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栓塞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练贤惠 李晓晖 +2 位作者 张德葵 吴细群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栓塞术 治疗 护理措施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抑制剂治疗伴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郎旭 刘博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8-656,共9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治疗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纳入在临床实践中一线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的伴PVTT的HCC患者。采用mRECIST标准对患...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治疗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纳入在临床实践中一线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的伴PVTT的HCC患者。采用mRECIST标准对患者的靶病灶进行评估。对入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获取预后生存数据。收集并记录联合用药期间观察到的不良反应。采用log-rank检验对预后与基线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纳入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变量校正。结果:67例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的伴PVTT的HCC患者纳入分析,4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30例患者取得部分缓解,25例患者病情稳定,5例患者病情进展,3例患者无法评价,该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0.7%,疾病控制率(DCR)为88.1%。预后数据提示67例伴PVTT的HC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3个月(95%CI:5.85~12.75),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4个月(95%CI:19.11~29.69)。65例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级别的不良反应(97.0%),其中34例患者(50.7%)出现≥3级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乏力、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腹泻。结论: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一线治疗伴PVTT的HCC患者具有潜在的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PD-1抑制剂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春泽 吕维富 +3 位作者 张行明 肖景坤 张正峰 鲁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0.04);治疗组肿瘤最长径总和由术前(9.92±2.63)cm下降为术后(7.32±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3.12)cm下降为术后(9.13±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250)cm3,(548±249)cm3,(552±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7.6)%,(16.1±10.9)%,(17.2±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门静脉栓塞 动脉化疗栓塞 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涛 董生 +2 位作者 贾宁阳 欧阳强 严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情况,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门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11/11;门脉支架置入成功率10/11;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1例。支架中位通畅期5.7个月(1~18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1、4/11、2/11。结论:对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但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开通门脉主干及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门脉,结合TAC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门静脉癌栓 金属内支架 门静脉 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氰丙烯酸正丁酯治疗肝癌高流量动脉-门静脉分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凯 王茂强 +2 位作者 李彩霞 樊庆胜 段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α-氰丙烯酸正丁酯(NBCA)治疗肝癌高流量动脉-门静脉分流(HAPS)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2例肝癌伴HAPS的患者以NBCA栓塞瘘口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瘘口闭合,2例患者瘘口部分闭合,1例因不良反应终止瘘口栓... 目的:评价应用α-氰丙烯酸正丁酯(NBCA)治疗肝癌高流量动脉-门静脉分流(HAPS)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2例肝癌伴HAPS的患者以NBCA栓塞瘘口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瘘口闭合,2例患者瘘口部分闭合,1例因不良反应终止瘘口栓塞。结论:应用NBCA治疗高流量HA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丙烯酸正丁酯 细胞 动脉-门静脉分流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症状性慢性门静脉血栓 被引量:8
6
作者 荆剑 白旭明 +3 位作者 顾星石 程龙 原强 靳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辅助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症状性慢性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例症状性慢性门静脉血栓患者,术前进行腹部增强CT或MRI评估门静脉血栓,采用改良TIPS术并置入溶栓管溶栓。结果改良T...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辅助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症状性慢性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例症状性慢性门静脉血栓患者,术前进行腹部增强CT或MRI评估门静脉血栓,采用改良TIPS术并置入溶栓管溶栓。结果改良TIPS成功率100%,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门静脉血流再通,部分血栓完全消失。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0.36±1.78)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术后(19.00±3.5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5,P<0.05);门静脉内径由术前(16.07±2.06)mm恢复至术后(13.36±2.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5)。结论改良TIPS术治疗慢性门静脉广泛血栓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门静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肝癌对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明 宋蔚青 +1 位作者 王居邠 胡国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8,共4页
