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纤维化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欧强 徐燕华 +1 位作者 曲立娟 黄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51-1954,共4页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转氨酶(AST、AL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治疗组HOMA-IR、NAFLDFS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8±0.85 vs 2.48±0.78,t=6.40,P<0.05;-1.78±1.24 vs-2.35±0.98,t=2.40,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OMA-IR、NAFLDFS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8±0.78 vs 3.09±0.89,t=3.36,P<0.01;-2.35±0.98 vs-1.48±1.08,t=3.80,P<0.01)。整个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肝胶囊不仅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胶囊 胰岛素抗药性 肝纤维化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肝纤维化评估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涛 欧阳文献 +3 位作者 谭艳芳 唐莲 张慧 李双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指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在肝豆状核变性(WD)儿童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7月22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肝脏穿刺,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值(LSM)。...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指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在肝豆状核变性(WD)儿童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7月22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肝脏穿刺,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值(LSM)。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进展期肝纤维化(S3和S4期)和非进展期肝纤维化(S0、S1和S2期)两组,计算3种无创肝纤维化评分(Sheth、APRI和FIB-4指数),比较两组间临床生化指标、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和LSM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WD患儿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8.6±2.7)岁;非进展期肝纤维化为13例(59.1%),进展期肝纤维化9例(40.9%)。与非进展期肝纤维化组相比,进展期肝纤维化组中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水平较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较高,LSM、Sheth和FIB-4指数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LSM(AUC=1.0)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最大,其次为AST、PLT、PT、INR、FIB-4和Sheth指数(AUC均>0.7)。结论AST、PLT、PT、INR、LSM、Sheth和FIB-4指数在儿童WD进展期肝纤维化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生指标 瞬时弹性成像 无创肝纤维化评分 豆状核变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龙 时克 +4 位作者 张群 冉崇平 侯杰 张艺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9-1593,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CHB且随访超过3年的患者,共1239例。其中非肝硬化患者1108例,肝硬化患者13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CHB且随访超过3年的患者,共1239例。其中非肝硬化患者1108例,肝硬化患者13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APRI、FIB-4及mFZB-4评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种评分对CHB患者发生HCC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对各个评分的AUC进行比较。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分析mFIB-4评分校准能力。使用Kalplan-Merier法对HCC发生进行分析,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6年,37例(3.0%)患者发生HCC。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46,95%CI:1.018-1.074,P=0.001)、ALT(HR=0.995,95%CI:0.992-0.999,P=0.008)、AST(HR=0.994,95%CI:0.990-0.998,P=0.020)和PLT(HR=0.988,95%CI:0.981-0.994,P=0.001)是影响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FIB-4、FIB-4、APRI评分的AUC分别为0.771、0.658、0.676,其中mFIB-4评分的AUC大于FIB-4评分(Z=5.629,P<0.0001)及APRI评分(Z=4.243,P<0.0001)。与mFIB-4<2.68的患者相比,mFIB-4≥2.68的患者HCC发生风险更高(Z=37.840,P<0.0001)。结论年龄、ALT、AST和PLT是CHB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与FIB-4,APRI评分相比,mFIB-4评分对CHB患者发生HCC的预测价值更高。mFIB-4≥2.68的CHB患者是发生HCC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细胞 危险因素 肝纤维化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