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D、GSH-PX、CAT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监测对肝组织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晶 高建立 +2 位作者 冯颖 李杰 安伟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本实验通过对原发性肝癌2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2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清胆红素、白... 本实验通过对原发性肝癌2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2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清胆红素、白蛋白、ALT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由基(FR)反应参与了肝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血浆LPO和红细胞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GSH-PX CAT 肝组织损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Nd:YAG激光对羊肝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卓忠雄 高云华 +2 位作者 徐龙江 张在根 曹良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超声 经皮穿刺 ND:YAG激光 肝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动态观察Nd:YAG激光对羊肝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卓忠雄 高云华 +2 位作者 徐龙江 张在根 曹良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 :超声动态观察Nd :YAG激光凝固羊肝组织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超声动态观察组织间激光凝固 (interti tiallaserphotoloaglationILP)术后羊肝凝固靶区不同时期声像图特征及相应病理改变情况。ILP术后 10只山羊 ,第 3 5 7 1... 目的 :超声动态观察Nd :YAG激光凝固羊肝组织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超声动态观察组织间激光凝固 (interti tiallaserphotoloaglationILP)术后羊肝凝固靶区不同时期声像图特征及相应病理改变情况。ILP术后 10只山羊 ,第 3 5 7 10 15天各处死 2只 ,处死前超声观察靶区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显像 ,并监测其肛温及肝功能变化 ,并与术前相应指标对照 ;处死后靶区取组织送病检。结果 :随着凝固术后时间延长损伤区声像图显示越来越清晰 ,从内到外呈无回声区、强回声区、低回声带及强回声环 ;强回声区范围渐渐缩小 ,低回声带渐渐增宽 ,强回声环渐渐清晰等变化趋势。损伤区边缘早期为充血、出血 ,一周后可见增生的纤维细胞 ,毛细胆管及毛细血管。羊血清谷丙转酶术后呈一过性升高 ;肛温术后呈反应性升高。无气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声显像能准确反映靶区动态变化 ;Nd :YAG激光凝固肝组织效果肯定 ;方法安全可靠 ;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肝组织损伤 超声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其肝组织损伤关系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4
作者 刘伟 赵伟 罗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探讨成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随机选择5 0例成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检测其血清HCV RNA水平 ,肝穿刺活检 ,光镜多视野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随着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升高 ,其肝组织病... 探讨成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随机选择5 0例成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检测其血清HCV RNA水平 ,肝穿刺活检 ,光镜多视野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随着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升高 ,其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加重不明显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 肝组织损伤 相关性 血清 HCV-RNA水平 PCR法 HA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急性非洲猪瘟肝组织损伤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樵锋 李慧 +7 位作者 梁浩钊 徐志高 张伟伦 罗颖 许正涛 杨鸿 黄璐琦 邓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9,共9页
为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肝的组织损伤及其病理机制,本试验人工接种ASFV(Pig/HLJ/18毒株,剂量为210 HAD50/mL),复制急性非洲猪瘟病例,观察13头死亡猪肝脏的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采用原位PCR方法,对肝内ASFV病毒VP73蛋白进行定位,以... 为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肝的组织损伤及其病理机制,本试验人工接种ASFV(Pig/HLJ/18毒株,剂量为210 HAD50/mL),复制急性非洲猪瘟病例,观察13头死亡猪肝脏的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采用原位PCR方法,对肝内ASFV病毒VP73蛋白进行定位,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IFN-γ和凋亡因子Bax、Bcl-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SFV可对肝的组织结构造成明显损伤,随病程的延长病变逐渐加重,剖检见肝脏淤血、出血,灰白色花斑状炎症灶,胆囊水肿,充血出血。组织学病变以出血和病毒性肝炎为主,肝细胞水肿、坏死和凋亡,淋巴细胞浸润;ASFV主要分布于肝窦、肝小叶汇管区、小叶间质的巨噬细胞;TNF-α、IL-1β、IFN-γ主要在巨噬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随损伤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Bax表达升高(P<0.01)的同时Bcl-2表达下降(P<0.01),诱导了细胞凋亡发生。本研究结果提示ASFV通过对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诱导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并激活炎症级联反应,从而造成严重的肝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VP73 肝组织损伤 炎症因子 BAX BCL-2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与L-谷氨酸诱导树鼩肝组织损伤
6
作者 陆姜利 郭玉倩 +3 位作者 钱忠义 角建林 梁张 郑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究D-半乳糖与L-谷氨酸对树鼩肝组织损伤及机制。方法雄性树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组)、D-半乳糖组(D组)、L-谷氨酸组(G组)、D-半乳糖组+L-谷氨酸组(D+G组),每周称量体重、计算存活率。给药8周后,心脏采血处死树鼩,4%多聚甲醛灌... 目的探究D-半乳糖与L-谷氨酸对树鼩肝组织损伤及机制。方法雄性树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组)、D-半乳糖组(D组)、L-谷氨酸组(G组)、D-半乳糖组+L-谷氨酸组(D+G组),每周称量体重、计算存活率。给药8周后,心脏采血处死树鼩,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肝,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LR2、NF-κB和P-gp表达。结果相对于第1周,第8周D+G组树鼩体重下降。G组、D组、D+G组生存率下降,肝细胞变性、水肿、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中央静脉、门静脉、分支胆管扩张,其中D+G组最严重。相对于CT组,D组、G组和D+G组的TLR2(P<0.05)、NF-κB(P<0.01)和P-gp(P<0.01)表达均升高;在3个处理组中,D+G组的TLR2(P<0.05)、NF-κB(P<0.01)和P-gp(P<0.01)表达显著高于D组和G组。结论D-半乳糖、L-谷氨酸单独或联合给药均可引起树鼩肝组织损伤,联合给药损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涉及TLR2/NF-κB通路激活,同时P-糖蛋白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损伤 L-谷氨酸 D-半乳糖 TLR2/NF-κB信号途径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昆明小白鼠肝脏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屈平平 李涛 +1 位作者 王宝杰 胡士林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5期1-2,共2页
