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性肝损伤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曾祥昌 饶泰 +4 位作者 陈露露 李超鹏 曾贵荣 陈军 欧阳冬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3-1146,共14页
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表明,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是目前报道与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最强的遗传因素。由于HLA等位基因的阳性预测值低... 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表明,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是目前报道与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最强的遗传因素。由于HLA等位基因的阳性预测值低,给药前HLA基因筛查对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转化价值有限;但其阴性预测值较高,在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和因果关系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抗原加工呈递通路、T细胞受体、免疫刺激分子、细胞因子等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被发现与药物性肝损伤有关;未来将这些基因与HLA联合分析或许可加深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的理解,同时推动其转化应用于临床来改善人类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损伤 人类白细胞抗原 免疫遗传 药物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免疫调控 被引量:6
2
作者 边莉 郭子宽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41-444,共4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近年来,对HGF在免疫系统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HGF的免疫调节效应逐渐被阐明。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就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免疫调...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近年来,对HGF在免疫系统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HGF的免疫调节效应逐渐被阐明。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就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如HGF调控T、B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功能,调节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预防和治疗实验性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促进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在心、肝、肾等器官移植中发挥保护作用并促进组织再生,以及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调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哈小琴 刘登瑞 +4 位作者 杨小龙 吕同德 高明太 唐瑜 昌业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3-1065,1070,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3×108cfu减毒沙门氏菌(Ty)、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Typl-GFP)、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Typl-HGF)、10NaHCO3于第0... 目的:探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3×108cfu减毒沙门氏菌(Ty)、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Typl-GFP)、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Typl-HGF)、10NaHCO3于第0、14、28天灌胃免疫小鼠,末次免疫后7天,分别收集各组动物全血及血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凝全血中CD4+T、CD8+T及IgM、IgG1、IgA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IgG1,MTT法检测脾脏组织中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Typl-HGF组CD4+T、CD8+T、、CD4+/CD8+比值与其它三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P<0.01);其IgM、IgA与NaHCO3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Ty、Typl-GFP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P<0.01,P<0.05),而IgG1与NaHCO3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ELISA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基本一致;Typl-HGF组脾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其它实验组(P<0.05)。结论:初步证明口服Typl-HGF后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英 方海林 +1 位作者 刘敬东 姚航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 H G F/ S F)、转化生长因子β( T G Fβ)在结核性胸腔积液( T B P E)中的表达,寻找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标记。方法:用 H G F/ S F E L I S A 药盒和...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 H G F/ S F)、转化生长因子β( T G Fβ)在结核性胸腔积液( T B P E)中的表达,寻找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标记。方法:用 H G F/ S F E L I S A 药盒和生物法测定32 例胸腔积液中 H G F/ S F和 T G Fβ水平,并对 T B P E组中10 例病人同时作血清 H G F/ S F、 T G Fβ检测。结果: H G F/ S F在 T B P E中为7.5±7.3 ng/m l,高于非 T B P E的0.98±0.88 ng/m l( P< 0.05)。10 例 T B P E者的胸水和血清 H G F/ S F含量分别是10.9±6.6 ng/m l和1.9±1.7ng/m l( P< 0.002)。 T G Fβ在 T B P E中含量为27.3±11.1 ng/m l,高于其在血清中的含量3.9±3.3 ng/m l( P< 0.001),也高于对照血清的1.87±1.05 ng/m l( P> 0.05)。结论:在 T B P E中存在高水平 H G F/ S F、 T G Fβ。这可能与结核性肉芽肿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免疫学 细胞扩散因子/免疫 转化生长因子β/免疫 结核 胸膜/诊断 胸腔积液/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化疗栓塞治疗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
5
作者 熊正平 杨树仁 +5 位作者 梁赵玉 黎凤媛 周顺科 肖恩华 张子曙 于小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评估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前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 30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第 1次TACE术前 1d、术后 3~ 4d及 2 8~ 30d测量血清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目的 评估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前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 30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第 1次TACE术前 1d、术后 3~ 4d及 2 8~ 30d测量血清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ELISA)定量测定血清VEGF水平。TACE术后 6个月CT及DSA评估患者肝癌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 ,术后血清VEGF水平与术前比较增高 (P <0 .0 5 )。转移性肝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为 (2 11.0 6± 112 .11) pg/ml,显著高于非转移性肝癌组患者 (135 .79± 4 9.82 )pg/ml(P <0 .0 5 )。 