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DTPA-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在不同小鼠肝损伤模型中肝功能显像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毛一雷 董一女 +4 位作者 张现忠 杨文江 杜顺达 童俊翔 王学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08,I0001,I0002,共7页
目的明确肝显像剂99mTc-DTPA-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99mTc-GSA)在3种不同类型肝细胞损伤小鼠模型中不同的摄取和生物分布情况。方法3种小鼠模型分别为肝硬化、淤胆性肝损伤和肝肿瘤模型。肝硬化模型用腹腔内注射CCl4完成(每48小时腹腔注射... 目的明确肝显像剂99mTc-DTPA-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99mTc-GSA)在3种不同类型肝细胞损伤小鼠模型中不同的摄取和生物分布情况。方法3种小鼠模型分别为肝硬化、淤胆性肝损伤和肝肿瘤模型。肝硬化模型用腹腔内注射CCl4完成(每48小时腹腔注射0.4 ml 10%CCl4,共48 d);淤胆性肝损伤模型以结扎胆总管72 h建立;肝肿瘤模型用H22肿瘤细胞株种植肝包膜下10 d建立。各模型组小鼠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均以0.1 ml(0.37 MBq)99mTc-GSA(2μg)注射尾静脉,5 min后断头处死,取出各重要器官或组织(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胃、血液、骨骼、肌肉、肠道)称量,测定其放射性计数。同时血清学及肝脏病理学检查验证肝脏损伤。结果3个模型组和对照组中99mTc-GSA在小鼠肝脏均有显著浓聚(均>40%ID.g-1),但与对照组(90.05±10.55)%ID.g-1相比,肝损伤模型组的浓聚度均显著下降(P<0.001)。病理检查结果和建立模型时预期的病变相符;血清肝功能显示肝硬化模型组的损伤[天冬氨酸转氨酶为(235.3±14.7)U/L]轻于淤胆性肝损伤模型以及肝肿瘤模型[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841.3±68.7)和(1 060.3±208.3)U/L];但肝硬化模型的浓聚度(72.20±2.13)%ID.g-1较淤胆性肝损伤模型(56.72±5.92)%ID.g-1及肝肿瘤模型(42.80±6.05)%ID.g-1显著增高(P<0.001)。结论99mTc-GSA在肝脏有显著浓聚,其浓聚程度与肝功能受损情况呈负相关。99mTc-GSA可能成为临床上反映肝功能的显像剂,如与三维扫描技术相结合,有希望建立评估肝脏区段功能的三维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显像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显像剂 ^99mTc-DTPA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 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和异烟肼致小鼠肝损伤模型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向晓雪 艾佳晨 +4 位作者 赵科 刘志寿 向菊芳 华晓萍 谭正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590,共5页
目的建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模型,为评价防治该类疾病的新药研究提供理想工具。方法分别单次灌胃小鼠利福平(RIF)100 mg·kg^(-1)或300 mg·kg^(-1),或连续灌胃RIF 300 mg·kg^(-1)、异烟肼(INH)150 mg·kg^(-1)或RIF 3... 目的建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模型,为评价防治该类疾病的新药研究提供理想工具。方法分别单次灌胃小鼠利福平(RIF)100 mg·kg^(-1)或300 mg·kg^(-1),或连续灌胃RIF 300 mg·kg^(-1)、异烟肼(INH)150 mg·kg^(-1)或RIF 300 mg·kg^(-1)+INH 300 mg·kg^(-1) 1~3周,测定其生化及病理学指标。结果单次灌胃RIF后,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逐渐升高。连续给予INH 150 mg·kg^(-1)、RIF 300 mg·kg^(-1)或INH 150 mg·kg^(-1)+RIF 300 mg·kg^(-1) 1~3周均可明显增加小鼠肝脏指数,RIF单独或与INH联用均可升高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TBIL水平,肝脏组织出现空泡样病变。RIF与INH合用2周、3周时,在肝指数及ALT水平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在3周时对TBIL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的相互拮抗作用,病理结果类似。结论 RIF是造成小鼠肝损伤的主导因素,与INH联用,INH具有拮抗RIF肝脏毒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利福平 肝损伤模型 小鼠 析因设计 生化指标 病理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邢会杰 宋琳亮 +3 位作者 方梅霞 和君 李守军 傅江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氧化应激的产生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被普遍认为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Nrf2是目前发现的抵御外源性刺激和毒物的抗氧化应答反应的核心途径之一,在许多药物或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解毒中具有... 氧化应激的产生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被普遍认为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Nrf2是目前发现的抵御外源性刺激和毒物的抗氧化应答反应的核心途径之一,在许多药物或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解毒中具有重要作用,Nrf2的缺失或激活障碍,会加重氧化应激状态、破坏细胞内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稳态,导致细胞毒性、功能障碍、凋亡,甚至死亡。本文对Nrf2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艳辉 肖恩华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0期1075-1077,共3页
关键词 肝损伤模型 实验性 脏疾病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和高脂复合型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王政 张静 惠伯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建立脂肪堆积和慢性酒精性损伤复合型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酒精,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对照组每天灌胃等量的水,给予正常饲料。灌胃4周后,采集被测试动物的肝脏,检测肝匀浆液的丙二醛(... 目的:建立脂肪堆积和慢性酒精性损伤复合型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酒精,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对照组每天灌胃等量的水,给予正常饲料。灌胃4周后,采集被测试动物的肝脏,检测肝匀浆液的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2项指标;采集被测试动物的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3项指标。