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
1
作者 李立才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1期78-79,共2页
肝外梗阻性黄疸,发生在主肝管或胆总管,从肝门的肝管到Vater氏壶腹的任何部位的肿瘤、结石、狭窄、寄生虫、痉挛及先天性畸形等,都可妨碍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引起胆道阻塞,使阻塞以上部位的胆管扩张,本文总结了我院2005~2010年肝外梗阻... 肝外梗阻性黄疸,发生在主肝管或胆总管,从肝门的肝管到Vater氏壶腹的任何部位的肿瘤、结石、狭窄、寄生虫、痉挛及先天性畸形等,都可妨碍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引起胆道阻塞,使阻塞以上部位的胆管扩张,本文总结了我院2005~2010年肝外梗阻性黄疸126例的临床资料, 【关键词】 肝外梗阻性黄疸; 超声; 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梗阻性黄疸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血清和胆汁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华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4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血清和胆汁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和50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54例胆... 目的 :探讨对血清和胆汁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和50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设为良性组,将其中的50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设为恶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FP(甲胎蛋白)的水平、血清CEA(癌胚抗原)的水平、血清CA199(糖类抗原)的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血清白细胞计数、胆汁AFP的水平、胆汁CEA的水平及胆汁CA199的水平。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的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血清AFP的水平低于良性组患者,其血清CEA的水平、血清CA199的水平及胆汁CEA的水平均高于良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血清白细胞计数、胆汁AFP的水平及胆汁CA199的水平相比,P>0.05。结论 :检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CEA的水平、血清CA199的水平及胆汁CEA的水平,可有效地鉴别其肝外梗阻性黄疸良恶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胆汁 肝外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管扩张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郑爱萍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6期386-386,共1页
肝外胆管显示扩张,是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灵敏指征。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在肝外胆管发生梗阻后,其胆管的扩张先于黄疸出现,直到胆管内的压力高于肝细胞分泌压的失代偿阶段才出现黄疸。因而及时发现肝外胆管扩张有助于肿瘤的早期... 肝外胆管显示扩张,是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灵敏指征。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在肝外胆管发生梗阻后,其胆管的扩张先于黄疸出现,直到胆管内的压力高于肝细胞分泌压的失代偿阶段才出现黄疸。因而及时发现肝外胆管扩张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本文对我院近十年中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外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分析,报告了肝外梗阻性黄疸与肝外胆管扩张的相互关系和特点,对黄疸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外梗阻性黄疸 临床意义 肿瘤 治疗 扩张 失代偿 证明 灵敏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诊断59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潘全球 《华夏医学》 2001年第6期863-863,共1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肝外梗阻性黄疸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焦清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8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疑似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进...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疑似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病情作出诊断。以手术探查的结果(诊断此病的金标准)为参照,计算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计算用其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采用Kappa检测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探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1)经手术探查证实,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81%(91/94)、96.15%(25/26)、96.67%(116/120)。2)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壶腹区肿瘤、胰头肿瘤、胆总管囊肿等肝外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分别为90.32%、92.31%、95.00%、94.12%。3)进行Kappa检测的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 0.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石梗阻性黄疸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以卓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石梗阻性黄疸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肝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5例,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术后2周治疗观察肠蠕动、肝功能(TBIL、ALP、 ALT)改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石梗阻性黄疸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肝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5例,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术后2周治疗观察肠蠕动、肝功能(TBIL、ALP、 AL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功能改善如TBIL、ALT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或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石梗阻性黄疸术后肠蠕动恢复、肝功能改善有较好疗效,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梗阻性黄疸 术后 肠蠕动 功能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