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抑制剂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对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成 刘加涛 +4 位作者 高爽 于瀚卿 吴圣 范璐璐 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研究自噬在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对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给予衣霉素(TM)单药和TM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TM+3-MA)或氯喹(TM+CQ)作用12、24、4... 目的研究自噬在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对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给予衣霉素(TM)单药和TM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TM+3-MA)或氯喹(TM+CQ)作用12、24、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的变化。结果 TM可引起Hep G2细胞和L-02细胞死亡并呈时间依赖关系,3-MA或CQ均可增加TM对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TM+3-MA组(60%)、TM+CQ组(72%)、TM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于L-02细胞,其存活率分别为83%、84%、83%,活力没有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显示TM+3-MA、TM+CQ和TM组对Hep 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L-0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17%、16%,未见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TM作用引起两种细胞自噬增加,自噬抑制剂3-MA与CQ可引起两种细胞自噬作用减弱。结论自噬抑制剂(3-MA或CQ)均可显著增加TM对肝癌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但对正常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噬在ERS状态下可对肝癌细胞的生存提供保护,但对正常肝细胞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抑制剂 内质网应激 肝正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人参注射液对两种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的体外作用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沈旭波 谢国群 +3 位作者 毛慧娟 李柏 俞超芹 顾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92-1293,共2页
目的:观察猫人参注射液体外对两种肝癌细胞株及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小鼠肝癌H22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猫人参注射液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猫人... 目的:观察猫人参注射液体外对两种肝癌细胞株及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小鼠肝癌H22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猫人参注射液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猫人参注射液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小鼠肝癌H22细胞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L-02细胞在较低浓度下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猫人参注射液在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小鼠肝癌H2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在较低浓度下对于L-02细胞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小鼠癌H22细胞 正常细胞 中药注射剂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喷雾电离质谱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与正常肝细胞L02的N-糖链的定性定量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潘丽英 王承健 +3 位作者 袁江北 张英 黄琳娟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以微晶纤维素柱结合石墨碳柱纯化分离N-糖链,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N-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以微晶纤维素柱结合石墨碳柱纯化分离N-糖链,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N-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糊精为内标对2种细胞系的N-糖链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正常细胞系L02中共检测到26种N-糖链,与L02相比,HepG2的大多数高甘露糖型糖链、唾液酸化糖链和岩藻糖基化糖链的数量都明显升高,其中有15种糖链在数量上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种糖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肝癌中各类N-糖链的表达特点及发现早期肝癌糖链标志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细胞(HepG2) 正常细胞(L02) N-糖链 电喷雾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HepG2与正常肝细胞L02的O-糖链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丽英 顾笑 +4 位作者 王承健 强珊 黄琳娟 张英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5-1281,共7页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然后采用Carlson还原性β-消除法释放O-糖链,以阳离子交换柱结合C18柱纯化分离O-糖链,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O-糖链进行序...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然后采用Carlson还原性β-消除法释放O-糖链,以阳离子交换柱结合C18柱纯化分离O-糖链,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O-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糊精为内标对2种细胞系的O-糖链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 G2中检测到10种O-糖链,正常细胞系L02中检测到9种O-糖链,其中9种O-糖链是2种细胞系中共有的,但Hep G2中存在癌细胞中特有的缩短的O-糖链N1A1(Neu Ac-Gal NAc,sialyl Tn抗原).t检验结果表明,Hep G2与L02相比,在检测到的10种O-糖链中有5种的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种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细胞HepG2 正常细胞L02 O-糖链 电喷雾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鹏鹏 关荣发 +2 位作者 程歌 黄光荣 戴贤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23-18024,18026,共3页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25、50、100、250μg/ml)的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进行染毒;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25、50、100、250μg/ml)的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进行染毒;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应用荧光探针活性氧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情况。