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的建立及活体荧光成像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小飞 闫博 +3 位作者 张熠杰 蒋帅 赵晶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实时监测肿瘤进展的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Luc转染细胞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PLC/PRF/5肝癌细胞株,将该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实质内,应用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肿瘤进展情况,解剖荧... 目的建立能够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实时监测肿瘤进展的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Luc转染细胞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PLC/PRF/5肝癌细胞株,将该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实质内,应用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肿瘤进展情况,解剖荧光信号阳性裸鼠观察肿瘤组织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HBsAg表达。结果对裸鼠肝原位移植瘤应用活体荧光系统成像,在肿瘤细胞注射部位检测到荧光信号,解剖动物后可在肝脏组织中观察到异质细胞团块。免疫荧光证实移植瘤中有HBsAg表达。结论肝脏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建立成功,为抗肝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 荧光素酶 PLC PRF 5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4
2
作者 郑建明 陶文照 +3 位作者 郑唯强 宝建中 王彦丽 朱明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 -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先用组织学完整的新鲜人肝癌组织接种于裸鼠皮下 ,形成皮下移植瘤 ,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肝内 ,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 (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 ) ,并将其与直接肝原位移植... 目的 :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 -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先用组织学完整的新鲜人肝癌组织接种于裸鼠皮下 ,形成皮下移植瘤 ,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肝内 ,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 (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 ) ,并将其与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腔内移植瘤模型作比较。 结果 :建立的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能稳定传代 ,移植瘤存活率达 10 0 % ,自发转移率达 5 7.8%。与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比较 ,该模型移植瘤存活率明显高于后者 (35 .6 % ,P<0 .0 1) ;与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腔内移植瘤模型比较 ,该模型局部侵袭率 (10 0 % )和自发远处转移率 (5 7.8% )明显高于皮下移植瘤模型 (14.5 % ,P<0 .0 1;37.1% ,P<0 .0 5 )和腹腔内移植瘤模型 (18.0 % ,P<0 .0 1;39.3% ,P<0 .0 5 )。 结论 :人肝癌裸鼠皮下 -肝原位移植瘤模型具有高存活率、高侵袭率和高转移率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原位移植 移植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艳华 楚建杰 +9 位作者 李子敏 胡娜平 李会会 郑建民 张彩勤 师长宏 杨志福 奚苗苗 文爱东 翁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8只♂裸鼠的右侧尾状核区,每只接种体积为5μL,另取6只裸鼠作为对照,接种同体积Hanks液。观察不同接种量实验鼠的生存状态、成瘤情况及脏器转移灶、带瘤生存期,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将获取的全脑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各接种量的实验组成瘤率均为100%,未见颅外转移病灶,3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6.50±3.27)d、(38.50±3.28)d、(30.67±3.51)d;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免疫组化GFAP和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定量注射U87-MG细胞制备的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高、颅内生长稳定、颅外远隔部位转移率低,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相似,能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 原位移植 裸鼠 动物模型 U87-MG细胞 HE染色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JH-OS人骨肉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师长宏 施新猷 朱德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瘤浸润基层,无纤维包膜,且发生肺转移,7 周时有明显消瘦。原位移植的裸鼠血清ALP水平高于皮下移植者。说明裸鼠胫骨微环境较皮下组织更适于人骨肉瘤的浸润及转移表达,裸鼠胫骨原位移植模型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该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骨肉瘤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人骨肉 肺转移 皮下移植 纤维包膜 生长 生物学特性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华 楚建杰 +3 位作者 杨志福 奚苗苗 文爱东 翁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5-1065,共1页
目的建立成瘤率高、可靠稳定的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人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操作平台。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2.5×105个/5μL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5只雄性... 目的建立成瘤率高、可靠稳定的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人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操作平台。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2.5×105个/5μL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5只雄性裸鼠的右侧尾壳核区,另取6只裸鼠作为对照,接种同体积Hanks液。分别于接种后7,14,21,28 d行活体动物体内荧光成像和核磁共振扫描动态观察肿瘤大小,之后采用心脏灌注技术固定裸鼠脑组织,将获取的全脑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接种U87-MG的裸鼠均于造模后14 d开始脑内出现肿瘤,成瘤率100%,直至28 d肿瘤持续增长,35 d内该造模裸鼠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30.67±2.03)d;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接种后14 d左右是利用该模型进行实验的最佳时机。