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腹脉动脉门静脉双重插管,同时化疗栓塞,并观察了术前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10例患者的肝实质栓塞率在8.36%~47.8%。其中4例接近或超过40%,血浆中cAMP基础浓度,术前术后相比无显... 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腹脉动脉门静脉双重插管,同时化疗栓塞,并观察了术前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10例患者的肝实质栓塞率在8.36%~47.8%。其中4例接近或超过40%,血浆中cAMP基础浓度,术前术后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经胰高血糖素负荷后,cAMP浓度从术前的278.31降至术后的142.38pmol/ml,P<0.05,4例术后cAMP明显低下(小于90pmol/ml);患者术前肝动脉门静脉血流灌注指数与肝硬化时改变相似,8例中2例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均增加,3例肝动脉血流增加,门静脉减少,另外3例则相反;3例栓塞率较高。负荷后cAMP低下者出现了一过性黄疸和腹水。结果表明:①双重栓塞可损害一部分肝实质,对肝脏储备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尚在代偿范围之内;②双栓范围较大,cAMP低下时注意保护功能;③双栓后肝血流的变化复杂,应进一步研究必手术操作简便,方法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脏储备功能 动脉 门静脉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中重度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春 周卫忠 +4 位作者 刘圣 周春高 王斌 王绍显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ESG)联合化疗药物和/或碘化油,对合并中重度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肝癌(HCC)患者行末梢性化疗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12月使用ESG栓塞治疗106例HCC合并中重度APS... 目的探讨采用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ESG)联合化疗药物和/或碘化油,对合并中重度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肝癌(HCC)患者行末梢性化疗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12月使用ESG栓塞治疗106例HCC合并中重度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手术前后APS改善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肿瘤反应、生存期和预后因素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6例HCC合并中重度APS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78 d,6、12、18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8%、36.1%、1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总胆红素水平、最大肿瘤直径、既往治疗、治疗有无应答以及APS改善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有应答、APS改善是独立保护因素,而女性、最大肿瘤直径≥5 cm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ESG栓塞治疗合并中重度APS的HCC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有应答、APS改善患者预后较好,而女性、最大肿瘤直径≥5 cm为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 栓塞 治疗性 细胞癌 动脉门静脉分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影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沈新颖 单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通过门静脉系统置管直接测定肝动脉 门静脉分流 (APS)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 ;定量分析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高压症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对 18例肝癌合并中央型APS患者APS栓塞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同时行经皮门静脉穿... 目的 通过门静脉系统置管直接测定肝动脉 门静脉分流 (APS)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 ;定量分析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高压症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对 18例肝癌合并中央型APS患者APS栓塞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同时行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 ,测定APS分流道闭塞前后门静脉压力 ;术前及术后 2周行肝脏彩超及胃镜检查。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门静脉主干压力显著降低 ,下降幅度为 5 .4 %~ 33.3% ,平均降幅为 2 0 .1% ;栓塞后门静脉直径缩小 ,血流速度加快 (P <0 .0 1) ;13例门静脉主干呈离肝血流患者 ,术后有 7例转为向肝方向。APS栓塞后 ,18例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均有改善 ,在门静脉压下降幅度超过 2 0 %的 10例患者中 ,门静脉高压症有明显改善 ;门静脉压力下降在 2 0 %以下的8例患者中 ,门静脉高压症改善不明显。结论 栓塞APS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 ,平均降幅达 2 0 %以上 ;当门静脉压力降低 2 0 %及以上时可有效地改善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压力 患者 门静脉高压症 栓塞 动脉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APS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栓塞术联合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15例近期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嵩 吴志强 +2 位作者 庄文权 郭文波 李健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TAE)联合奥沙利铂+5-FU化疗(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行TAE联合FOLFOX4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TAE)联合奥沙利铂+5-FU化疗(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行TAE联合FOLFOX4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配对原则收集同时期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频率为每月复查1次,最长随访周期为12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第3、6和12个月的生存率;对比两组患者PVTT的客观反应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HCC的ORR及DCR。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研究组在12个月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rank检验),第3、6和12个月研究组患者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100%,73.3%,46.7%比73.3%,33.3%,13.3%;P<0.05);研究组PVTT的ORR及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和80.0%比13.3%和40%;P<0.05),HCC的ORR和DCR均稍高于对照组(26.7%和60.0%比13.3%和40%;P>0.05)。结论FOLFOX4方案TAE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安全可行,近期临床疗效优于TACE治疗,为HCC合并PVTT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动脉栓塞 FOLFOX4 持续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脾动脉栓塞对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晓华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12-2117,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脾动脉栓塞(SAE)对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肝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患者共24例,根据是否联合SAE分为TIPS组(n=14)和TIP...