[结果]纳米氧化锌可引起HL-7702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显示,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的生长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荧光探针活性氧检测发现,染毒后HL-7702细胞内ROS的生成量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锌源,建议控制其添加量或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正常细胞HL-7702 细胞毒性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球菌蛋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彦芹 王艳 +3 位作者 曹宁 平国玲 李卫红 张力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观察链球菌蛋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生长增生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链球菌,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蛋白分离组分SpⅠ和SpⅡ。不同浓度链球菌蛋白(10、50、100mg/L)作用于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 目的观察链球菌蛋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生长增生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链球菌,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蛋白分离组分SpⅠ和SpⅡ。不同浓度链球菌蛋白(10、50、100mg/L)作用于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24~72h后,采用MTT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生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50mg/L链球菌全蛋白和SpⅡ对两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能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与蛋白剂量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关系;SpⅠ对Bel-7402细胞未显示出明显增生抑制作用。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对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刺激生长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作用后的Bel-7402细胞,细胞稀疏、脱落、排列紊乱,失去正常形态,而人Chang氏细胞未发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结论链球菌全蛋白及SpⅡ能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生,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Chang氏正常肝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癌Bel-7402细胞 人Chang氏正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蚓激酶对正常与软脂酸诱导的人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李姣 石挺 +4 位作者 吕轩 陈志刚 姚立 王佳禹 李文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蚓激酶(EFE)在体外对LO2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及软脂酸(PA)诱导的LO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FE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EFE作用于LO2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蚓激酶(EFE)在体外对LO2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及软脂酸(PA)诱导的LO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FE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EFE作用于LO2细胞,分别在作用6 h、12 h、24 h,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值;用20μg/m L的PA作用LO2细胞24 h,然后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进行干预,并于6 h、12 h、24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200 u/m L、400 u/m L的EFE可促进LO2细胞的增殖,但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能明显抑制LO2细胞的增殖(P<0.05),且其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低浓度(100 u/m L)的EFE可促进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效果显著(P<0.05);200 u/m L、400U/m L的EFE对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结论:EFE能缓解PA诱导的细胞损伤,对PA诱导的LO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最佳作用浓度为400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正常细胞 软脂酸 MTT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对镉暴露毒性响应差异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娇阳 保欣晨 +3 位作者 张振宁 王成尘 崔道雷 向萍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7-264,共8页
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存在诸多生理特征差异,为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肝细胞对镉(Cd)暴露毒性响应的差异,该研究分析了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肝癌细胞系(HepG2)Cd暴露后在细胞活力、形态、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响应差异.结果表... 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存在诸多生理特征差异,为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肝细胞对镉(Cd)暴露毒性响应的差异,该研究分析了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肝癌细胞系(HepG2)Cd暴露后在细胞活力、形态、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当Cd浓度为1 mg/L时,HL-7702细胞活力降至65%,而HepG2细胞活力未受到明显影响,且HL-7702细胞和HepG2细胞对Cd暴露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9和2.4 mg/L,说明正常肝细胞较肝癌细胞在细胞活力方面更为敏感.Cd暴露均会诱发两种细胞凋亡,但在0.25 mg/L的Cd暴露下,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HL-7702细胞,说明正常肝细胞抗凋亡能力显著高于肝癌细胞.不同细胞中Cd诱发凋亡的分子途径不同,在HL-7702细胞中镉主要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而在HepG2细胞中则主要通过上调Caspase-3基因来诱导细胞凋亡.研究显示,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对Cd暴露的毒性响应差异较大,采用人正常肝细胞比肝癌细胞更能准确评估重金属的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细胞 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组织细胞的激光光镊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雁军 姚辉璐 +2 位作者 王桂文 汪蕴 丰美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81-1883,共3页