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定量注射U87-MG细胞制作的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成瘤率高、重复性好、颅外远隔部位转移率低、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相似,能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 原位移植 裸鼠 动物模型 U87-M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脱朝伟 刘秋珍 +3 位作者 张宁 杨波 王明耀 朱希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目的为探讨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和为实验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中新鲜组织块植入裸小鼠肝实质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血清学(AFP、乙... 目的为探讨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和为实验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中新鲜组织块植入裸小鼠肝实质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血清学(AFP、乙型肝炎HBsAg、LDH)、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在裸小鼠体内建成了一株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原位移植模型(命名为HLBL-0102).移植瘤的病理组织学为肝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45RO、CD79a阳性,CD3、CD7阴性,血清学AFP阴性,HBsAg、HBsAb、HBeAb及 HBcAb均为阳性,LDH 1 267.5U/L.染色体众数范围55~59条;移植瘤细胞DI值1.57~1.61,均为异倍体.目前该瘤株在裸鼠体内生长3年,已经传至37代,共移植裸鼠283只;肿瘤的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肝内自主侵袭性生长,瘤细胞侵入并破坏临近肝组织和门脉区内胆管及静脉,无其他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淋巴结累及.原位移植瘤组织经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来源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 HLBL-0102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过程,为研究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生物学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HG-5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承平 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将人脑CHG 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 8、14、19、2 4和 3 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 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将人脑CHG 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 8、14、19、2 4和 3 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肿瘤移植成瘤率为 10 0 % ,肿瘤生长稳定 ,肿瘤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论 本移植瘤模型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生、生物学特性以及治疗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接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G-5 胶质细胞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中枢神经系统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新的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脱朝伟 刘秋珍 张艳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9-401,共3页
两株新的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超微结构的研究脱朝伟①刘秋珍张艳华为探讨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及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作者在建立了人肝癌、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1-3]又将组织学... 两株新的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超微结构的研究脱朝伟①刘秋珍张艳华为探讨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及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作者在建立了人肝癌、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1-3]又将组织学完整的结直肠癌组织块成功地原位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原位移植 超微结构 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力学方法转染IκBαSR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抑制
9
作者 赵亮 刘巧玉 +4 位作者 殷爱红 姜润秋 时建 王学浩 孙倍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6-740,892,共6页
目的:使用流体力学方法向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转染含突变型IκB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BABE-puro-IκBα super repressor(pBABE-puro-IκBαSR),观察其对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建... 目的:使用流体力学方法向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转染含突变型IκB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BABE-puro-IκBα super repressor(pBABE-puro-IκBαSR),观察其对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建立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为MHCC97-H组(对照组)、MHCC97-H+IκBαSR组(转染组)、MHCC97-L组(对照组)和MHCC97-L+IκBαSR组(转染组),1周后,使用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尾静脉向对照组注射pBABE-puro空载体质粒,向转染组注射pBABE-puro-IκBαSR质粒。每周1次,共3次。观察荷瘤鼠的生存率,检测原位移植瘤块的大小、重量、以及转移瘤数目,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核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使用Westernblot检测总蛋白中IκBα蛋白含量。结果:pBABE-puro-IκBαSR质粒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转染组肿瘤的体积、重量显著小于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29.3%和33.0%(均P<0.05);转染组荷瘤小鼠ALT和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NF-κBp65在对照组胞浆中及在细胞核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在转染组胞浆中呈浅棕色,为弱阳性表达,胞核中极少或没有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IκB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流体力学方法向人肝癌原位移植瘤转染突变型IκBαSR质粒,可以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IκBαSR抑制了NF-κB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κBαSR MHCC97-H MHCC97-L 原位移植模型 流体力学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肝及肾上腺移植模型比较
10
