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子毓 汤晓静 +1 位作者 叶朝阳 郁胜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7-912,共6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H/PF4)抗体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3个月,排除感染...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H/PF4)抗体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3个月,排除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收集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采用颗粒免疫过滤法检测IgG型H/PF4抗体。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常规血液透析/夜间延长血液透析)的差异。随访3年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小板变化趋势、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所有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为63.0%(34/54)。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PF4抗体阳性与原发病、抗凝方式、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P均>0.05)。经过3年的随访,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H/PF4抗体阳性患者与H/PF4抗体阴性患者比较,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5/34)vs 25.0%(5/20),P>0.05],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高。H/PF4抗体的产生与使用肝素的种类、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H/PF4抗体阳性对血小板计数及不良事件包括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事件等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 血栓形成 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9
2
作者 雷迁 陈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57-460,共4页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反应增强,同时抗体还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HIT的形成。抗体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包括功能性血小板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检测方面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方法。本文就AHPF4抗体、HIT发病机制、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免疫学试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 血小板因子4 抗原抗体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SZ-95)的特异性鉴定
3
作者 许卫东 赵益明 +2 位作者 何杨 李佩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制备的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PF4)单克隆抗体(mAb)SZ-95的抗原表位和对PF4结合肝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以及肝素-PF4复合物ELISA研究SZ-9...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制备的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PF4)单克隆抗体(mAb)SZ-95的抗原表位和对PF4结合肝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以及肝素-PF4复合物ELISA研究SZ-95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和其对PF4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结果 这株特异性识别人PF4的mAb不识别与PF4高度同源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以及包括PF4分子中部大部分β折叠的合成多肽(P34-58)。并且,抗体结合肝素-PF4复合物的数量随复合物中的肝素量增加而减少。结论我们推测SZ-95识别的抗原表位可能位于人PF4 N末端的可变区域或者C末端α螺旋。并且mAb结合肝素-PF4复合物的肝素剂量依赖性改变,说明SZ-95识别的抗原表位与肝素与PF4的结合位点有关,可能影响PF4中和肝素的功能,有助于PF4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4因子 单克隆抗体 Β-血小板球蛋白 肝素 特异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东杰 王爱迪 刘宝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5-1417,共3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属于自身免疫性出血无序性疾病,具有器官特异性。该病存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等特征。在一些情况下,ITP...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属于自身免疫性出血无序性疾病,具有器官特异性。该病存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等特征。在一些情况下,ITP患者出血并不明显,已经导致了其缩写含义由先前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修订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骨髓巨核细胞 作用机制 血小板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 生存时间 免疫调节 THROM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福硕 黄凌瑾 +2 位作者 王锷 林国强 罗万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0-796,共7页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探索HIT发病及其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连续的315例心脏手术病例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HIT抗体、血小板因子4(p...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探索HIT发病及其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连续的315例心脏手术病例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HIT抗体、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按4Ts评分诊断HIT。按性别、年龄、病种等分别统计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IT发生率3.5%(11/315),HIT抗体阳性率36.5%(115/315)。其中冠心病患者HIT发生率(17.1%)高于心脏瓣膜病患者(1.9%,P<0.05)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0.8%,P<0.0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HIT抗体阳性率(51.7%)高于心脏瓣膜病患者(30.5%,P<0.05),心脏瓣膜病患者HIT抗体阳性率高于冠心病患者(14.6%,P<0.05)。HIT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4%)高于非HIT患者(10.5%,P<0.05)。Logistic回归示HIT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HIT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和体外循环。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HIT发生率较低,但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应警惕HIT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因子4 危险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抗-PF4/H抗体阳性率、危险因素及与血栓栓塞发病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杨 孙雪峰 +4 位作者 姜世敏 王涌 朱晗玉 谢院生 陈香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4-978,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PF4/H抗体的阳性率,分析影响抗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招募解放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57例患者,分别设计横断面和队列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抗-PF4/H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PF4/H抗体的阳性率,分析影响抗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招募解放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57例患者,分别设计横断面和队列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抗-PF4/H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结果 40.8%(64/157)的患者表现为抗-PF4/H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组与抗体阴性组患者既往血栓栓塞事件、抗凝剂类型、每周透析总时间和透析龄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抗-PF4/H抗体对血栓栓塞的危险度RR=2.349。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抗体阳性患者血栓栓塞发病率低于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透析患者。结论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PF4/H抗体阳性率为40.8%,影响该抗体水平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血栓栓塞事件、抗凝剂类型、每周透析总时间和透析龄等。该抗体可以作为血栓栓塞事件的标志物,抗血小板药物对预防抗体阳性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肝素诱发血小板减低症 抗-PF4/H抗体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