结果:灌胃4周后,模型动物组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均显著增高,肝脏MDA指标升高(p<0.05),GSH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灌胃酒精的同时饲喂小鼠高脂饲料,可以成功制备脂肪积累和慢性酒精损伤复合型小鼠肝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超 石清兰 +4 位作者 覃倩 周玲瑶 周小博 易鑫宇 毛德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针对实验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对于临床上肝病的防治、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护肝药物的筛选都有着重要意义。依据国内外参考文献将肝损伤小鼠模型归纳为化学性、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肝部分切除术等几类。以小鼠肝损伤... 针对实验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对于临床上肝病的防治、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护肝药物的筛选都有着重要意义。依据国内外参考文献将肝损伤小鼠模型归纳为化学性、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肝部分切除术等几类。以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分类为切入点,对其发病机制、药物剂量、成模时间、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模型 化学性 药物性 免疫性 酒精性 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呋钠联合脂多糖致雏鸡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胜利 纪鹏 +6 位作者 魏彦明 何建 李琛琛 华永丽 姚万玲 张晓松 袁子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90,共5页
建立头孢噻呋钠(ceftiofur sodium,CS)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鸡实验性肝损伤模型。选取1日龄健康海蓝褐蛋鸡140羽,依次开展头孢噻呋钠与LPS单用和联用致鸡肝损伤试验,以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 建立头孢噻呋钠(ceftiofur sodium,CS)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鸡实验性肝损伤模型。选取1日龄健康海蓝褐蛋鸡140羽,依次开展头孢噻呋钠与LPS单用和联用致鸡肝损伤试验,以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脏病理学变化为肝损伤判断依据。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头孢噻呋钠联合LPS(4 mL/kg)模型组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出现不同程度肝细胞病变;固定头孢噻呋钠剂量(5 mg/kg),当LPS剂量为2、4、6 mL/kg时,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LPS(2 mL/kg)组肝细胞损伤轻,LPS(4 mL/kg)组肝细胞发生明显空泡变性与脂肪变性,LPS(6 mL/kg)组肝细胞坏死严重,鸡只部分出现死亡。可见,单用LPS可造成肝损伤,但头孢噻呋钠与LPS联用引发肝损伤程度高于单用LPS。研究结果表明,其造模方法为给鸡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钠(5 mg/kg),1次/d,连续3 d,第3天皮下注射完后再腹腔注射LPS(4 mL/kg),可诱导鸡实验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模型 头孢噻呋钠 脂多糖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不同药用部位水煎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保肝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耿广琴 杨志军 +1 位作者 杨秀娟 李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53-2755,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芩水煎液对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细胞DNA及肝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黄芩茎叶保肝作用的效果。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7月份黄芩茎叶组、10月份黄芩茎叶组、黄芩根组。正常对照组、模型... 目的研究黄芩水煎液对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细胞DNA及肝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黄芩茎叶保肝作用的效果。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7月份黄芩茎叶组、10月份黄芩茎叶组、黄芩根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0.2 m L/10 g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对照组每日每只给予联苯双酯150 mg/kg,黄芩各组每日每只按相当于生药量6 g/kg剂量给小鼠灌服黄芩水煎液,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0.1 m L/10 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18 h后,剖取肝组织,检测肝细胞DNA损伤,观察肝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予黄芩水煎液后,小鼠肝细胞DNA尾长、尾矩、Olive尾矩均有所减少,其中黄芩根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茎叶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黄芩根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黄芩茎叶组肝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肿胀,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对肝超微结构的损伤缓解作用不显著。结论黄芩根水煎液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与黄芩根相比,黄芩茎叶的作用较弱,黄芩茎叶的药用功效尚需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不同部位 肝损伤模型 DNA损伤 超微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玉米肽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岩 何慧 +2 位作者 张久亮 王驰 侯焘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1,共6页
