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尿毒症一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合代 黄骞 +2 位作者 廖志军 张明 丁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5-776,共2页
患者男,36岁。因“双下肢水肿、腹胀6年,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出现尿少、水肿、腹胀,半年前出现胸腔积液,间歇引流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近2个月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尿量100—200ml/d,大便如常。查体:血压180... 患者男,36岁。因“双下肢水肿、腹胀6年,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出现尿少、水肿、腹胀,半年前出现胸腔积液,间歇引流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近2个月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尿量100—200ml/d,大便如常。查体:血压180/100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精神可,贫血貌,肝病面容,步人病房,皮肤黏膜略黄染,结膜苍白。颈部可见深静脉留置管,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右中下肺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部分脾栓塞术 血小板减少 胸腔积液 尿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s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关系及其治疗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梅 邓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87-4189,共3页
肝硬化形成后.肝脏组织形态学发生了一系列病理改变。这些变化从不同层面造成了门静脉压力的升高,这种高压状态必然损伤血管内皮。肝硬化早期,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数量及功能良好,尚能修复这些损伤,延缓门脉高压... 肝硬化形成后.肝脏组织形态学发生了一系列病理改变。这些变化从不同层面造成了门静脉压力的升高,这种高压状态必然损伤血管内皮。肝硬化早期,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数量及功能良好,尚能修复这些损伤,延缓门脉高压的发展:随肝硬化病程进展,肝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消耗过多,大量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均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损害,继而无法有效代偿门静脉高压带来的损伤,最终导致了门脉高压的恶性进展。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是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EPC能够迁移并定向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生成和内皮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EPCS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 压力 治疗 细胞数量 内皮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脾统血理论为指导的归脾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尚杰云 李素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以脾统血理论为指导的归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PHT患者7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和38例,均给予抗病毒、护肝及降酶等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以脾统血理论为指导的归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PHT患者7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和38例,均给予抗病毒、护肝及降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归脾汤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普萘洛尔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中医证侯积分、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9.47%(34/38)和71.05%(27/38)(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ALT、AST、ALB、TBIL及CHE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LT、AST、ALB及CHE低于对照组;两组HA、PCⅢ、CⅣ及LN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HA、PCⅢ、CⅣ及LN低于对照组;两组Dpv、Dsv及Qpv均明显降低(P<0.05),Spv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Dpv、Dsv及Qpv低于对照组,Sp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统血理论基础上应用归脾汤治疗CHB后肝硬化PHT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并降低门静脉压力,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归脾汤 脾统血理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致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军 马大庆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536-538,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消化道大出血 介入治疗 hypertension 食管胃底静曲张破裂 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常见疾病 介入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在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杰 洪嘉禾 徐列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有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和多种血管因子的改变。活化的HSC具有收缩性,能调节肝窦血流,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肝硬化门脉高压...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有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和多种血管因子的改变。活化的HSC具有收缩性,能调节肝窦血流,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形成的中心环节。而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调节HSC最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之一,ET与HSC的相互作用由于对肝脏纤维化、肝内和肝外血管阻力和门静脉血流量的变化都起着关键作用而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内皮素 matrix 血管活性物质 血流量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肝脏纤维化 HSC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兔肺组织病变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周永贵 杨镇 李岽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9-429,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肺组织病变 血吸虫病 大耳白兔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MASSON三色染色 实验研 肺组织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