对成年昆明小白鼠每天分别进行不同温度(42℃、37℃、33℃)的热应激处理1h,连续处理8d。处死后立刻取肝脏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热应激处理后的小鼠肝脏窦间隙、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淤血... 对成年昆明小白鼠每天分别进行不同温度(42℃、37℃、33℃)的热应激处理1h,连续处理8d。处死后立刻取肝脏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热应激处理后的小鼠肝脏窦间隙、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淤血;肝索排列紊乱、不清;窦间隙和汇管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肝组织细胞凋亡增多并呈弥散性或灶性坏死。结果表明,热应激对肝脏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但不同温度热应激处理对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热应激 肝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诱导分化作用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成娜 刘大伟 +3 位作者 刘芳 向锦 杨迪 赵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01-2105,共5页
目的:观察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探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萃取物为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诱导分化,动态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特点、MTT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 目的:观察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探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萃取物为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诱导分化,动态观察肝癌细胞形态特点、MTT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在肝损伤组织萃取物的影响下,肝癌细胞增殖及生长速度减慢,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下降,增殖指数(PI)降低。结论:肝损伤组织萃取物可以影响肝癌细胞BEL-7402的分化状态,促进细胞分化,降低肿瘤特性,显示出作为肿瘤诱导分化剂的重要潜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组织萃取物 BEL-7402细胞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方对LPS诱导的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Wnt5a-Ca;-PKC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曼 戴建业 +2 位作者 俞渊 唐乾利 陈金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方对LPS诱导的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Wnt5a-钙离子(Ca;)-活化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灵仙方组(320 mg/kg)、炎症信号阻断剂组(PDTC+SB203580,120 mg...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方对LPS诱导的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Wnt5a-钙离子(Ca;)-活化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灵仙方组(320 mg/kg)、炎症信号阻断剂组(PDTC+SB203580,120 mg/kg+10 mg/kg)、大黄灵仙方+信号阻断剂组(320 mg/kg+120 mg/kg+10 mg/kg),每组12只。采用胆总管注射内毒素LPS构建肝内胆管组织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连续给药3 d,2次/d。末次给药12 h后,ELISA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水平;截取胆管周围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荧光免疫法检测胆管组织细胞内Ca;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组织Wnt5a、骨桥蛋白(OPN)、PK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BIL、TBA、TNF-α、IL-6水平、胆管组织细胞内Ca;水平、胆管组织Wnt5a、OPN、PKC mRNA及蛋白、IL-6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炎症信号阻断剂组及大黄灵仙方组大鼠TBIL、TBA、TNF-α、IL-6水平、细胞内Ca;水平、Wnt5a、OPN、PKC mRNA及蛋白、IL-6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炎症信号阻断剂组及大黄灵仙方组相比,大黄灵仙方+信号阻断剂组上述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大黄灵仙方可能通过抑制Wnt5a-Ca;-PKC信号通路活化降低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内胆管组织损伤 炎症 Wnt5a-钙离子-活化蛋白激酶C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酒渗漉工艺优化及其对小鼠肝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幼娟 李立郎 +5 位作者 陈发菊 王丽 葛丽娟 文平 国光梅 杨小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6-121,共6页
以天麻为主要原料配以西洋参、枸杞子制备天麻酒。采用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溶出率之和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原料粒径、浸泡时间、料液比对天麻酒渗漉工艺的影响,并采用... 以天麻为主要原料配以西洋参、枸杞子制备天麻酒。采用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溶出率之和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原料粒径、浸泡时间、料液比对天麻酒渗漉工艺的影响,并采用小鼠模型分析天麻酒对小鼠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酒最佳渗漉工艺为:原料粒径50目、浸泡时间6 h、料液比1∶9(g∶mL)。在此优化条件下,4种功能成分的溶出率之和为3.59 mg/g。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天麻酒与普通酒相比能显著降低肝组织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丙二醛、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对因酒精摄入导致的肝损伤有减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酒 渗漉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肝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可能通过调控Nrf2/HO-1/Keap1通路改善尼古丁胁迫大鼠肝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海军 张亮 +1 位作者 熊伟 谌晓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通路在游泳运动改善尼古丁胁迫(NS)大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游泳运动组(Ex)、尼古...