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郜琳娜 陈羽双 +3 位作者 胡露红 匡曼 陈瑞 刘筱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体验,为临床制订有效的营养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7个亚主题:... 目的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营养管理体验,为临床制订有效的营养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7个亚主题:对营养管理缺乏内在动机、对营养管理存在认知偏差(认知不足、质疑营养管理效果)、营养管理中的心理痛苦(对营养管理的焦虑、饮食限制的困扰和生活习惯的剥夺感、对家庭的愧疚感)及外在支持不足(缺乏专业指导和帮助、社会支持薄弱)。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管理具有复杂和干预难度大的特点,医护人员应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心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营养管理 自我护理 内在动机 认知偏差 心理痛苦 社会支持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喜增 裴旭东 +1 位作者 翟玉峰 张怀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 治疗效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 HBEAG阳性 临床研究 肝硬化 抑制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硬度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侯艾林 贺汉军 唐剑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硬度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8月医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2例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对...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硬度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8月医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2例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联合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Th1/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超声指标(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水平、Fibroscan检测的肝脏硬度值。结果 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TBIL、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Ⅳ-C、LN、H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6、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肝脏硬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降低肝脏硬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替诺福韦酯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脏硬度 TH1/TH2型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占国清 江山 彭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副反应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代偿期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2年抗病毒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6
5
作者 司慧远 靳雁斌 +1 位作者 李晓娟 周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代偿期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不同阶段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正确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8例及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代偿期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不同阶段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正确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8例及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三组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随访观察。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HBV DNA定量、胆碱酯酶(CHE)、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各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ALT、AST、HBV DNA、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HBeAg、CHE、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代偿期及慢性乙型肝炎均具有较好的恢复肝功能、降低病毒载量的功效,且治疗各期肝硬化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脑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肺炎病人的抗感染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翠瑶 吴青 +2 位作者 樊继山 唐敏 杨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155-1158,1167,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重患者抗菌药物选择策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一例脑出血、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肺炎病人抗感染治疗的案例,分析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制定适合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结... 目的:探讨肝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重患者抗菌药物选择策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一例脑出血、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肺炎病人抗感染治疗的案例,分析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制定适合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对严重肝功能受损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开展全程化的药学监护,针对患者病程中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致病菌,对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使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关注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并进行药学监护,发挥药学专业优势,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肺炎 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插管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高小玲 辛琳 +2 位作者 贾学平 朱虹 江必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63-2064,共2页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最终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细胞,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构、恢复肝功能及减轻纤维化程度[1]。脐血干细胞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最终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细胞,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构、恢复肝功能及减轻纤维化程度[1]。脐血干细胞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移植术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有效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50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脐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动脉插管术 肝硬化 应用 分化潜能 超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程的长期影响
8
作者 彭姗姗 王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31-1131,共1页
【据《Hepatology》2015年6月报道】题: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程的长期影响(作者Jang JW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毒抑制对于疾病结局的长期影响尚未知。为了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抗病毒治... 【据《Hepatology》2015年6月报道】题: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程的长期影响(作者Jang JW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毒抑制对于疾病结局的长期影响尚未知。为了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长期预后,来自韩国天主教大学医学院的Jang JW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病程 HEPATOLOGY 病毒抑制 预后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倩倩 牛小霞 +2 位作者 徐碧海 马艳琳 王乔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体验。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5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 目的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体验。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5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包括疾病产生及发展知识需求、生活护理指导需求、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需求和心理指导需求。