激光光镊与拉曼光谱相结合形成的激光光镊拉曼光谱系统(LTRS)已用于分析生物组织标本,可对单个活细胞进行操控和光谱收集。从拉曼光谱特征峰位置、强度和线宽可得到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及细胞内物质相互作用的信息。文章应用LTRS系统,... 激光光镊与拉曼光谱相结合形成的激光光镊拉曼光谱系统(LTRS)已用于分析生物组织标本,可对单个活细胞进行操控和光谱收集。从拉曼光谱特征峰位置、强度和线宽可得到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及细胞内物质相互作用的信息。文章应用LTRS系统,分析了来自人的恶性肝癌组织的不同病变部位标本,包括肝癌组织细胞、肝癌癌旁细胞和远离肝癌组织的肝脏正常的组织细胞,观察到了随肝癌的病变部位变化所出现的一些有趣的拉曼光谱峰的变化。正常的肝组织细胞在1 070和1 266 cm-1处的峰很明显,而肝癌和肝癌癌旁组织细胞的这两个峰则不明显,肝正常组织细胞的1 445 cm-1峰明显高于肝癌和肝癌癌旁组织细胞。已知1 070 cm-1峰代表脂类和核酸,1 266和1 445 cm-1峰代表脂类和蛋白。引起这些峰变化的物质很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上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单细胞激光光镊拉曼光谱可以区分肝癌的不同病变部位,将是检测和分析肝癌组织标本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肝正常细胞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钠暴露对人正常肝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0
作者 李明虹 杨舒筠 +5 位作者 李丹 李星道 刘希冲 高文婷 姬晓彤 白剑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1-408,共8页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Na_(2)SO_(3))暴露对人正常肝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别暴露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0.2%DMSO(溶剂对照组)、Na_(2)SO_(3)暴露组(0.1、1、2.5、5 mmol/L)和20 mmol/...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Na_(2)SO_(3))暴露对人正常肝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别暴露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0.2%DMSO(溶剂对照组)、Na_(2)SO_(3)暴露组(0.1、1、2.5、5 mmol/L)和20 mmol/L CCl_(4)(阳性对照组)2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Na_(2)SO_(3)暴露2 h、48 h后各组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检测Na_(2)SO_(3)各浓度暴露组2 h、48 h自噬相关蛋白LC3B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Na_(2)SO_(3)各浓度暴露组2 h、48 h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和AMPK,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测定HL-7702细胞内Na_(2)SO_(3)各浓度暴露组2 h、48 h ATP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2.5、5 mmol/L Na_(2)SO_(3)暴露组2 h、48 h细胞存活率随Na_(2)SO_(3)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也明显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5 mmol/L、5 mmol/L Na_(2)SO_(3)暴露组和阳性对照组在48 h时,HL-7702细胞中LC3B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L-7702细胞中LC3B-Ⅱ、p62蛋白在48 h 5 mmol/L Na_(2)SO_(3)暴露组表达显著降低(P<0.05);活化的caspase-3蛋白在48 h 1、2.5、5 mmol/L Na_(2)SO_(3)暴露组表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暴露2 h、48 h时0.1、1、2.5、5 mmol/L Na_(2)SO_(3)暴露组HL-7702细胞中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浓度Na_(2)SO_(3)(5 mmol/L)可能抑制人正常肝细胞自噬而致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LC3B和p62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暴露 正常细胞 自噬 影响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人体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林朋 马慧敏 +4 位作者 胡俊杰 黎玉华 王艺陪 盛国英 傅家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97-2901,共5页
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作为优良的抗菌和消毒剂,在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中广泛使用。近几年来,TCS和TCC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被频繁检出,并引起国内外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点关注。目前,有关TCS和TCC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已有大量... 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作为优良的抗菌和消毒剂,在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中广泛使用。近几年来,TCS和TCC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被频繁检出,并引起国内外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点关注。目前,有关TCS和TCC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其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报道仍较少。为了评估TCS和TCC对人体的遗传毒性,利用彗星实验研究两种污染物对正常人肝细胞(L02)DNA的损伤效应。结果发现: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皆能引起人体肝细胞的DNA损伤,并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相比于TCS而言,L02细胞对TCC更为敏感,在低暴露剂量(2.38μmol.L-1)下就可以引起DNA断裂损伤。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TCS和TCC对人体毒害的机制,更全面的评估两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三氯卡班 彗星实验 正常细胞(L02)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人肝细胞MXR7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MXR7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旭红 王放 +5 位作者 左雅慧 原雅艺 张景云 董娟聪 张忠新 段志凯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7-521,共5页