研究富硒玉米肽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富硒玉米肽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mg/kg·bw)、普通玉米肽组(200 mg/k... 研究富硒玉米肽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富硒玉米肽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mg/kg·bw)、普通玉米肽组(200 mg/kg·bw)、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50 mg/kg·bw),每组10只。测定比较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力、谷胱甘肽(GSH)、三酰甘油(TG)含量,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富硒玉米肽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抑制CCl4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活性和TG含量的升高、GSH含量的降低(P<0.01);均能极显著提高肝组织中GSH含量和SOD、GSH-Px活力,并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由于肝损伤引起的肝脏肿大(P<0.01),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富硒玉米肽高剂量组的护肝效果与50 mg/kg·bw的水飞蓟素相当,相同剂量的富硒玉米肽的保肝作用极显著优于普通玉米肽(P<0.01)。结果表明富硒玉米肽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与普通玉米肽相比,富硒玉米肽的有效保肝剂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玉米肽 CCl4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迪生 高继君 +6 位作者 张承光 项雷 杨青杨 邢亚群 岑德意 董六一 陈志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赤芍甘草冲剂(200、400、800 mg.kg-1)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使升高的肝脾指数降低;同时发现赤芍甘草冲剂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和NO水平。结论:赤芍甘草冲剂对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赤芍甘草冲剂 D-半乳糖胺 分光光 度法 化学性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粉总黄酮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保护效应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爱招 李亦聪 +1 位作者 梁超峰 丘文戈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373-2376,共4页
目的:观察松花粉总黄酮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及实验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实验组每日灌胃松花粉总黄酮,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 目的:观察松花粉总黄酮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及实验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实验组每日灌胃松花粉总黄酮,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0 d。比较3组肝脏病理变化,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水平变化。结果:1)空白组小鼠肝脏形态正常,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组小鼠肝脏细胞空泡及炎性反应侵润现象较模型组减轻,肝脏细胞轻微坏死。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ALT、AST及Bax浓度均明显上调(P<0.05),Bcl-2表达下降(P<0.05);实验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3)模型组肝脏组织的PI3K、p-AKT水平明显下降,干预后小鼠上述指标表达明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花粉总黄酮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肝损伤模型 小鼠 松花粉总黄酮 ALT AST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抗体对刀豆蛋白A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泽炳 黄燕 +4 位作者 周蓉蓉 陈若蝉 易盼盼 李宁 范学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93-797,共5页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抗体对刀豆蛋白A(ConA)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无污染雄性Balb/c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ConA)和实验组(注射ConA+HMGB1抗体),3组小鼠注射药物6 h后摘眼球取血,所...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抗体对刀豆蛋白A(ConA)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无污染雄性Balb/c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ConA)和实验组(注射ConA+HMGB1抗体),3组小鼠注射药物6 h后摘眼球取血,所获血液离心后取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HMGB1,留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Tunel、免疫荧光等检测。结果实验组小鼠肝组织病理炎症反应轻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HMGB1: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2.00±8.34)U/L、(7.54±0.53)ng/mL,模型组分别为(5 551.50±1 445.74)U/L、(18.06±1.65)ng/mL,实验组分别为(1 977.40±654.89)U/L、(10.77±0.71)ng/mL;肝组织中HMGB1 mRNA、HMGB1表达量(相对值):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886±0.253、0.086±0.028,模型组分别为4.718±0.341、0.268±0.043,实验组分别为3.005±0.331、0.116±0.008;实验组小鼠血清中ALT、HMGB1,以及肝组织中HMGB1 mRNA、HMGB1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01)。肝组织细胞凋亡、肝细胞内HMGB1迁移(标准化):空白对照组均为1±0,模型组分别为4.67±0.33、4.50±0.22,实验组分别为2.67±0.21、2.33±0.21;实验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凋亡、肝细胞内HMGB1迁移均低于模型组(均P<0.001)。