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仍有护理服务需求,其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比较重,亟须完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有针对性地指导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提高主要照顾者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主要照顾者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袁晓霞 陈勇 +1 位作者 高淑林 常彩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IPFI患者纳入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IPFI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未合并IPFI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IPFI大部分来自医院感染,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血清学G试验和GM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6.7%和38.5%。多数患者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样阴影为主。全部患者共分离25株真菌,以酵母菌属为主(68.0%),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实施侵入性操作的比例、国际标准化比值、住院天数和血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实施侵入性操作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IPFI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发生与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实施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肝功能、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冯志刚 李涛 +1 位作者 赵冰清 张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由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3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6例)恩... 目的探究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由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3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6例)恩替卡韦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7例)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纳差、浮肿、乏力、胁肋隐痛、小便发黄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肝硬度数值变化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功能指标变化、腹腔积液深度及腹围、24 h尿量变化、T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高于对照组(80.43%,37/4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纳差、浮肿、乏力、胁肋隐痛、小便发黄等中医症状积分、肝硬度数值、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o)等肝纤维指标、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等肝功能指标、腹腔积液深度及腹围、24 h尿量、CD^(+)_(3)、CD^(+)_(4)、CD^(+)_(8)、CD^(+)_(4)/CD^(+)_(8)等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纳差、浮肿、乏力、胁肋隐痛、小便发黄等中医症状积分、肝硬度数值、HA、LN、PCⅢ、Ⅳ-Co、PAB、ALB、CHE、腹腔积液深度及腹围、24 h尿量、CD^(+)_(3)、CD^(+)_(4)、CD^(+)_(8)、CD^(+)_(4)/CD^(+)_(8)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纳差、浮肿、乏力、胁肋隐痛、小便发黄等中医症状积分、肝硬度数值、HA、LN、PCⅢ、Ⅳ-Co、PAB、ALB、CHE、腹腔积液深度及腹围、24 h尿量、CD^(+)_(3)、CD^(+)_(4)、CD^(+)_(8)、CD^(+)_(4)/CD^(+)_(8)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4.26%,2/47)低于对照组患者(17.39%,8/46)(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率低,患者免疫功能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 疗效 肝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 被引量:2
12
作者 暴文春 祁兴顺 李宏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18-518,共1页
【据《Liver Int》2016年10月报道】题: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作者Agiasotelli D等)脂多糖结合蛋白是由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期蛋白。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改变与细菌易位和肠道渗透... 【据《Liver Int》2016年10月报道】题: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作者Agiasotelli D等)脂多糖结合蛋白是由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期蛋白。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改变与细菌易位和肠道渗透性有关。来自雅典大学的Agiasotelli等评估了血清和腹水脂多糖结合蛋白并检测其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率的关系。连续纳入88例诊断为感染的患者(73.9%为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脂多糖结合蛋白 肠道渗透性 雅典大学 细菌易位 酶联反应 肝细胞 急性蛋白 自然对数表 阴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肖基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6例,均处于失代偿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利尿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使用拉夫米定治疗,观察组使...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6例,均处于失代偿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利尿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使用拉夫米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等。结果:(1)观察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例,电解质平衡紊乱2例,肝性脑病1例,肝肾综合征2例,其中3例多脏器衰竭死亡。两组预后及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ALT、TBIL、ALB、PT以及Child-Pug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及TBIL较治疗前改善(P<0.05),ALB、PT以及Child-Pugh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3)观察组HBV DNA转阴22例,HbeAg转阴9例,HbeAg血清转换6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2例和2例,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不良反应以肝区不适为主,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异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抗病毒作用明显,提高早期病毒学应答,促进HBeAg/HBeAb血清转换,持续抑制HBV DNA复制,防止严重并发症,长期治疗有可能进一步稳定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应用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痛觉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海妹 韦雪梅 徐志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1-666,共6页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小板活性效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镇痛质量。方法: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给予纳布啡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纳布啡组(40...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小板活性效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镇痛质量。方法: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给予纳布啡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纳布啡组(40例,单用纳布啡超前镇痛)和氟比洛芬酯组(40例,单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3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术后12和24h分别观察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剂量、Ramsay评分、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R值、K值、α角、MA值和CI值)、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β-内啡肽(β-EP)水平、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术后12和24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剂量和β-EP水平均低于其他2组(P<0.05),而纳布啡组与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2和24h时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纳布啡组比较,联合组和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后12和24h时R值和K值均明显升高(P<0.05),而α角、MA值、CI值和MARAA明显降低(P<0.05)。3组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4,P=0.102)。联合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低(F=5.624,P=0.001),纳布啡组和氟比洛芬酯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0,P=0.091)。