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抗核抗体阳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1
作者 李卓 肖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32-235,共4页
近年来伴抗核抗体(ANA)阳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有报道认为其具有浓重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色彩,但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对儿童ANA+ITP的患病率、临床特征、治疗反应、疾病转归等进行总结,以提高对儿童ANA+ITP... 近年来伴抗核抗体(ANA)阳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有报道认为其具有浓重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色彩,但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对儿童ANA+ITP的患病率、临床特征、治疗反应、疾病转归等进行总结,以提高对儿童ANA+ITP的认识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体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之青 郑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讨国际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共识(ICAP)所定义的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06例PBC和138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抗核抗体(... 目的探讨国际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共识(ICAP)所定义的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06例PBC和138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平滑肌抗体(ASMA),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肌动蛋白IgG抗体。以ICAP所定义的30种荧光核型(AC-0~AC-29)为判读标准,比较AMA、AMA-M2和M2-3E在胞浆网状/线粒体样型(AC-21)和其他胞浆颗粒型(AC-18/19/20)中的检出率;抗Sp100和抗PML抗体在核多点型(AC-6)和核少点型(AC-7)中的检出率;抗gp210抗体在点状核膜型(AC-12)和光滑核膜型(AC-11)中的检出率以及ASMA、抗F-肌动蛋白抗体在胞浆线性/肌动蛋白型(AC-15)和其他胞浆纤维型(AC-16/17)中的检出率。结果PBC患者ANA荧光核型单一和混合检出率分别为37.7%和53.8%,检出率最高的单一核型为AC-21(13.2%),复合核型为AC-3合并AC-21(13.2%)。AIH患者ANA荧光核型单一和混合检出率分别为43.5%和25.4%,检出率最高的单一核型为细颗粒型(AC-4)[14.5%(20/138)],复合核型为AC-12合并AC-21[8.0%(11/138)]。PBC患者AMA、AMA-M2和M2-3E在AC-21中检出率分别为90.7%(49/54)、87.0%(47/54)和94.4%(51/54),显著高于胞浆细颗粒型(检出率25.0%)和除胞浆颗粒型以外其他荧光核型中的检出率(15.8%~36.8%);抗Sp100和抗PML抗体在AC-6核型中检出率分别为90.9%(10/11)和36.7%(4/11),明显高于其在AC-7中的检出率25%(1/4)和0%(0/1);抗gp210抗体在AC-12中检出率为95.2%(25/26),在其他核型中检出率为21.1%(15/71);PBC患者中未检出AC-15,AIH患者中AC-15检出率为1.5%(2/138),ASMA和抗F-肌动蛋白抗体在AC-15中检出率分别为50.0%(1/2)和100%(2/2)。结论AC-21、AC-12和AC-6荧光核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筛查中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应重视上述核型的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国际抗体荧光共识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慧娟 廖少羽 杨海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在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过程中使用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抗核抗体谱检查的270例自身免疫性病症患者,同时抽取100例健康体检患者的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抗... 目的探究在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过程中使用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抗核抗体谱检查的270例自身免疫性病症患者,同时抽取100例健康体检患者的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抗核抗体在各项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阳性检出率,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检出率占比较高,阳性率为95.0%。结论抗核抗体使用在临床病症诊断中有一定的积极性意义,但特异性不足,仅可以作为自身免疫性病症的筛选试验体,抗核抗体谱使用在自身免疫性病症的诊断过程中现实性价值意义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谱线性与抗核抗体及谱线在肝病中检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陆俊忠 李怀祥 +2 位作者 张迎梅 王霞 杨玉芹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25-25,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的住院患者标本,148例肝病病例中.肝硬化病人54例,肝损坏病人45例,黄疸病人34例,以及其他肝病15例,其中男84例,女64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为59.2岁。非肝病病人61例,男15例。女4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的住院患者标本,148例肝病病例中.肝硬化病人54例,肝损坏病人45例,黄疸病人34例,以及其他肝病15例,其中男84例,女64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为59.2岁。非肝病病人61例,男15例。女46例,年龄2~86岁,平均年龄45.98岁.临床诊断均符合有关相应诊断标准。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31例,年龄21~66,平均年龄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一致性评估
5
作者 郜秀盼 陈兆行 +3 位作者 曾俊祥 高莉梅 余悠悠 潘秀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16-820,共5页
目的评估4种常见的HEp-2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试剂盒检测抗核抗体(ANA)相关风湿免疫病(AARD)患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NAD)患者样本的一致性。方法实验分为2个阶段。阶段1随机抽取134例2023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 目的评估4种常见的HEp-2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试剂盒检测抗核抗体(ANA)相关风湿免疫病(AARD)患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NAD)患者样本的一致性。方法实验分为2个阶段。阶段1随机抽取134例2023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行IFA检测ANA的患者血清样本,使用4种试剂盒检测并评估定性结果,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定义为试剂X;阶段2选择在同期患者的样本中经试剂X初筛后结果为阳性的共计554例样本(218例AARD、336例NAD),再使用其他3个HEp-2 IFA试剂盒检测,记录核型和滴度,并建立半定量评分体系,评估ANA核型的重现性及不同临床性质、不同荧光强度、不同阳性反应部位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4种试剂盒的定性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试剂的阳性率最高(45.86%),作为初筛试剂X。ANA核型重现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着丝点型、颗粒型重现性优于均质型、致密颗粒型、核浆混合型和其他混合型(P<0.05)。单纯核型的重现性优于混合核型(P<0.05)。在核质部位,AARD组一致性评分高于NAD组(P<0.01)。各反应部位的一致性评分均随着反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在核质、核仁、赤道板3个反应部位中,弱荧光强度和强荧光强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胞质部位一致性评分最低。结论临床在解读IFA ANA报告时,对弱荧光强度、混合核型、胞质部位阳性的结果应更加谨慎。实验室在选择试剂时应注意抗人免疫球蛋白对结果的影响。制定HEp-2 IFA试剂盒制造的标准化官方指南可能是提高一致性、促进结果互认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观察