结论 HMGB1抗体能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损伤,可以保护ConA引起的小鼠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刀豆蛋白A 损伤 保护作用 肝损伤模型 急性损伤 模型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新型18β-甘草次酸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维兵 李国强 +1 位作者 孙伟之 江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本文研究了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R)和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S)2种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研究了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R)和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S)2种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GA16R和GA16S均能减轻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明显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证明2种新型甘草次酸化合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 3 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 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 3 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 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提取物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功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淑集 许旻 +9 位作者 苏永昌 廖登远 陈晓婷 乔琨 蔡水淋 潘南 陈贝 王茵 苏捷 刘智禹 《渔业研究》 202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为探讨牡蛎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建立酒精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监测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含量及观察牡蛎... 为探讨牡蛎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建立酒精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监测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含量及观察牡蛎提取物对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体重与模型组和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MDA、TG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的GSH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从而说明,牡蛎提取物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提取物 化学性损伤 辅助保护 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携带hIL-1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及其对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程剑 林彬 +1 位作者 沈晓洁 刘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6-1521,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白细胞介素(human interleukin,hIL)-1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细胞学及动物模型实验鉴定其介导的目的基因表达,并验证其对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ORF-hIL10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L-10基因,插入腺病毒质粒pDC315,... 目的:构建携带人白细胞介素(human interleukin,hIL)-1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细胞学及动物模型实验鉴定其介导的目的基因表达,并验证其对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ORF-hIL10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L-10基因,插入腺病毒质粒pDC315,构建pDC315-hIL10。将质粒pDC315-hIL10与腺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至293细胞,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5-hIL10;感染大鼠肝细胞,免疫学方法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建立体内外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验证Ad5-hIL10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经PCR扩增、鉴定,证明已正确构建重组腺病毒Ad5-hIL10。大鼠肝细胞感染Ad5-hIL10后,随着病毒感染强度的升高,hIL-10表达明显上升。大鼠肝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预先感染病毒Ad5-hIL10,经四氯化碳诱导损伤,则细胞存活率随感染强度(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值升高而增加,至MOI=50时,细胞存活率恢复至92%;大鼠体内肝损伤模型显示,与损伤对照组和空白病毒对照组比较,Ad5-hIL10处理的大鼠肝细胞水样变性和间质炎症反应均减轻,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质粒Ad5-hIL10,且能明显提高肝细胞的存活能力,对肝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腺病毒载体 大鼠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 E和硒对急性肝损伤期肝星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沈秀华 李宣海 +4 位作者 程五凤 谢良民 孙建琴 李峰 马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61,共5页
目的了解VitE和硒联合干预对急性肝损伤期肝星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50%CCl4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在饲料中添加适量VitE(250mg/kg饲料)和硒(0.2mg/kg饲料)进行营养干预,分别在第1次和第3次注射CCl4后的6、24、4... 目的了解VitE和硒联合干预对急性肝损伤期肝星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50%CCl4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在饲料中添加适量VitE(250mg/kg饲料)和硒(0.2mg/kg饲料)进行营养干预,分别在第1次和第3次注射CCl4后的6、24、48、72h处死大鼠,取其肝组织,用αSM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激活的HSC细胞,用原位凋亡(TUNEL)技术和αSMA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检测HSC凋亡。结果注射CCl4后HSC激活,并在第1次注射后72h活化HSC数量达到高峰;在所观察的各时间点,随时间延长HSC凋亡数逐步增加;在同一时间点,抗氧化剂干预组HSC数量少于病理造模组。