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脾动脉栓塞(SAE)对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肝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患者共24例,根据是否联合SAE分为TIPS组(n=14)和TIPS联合SAE组(n=10),分别在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测量肝动脉和门静脉直径、血流速率和血流量,检测术前及术后肝功能(ALT、AST、TBil),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肝性脑病、脾脓肿)的发生情况。各组治疗前后指标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2组之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TIPS联合SAE组术后5 d较术前肝动脉血流速率[200.00(168.25-224.75)cm/s vs91.35(76.00-113.25)cm/s]、门静脉血流速率[60.30(49.85-75.70)cm/s vs 28.30(21.20-30.00)cm/s]、肝动脉血流量[188.00(172.00-232.00)ml/min vs 79.10(61.15-89.75)ml/min]显著增加(Z值分别为2.803、2.666、2.803,P值分别为0.005、0.008、0.005),门静脉压力[29.50(24.50-34.00)cm H2O vs 38.00(34.00-41.75)cm H2O]显著下降(Z=-2.668,P=0.008);ALT[61.30(28.55-139.60)U/L vs 21.10(14.00-26.95)U/L]、AST[43.70(22.67-106.27)U/L vs 23.20(20.97-36.87)U/L]、TBil[31.75(17.95-36.92)μmol/L vs 15.35(13.10-18.62)μmol/L]显著升高(Z值分别为2.429、2.599、2.803,P值分别为0.015、0.009、0.005)。术后30 d AST较术前显著升高[49.00(26.10-58.35)U/L vs 23.20(20.97-36.87)U/L](t=2.100,P=0.036),ALT、TBil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IPS组术后30 d TBil显著高于TIPS联合SAE组[35.00(24.00-51.25)μmol/L vs 18.30(12.55-31.00)μmol/L](Z=-2.371,P=0.017)。术后3个月,TIPS组发生肝性脑病1例(2级);TIPS联合SAE组发生肝性脑病1例(3级),脾脓肿2例。结论TIPS术后肝动脉入肝灌注显著增加,联合SAE不能进一步增加TIPS术后肝脏入肝灌注,且可能加重术后短期内肝功能的损伤,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动脉栓塞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和外周血细胞的中远期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孜 潘文秋 +5 位作者 赵卫 翟越 张雪平 马元锦 谭斌 胡继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肝功能和外周血细胞的中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完整临床资...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肝功能和外周血细胞的中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IPS联合PSE组(A组,n=47)和单纯TIPS组(B组,n=45)。比较两组术后1周,1、6、12个月外周血细胞变化、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肝损伤,术后1周A组肝功能损伤较B组严重(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A组Child-Pugh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低于B组(t=2.925,P=0.044;t=3.102,P=0.017);A组术后各时段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与术前及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较其余各时段呈下降趋势。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难以控制的并发症。结论 TIPS联合PSE术治疗肝功能储备尚可的肝硬化脾亢患者有助于提升外周血象,改善术后中远期肝功能,且术后不良反应较轻,并发症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脾功能亢进 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 部分脾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进展期肝癌患者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丰姣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64-664,共1页
即使口服多种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给肝硬化并发进展期肝癌(aHCC)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aHCC 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预后仍然极差,多模式的标准化治疗门静脉癌栓合并aHCC 尚未实现。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形成 动脉化疗栓塞 进展期 癌患者 索拉非尼 标准化治疗 激酶抑制剂 PV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并发肝动脉-胆管瘘1例报告
14
作者 席笑谈 罗薛峰 +2 位作者 朱永军 王小泽 杨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6-378,共3页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皮肤瘙痒6个月,黑便、呕血2个月,再发1 d”于2017年11月于本院就诊。该患者入院6个月前,因皮肤瘙痒于本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TBil 38.2μmol/L,DBil 23.8μmol/L,ALT 78 U/L,AST 82 U/L,ALP 504 U/L,GGT 45...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皮肤瘙痒6个月,黑便、呕血2个月,再发1 d”于2017年11月于本院就诊。该患者入院6个月前,因皮肤瘙痒于本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TBil 38.2μmol/L,DBil 23.8μmol/L,ALT 78 U/L,AST 82 U/L,ALP 504 U/L,GGT 45 U/L;IgG 14.2 g/L,IgM 1220 mg/L,抗线粒体M2抗体阳性。腹部彩超示:肝硬化、胆囊壁增厚,脾脏增大,腹腔积液。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黑便,经药物治疗后好转,胃镜示:食管、贲门静脉曲张(重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入院1 d前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呕吐咖啡色物约500 ml,伴有头晕、心悸。就诊时意识清楚,体温36.8℃,心率64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88/45 mm Hg。查体: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腹部外形正常,全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均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结果:Hb 49 g/L,PLT 135×10 9/L,WBC 4.93×10 9/L;TBil 26.4μmol/L,DBil 21.5μmol/L,ALT 60 U/L,AST 80 U/L,ALP 236 U/L,GGT 30 U/L,Alb 28.6 g/L;PT 14.1 s,INR 1.2。Child-Pugh评分B级,MELD评分3.4分。IgG 11.4 g/L,IgM 1040 mg/L。胸、腹部CT示:双肺纹理紊乱,双肺散在炎症;肝硬化、食管胃底及脾门静脉曲张、脾脏增大以及腹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动脉-胆管瘘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中并发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细胞癌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文海 许伟 +2 位作者 祖茂衡 徐浩 王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4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TACE术前存在TIP...