6
作者 张晓梅 杨美娟 +4 位作者 叶华 张兴旺 马华瑜 杨森 王佳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健康对照者8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IgA、IgG、Ig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抗核抗体荧光、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A、β2GP1-IgG、β2GP1-IgM阳性率高(P均<0.05)。与S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M阳性率高(χ^(2)分别为8.522、6.960、13.457、7.659,P均<0.05),UAP患者ACA阳性率高(P均<0.05);与U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高(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阳性率均升高,且病情越重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越高,自身免疫性抗体可能参与CH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体谱 心磷脂抗体 Β2糖蛋白1抗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1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姜烈君 罗焰芳 《内科》 2008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76.1%(86/113),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和浆颗粒型。IB检测12种ANA结果显示,SLE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nRNP/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其他CT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IIF和IB法进行ANAs体谱检测对SLE检测有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吕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究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补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ANA、ANAs、补体、免疫球蛋白检测,... 目的探究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补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ANA、ANAs、补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两组ANA、ANAs、补体、免疫球蛋白各检测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ANA阳性检出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s检测中,观察组抗n 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Ro-52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Rib-P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50%、22.50%、57.50%、55.00%、12.50%、22.50%、17.50%、32.50%,均高于对照组的0、0、2.50%、0、0、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Scl-70抗体、抗CENP-B抗体、抗组蛋白(Histone)抗体、抗PM-Scl抗体、抗PCNA抗体、抗AMA-m2抗体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G)、C3、C4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50%、55.00%、6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ANAs、补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体谱 补体 免疫球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测 诊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赵洪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抗核抗体谱(ANAs)、抗核抗体(ANA)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效果。方法 180例AID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ANAs、ANA检测。对比两组ANAs、ANA检测阳性...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抗核抗体谱(ANAs)、抗核抗体(ANA)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效果。方法 180例AID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ANAs、ANA检测。对比两组ANAs、ANA检测阳性率,深度分析研究组患者ANAs、ANA检测情况,总结ANAs、ANA检测对鉴别诊断AID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中,ANA检测阳性率为60.00%(108/180),ANAs检测阳性率为75.00%(135/180)。对照组经ANAs、ANA检测后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0/100)。研究组ANAs、ANA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ANA检测检出的108例患者中,荧光模式颗粒型占比43.52%(47/108),细胞质型占比20.37%(22/108),核着丝点型占比12.96%(14/108),均质型占比7.41%(8/108),核周型占比1.85%(2/108),其余占比13.89%(15/108)。ANAs检测显示,135例阳性患者中单个抗体阳性占比31.85%(43/135);其余为68.15%(92/13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最高(62.50%)。此外,抗n 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Ro-52抗体、抗dsDNA抗体、抗AMA-M2抗体在其他AID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 临床进行免疫学病症检测过程中,初检采用ANA检测后,予以ANAs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诊断效果的准确率,为临床AID鉴别提供坚实可靠的诊断依据,并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可全面保障患者机体健康,生命安全等,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 抗体谱 抗体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判的复杂抗核抗体荧光模型1例
10
作者 臧福宇 陶月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42-844,共3页
该文报道1例易误判的高滴度复杂抗核抗体荧光模型。通过不同稀释倍数下的抗核抗体检测,发现了前带效应和封闭效应对该例患者荧光模型判读的干扰。进一步稀释检测不仅准确地报告了抗核抗体的滴度,还新发现了着丝点型和核膜型的荧光表现,... 该文报道1例易误判的高滴度复杂抗核抗体荧光模型。通过不同稀释倍数下的抗核抗体检测,发现了前带效应和封闭效应对该例患者荧光模型判读的干扰。进一步稀释检测不仅准确地报告了抗核抗体的滴度,还新发现了着丝点型和核膜型的荧光表现,可为自身抗体检测领域的检验人员识别处理此类干扰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O、ANCA、SMA及A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立明 彭卫华 +5 位作者 董叶 李华 刘宁 蔡莉莉 章白苓 王园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4-115,共2页