为探讨电离辐射对人正常肝细胞及外周血MXR7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60)Coγ射线对培养的人肝细胞HL-7702进行照射,同时,抽取某工厂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照射后的各剂量组肝细胞及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MXR7基因的... 为探讨电离辐射对人正常肝细胞及外周血MXR7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60)Coγ射线对培养的人肝细胞HL-7702进行照射,同时,抽取某工厂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照射后的各剂量组肝细胞及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MXR7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可诱导人正常肝细胞MXR7基因的差异表达,且基因表达与照射剂量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放射性工作人员外周血MXR7基因表达与非放射性工作人员相比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细胞 放射性工作人员 MXR7基因 电离辐射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1 位作者 杨西晓 姜耀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MC PBCA MNPS)、PBCA MNPS和MF(磁流体 )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 (L 0 2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PBCA MNPS与MMC PBCA MNPS;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了...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MC PBCA MNPS)、PBCA MNPS和MF(磁流体 )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 (L 0 2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PBCA MNPS与MMC PBCA MNPS;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MC PBCA MNPS、PBCA MNPS、MF与MMC对L 0 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 ;用自动生化仪测定了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收稿日期 :2 0 0 4-0 2 -0 3 ,修回日期 :2 0 0 4-0 3 -19基金项目 :国家“863”资助项目 ( 2 0 0 2AA2 14 12 1) ;广东省攻关资助项目 ( 2 0 0 2C3 0 10 3 )作者简介 :任 非 ( 1974-) ,女 ,博士 ,研究方向 :生物药剂学 ,Tel:0 2 0 6164 1888 872 3 6,E mail:renfeisky @tom .com ;陈建海 ( 1947-)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生物高分子材料 ,生物药剂学不同浓度的MMC PBCA MNPS对L 0 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RIR % )为 :10 0 %、15 1%、2 5 1%、32 1%、39 9%与 4 5 0 % ;不同浓度的PBCA MNPS的RIR %依次为 :1 8%、5 2 %、10 0 %、12 9%、15 1%与 2 9 9% ;不同MMC浓度的RIR %依次为 :2 2 1%、35 1%、4 6 1%、6 2 0 %、80 1%与 88 9%。MF不仅不抑制L 0 2细胞的生长 ,还有利于细胞的生长。按照相对生长率 (RGR % ) ,MMC PB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TT比色法 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细胞株L-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红莉 孙震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94-2496,I0019,共4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活性的影响,考察何首乌入血成分是否具有肝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何首乌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组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目的:观察何首乌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活性的影响,考察何首乌入血成分是否具有肝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何首乌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组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血清对两种细胞活力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浓度血清作用后两种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含药血清作用于两种细48 h后,细胞培养液转氨酶活性变化。结果:何首乌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的活力没有明显影响。两种细胞含药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相比,细胞形态都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培养液转氨酶活性(ALT、AST)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何首乌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两种人源肝细胞活性均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水提物 正常L02细胞 癌HEPG2细胞 MTT 形态学 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对L-02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沪彬 陈超 +5 位作者 李辉 张运超 王平 庄金龙 安澈 鲁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271,共10页
在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甚至人体中都检测到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的存在,为探究TDCPP对人体健康的毒性作用,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在体外暴露条件下TD... 在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甚至人体中都检测到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的存在,为探究TDCPP对人体健康的毒性作用,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在体外暴露条件下TDCPP对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凋亡、氧化应激以及p53通路相关基因方面的影响。MTT结果显示,24 h、48 h、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6.56μmol·L^(-1)、81.89μmol·L^(-1)、65.11μmol·L^(-1)。TDCPP暴露24 h条件下,随着TDCPP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也逐渐增加,100μmol·L^(-1)浓度条件下凋亡高达25.58%±1.61%,ROS水平是对照组的2.07±0.07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在TDCPP刺激下,Bax、caspase-3、caspase-9、p53和Apaf-1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相对表达量减少。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Bax/Bcl-2和caspase-3均随浓度增加而递增。本研究为综合评估TDCPP的生物和环境健康毒理效应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CPP 人体正常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4通过下调叉头盒蛋白M1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
16