作者 陈红霞 谭志刚 +6 位作者 林惠然 冯露平 郑楚雅 廖文峰 曾如凤 刘锦信 卓振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目的 建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肝移植模型,并与肾上腺原位移植模型进行比较,探索模型的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注射针将含有5×10^(5)(SK-N-SH)细胞溶液沿肝叶长轴种植于小鼠肝左叶,造模结束后检测肿瘤的生长、转移情况、... 目的 建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肝移植模型,并与肾上腺原位移植模型进行比较,探索模型的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注射针将含有5×10^(5)(SK-N-SH)细胞溶液沿肝叶长轴种植于小鼠肝左叶,造模结束后检测肿瘤的生长、转移情况、相关基因表达及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小鼠接种肿瘤细胞21 d后成瘤率达100%,肿瘤的生长、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及病理特征明显。结论 本文通过更为简单的手术造模方法,成功构建了一种神经母细胞瘤肝移植模型,为NB研究者今后科学实验提供了更多理想的模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 肾上腺原位移植 移植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钟元 赵振凯 +5 位作者 相庚 倪清蓉 才延辉 席宇菁 赵晶 阎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建立可动态实时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fLuc+)注入裸鼠后肢根部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待皮下移植瘤瘤块长至直径0.5 cm时,剥取肿瘤组织,应用叠合法将瘤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 目的:建立可动态实时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fLuc+)注入裸鼠后肢根部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待皮下移植瘤瘤块长至直径0.5 cm时,剥取肿瘤组织,应用叠合法将瘤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小弯处,形成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每4日监测移植瘤的进展情况。荷瘤3周后,解剖荧光成像阳性小鼠,利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态。结果: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在荷瘤裸鼠胃部检测到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荷瘤裸鼠胃部存在肿瘤包块贴附于胃壁,包块直径为0.5~1.0 cm,包块周围与相邻组织器官边界清晰,未见粘连,检查腹腔未见转移,未见腹水形成。应用叠合法构建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为95%(19/20)。对荷瘤胃组织H-E染色后,可见异常肿瘤细胞,肿瘤包膜完整,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操作简便、成瘤率高的可动态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研发抗癌药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 SGC-7901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光熙 彭书敏 +1 位作者 美丽古丽.莫合买提 郭晓青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74-579,共6页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nu)雌性裸鼠,从裸鼠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分别将细胞模型悬液,移植于裸鼠的单侧卵巢,每组6只裸鼠;Night OWL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移植术后4-6周解剖裸鼠,取卵巢和转移瘤组织行HE染色。结果显示,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SKOV3和ES-2,均可成功构建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未发生手术原因死亡,成功率均100%;活体成像系统通过检测GFP的荧光强度和范围,能够动态监测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SKOV3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S-2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由此可知,异氟烷吸入麻醉、从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移植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能成功构建可动态监测的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与人卵巢癌生物学特征类似,适宜作为研究人卵巢癌演变进展的体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裸鼠 卵巢原位移植模型 显微多点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治疗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全保 陶一峰 +4 位作者 李瑞东 邹丽萍 马震宇 张晓飞 王正昕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9-65,77,共8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疗效及相关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脏EHE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为肝脏广泛多发EHE合并脾脏多发梗死灶的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脾切除术;例2为肝脏多发EHE患者,仅实施了原位肝...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疗效及相关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脏EHE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为肝脏广泛多发EHE合并脾脏多发梗死灶的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脾切除术;例2为肝脏多发EHE患者,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肝脏EHE患者的病理学特点、肝移植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两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康复出院。病理结果证实为肝脏EHE,例1合并脾脏EHE。例1术后1个月抗排斥反应药由他克莫司换为西罗莫司,术后4个月EHE复发,给予卡培他滨口服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术后6个月考虑肝脏EHE复发并多发性骨转移,予索拉非尼口服抗肿瘤治疗,术后7个月患者死于恶病质、肝衰竭。例2随访至投稿日(术后8个月),未见术后相关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迹象。国内外文献报道提示肝脏EHE首选手术切除,肝内广泛多发而无法手术切除者,甚至有肝外病灶者,肝移植疗效最佳。另外,化疗、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本病也有一定疗效。结论肝脏EHE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对于肝内广泛多发者,肝移植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选择。应重视肝脏EHE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 原位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实验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慧 战忠利 +1 位作者 黄建英 毛慧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86-791,共6页
