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扩散系数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丹增耶昂 鲍海华 +3 位作者 张雪倩 龙昌友 邢玉洁 田鹏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4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AE的267例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4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AE的267例患者资料,其中远处转移组88例,无转移组179例,记录其临床及影像信息并在DWI上测量病灶实性部分及边缘带的ADC最大值(ADC_(max))、ADC最小值(ADC_(min))、ADC平均值(ADC_(mean))。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发生远处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病灶实性部分及边缘带的ADC_(max)、ADC_(min)、ADC_(mean)上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计算最佳诊断截断值及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HAE远处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实性部分,ADC_(max)、ADC_(min)、ADC_(mean)在远处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边缘带,两组间ADC_(max)、ADC_(min)、ADC_(mean)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论是否发生转移,边缘带ADC_(max)、ADC_(min)、ADC_(mean)均低于实性成分ADC_(max)、ADC_(min)、ADC_(mean)。ROC曲线分析显示边缘带各ADC值均可有效预测HAE的远处转移。其中,联合指标预测HAE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效能最佳,AUC为0.955(95%CI:0.923~0.977),敏感度为93.2%,特异度86.0%。结论边缘带ADC值对临床前期评估HAE是否会发生远处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各参数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HAE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更有利于个体化、精准化医疗决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远处转移 边缘带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门静脉药物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帝文 穆民 +3 位作者 任伟新 胡汉华 汤朝安 温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门静脉灌注阿苯达唑脂质体与碘化油混悬液后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的电镜下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以1只正常饲养大鼠为空白对照组,1只感染泡球蚴病大鼠为实验对照组,19只复制成功模型大鼠为实验组分为三组。将19只模型大...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门静脉灌注阿苯达唑脂质体与碘化油混悬液后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的电镜下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以1只正常饲养大鼠为空白对照组,1只感染泡球蚴病大鼠为实验对照组,19只复制成功模型大鼠为实验组分为三组。将19只模型大鼠开腹直视下穿刺门静脉,灌注阿苯达唑脂质体(0.1 ml)和碘化油(0.1 ml)混悬液共0.2 ml,分别在4、7、10 d后处死动物,采集标本,行电镜观察。结果灌注化疗栓塞后,4 d内泡球蚴周边组织结构以炎性改变为主,泡球蚴组织基本正常。7 d时可见泡球蚴组织结构发生变性改变,10 d可见肝泡球蚴组织结构破坏,囊泡塌陷,生发层、角质层结构退变等坏死表现。结论门静脉途径介入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技术方法,疗效迅速、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门静脉 阿苯达唑 碘油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泡状棘球蚴病门脉血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任伟新 肖湘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活体碘油门静脉灌注在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分布,初步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门脉血供。方法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两组又各分为3个亚组,正常组每个亚组分别为4只、3只和3只大鼠。实... 目的观察活体碘油门静脉灌注在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分布,初步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门脉血供。方法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两组又各分为3个亚组,正常组每个亚组分别为4只、3只和3只大鼠。实验组20只感染肝泡球蚴病的大鼠每个亚组分别为8只、6只和6只大鼠。所有动物均开腹直视下穿刺门静脉,于透视下缓慢注射碘化油0.2 ml,分别在15 min、4 d和7 d后处死动物,取新鲜肝脏行钼靶摄影后进行HE染色及苏丹Ⅳ染色,观察碘油分布。结果活体条件下对感染肝泡球蚴病的大鼠经门静脉灌注碘油后,通过低电压X线摄影共9只实验动物肝脏中可见碘化油选择性地进入病灶,而苏丹Ⅳ染色有8只于病灶周围的炎症反应带中可见碘油沉积,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活体碘油门静脉灌注方法简单易行,结果真实可靠;②门静脉参与了部分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灶的供血;③本实验为肝泡球蚴病双重途径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门静脉 血供 碘化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泡状棘球蚴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玉祥 任伟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其发病率远低于细粒棘球蚴病,但泡状棘球蚴如同肿瘤呈浸润性、外生性生长,常向远处器官转移[1],所以有"虫癌"之称。患者就诊时,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治疗方法 细粒 寄生虫病 绦虫感染 器官转移 发病率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像图特征及与肝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国 隋燕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 (HAE)的声像图特征及与原发性肝癌 (HCC)的鉴别诊断 ,以提高超声对HAE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总结 87例HAE的声像图特征 ,与病理组织类型比较分类 ,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CDE) ,提出鉴别要点。结果  87...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 (HAE)的声像图特征及与原发性肝癌 (HCC)的鉴别诊断 ,以提高超声对HAE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总结 87例HAE的声像图特征 ,与病理组织类型比较分类 ,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CDE) ,提出鉴别要点。结果  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AE声像图表现为实质肿块型 48例占 5 5 .2 % ,混合型 2 4例占 2 7.6% ,囊样液化型 15例占 17.2 % ,本组诊断符合率为 88.5 % (77/ 87) ,误诊率为 11.5 % (10 / 87)。结论 超声显像对HAE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超声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8
6