结论 综合评价VEGF水平与影像学表现能较好的了解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 细胞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影像 VEGF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预测肝细胞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嘉慧 朱绍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88,219,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预后差异显著。免疫组化标志物在HCC的诊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依赖有创病理检测,难以早期动态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预后差异显著。免疫组化标志物在HCC的诊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依赖有创病理检测,难以早期动态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凭借多参数成像特性为无创预测HCC免疫组化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新进的影像组学技术在标志物预测方面也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缺乏系统性综述讨论MRI在预测HCC免疫组化标志物方面的应用价值。本文归纳总结了MRI形态学、功能学及影像组学预测HCC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细胞角蛋白19、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53肿瘤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免疫组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MRI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HCC免疫组化标志物中的作用以及研究技术的优劣势。本文发现传统MRI在预测免疫标志物时缺乏影像征象与病理机制的关联验证且部分影像特征特异性不足,而影像组学单中心小样本建模导致特征稳定性受限且模型可解释性低。未来研究需整合多模态功能MRI、多中心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融合技术构建无创评估体系,推动HCC诊疗模式向影像智能决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组化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肝内胆管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佳璇 马佳美 +1 位作者 李晓萌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76,201,共5页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10%~20%,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中关键性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显著影响ICC预后。由于现有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10%~20%,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中关键性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显著影响ICC预后。由于现有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引入影像组学技术可无创性预测并及时监测TIME免疫指标,了解其瘤内瘤周信息提升ICC精准诊疗。影像组学基于机器学习高通量提取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病理、基因及免疫等领域的多种参数构建免疫指标预测模型,用于ICC风险分层、预后评估和开发新型免疫疗法等。目前模型预测指标较为单一,模型泛化能力尚需提升;未来深度融合影像基因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等其他组学研究,开发多模态融合模型,构建多中心、标准化数据库推进临床转化研究。本文归纳基于影像组学量化TIME相关免疫指标并探索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ICC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灵溪 李妹 +4 位作者 付艺伟 路丽霞 马晓萱 王荣琦 南月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33-4039,共7页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13例初治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66)、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n=22)、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n=25),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EGF、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RECIST)于治疗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以评价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疾病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及相关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TACE组、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及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的ORR分别为17.14%(6/35)、33.33%(4/12)、54.55%(6/11),DCR分别为28.57%(10/35)、41.67%(5/12)、72.73%(8/11),治疗12个月的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的ORR和DCR高于TACE组(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中位PFS(15.039个月)高于TACE组(8.757个月)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9.680个月)(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行TACE次数低于TACE组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P<0.05)。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和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高于TACE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0.629。血清VEGF联合PIVKA-Ⅱ、VEGF联合AFP、VEGF联合AFP及PIVKA-Ⅱ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AUC分别为0.781、0.869、0.872(P<0.001)。结论 TACE联合靶免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患者PFS。患者血清VEGF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原发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表达与胃癌肝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燕来 李增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34-26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GF和及其受体c-Met在胃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比两者在原发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状态,探讨二者及临...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GF和及其受体c-Met在胃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比两者在原发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状态,探讨二者及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发生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组织中HGF呈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组织中c-Met呈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和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HGF表达、c-Met表达与胃癌肝转移有关;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胃癌肝转移无关。原发癌和肝转移癌HGF表达一致性分析存在显著差异。原发癌和肝转移癌c-Met表达一致性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HGF和c-Met的高表达与胃癌肝转移机制有关,对于c-Met表达程度的评估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肝转移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生长因子 C-MET 转移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宗利丽 李亚里 +2 位作者 宋三泰 江泽飞 赵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Ⅰ/Ⅱ期患者28例,Ⅲ/Ⅳ期患者26例)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及2...