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4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TACE术前存在TIPS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1例TACE术前无TIPS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常规,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CE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相关死亡。除血清白蛋白(ALB)外,两组间术前、术后1周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1周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肿瘤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HCC患者之前接受过TIPS治疗,行TACE术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细胞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功能性分流的诠释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墉 欧阳雪晖 +1 位作者 张学军 朝鲁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7-563,共7页
于本文中,作者将由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的功能性重新分配而形成的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arterial-portal venous shunts,IHAPVSs),皆定义为功能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functional IHAPVSs或F-IHAPVSs);以此从概念上区别于... 于本文中,作者将由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的功能性重新分配而形成的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arterial-portal venous shunts,IHAPVSs),皆定义为功能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functional IHAPVSs或F-IHAPVSs);以此从概念上区别于由于肝内动脉-门静脉瘘或直接交通而形成的器质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organic IHAPVSs或O-IHAPVSs),如伴发于进展期肝细胞癌和其他恶性肝脏肿瘤的O-IHAPVSs以及伴发于先天性肝脏血管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肝脏外伤(包括医源性损伤)等的O-IHAPVSs。在F-IHAPVSs中,最常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向肝性门静脉血流减少而致肝动脉血流代偿性(或继发性)增多所形成的F-IHAPVSs,其形成机制分为3类:经肝窦性,如伴发于肝硬化的F-IHAPVSs;窦后性,如伴发于布加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的F-IHAPVSs;窦前性,如伴发于胃肠道出血性休克患者的F-IHAPVSs。另一种F-IHAPVSs常见于一些原发性肝动脉血流增多的肝脏疾患,如伴发于富血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丰富的小肝细胞癌和肝胆炎性病变等的IHAPVSs,皆归之于F-IHAPVSs范畴;然而,此类F-IHAPVSs的形成机制是随其基础疾病而不同。临床上,依据下列3个要点可作出FIHAPVSs的影像诊断:1首先是伴有肝内动脉-门静脉瘘或直接交通的各种肝脏疾病(已如上述)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皆已经被排除;2肝动脉DSA动脉期像上显示门静脉早显的特征性表现;或(和)3肝脏CT/MR动态增强成像动脉期像上显示一过性肝实质强化(THPE),特别是如同时见到门静脉早显,则可确认为F-IHAPVSs无疑。但是,在鉴别诊断上,F-IHAPVSs必须仔细地与O-IHAPVSs、肝脏迷走静脉或体循环的异常向肝性引流静脉等所引起的局部肝实质灌注作鉴别;此外,伴发于肝硬化的小THPE如呈现为孤立小结节状时,则需谨慎地与小的肝细胞癌灶作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门静脉分流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吕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索拉非尼,坚持使用至无法耐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AFP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AFP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用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短期疗效相似,联合用药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动脉化疗栓塞 癌并-静脉分流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静脉血栓栓塞行TIPS后肝破裂出血死亡1例
18
作者 吴妍娟 章青波 +1 位作者 王英元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肖某,男,4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某年9月12日因“上腹痛1周”入某区人民医院治疗,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稍缓解。9月13日转至某市人民医院治疗,入院时血压19.9/14.1 k Pa(149/106 mm Hg),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肖某,男,4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某年9月12日因“上腹痛1周”入某区人民医院治疗,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稍缓解。9月13日转至某市人民医院治疗,入院时血压19.9/14.1 k Pa(149/106 mm Hg),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29.88μmol/L↑(参考值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10.69μmol/L↑(参考值0~6.8μmol/L),间接胆红素19.19μmol/L↑(参考值1.7~10.2μmol/L),丙氨酸转氨酶56.02 U/L↑(参考值10~40 U/L),纤维蛋白原5.73 g/L↑(参考值2~4 g/L),D-二聚体4.05 mg/L↑(参考值0~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门静脉 血栓栓塞 破裂 经颈静脉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金山 王茂强 +5 位作者 杨立 邢冲冲 于淼 崔志鹏 黄英才 张正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报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14例,成功12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明显减轻乃至消失、门脉主干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48kPa、血小板有所升高、白细胞变化不大、脾脏体积缩小30-60%。本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 本文报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14例,成功12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明显减轻乃至消失、门脉主干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48kPa、血小板有所升高、白细胞变化不大、脾脏体积缩小30-60%。本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IPSS创伤性小,降低门脉压可靠,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了解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疗效观察 食道静脉曲张 白细胞变化 TIPSS 降低门脉压 门脉高压症 血流速度 门脉压力 体积缩小 临床应用 有效方法 空间关系 血小板 创伤性 门静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巩悦勤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67-96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原发性 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