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基于肝脏增强CT对肝纤维化分期的深度学习系统
1
作者 王乐 祁兴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41-2641,共1页
本研究旨在创建并验证一个基于肝脏增强CT对肝纤维化分期的深度学习系统(DLS)。训练数据集纳入7461例经病理诊断的肝纤维化患者的门静脉期CT影像。基于这一数据集,研究者创建了基于肝脏增强CT对肝纤维化分期的DLS。纳入891例患者的独立... 本研究旨在创建并验证一个基于肝脏增强CT对肝纤维化分期的深度学习系统(DLS)。训练数据集纳入7461例经病理诊断的肝纤维化患者的门静脉期CT影像。基于这一数据集,研究者创建了基于肝脏增强CT对肝纤维化分期的DLS。纳入891例患者的独立测试数据集评估了DLS的诊断准确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特征和CT技术对该DLS准确性的影响。在一个纳入421例患者的亚数据集中,研究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Obuchowski指数比较该DLS与影像学家判读和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分期 增强CT 学习系统 LOGISTIC回归分析 纤维化患者 病理诊断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及张量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喻 郭启勇 +1 位作者 张兰 卞胜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张量成像(DTI)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定量分析的能力。方法应用3.0T MR对8名志愿者、4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进行DWI及DTI检查,弥散敏感度(b值)选择0,800s/mm2,比照肝活检病理结...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张量成像(DTI)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定量分析的能力。方法应用3.0T MR对8名志愿者、4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进行DWI及DTI检查,弥散敏感度(b值)选择0,800s/mm2,比照肝活检病理结果,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平均弥散率(MD),分析2种方法定量肝纤维化分期的能力。结果受试者肝脏ADC和MD平均值分别为(1.26±0.12)×10-3 mm2/s和(1.39±0.1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75,P<0.01)。ADC、MD与纤维化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86,-0.481,P<0.01);ADC可有效鉴别正常肝脏(S0期)与S2、S3、S4期纤维化(P<0.05),肝硬化(S4期)与S1、S2、S3期纤维化(P值分别为0.003,0.041,0.014);MD能有效鉴别S4期与S0、S1期纤维化(P值分别为0.002,0.026),但不能鉴别比较其他各期纤维化(P>0.05)。ADC预测≥S2期、≥S3期及≥S4期纤维化的能力均优于MD(ROC曲线下面积,ADC分别为0.879、0.823、0.866;MD分别为0.796、0.743、0.725)。结论 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定量分析效果全面优于DTI,适合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纤维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弥散加权成像 纤维化程度 张量成像 临床研究 病毒性炎患者 肝纤维化分期 ROC曲线下面积 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的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病理进展相关而与HBeAg状态无关 被引量:5
3
作者 谭雷 吴涛 +4 位作者 吕艳 王韦力 任杰 郑荣琴 吴泽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753,共7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血清HBsAg的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计算后血清HBsAg水平的异同。【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68例因病情需要而进行了肝穿刺活检及HBsAg... 【目的】回顾性研究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血清HBsAg的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计算后血清HBsAg水平的异同。【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68例因病情需要而进行了肝穿刺活检及HBsAg定量检测的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其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之间的血清HBsAg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计算后的血清HBsAg水平。【结果】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计算后的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乙肝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无论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其血清HBsAg水平的高低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相关性(HBeAg阳性:rs=0.020,P=0.876;HBeAg阴性:rs=0.037,P=0.711);与肝纤维化进展无相关性(HBeAg阳性:rs=0.087,P=0.488;HBeAg阴性:rs=0.144,P=0.148)。而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计算后的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HBeAg阳性:rs=0.309,P=0.012;HBeAg阴性:rs=0.389,P<0.001);与肝纤维化进展呈正相关性(HBeAg阳性:rs=0.490,P<0.001;HBeAg阴性:rs=0.599,P<0.001)。【结论】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计算后的血清HBsAg,而非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慢乙肝之间无差异;且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BSAG 实质细胞体积(细胞数量) 组织炎症分级 肝纤维化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