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Ⅰ/Ⅱ期患者28例,Ⅲ/Ⅳ期患者26例)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及24例正常对照组妇女在位内膜HGF、c-Met的分子和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HGF、c-met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与异位内膜一致,但阳性切片中,异位内膜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内膜细胞HGF/c-Me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相近,无明显差异。对照组、Ⅰ/Ⅱ期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与Ⅲ/Ⅳ患者在位、异位内膜比较,HGF、c-met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频率依次上升,组间差异显著(P<0.01)。Ⅰ/Ⅱ期、Ⅲ/Ⅳ期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与对照组比较,HGF、c-met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频率有显著差异;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比较,HGF/c-Met阳性表达频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显著差异。Ⅲ/Ⅳ期患者c-Met强阳性表达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HGF、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相关,在位内膜性质的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C-MET 表达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癌及慢乙肝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海燕 董江龙 +4 位作者 王建彬 刘莲 叶立红 陈勇良 郑艳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在慢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及150例慢乙肝组织BFGF行免疫组化定量检测,比较其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血清透明质酸(...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在慢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及150例慢乙肝组织BFGF行免疫组化定量检测,比较其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的关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BF-GF及血清HA、CⅣ随纤维化进展而表达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BFGF与血清HA、CⅣ呈正相关,r=0.869、0.793,(P<0.01)。结论肝组织BFGF不仅可作为评价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可提供针对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及选择多靶点拮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纤维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浸润树突状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明威 王欣 +2 位作者 张静 徐敏 多吉次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研究肝细胞癌(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浸润性树突状细胞(DC)的相关性。用免疫 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5例HCC组织标本VEGF的表达及s-100阳性标记的DC数量,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在HCC 中VEGF的阳性表达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 研究肝细胞癌(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浸润性树突状细胞(DC)的相关性。用免疫 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5例HCC组织标本VEGF的表达及s-100阳性标记的DC数量,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在HCC 中VEGF的阳性表达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28/45)和46.7%(21/45),VEGF及DC均与肝癌的转 移有关(P均<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DC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DC的 浸润程度呈负相关,两者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树突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分化及其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陶晓峰 刘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艾德曼森(Edmondson)分级对肝癌组织进行分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3例肝细胞癌组织、癌...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艾德曼森(Edmondson)分级对肝癌组织进行分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3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3例正常肝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1)3组HIF-1α、VEGF表达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肝组织组HIF-1α、VEGF表达程度与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组HIF-1α与肝癌组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组VEGF表达程度与肝癌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侵袭性与低侵袭性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程度与Edmondson分级间均无等级相关关系(rs分别为0.225及0.162,P>0.05)。(4)肝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VEGF表达间有等级相关关系(rs=0.597,P<0.05)。结论 HIF-1α和VEGF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的形成间接维持和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咏梅 吴宗贵 +4 位作者 黄佐 陈金明 殷仁富 朱烨 仲人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内及治疗 2周后血清HGF水平 ,其中UA组又根据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时冠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分为有固定狭窄患者与无固定狭窄患者两部分。结果 :UA组入院 2 4小时内血清HGF水平比对照组和SA组均高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对 ( 64 8 90±115 2 0 )pg/ml和 ( 72 8 5 3± 2 88 14 ) pg/ml]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血清HGF水平与UA分型有关 ,UA组无固定狭窄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有固定狭窄患者 [( 848 44± 14 6 49)对 pg/ml( 185 5 88± 15 44 0 7)pg/ml,P <0 0 1]。UA组发病 2周后血清HGF水平由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下降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 ;其中UA组在 3个月内发生冠脉事件的 5例患者 2周后的血清HGF水平平均为 ( 15 46 80± 93 2 12 ) pg/ml,明显高于UA组患者的平均水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SA组经治疗后血清HGF水平变化不大 (P >0 0 5 )。结论 :UA患者血清HGF动态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琳 唐良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2例子宫内膜腺癌、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 -Met的表达 ,并结...