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亮
张亚莉
+4 位作者
谢晨
王蓉
赵四海
贾玉枝
刘恩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 PPAR )γ高表达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从5~6周龄C57BL/6J小鼠分离培养原代肝细胞,分别用LacZ腺病毒( Ad/LacZ)或PPARγ腺病毒( Ad/PPARγ)感染细胞48 h,油红O...
目的:研究外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 PPAR )γ高表达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从5~6周龄C57BL/6J小鼠分离培养原代肝细胞,分别用LacZ腺病毒( Ad/LacZ)或PPARγ腺病毒( Ad/PPARγ)感染细胞48 h,油红O染色检测原代肝细胞脂肪积聚情况;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PARγ、成脂相关基因aP2和CideA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小鼠肝细胞透光度好,胞核圆且透亮,细胞呈圆形生长,有双核,连接成片状或岛状。用Ad/LacZ或Ad/PPARγ感染48 h后,Ad/LacZ组肝细胞几乎无脂肪积聚,而Ad/PPARγ感染肝细胞中有大量脂肪滴沉积。外源PPARγ刺激作用下,肝细胞中PPARγ、aP2、FGF21、CideA mRNA表达增加,而adiponectin mRNA表达下降(均P<0.05)。 Ad/PPARγ感染后,PPARγ和aP2蛋白表达也增加。结论:高表达PPARγ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细胞学
PPARγ/生物合成
脂肪生成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瓶变速培养对微胶囊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及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滟珊
喻成波
+1 位作者
曹红翠
李兰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3-409,共7页
目的:观察匀速与变速旋转培养对微胶囊HepLL永生化人肝细胞、HepG2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步法海藻酸钠—壳聚糖( AC)微胶囊包裹HepG2及HepLL细胞,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按转速分3小组。动态观察并测量各组聚集体大...
目的:观察匀速与变速旋转培养对微胶囊HepLL永生化人肝细胞、HepG2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步法海藻酸钠—壳聚糖( AC)微胶囊包裹HepG2及HepLL细胞,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按转速分3小组。动态观察并测量各组聚集体大小、数目变化,ELISA动态检测各组白蛋白合成量,比色法检测氨的清除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安定转化功能。结果:与匀速旋转培养组相比,变速旋转培养组微胶囊细胞第6、8、10、12、14、16天聚集体平均个数、平均最大径、白蛋白合成量、氨清除量以及安定转化量均明显提高(均P<0.01),微胶囊HepLL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白蛋白合成量、氨清除量及安定转化功能均优于HepG2(均P<0.01)。结论:微胶囊转瓶变速培养显著加快微胶囊HepLL、HepG2细胞聚集体形成并提高细胞活性,未来HepLL有可能代替HepG2用于人工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胶囊
肝细胞/细胞学
培养基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学
细胞
培养技术/方法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亮
张亚莉
谢晨
王蓉
赵四海
贾玉枝
刘恩岐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心血管中心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研究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2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文摘
目的:研究外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 PPAR )γ高表达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从5~6周龄C57BL/6J小鼠分离培养原代肝细胞,分别用LacZ腺病毒( Ad/LacZ)或PPARγ腺病毒( Ad/PPARγ)感染细胞48 h,油红O染色检测原代肝细胞脂肪积聚情况;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PARγ、成脂相关基因aP2和CideA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小鼠肝细胞透光度好,胞核圆且透亮,细胞呈圆形生长,有双核,连接成片状或岛状。用Ad/LacZ或Ad/PPARγ感染48 h后,Ad/LacZ组肝细胞几乎无脂肪积聚,而Ad/PPARγ感染肝细胞中有大量脂肪滴沉积。外源PPARγ刺激作用下,肝细胞中PPARγ、aP2、FGF21、CideA mRNA表达增加,而adiponectin mRNA表达下降(均P<0.05)。 Ad/PPARγ感染后,PPARγ和aP2蛋白表达也增加。结论:高表达PPARγ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相关基因表达。
关键词
肝细胞/细胞学
PPARγ/生物合成
脂肪生成
细胞
培养的
Keywords
Mice,inbred C57BL
Hepatocytes/cytology
PPAR gamma/biosynthesis
Lipogenesis
Cells,cultured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瓶变速培养对微胶囊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及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滟珊
喻成波
曹红翠
李兰娟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3-409,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SS2013AA020102)
文摘
目的:观察匀速与变速旋转培养对微胶囊HepLL永生化人肝细胞、HepG2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步法海藻酸钠—壳聚糖( AC)微胶囊包裹HepG2及HepLL细胞,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按转速分3小组。动态观察并测量各组聚集体大小、数目变化,ELISA动态检测各组白蛋白合成量,比色法检测氨的清除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安定转化功能。结果:与匀速旋转培养组相比,变速旋转培养组微胶囊细胞第6、8、10、12、14、16天聚集体平均个数、平均最大径、白蛋白合成量、氨清除量以及安定转化量均明显提高(均P<0.01),微胶囊HepLL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白蛋白合成量、氨清除量及安定转化功能均优于HepG2(均P<0.01)。结论:微胶囊转瓶变速培养显著加快微胶囊HepLL、HepG2细胞聚集体形成并提高细胞活性,未来HepLL有可能代替HepG2用于人工肝治疗。
关键词
壳聚糖
胶囊
肝细胞/细胞学
培养基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学
细胞
培养技术/方法
旋转
Keywords
Chitosan
Capsules
Hepatocytes/cytology
Culture media
Cells,cultured/cytology
Cell culture techniques/methods
Rotation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白亮
张亚莉
谢晨
王蓉
赵四海
贾玉枝
刘恩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瓶变速培养对微胶囊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及活性的影响
陈滟珊
喻成波
曹红翠
李兰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