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通路在游泳运动改善尼古丁胁迫(NS)大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游泳运动组(Ex)、尼古丁胁迫组(NS)及尼古丁胁迫+游泳运动组(NS+Ex),每组10只。4周尼古丁腹腔注射(2.5 mg/kg·bw/d)建立NS大鼠模型,Ex组和NS+Ex组在建模后进行了8周游泳运动(6 d/w,40 min/d)。试剂盒法检测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肝组织代谢通路;Realtime-PCR检测肝组织目标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目标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NS组肝系数和肝组织ALT、AST和AL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和肝组织MDA水平显著上升,SOD和GSH-px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组织出现大量坏死灶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Bcl-2、Caspase-3、NLRP3、NF-кB、Keap-1蛋白表达和α-SMA和SMAD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上升,Bax、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Nrf2和HO-1 mRNA表达显著降低,Keap-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NS组比较,NS+Ex组肝系数和肝组织ALT、AST、AL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SOD和GSH-px水平显著上升,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坏死灶减少;肝组织Bcl-2、Caspase-3、NLRP3、NF-кB、Keap-1蛋白表达和α-SMA和SMAD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调,Bax、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肝组织Nrf2和HO-1 mRNA表达显著上调,Keap-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游泳运动干预可能通过激活尼古丁胁迫大鼠Nrf2/HO-1/Keap1通路,抑制肝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改善肝组织代谢平衡和纤维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尼古丁胁迫 炎症反应 肝组织损伤 Nrf2/HO-1/Keap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栓塞部位与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胆管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辉 谢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较为常见。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位于所有癌症发生率的第四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原发性肝癌中最为常见,临床上针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肝癌介入栓塞术...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较为常见。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位于所有癌症发生率的第四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原发性肝癌中最为常见,临床上针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肝癌介入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其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但介入栓塞在临床实际应用时会引起诸多并发症,其中胆管损伤属于比较常见且情况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肝癌介入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率在0.5%—4.0%,有学者认为血管栓塞部位与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胆管损伤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实际应用 肝组织损伤 原发性 arterial 原发性 血管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庚型慢性肝炎患者中TTV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 张崴 张建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研究TTV在非甲~庚型慢性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采用巢式PCR法对 4 4例非甲~庚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进行检测 ,并与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 4 4例中 ,TTVDNA阳性率为 2 7 3% (12 / 4 4 ) ,TTV阳性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记... 研究TTV在非甲~庚型慢性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采用巢式PCR法对 4 4例非甲~庚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进行检测 ,并与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 4 4例中 ,TTVDNA阳性率为 2 7 3% (12 / 4 4 ) ,TTV阳性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记分高于TTV阴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TTVDNA 患者 临床意义 组织病理 肝组织损伤 TTV感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粗针经皮肝胆管穿刺的应用体会
14
作者 孙德泉 魏崇杰 +1 位作者 孙晓光 孟光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59-59,共1页
本组阻塞性胆管扩张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9岁。穿刺胆总管2例,肝总管1例,右肝胆管6例.左肝胆管2例。10例穿刺成功,1例失败(病人不合作所致)。
关键词 胆管 总管 胆总管 良性占位 针经 穿刺导针 穿刺次数 细针穿刺 肝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示踪技术在高能震波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东生 洪大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90-392,共3页
运用硝酸镧示踪技术探讨高能震波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电镜观察显示了镧微粒在细胞内及细胞连接中的沉积变化和定位。对镧示踪的意义及方法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细胞膜 高能震波 肝组织损伤 细胞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实验动物弓形虫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丛斌 姚玉霞 +1 位作者 尤红煜 彭郁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12,共4页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本均出现阳性杂交带,进一步证实扩增条带是弓形虫特异DNA顺序。同时用酶标法检测显示鼠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肝组织损伤较严重,肝细胞肿大,肝窦消失,脾、肾、肺组织可见轻微的病理改变。另外本文介绍一种简单PCR方法[1],取鼠尾静脉血2μl直接进行扩增,结果与酚-氯仿法提取的DNA扩增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抗体 扩增产物 阳性 肝组织损伤 酶标法 严重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杂交 酚-氯仿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