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2例子宫内膜腺癌、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 -Met的表达 ,并结合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 ,对结果进行 χ2 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统计分析 ,从而判断其价值。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GF及c -Met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明显增高 ;子宫内膜癌的期别越晚、分化越差 ,c -Met表达越强。结论 :HGF、c -Met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c -Met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青俐 党瑜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HGF、V...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HGF、VEGF、TNF-α水平,与2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按心绞痛分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22例,与HGF、VEGF、TNF-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GF水平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VEGF、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GF、VEGF、TNF-α水平与心绞痛分级呈正相关(r1=0.864P<0.01;r2=0.682P<0.01;r3=0.403P<0.01)。结论:HGF、VEGF、TNF-α与心绞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HGF较其他两项指标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细胞生长因子 相关性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冠心病病变程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冠心病患者 显著性差异 血清VEGF HGF 指标相关性 对照组 心绞痛 相关分析 正相关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17
作者 王志刚 窦科峰 +2 位作者 付由池 钱崇宽 黄汉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肝细胞癌 (HCC)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4 5例H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 β1多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HCC和癌...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肝细胞癌 (HCC)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4 5例H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 β1多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HCC和癌旁肝组织TGF β1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HCC中TGF β1的表达和MVD均高于癌旁肝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转移高危组中二者均高于转移低危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二者在肿瘤大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HCC中TGF β1表达强度与MV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TGF β1在肝癌组织中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肿瘤MVD和TGF β1蛋白表达二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癌旁组织 转化生长因子Β1 微血管密度 关系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
18
作者 黄玲 惠延年 +1 位作者 韩泉洪 马吉献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 观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视网膜前膜 (ERM )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HGFR)的表达情况。方法 对 1 5例复杂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发PV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时 ,对剥离的视网膜前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HGFR的表达情况... 目的 观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视网膜前膜 (ERM )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HGFR)的表达情况。方法 对 1 5例复杂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发PV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时 ,对剥离的视网膜前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H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HGFR在 6例PVR C级膜标本中 ,5例HGFR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 83 3% ;9例PVR D级增殖膜标本中 ,有 7例HGFR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 77 8%。C级和D级的增殖膜HGFR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提示HGF在PVR的形成和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 PVR E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
19
作者 王丽丽 黄玲 朱赛林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不同时期视网膜前膜(ERM)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的表达情况。 方法 13例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剥离视网膜前膜。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HGFR在ERM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7例Ⅳ、V期ERM标本... 目的 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不同时期视网膜前膜(ERM)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的表达情况。 方法 13例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剥离视网膜前膜。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HGFR在ERM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7例Ⅳ、V期ERM标本中,5例HGF受体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1.4%;6例PDRⅥ期增殖前膜标本中,有5例HGF受体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3.3%。HGF受体阳性表达率与PDR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HGF受体在PDR视网膜前增生膜中表达,提示HGF可能参与了PDR增生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前膜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 PDR E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冬 陈彩云 +1 位作者 夏宗江 李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结果:60例原发性肝癌的VEGF阳性表达率(71.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0.0%)(P...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结果:60例原发性肝癌的VEGF阳性表达率(71.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0.0%)(P<0.05)。但临床Ⅲ~Ⅳ期的表达率(80.0%)与Ⅰ~Ⅱ期的表达率(63.3%)无统计学差异(P>0.05)。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阳性表达率(6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P<0.05),但临床Ⅲ~Ⅳ期的表达率(66.7%)与Ⅰ~Ⅱ期的表达率(53.3%)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和PCNA可以作为评价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