作者 姜珊 熊浩君 +5 位作者 何家琳 李波 杨帆 杨腾 张艳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miR-134下调叉头盒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M1)的机制及其影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miR-134对HCC细胞增殖的作用;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02... 目的探讨miR-134下调叉头盒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M1)的机制及其影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miR-134对HCC细胞增殖的作用;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02和5种HCC细胞系中FOXM1和miR-134的表达;用miR-134模拟物(miR-134 mimic)或miR-134抑制剂(miR-134 inhibitor)转染HCC细胞后,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FOXM1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34在人FOXM1 3'-UTR的可能结合位点,通过报告基因检测实验分析miR-134与FOXM1的3'-UTR的特异性结合;将miR-134 mimic和FOXM1表达质粒(无3'-UTR)共转染于HCC细胞后,经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miR-134可显著抑制HCC细胞增殖(P<0.05);与人正常肝细胞L02相比,miR-134在HCC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FOXM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二者存在负相关(R2=0.705,P<0.05);miR-134可显著下调FOXM1蛋白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P<0.05);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证实miR-134可特异性结合于FOXM1 mRNA的3'-UTR(P<0.0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缺失3'-UTR的FOXM1可显著减弱miR-134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P<0.05)。结论 miR-134通过靶向结合于FOXM1的3'-UTR而下调FOXM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HCC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蛋白表达 细胞 CYCLIND1 HCC细胞 CARCINOMA CCK-8法 正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秀峰 俞惠新 +3 位作者 谭成 陈波 王铁生 王博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10-51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双膦酸盐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骨病的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可减少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发生,抑制和减少肿瘤在骨上的发展及负累,但对同样易于发生骨转移的肺癌的作用尚缺少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几种双膦酸盐(阿仑... 背景与目的双膦酸盐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骨病的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可减少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发生,抑制和减少肿瘤在骨上的发展及负累,但对同样易于发生骨转移的肺癌的作用尚缺少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几种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埃本膦酸钠、亚甲基二膦酸钠及因卡膦酸二钠)对不同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验证这种抑制作用的广泛性或者选择性。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双膦酸盐药物对肺癌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双膦酸盐药物作用72h后,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亚甲基二膦酸钠的抑制效果很小,埃本膦酸钠及因卡膦酸二钠的作用介于亚甲基二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之间。不同的双膦酸盐对人正常肝细胞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亚甲基二膦酸钠、埃本膦酸钠及因卡膦酸二钠均表现出低毒性,而阿仑膦酸钠的毒性显著。不同的肺癌细胞对双膦酸盐的敏感性也有明显差异,H446及SPCA1相对较为耐受,而H460及A549则较为敏感。结论双膦酸盐药物对肺癌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殖作用,且这种作用与药物种类、浓度和肺癌细胞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肺癌细胞 正常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激活核转录因子Nrf2拮抗肝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庞纯 蒋萍 季莉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calein,BAI)对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转录激活,以及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乙醇(ethanol)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人正常肝L-02细胞毒...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calein,BAI)对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转录激活,以及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乙醇(ethanol)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人正常肝L-02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在肝L-02细胞中,采用瞬时转染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对Nrf2转录激活的影响。在L-02细胞上分别用APAP(10 mmol·L-1)、CCl4(10 mmol·L-1)、Ethanol(100 mmol·L-1)诱导肝细胞毒性。黄芩素1、10、25、50、100μmol·L-1分别与细胞预孵15 min后,加入上述肝毒性物质,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25、50μmol·L-1)能明显提高Nrf2的转录激活(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3种肝毒性物质均能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而黄芩素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给予APAP、CCl4和Ethanol后降低的L-02细胞存活率(P<0.01)。结论黄芩素可以诱导重要的抗氧化核转录因子Nrf2的转录激活,这可能是黄芩素拮抗外源性肝毒性物质APAP、CCl4和Ethanol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正常L-02细胞 NRF2 毒性 报告基因 L-02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组胺美拉德产物的生成及对HL-7702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19
作者 张萌 倪孔巍 +2 位作者 邹祖全 张进杰 杨文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4-711,共8页
探讨了葡萄糖-组胺美拉德产物(MRPs)和组胺(Histamine)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可能的作用和影响。用不同剂量的葡萄糖-组胺美拉德产物和组胺处理HL-7702细胞,用MTT方法分别检测美拉德产物和组胺对HL-7702细胞的生长... 探讨了葡萄糖-组胺美拉德产物(MRPs)和组胺(Histamine)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可能的作用和影响。用不同剂量的葡萄糖-组胺美拉德产物和组胺处理HL-7702细胞,用MTT方法分别检测美拉德产物和组胺对HL-7702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用Annexin检测法,在流式细胞仪下观察两种药物对HL-770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MRPs和组胺作用于HL-7702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但组胺对HL-77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MRPs;MRPs产物和组胺两种药物作用于细胞72 h后对细胞周期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组胺的作用明显强于MRPs。葡萄糖和组胺生成的产物能显著消减组胺对HL-7702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组胺美拉德产物 组胺 正常细胞(HL-7702)$细胞生长抑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