研究用1例人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皮下,建成一株人卵巢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已传至5经26代。移植成功率达100%,平均裸带瘤存活中位数为102。肿瘤倍增时间为7.17天。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保持了原人... 研究用1例人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皮下,建成一株人卵巢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已传至5经26代。移植成功率达100%,平均裸带瘤存活中位数为102。肿瘤倍增时间为7.17天。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保持了原人肿瘤的特征,有淋巴结转移行为。人类肿瘤染色体特征。保留了分泌癌胚抗原的能力。具有P53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移植瘤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并传至5例。流式细胞仪及显微光光度计检测移植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巢癌 裸鼠 移植模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转移裸鼠原发灶及转移灶中锌指蛋白13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群 李勇 +5 位作者 范立侨 檀碧波 侯五辉 李兆星 王冬 刘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观察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转移裸鼠模型原发灶及转移灶中锌指蛋白139(ZNF139)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原位移植转移裸鼠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ZNF139、基质金... 目的观察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转移裸鼠模型原发灶及转移灶中锌指蛋白139(ZNF139)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原位移植转移裸鼠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ZNF13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原发灶、肝转移灶、脾转移灶、腹膜种植转移灶、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转移裸鼠模型成瘤率为93.3%(28/30),其中75.0%(21/28)发生肝转移、67.9%(19/28)发生脾转移、85.7%(24/28)发生腹膜种植转移、39.3%(11/28)发生淋巴结转移。ZNF139、MMP-2、MMP-7在肝转移灶、腹膜种植转移灶及转移淋巴结中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原发灶(P<0.05),原发灶、各转移灶中ZNF139 mRNA与MMP-2 mR-NA、MMP-7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转移裸鼠模型可很好地模拟胃癌在人体内的侵袭、转移过程。与原发灶比较,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可能与转移过程中ZNF139促进MMP-2、MMP-7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 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锌指蛋白139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师长宏 王晓武 +3 位作者 王文勇 施新猷 朱德生 李六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 建立人肝癌细胞系HCC - 972 4 (简称H)淋巴结转移模型 ,研究肿瘤转移机理。方法 采用裸鼠肝脏原位移植法 ,接种肿瘤细胞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肝内接种 ,连续传三代后 ,观察其转移特性 ,采用SABC法测定淋巴结中nm2 3和Ⅳ型胶原... 目的 建立人肝癌细胞系HCC - 972 4 (简称H)淋巴结转移模型 ,研究肿瘤转移机理。方法 采用裸鼠肝脏原位移植法 ,接种肿瘤细胞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肝内接种 ,连续传三代后 ,观察其转移特性 ,采用SABC法测定淋巴结中nm2 3和Ⅳ型胶原酶表达。结果 裸鼠原位接种 50d ,肝内长出约 1 7cm× 6 0cm大小的肿瘤 ,呈分叶状 ,质地较软 ,周围血供丰富 ,瘤组织与邻近脏器粘连 ,有明显的浸润和转移 ,经裸鼠三次筛选后肿瘤潜伏期短 (1 5d) ,瘤体大 ,形成广泛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中Ⅳ型胶原酶表达呈强阳性 ;而nm2 3呈弱阳性。结论 采用裸鼠肝原位移植法 ,反复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 裸鼠 淋巴结 Ⅳ型胶原酶 接种 筛选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釉细胞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磊涛 黄洪章 +1 位作者 曾东林 张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建立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直接贴壁法将新鲜成釉细胞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反复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使之纯化。然后将纯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观察接种成瘤后瘤组织大体生长情况... 目的建立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直接贴壁法将新鲜成釉细胞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反复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使之纯化。然后将纯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观察接种成瘤后瘤组织大体生长情况以及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瘤细胞的侵袭生长情况。结果成釉细胞瘤细胞可以在裸鼠皮下存活,接种后第23天见有移植瘤形成,成瘤率为25%。病理切片显示瘤细胞可向裸鼠肌间生长,保持了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结论初步建立了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成釉细胞瘤的侵袭生长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 裸鼠 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孟龙 朱斌 +2 位作者 杨甲梅 殷正丰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S015-S016,共2页
关键词 原位移植 大鼠 疾病模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宝岗 丁健 +3 位作者 吕明德 陈陵际 黄洁夫 陆丽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10,共4页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是将肿瘤切除标本先接种到裸小鼠(BALB/CA)皮下,待移植瘤稳定传代后,再植入同种裸小鼠肝内。皮下和原位移植瘤经光镜、电镜观察均保留人肝癌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AFP及H...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是将肿瘤切除标本先接种到裸小鼠(BALB/CA)皮下,待移植瘤稳定传代后,再植入同种裸小鼠肝内。皮下和原位移植瘤经光镜、电镜观察均保留人肝癌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AFP及HBsAg阳性,细胞图像分析DNA含量呈异倍体。但是肝癌最具特征性的生物学行为,如腹腔浸润转移、腹水等表现仅见于原位移植瘤模型。本模型的建立方法实用可靠。同时表明原位移植瘤模型在肝癌研究中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脱朝伟 吴泽全 +2 位作者 刘秋珍 张宁 王明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7,T003,共4页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和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分别传至 36代和 2 7代 ,共移植裸鼠 32 9只。自第 3代起移植成瘤率及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 10 0 %。出现淋巴道、血道及种植转移。原位移植瘤的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与来源人胃恶性淋巴瘤相似。人胃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胃内自主生长 ,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表明此模型可用于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恶性淋巴 裸小鼠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研究 转移 动物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