±0.02,VEGF的平均A值为0.30±0.05,以上3个因子在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系统学意义(P<0.05)。以上3种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2、0.81、0.78(P<0.05)。结论: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IF、COX-2及VEGF表达水平明显改变,该3种因子可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γ2和SCD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改改 刘红丽 +4 位作者 孙永健 彭战 李一鸣 席守民 沈国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有脂代谢异常,但脂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探讨脂代谢异常在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癌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有脂代谢异常,但脂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探讨脂代谢异常在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癌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ishak评分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和探讨PPARγ2,SCD1及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在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2,SCD1及VEGF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率分别为40.00%、46.70%、75.50%.相关性分析发现SCD1和VEGF之间存在相关性(r=0.482,p≤0.001),但是PPARγ2和SCD1(r=0.221,p=0.164),以及PPARγ2与VEGF(r=0.219,p=0.169)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该研究提示脂代谢相关基因与血管生成相关,但不通过PPARγ2调控SCD1途径;脂代谢相关基因SCD1是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后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清泳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EGF 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海安市中医院...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EGF 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海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5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EFEMP2表达水平。分析EFEMP2表达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EFEMP2水平均随时间进展呈升高趋势。生存组不同时间节点时EFEMP2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FEMP2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低EFEM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和T3-EFEMP2均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生存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EFEMP2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生存预后呈非线性关系(P<0.05)。结论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FEMP2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有关,其水平低提示TACE治疗临床获益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样细胞外基质2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谈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5-586,共2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9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简称为A组,30例),微量蛋白尿组(简称为B组,30例),大量蛋白尿组(简称为C组,32例)...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9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简称为A组,30例),微量蛋白尿组(简称为B组,30例),大量蛋白尿组(简称为C组,32例),选择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HGF、空腹血糖(FBG)、血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血清HGF、FBG、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B组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患者血清HGF、FBG水平显著上升(P<0.05);TG、LDL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GF水平与FBG、H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9,0.373;P=0.000,0.012),HGF水平与TG、LDL水平无相关性(r=0.071,0.018;P=0.782,0.893)。结论:HGF可作为DN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检测HGF有利于早期DN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VEGF-C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洪亮 何等旗 +2 位作者 张志瑞 徐继莲 席亚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研究HGF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中VEGF-C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ca8113细胞,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浓度HGF作用下以及分别用LY294002、U0126、SP600125、SB203580信号通路抑制剂阻断PI3K/Akt、P44/P22MAPK、JNK... 目的:研究HGF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中VEGF-C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ca8113细胞,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浓度HGF作用下以及分别用LY294002、U0126、SP600125、SB203580信号通路抑制剂阻断PI3K/Akt、P44/P22MAPK、JNK、P38MAPK信号通路后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培养液中HGF浓度的增加,Tca8113细胞中VEGF-C的表达水平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HGF浓度为40 ng/ml时,VEGF-C表达水平最高。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P42/44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显著抑制了HGF刺激下Tca8113的VEGF-C蛋白的表达(P<0.01);而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和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对HGF刺激下Tca8113的VEGFC蛋白的表达影响甚微(P>0.05)。结论: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中,随着HGF浓度的增加,VEGF-C的表达先增高后降低。PI3K/Akt和P44/P22MAPK信号通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信号通路 信号通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对CCl_4损伤的人肝细胞及大鼠肝星状细胞株的影响及其机制
17