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术前应用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改善术后镇痛质量,对血小板活性效率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纳布啡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薛淋淋 李秉翰 +3 位作者 常丽仙 李卫昆 刘春云 刘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因丙肝肝硬化住院的失代偿期患者574例,以是否发生细...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因丙肝肝硬化住院的失代偿期患者574例,以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合并症及实验室指标。经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采用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CIC)评估模型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结果·纳入患者中28.4%(163/574)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共191个部位,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191)和肺部细菌感染(79/191)为主;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8株,以肺炎克雷伯菌(15/78)和大肠埃希菌(15/78)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比值比(odds ratio,OR)=2.05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04~3.822,P=0.023]、女性(OR=1.701,95%CI 1.112~2.602,P=0.014)、腹水(OR=2.386,95%CI 1.601~3.557,P=0.000)、近2周有创操作史(OR=2.605,95%CI 1.368~4.960,P=0.004)、住院时间≥2周(OR=1.629,95%CI 1.098~2.416,P=0.015)是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输注人血白蛋白(OR=0.324,95%CI 0.194~0.542,P=0.000)和高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OR=0.675,95%CI 0.549~0.830,P=0.000)水平是其保护因素。用以上7个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6,敏感度80.4%,特异度65.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χ^(2)=9.030,P=0.340)。使用Bootstrap法内部重复抽样1000次进行验证,平均绝对误差0.010,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基本拟合,预测值和实际值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高风险阈值(0.040~0.715)范围时,有着一定的临床实用性。CIC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可进行高风险人群分层预测。结论·研究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为临床医师初步判断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细菌感染 肝硬化失代偿期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山 占国清 +1 位作者 尤世刚 朱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K1、清蛋白、复方氨基酸、益肝灵等护肝药物,并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和抗感染等综...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K1、清蛋白、复方氨基酸、益肝灵等护肝药物,并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42例,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拉米夫定100 mg,qd,po,疗程6个月。两组分别治疗前、治疗后3和6个月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HBV-DNA定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时间(PT)、HBV-DNA定量及Child-pugh评分等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清蛋白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球蛋白降低、凝血活动度(PTA)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变化,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事件相关电位P_(300)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波 胡乐明 +3 位作者 冀子中 杨志宏 杨亚平 裘秀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0,共2页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 0 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定量指标的价值。对 3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异常 2 2例 (71% ) ,主要表现为P30 0 的潜伏期 (1P)延长 ;BA...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 0 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定量指标的价值。对 3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异常 2 2例 (71% ) ,主要表现为P30 0 的潜伏期 (1P)延长 ;BAEP12例异常 (39% ) ,主要表现为Ⅰ—Ⅴ波的峰间期 (IPL)延长。两项检测均异常有 10例 (32 % )。事件相关电位P30 0 潜伏期的延长和BAEP的一项异常 ,可作为一项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否发生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股骨颈骨折两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学义 程树林 熊道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0-30,共1页
老年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股骨颈骨折两例王学义程树林熊道海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现报告两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无外伤病史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例1:男,56岁,干部。因下车感左髋部疼痛,左下肢活动受限,自认为拉伤、镇痛治... 老年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股骨颈骨折两例王学义程树林熊道海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现报告两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无外伤病史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例1:男,56岁,干部。因下车感左髋部疼痛,左下肢活动受限,自认为拉伤、镇痛治疗无效。X片示: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肝硬化失代偿期 老年人 外伤 病史 常见病 病例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脾切除术后接受以特拉普韦为基础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19
作者 Ogawa E 张珂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1-111,共1页
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血小板减少对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有着负面影响。来自日本九州大学医院的Ogawa E等做了一项研究,以评估脾切除术后患者以特拉普韦为基础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其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包括80例患者,其中有32例脾切除的... 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血小板减少对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有着负面影响。来自日本九州大学医院的Ogawa E等做了一项研究,以评估脾切除术后患者以特拉普韦为基础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其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包括80例患者,其中有32例脾切除的和48例非脾切除/血小板减少(TCP)的基因1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全部接受12周特拉普韦联合24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及利巴韦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脾切除术后 血小板减少 丙型肝炎 三联疗法 安全性 疗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利福昔明可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并发症并提高生存率 被引量:21
20
作者 ZENG X SHENG X +2 位作者 WANG PQ 朱玉凡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5-595,共1页
利福昔明已被推荐作为肝性脑病(HE)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预防药物。该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利福昔明是否能预防肝硬化患者的整体并发症和延长生存期。在这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前瞻性研究中,2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1∶1的比... 利福昔明已被推荐作为肝性脑病(HE)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预防药物。该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利福昔明是否能预防肝硬化患者的整体并发症和延长生存期。在这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前瞻性研究中,2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利福昔明组患者给予利福昔明400 mg,每日2次,疗程6个月,其余治疗策略在两组患者中尽量保持不变。主要疗效终点是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无肝移植生存率。次要终点是各种主要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Child-Pugh评分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肝硬化 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的发生率 肝移植 治疗策略 随机分配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