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VitE和硒可抑制CCL4所致的急性期肝损伤时HSC的激活和(或)增殖,并促进激活的H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增殖 Vit 损伤 急性 α-SMA CCL4 免疫组化方法 HSC 肝损伤模型 腹腔内注射 营养干预 染色检测 原位凋亡 时间延长 抗氧化剂 CCL4 72h 饲料 激活 组织 C细胞 注射后 急性期 大鼠 适量 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基源郁金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双仙 骆红飞 +2 位作者 黄丽娜 高晓洁 叶柄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四大基源郁金对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差异。方法:实验设四大基源郁金水煎液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观察其对肝指数、血液ALT、AST;肝组织SOD和MDA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指数、... 目的:探讨四大基源郁金对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差异。方法:实验设四大基源郁金水煎液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观察其对肝指数、血液ALT、AST;肝组织SOD和MDA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指数、血清ALT、AST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肝指数无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SOD、MDA模型与空白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根据SOD、MDA均值可知蓬莪术组效果较其他各组好。结论:实验表明不同基源郁金对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但在各个指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 指数 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武谦虎 樊一桥 +3 位作者 洪敏 朱荃 盛健惠 龚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8-41,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空心莲子草(APG)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CCl4和D-半乳糖胺作为化学毒物制成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光镜下观察其肝脏病理变化,并测... 目的观察空心莲子草(APG)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CCl4和D-半乳糖胺作为化学毒物制成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光镜下观察其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CCl4肝损伤模型组和D-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活力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CCl4和D-半乳糖胺均造模成功。空心莲子草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和SOD活力明显提高(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空心莲子草组肝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空心莲子草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肝损伤模型 化学性 匀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3脂质体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城烽 李娟 金璐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3脂质体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组、姜黄素-3注射剂组、姜黄素-3脂质体组。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动物血清ALT... 目的:研究姜黄素-3脂质体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组、姜黄素-3注射剂组、姜黄素-3脂质体组。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动物血清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组织切片出现肝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治疗组小鼠各生化指标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脂质体组对肝损伤的药效明显优于注射剂组。结论:姜黄素-3脂质体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通过降低肝内脂质的过氧化反应而增加其对肝脏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3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模型 脂质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通过TLR4/NF-κB通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子扬 林泉酉 +5 位作者 刁礼聪 陈洁雯 陈耿娜 杨祎琦 贝伟剑 郭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0-437,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Model)组、FTZ低剂量(FTZ-L)组、FTZ中剂量(FTZ-M)组、FTZ高剂量(FTZ-H)组和阳性对照(Positive con... 目的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Model)组、FTZ低剂量(FTZ-L)组、FTZ中剂量(FTZ-M)组、FTZ高剂量(FTZ-H)组和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组,每组8只。Normal组和Model组灌胃给予0.5%CMC-Na,FT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1、2 g·kg^(-1)的FTZ混悬液,Positive control组给予1.3 mg·kg^(-1)的醋酸泼尼松龙。所有动物进行灌胃给药1周后,采用腹腔注射LPS(5 mg·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6 h后取血和肝脏标本。采用酶标仪测定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IL-8、IL-17和内毒素水平;HE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Ly-6G+)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p-NF-κB、IκB和p-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FTZ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ALT、AST、TNF-α、IL-1β、IL-6、IL-8、IL-17和内毒素水平,改善肝静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Ly-6G+中性粒细胞数量,抑制TLR4、p-NF-κB和p-IκB蛋白的表达。结论FTZ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脂多糖 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炎症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