作者 桑泽杰 朱帝文 +4 位作者 纪卫政 任伟新 顾俊鹏 张海潇 温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AE)射频消融术后3、5、7 d肝脏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7 d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索射频消融治疗大鼠HAE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取30只成功接种HAE模型大鼠,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对照组仅开腹后缝... 目的观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AE)射频消融术后3、5、7 d肝脏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7 d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索射频消融治疗大鼠HAE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取30只成功接种HAE模型大鼠,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对照组仅开腹后缝合,实验组在开腹直视下行病灶完全消融,两组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5、7 d剪尾取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第7天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行病理检查,将肝功能测定结果与病理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显微镜下大鼠肝脏消融范围内病灶组织完全坏死。术后第3天,AST、ALT明显升高,第5天逐渐恢复,第7天基本恢复至正常。术后肝功能变化与射频消融毁损区范围有关,并与消融后病理相对应。结论短期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HAE技术简便易行,消融病灶液化坏死明显,可以完全消融。可能是治疗早期微小及难治性HAE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射频消融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与开腹造模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明星 任伟新 +4 位作者 迪理木拉提.巴吾冬 顾俊鹏 许晓冬 张海潇 杨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2-885,共4页
目的比较肝泡状棘球蚴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与开腹直视肝内注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两种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对后续介入实验研究的影响。方法将162只Wistar大鼠分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及开腹接种组,每组81只,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 目的比较肝泡状棘球蚴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与开腹直视肝内注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两种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对后续介入实验研究的影响。方法将162只Wistar大鼠分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及开腹接种组,每组81只,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和开腹直视下肝内注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的方法制备肝泡状棘球蚴病动物模型,以超声筛查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对比分析造模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80只成活,其中48只造模成功,肝脏病变阳性率60.00%(48/80),病灶生长部位固定,与周围粘连、侵犯门静脉等脉管系统较轻,3只门静脉插管失败,插管成功率为93.75%(45/48);开腹接种组77只成活,其中33只造模成功,肝脏病变阳性率为42.86%(33/77),病变部位不固定,与周围脏器粘连显著,8只病变侵犯门静脉而插管失败,插管成功率为75.76%(25/3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造模肝脏病变阳性率及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开腹接种组(χ2=4.617、5.394,P=0.032、0.020)。结论肝泡状棘球蚴病介入实验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模的方法病变阳性率高,造模过程简单,动物痛苦小,死亡率低,适宜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动物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肝泡状棘球蚴病自体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高超 叶成杰 +1 位作者 郭亚民 吴纲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分析高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自体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行离体或半离体病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的晚期HA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主要术后并发症的特点。结果HAE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胆道并发症(4例)、腹腔... 目的分析高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自体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行离体或半离体病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的晚期HA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主要术后并发症的特点。结果HAE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胆道并发症(4例)、腹腔出血(1例)、感染(3例),其中2例患者发生胆漏并腹腔感染,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患者出现腹腔出血,因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胆道并发症和腹腔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胆道并发症、腹腔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是影响HAE自体肝移植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肝泡状棘球蚴 自体移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桑泽杰 朱帝文 +4 位作者 纪卫政 顾俊鹏 张海潇 任伟新 温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AE)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的动态变化及其对HAE病灶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成功接种HAE的Wistar模型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实验组(经肝动脉注射...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AE)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的动态变化及其对HAE病灶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成功接种HAE的Wistar模型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实验组(经肝动脉注射贝伐单抗),每组20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21和28 d鼠尾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VEGF、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取HAE标本检测贝伐单抗对大鼠HAE病灶的影响。结果从术后7 d开始,实验组血清中VEGF表达降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后14 d VEGF表达量持续下降,且以第14天最低,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1 d逐渐上升,28 d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采用贝伐单抗治疗HAE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值测定评价肝泡状棘球蚴患者残肝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贝 蒋奕 刘文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在肝泡状棘球蚴(HAE)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中残肝实质内碘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2017年所有经临床确诊为HAE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及病例收集具...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在肝泡状棘球蚴(HAE)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中残肝实质内碘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2017年所有经临床确诊为HAE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及病例收集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其中A组20例,B组11例,同时记录肝功能评分。另选取15例因临床需要行腹部CT检查、经其他检查证实无肝脏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HD 750能谱CT三期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重建出以水和碘为基物质的能量CT图像。在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及同期腹主动脉、门脉主干内碘含量平均值,计算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与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的碘含量均较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高,各组间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比较,对照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研究组和对照组肝动脉期、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与Child-pugh分级评分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较强。