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联合经导管肝癌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迎春 顾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肝癌供血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中晚期 肝癌 临床疗效 超声 微波凝固治疗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基图对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后瘤体血供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健辉 王秀河 +2 位作者 张俊成 黄飞文 梁燕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图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血供的判断作用.方法:随机抽取65例肝脏肿瘤患者能谱CT成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且在TACE术后3周进行肝脏能谱CT检查.所有患者均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图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血供的判断作用.方法:随机抽取65例肝脏肿瘤患者能谱CT成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且在TACE术后3周进行肝脏能谱CT检查.所有患者均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能谱图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对能谱图像进行碘基图像重建,再对栓塞术后瘤体进行碘浓度测量、比较.结果:在65例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5例(第1组)患者动脉期瘤体的IC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IC肝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的IC病灶与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LNR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0例(第2组)患者动脉期瘤体的IC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的IC病灶与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LNR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血管减影检查(DSA)复查证实只有5例(第1组)患者瘤体仍有动脉供血,60例(第2组)患者瘤体没有动脉供血.结论:能谱CT碘基图能判断肝细胞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瘤体血供情况,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碘基图像 肝癌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姚征 陈玉堂 +4 位作者 罗君 邵国良 郑家平 曾晖 郝伟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评价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单抗组(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及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各38例。入组... 目的评价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单抗组(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及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各38例。入组患者按要求行介入治疗,并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或肿瘤出现进展。结果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3.7%和18.4%;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1%及97.4%;疾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为6个月及8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基本相仿,而在血液毒性及肝功能损害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但多为一过性,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安全性高,但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131I美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DH的水平与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金鹏 石丛丛 +1 位作者 宋金龙 陈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行TACE治疗肝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14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分别于术前和... 目的:探讨行TACE治疗肝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14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内监测乳酸脱氢酶的水平。结果:据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LDH≤450 U/L)86例和观察组(LDH>450 U/L)59例。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4.2个月和19.3个月,观察组患者TTP和OS分别为9.1个月和11.2个月,两组患者TTP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4例患者LDH值下降,其TTP和OS分别为11.3和18.8个月,而术后81例患者LDH水平升高,其TTP和OS分别为9.1和9.8个月,两组患者TTP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能够预测行TACE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高LDH水平患者可能在TACE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综合治疗方法中受益,可提高TTP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乳酸脱氢酶动脉化疗栓塞预后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