作者 李玉香 张凯宇 +3 位作者 张一宁 王峰 姜艳芳 牛俊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的表达对CCl4损伤的人肝细胞及大鼠肝星状细胞株(CFSC-2G)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对CCl4损伤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凋亡产生的机制。方法:将获得的稳定转染HL-7702细胞克隆...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的表达对CCl4损伤的人肝细胞及大鼠肝星状细胞株(CFSC-2G)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对CCl4损伤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凋亡产生的机制。方法:将获得的稳定转染HL-7702细胞克隆,分为4组,Ⅰ组为转染PCI-neo-hHGF实验组,Ⅱ组为转染PCI-neo空载体对照组,Ⅲ组为仅加入脂质体的对照组,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blotting测定转染PCI-neo-hHGF的HL-7702细胞和CFSC-2G细胞中hHGF、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L-7702细胞转染PCI-neo-HGF并培养48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PCI-neo空载体对照组、脂质体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HL-7702细胞(P<0.01),而且随着转染PCI-neo-HGF剂量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I-neo-HGF转染的HL-7702细胞caspase-3蛋白质表达量较CCl4损伤的HL-7702细胞和PCI-neo转染的HL-7702细胞明显降低,未检测到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质的表达;PCI-neo-HGF转染的CFSC-2G细胞caspase-3蛋白质表达量较CCl4诱导的CFSC-2G增加,caspase-9蛋白质表达也呈阳性。结论:PCI-neo-HGF可促进体外培养的HL-7702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够抑制CCl4损伤的HL-7702细胞的凋亡,促进大鼠CFSC-2G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CFSC-2G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CASPASE-8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静脉区肝实质细胞在部分小鼠肝损伤过程中通过分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促进肝脏再生
18
作者 黄鹏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46,共1页
【据《Hepatology》2017年12月报道】题:中央静脉区肝实质细胞在部分小鼠肝损伤过程中通过分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促进肝脏再生(作者Liu J等)肝脏再生通常发生在各种肝损伤之后,其中机制研究最清楚的是部分肝切除引起的肝脏再生。但近年... 【据《Hepatology》2017年12月报道】题:中央静脉区肝实质细胞在部分小鼠肝损伤过程中通过分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促进肝脏再生(作者Liu J等)肝脏再生通常发生在各种肝损伤之后,其中机制研究最清楚的是部分肝切除引起的肝脏再生。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他肝脏损伤往往可能采用不同的机制来促进肝脏再生。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Liu等发现在酪氨酸血症或CCl 4长期处理引起的肝损伤后,肝脏中会诱导产生大量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2。但类似现象并未在部分肝切除或CCl 4单次诱导产生的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 急性损伤 脏再生 实质细胞 中央静脉 分泌 小鼠 HEPAT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鲍勇 王邦宁 +4 位作者 胡泽平 程源 陈大年 刘敏 宋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心肌注射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SHR为心肌纤维化模型,随机抽取6只作为阳性对照组,其余24只再随机平分为腺病毒组、Ad-HGF组。腺病毒组、Ad-HGF组SHR开胸... 目的探讨局部心肌注射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SHR为心肌纤维化模型,随机抽取6只作为阳性对照组,其余24只再随机平分为腺病毒组、Ad-HGF组。腺病毒组、Ad-HGF组SHR开胸,左心室壁5点分别注射0.1 ml null-Ad5和5×109Pfu/ml Ad5-HGF,术后两组分别存活8只和10只,于4周时处死其中6只。处死前测量左心室内压,ELISA法测定心肌HGF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心肌Bcl-2和Bax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采用TUNEL,Western blot法测定HGF、AT1R、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Ad-HGF组左室内压表现为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下降(P<0.05)、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度(-dp/dtmax)下降(P<0.05),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度(+dp/dtmax)上升(P<0.05)。心肌HGF、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显著升高(P<0.05);AngⅡ、AT1R与促细胞凋亡基因Bax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Ad-HGF可以降低SHR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GF抑制AngⅡ、AT1R、Bax,上调Bcl-2,提高Bcl-2/Bax比例,同时降低心室壁压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重组腺病毒-细胞生长因子 AngⅡ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Hep3B细胞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传梅 崔映波 +3 位作者 童淑芬 梁蕾蕾 李小洁 狄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5,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HepB3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凋亡素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定制合成CIP2A特异性siR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Apoptin。以pcDNA3... 目的:探讨肝癌HepB3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凋亡素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定制合成CIP2A特异性siR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Apoptin。以pcDNA3-HA-Apoptin和CIP2AsiRNA共转染HepB3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pcDNA3-HA-Apoptin和CIP2Ascrambled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转染pcDNA3和CIP2A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和CIP2Ascrambled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epB3细胞中CIP2A和HA-Apoptin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pB3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A-Apoptin在HepB3细胞核、质分布。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B3细胞内中CIP2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B3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A-Apoptin在HepB3细胞质内的分布增多。结论:肝癌HepB3细胞中CIP2A表达水平下调降低了凋亡素诱导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 凋亡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