结论:HAE患者增强后残肝实质内碘含量变化提示肝功能状态,与Child-pugh分级评分有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Child-pugh分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肝泡状棘球蚴 功能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伟新 肖湘生 温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一种呈恶性浸润性生长的寄生虫疾病,所以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仍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中作者通过近期文献的复习,对其B超、CT、MRI和DSA等影像学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了扼要的概述,并指出了各种影像检查和治疗手段...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一种呈恶性浸润性生长的寄生虫疾病,所以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仍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中作者通过近期文献的复习,对其B超、CT、MRI和DSA等影像学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了扼要的概述,并指出了各种影像检查和治疗手段的优缺点以及当前治疗问题的存在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图与^(18)F-FDG PET评价肝泡球蚴病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静 蒋奕 +3 位作者 刘文亚 肖虎 温浩 李婷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碘值以评价肝脏泡球蚴内部碘值分布情况,结果与PET-CT检查的^(18)F-FDG suv值对照,评价能谱CT在评价肝脏泡球蚴活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例肝泡球蚴病患者,同期均行能谱CT双能量三期增强扫描及FDG-PET扫... 目的: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碘值以评价肝脏泡球蚴内部碘值分布情况,结果与PET-CT检查的^(18)F-FDG suv值对照,评价能谱CT在评价肝脏泡球蚴活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例肝泡球蚴病患者,同期均行能谱CT双能量三期增强扫描及FDG-PET扫描,获得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门脉期(portal venous phase,PVP)以及静脉期(venous phase,VP)的能谱CT双能量及PET-CT数据。利用AW4.6后处理工作站获得碘基图及最佳单能图像,分别测定病灶中心、病灶边缘区域、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能谱CT双能增强扫描不同期相、不同组织间碘值差异,采用Sperarman法分析HAE病灶肝实质碘值、CT值,并与PET SUV值的相关性。结果:18例患者共发现18个病灶,18个病灶中经PET-CT证实有13个病灶为有活性的泡状棘球蚴病灶,占病灶总数的72.2%。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边缘的碘浓聚程度明显高于病灶的实性成分及正常肝组织,PET-CT所显示的"热结节"在能谱CT上同样可显示为5~10mm厚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环形强化。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病灶边缘、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分别为:7.97±1.95mg/ml,5.37±4.28mg/ml,8.26±4.48mg/ml,6.28±2.77mg/ml,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病灶边缘、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分别为:11.39±1.39mg/ml,13.40±4.70mg/ml,30.82±1.32mg/ml,26.16±1.43mg/ml,静脉期各组织碘值分别为:11.8±1.52mg/ml,12.29±3.76mg/ml,27.74±1.45mg/ml,24.16±1.44mg/ml,病灶实性成分各期碘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边缘区域、病灶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期病灶邻近肝实质CT值与SUV值无相关性;三期病灶邻近肝实质病灶边缘区碘值与suv值均存在相关性,其中门脉期碘值相关性最高(r=0.873,P<0.001)。结论:能谱CT碘图成像能通过评价泡球蚴内部碘值分布来评价病灶活性,其结果与PET-CT^(18)F-FDGSUV值高度相关,有望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常规技术推荐给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碘图成像 FDG-PET 肝泡状棘球蚴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骨桥蛋白与IL-10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示杰 张永国 +7 位作者 吴向未 曹玉文 赵江桥 张龙 杨宏强 孙红 彭心宇 陈孝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检测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感染长爪沙鼠60只,每只0.1mL,建立肝泡状棘球蚴长爪沙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检测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感染长爪沙鼠60只,每只0.1mL,建立肝泡状棘球蚴长爪沙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无干预,40只)和实验组(抗OPN抗体干预,20只)。感染至100d时剖杀所有长爪沙鼠,观察泡状棘球蚴生长和转移情况,取长爪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和转移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和转移灶中OPN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60只长爪沙鼠全部感染肝泡状棘球蚴。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可见OPN及IL-10不同程度的表达。模型组中OPN和IL-10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和65%(26/40),OPN及IL-10主要分布在肝泡状棘球蚴纤维囊壁,阳性产物均定位于细胞浆。65%(26/40)的长爪沙鼠模型经病理证实发生胸廓内淋巴结转移,伴有胸廓淋巴结转移的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OPN及IL-10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76.9%(20/26),均高于未发生胸廓淋巴结转移的肝泡状棘球蚴组织(50%、42.9%)(P<0.05)。实验组OPN和IL-10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35%(7/20)。OPN与IL-10表达呈正相关(r=0.605,P=0.000)。结论 OPN阳性表达可能与肝泡状棘球蚴的转移有关,OPN与IL-10可能在肝泡状棘球蚴的生长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骨桥蛋白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TIMP-2在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少波 卞志远 +5 位作者 夏海洋 李立 赵阶峰 彭心宇 张示杰 杨宏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77-480,共4页
为初步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将60只12周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分为空白组(20只)和肝泡状棘球蚴组(40只)。建模100d后分别提取2组小鼠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为初步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将60只12周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分为空白组(20只)和肝泡状棘球蚴组(40只)。建模100d后分别提取2组小鼠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小鼠血清中MMP-2和TIMP-2的浓度。结果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组小鼠血清MMP-2、TIMP-2浓度均高于空白组(P<0.05),且MMP-2与TIMP的比例明显高于空白组。由此可知,小鼠血清MMP-2浓度的升高及MMP-2与TIMP-2比例的失衡可能和肝脏泡球蚴组织的侵润生长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人工肝治疗肝移植术后患者一例报告
15
作者 肖琳 张跃新 +4 位作者 鲁晓擘 刘浩 徐玲 吕荣福 何方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MARS 人工 治疗 移植 肝泡状棘球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