检测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76例非AIH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中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表达。结果AIH组患者MPO、ANA、SMA及ANCA抗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 检测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76例非AIH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中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表达。结果AIH组患者MPO、ANA、SMA及ANCA抗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非AIH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认为MPO抗体联合ANA、SMA及ANCA的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阻止AIH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体 平滑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病抗核抗体测定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玉琴 居哈尔 +1 位作者 哈丽姗 普雄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镇先 龚希平 李丹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检测 线粒体抗体 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惠源 扶忠超 +2 位作者 张允奇 尹志华 叶志中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模型、滴度差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就诊的153例AID患者(AID组)及92例非AID患者或健康者(非AID组),回顾性分析两组ANA阳性率、ANA模型...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模型、滴度差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就诊的153例AID患者(AID组)及92例非AID患者或健康者(非AID组),回顾性分析两组ANA阳性率、ANA模型、滴度分布情况及差异,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浓度的关系。结果AID组ANA阳性率为83.0%(127/153),非AID组阳性率为13.0%(1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ANA模型以核颗粒型、均质型、混合型为主;SLE模型以核颗粒型为主,其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浓度呈正相关(r=0.538,P<0.05);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关节炎(RA)、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ANA滴度(中位数)均为1∶320,非AID患者ANA滴度(中位数)为1∶100,其余AID患者ANA高滴度(中位数)≥1∶1000。结论AID患者ANA阳性率和滴度不一样,不同ANA荧光模型提示不同疾病。SLE患者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非AID者ANA亦可阳性,但滴度一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荧光模型 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剑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5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抗体谱 DNA抗体 阻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在乙型肝炎慢性化发展中的意义
16
作者 展凤霞 王谦 +1 位作者 杨晓静 王传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抗体 乙型肝炎 慢性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抗核抗体谱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绍玲 汪渔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64-64,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种不同自身抗体已被逐渐发现,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体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已作为SLE诊断的标记抗体、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笔者采用金标法对91例SLE患者血清检...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种不同自身抗体已被逐渐发现,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体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已作为SLE诊断的标记抗体、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笔者采用金标法对91例SLE患者血清检测抗核抗体谱中6种不同的自身抗体ANA、dsDNA、SSDNA、Sm、SSA、SSB,以探讨它们与SLE疾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抗核抗体阳性率升高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佳 章晓鹰 +2 位作者 孙学华 王晓乐 高月求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8-708,共1页
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主要类型与原因分析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多局限于HBV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情况,且结果也不一致。国外研究提示干扰素治疗可以导致乙肝患儿产生明显的自身抗体。本文调查分析了干扰素治疗对乙肝患者... 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主要类型与原因分析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多局限于HBV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情况,且结果也不一致。国外研究提示干扰素治疗可以导致乙肝患儿产生明显的自身抗体。本文调查分析了干扰素治疗对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的抗核抗体谱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学蓉 林懋贤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0期467-468,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几乎涉及全身各系统,根据临床表现来作出肯定诊断常有一定困难,往往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其中ANA谱检测对SLE的诊断与鉴别尤其重要.现将56例SLE患者ANA谱检测结果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几乎涉及全身各系统,根据临床表现来作出肯定诊断常有一定困难,往往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其中ANA谱检测对SLE的诊断与鉴别尤其重要.现将56例SLE患者ANA谱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体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抗核抗体谱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芳玉 张绍杰 李亚妤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1期1700-1701,1712,共3页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抗核抗体谱中各抗体阳性率情况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LN患者160例,分析LN患者各抗体阳性率,探讨抗体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LN患者中,ANA抗体均为阳性,抗ds-DNA抗体、抗SS...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抗核抗体谱中各抗体阳性率情况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LN患者160例,分析LN患者各抗体阳性率,探讨抗体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LN患者中,ANA抗体均为阳性,抗ds-DNA抗体、抗SS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rRNP抗体、AnuA、AHA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44.38%、59.38%、29.38%、43.75%、23.13%、20.63%、17.50%。抗Sm、AnuA、AHA、抗dsDNA、抗rRNP、抗nRNP阳性患者补体C3、C4均低于阴性患者(P<0.05);AnuA阳性患者CRP高于阴性患者(P<0.05);抗dsDNA、抗rRNP阳性患者尿蛋白定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抗核抗体谱中多个抗体对LN的诊断及判断病情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抗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