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6
1
作者 武中林 李智岗 +3 位作者 吴晓云 吴勇超 荣小翠 李顺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在原发性肝癌(PLC)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PLC患者258例,将患者按照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TAE组(n=91)和TACE组(n=167)... 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在原发性肝癌(PLC)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PLC患者258例,将患者按照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TAE组(n=91)和TACE组(n=167)。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TAE组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TACE组行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首次介入治疗为起点,以患者死亡或截至随访时间为终点,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12-31。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TAE组与TACE组生存率。结果两组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E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1%、24.2%、14.7%,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TACE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3%、30.5%、20.4%,中位生存时间为14.6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8,P=0.313)。当肿瘤直径>10 cm时,TAE组(n=17)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7.6%、5.9%、0,TACE组(n=18)分别为44.4%、33.3%、27.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2,P=0.017)。结论 TAE与TACE是治疗中晚期PLC的有效方法,两者的远期疗效无差异,但当肿瘤直径>10 cm时,TACE的远期疗效优于T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动脉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100例疗效评估 被引量:19
2
作者 宋杰 王黎洲 +3 位作者 李兴 蒋天鹏 吴晓萍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0-813,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先接受TACE治疗,然后在DSA引导下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为85.4%...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先接受TACE治疗,然后在DSA引导下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为85.4%。联合治疗术前、术后12个月AFP值分别为(1 956.79±514.61)ng/ml、(243.53±128.6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P<0.01)。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为(70.16±23.59)、(49.28±19.35)、(30.17±12.14)和(11.78±9.13)cm3,术后各期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8,P<0.01)。结论 TACE联合DSA引导下RFA是肝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燕忠生 冯石芳 +4 位作者 张盼 张慧渊 丁辉 魏千程 闫向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11年10月的CNKI、VIP、Pub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PLC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将符合纳...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11年10月的CNKI、VIP、Pub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PLC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Jadad评分均为1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RR为1.88,95%CI[1.38,2.25],(P<0.0001);Karnofsky评分(KPS)RR为3.66,95%CI[2.31,5.80],(P<0.00001);1年生存率RR为1.42,95%CI[1.14,1.77],(P=0.002);2年生存率RR为1.62,95%CI[1.04,2.53],(P=0.03);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RR为0.57,95%CI[0.43,0.75],(P<0.0001);发热发生率RR为0.66,95%CI[0.56,0.78],(P<0.00001);腹痛发生率RR为0.60,95%CI[0.48,0.74],(P<0.00001);肝功损伤发生率RR为0.70,95%CI[0.60,0.81],(P<0.00001);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虽然现有证据表明PLC患者在行TACE治疗时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有效率、KPS评分、1、2年生存率,而且可减轻TACE术后的呕吐、腹痛、发热、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文献,上述结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发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高炳玉 刘玉 +2 位作者 夏立平 郑武平 陈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固化消融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7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TACE序贯PMCT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固化消融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7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TACE序贯PMCT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甲胎蛋白(AFP)平均下降率、生存率、复发转移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45.61%,治疗后AFP平均下降率分别为87.5%、50.0%,0.5、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5%、81%、59%和93%、79%、67%、28%,0.5、1、2年累积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15%、19.21%、36.17%和8.34%、38.94%、61.35%,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毒副反应相似。结论:TACE序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转移率,不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微波固化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期、C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长期口服低剂量替吉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桑泽杰 王华明 +1 位作者 纪卫政 任伟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24-3327,共4页
目的评价巴塞罗那肝癌(BCLC)分期B期、C期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长期口服低剂量替吉奥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HC... 目的评价巴塞罗那肝癌(BCLC)分期B期、C期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长期口服低剂量替吉奥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HCC患者53例,按其住院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TACE后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TACE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毒副作用。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疾病进展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无疾病进展时间为8.0~16.3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2.3个月,95%CI为(11.8,13.3)个月。对照组无疾病进展时间为5.0~11.2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9.1个月,95%CI为(8.6,9.9)个月。其中3例达部分缓解(PR)者肿瘤缩小后手术切除。试验组患者服用替吉奥后4例腹泻,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恶心、呕吐,毒副作用在1~2级,发生率分别为14.3%、7.1%和7.1%。试验组无疾病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χ2=35.531,P〈0.05)。结论 BCLC分期B期、C期的HCC患者TACE后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替吉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一文有感
6
作者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3-1023,共1页
编辑部老师:您好!近日阅读发表于贵刊2019年第28卷第8期第738页《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1]一文有几处疑惑。一是文章自述为双盲研究,然而方法部分却有“研究组患者TACE术后按维持量继续泵... 编辑部老师:您好!近日阅读发表于贵刊2019年第28卷第8期第738页《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1]一文有几处疑惑。一是文章自述为双盲研究,然而方法部分却有“研究组患者TACE术后按维持量继续泵入右美托咪定6 h,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右美托咪定泵入剂量,对照组根据疼痛情况补充吗啡注射液”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双盲研究 吗啡注射液 疼痛情况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治疗 维持量 患者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发生栓塞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明珠 贺克武 +1 位作者 郭广静 李丽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其中56例发生PES,纳入PES并发组,51例未发生PES,纳入PES未并发组。比... 目的分析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其中56例发生PES,纳入PES并发组,51例未发生PES,纳入PES未并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病理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手术相关资料,分析PE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肿瘤直径、白蛋白(ALB)、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栓塞剂类型、载药微球、微球数量、载药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载药微球、微球数量、载药剂量是TACE后发生P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载药微球、微球数量多、载药剂量高的肝癌患者TACE后发生PES的风险更大,围手术期对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对应干预策略可能利于规避PES发生,提高TACE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并发症 栓塞综合征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芳来 凌安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及AFP变化;随防1、2、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2.7%,联合组和TACE组AFP转阴率分别为77.4%、50.0%;联合治疗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1.9%和37.5%,中位生存期34.5个月;TACE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1.3%和12.5%,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与联合治疗组相比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AFP转阴率,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载药微球与传统的碘化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欧盛秋 陈祖毅 +1 位作者 马亦龙 蒙志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12-716,共5页
目的比较阿霉素载药微球TACE(DEB-TACE)与传统的碘化油TACE(c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检索日... 目的比较阿霉素载药微球TACE(DEB-TACE)与传统的碘化油TACE(c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检索日期为2000年12月—2013年6月有关DEB-TACE与cTACE治疗HC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依据Jadad评价手册评价文献质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提取原始数据,采用RevMan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8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完全缓解[OR:1.67,95%CI(1.21,2.31),P=0.10];部分缓解[OR:1.16,95%CI(0.85,1.60),P=0.90];病变稳定[OR:0.70,95%CI(0.45,1.07),P=0.17];6个月生存率[OR:1.62,95%CI(0.82,3.21),P=0.96];12个月生存率[OR:1.65,95%CI(1.04,2.61),P=0.74]。结论 DEB-TACE与cTACE对于治疗HCC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能提高1年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碘化油 原发性细胞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经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凯 王丽英 +5 位作者 刘国兴 倪田强 张宗鹏 刘国斌 夏宝枢 尹春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 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 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中CR 4例(9.7%),PR 20例(48.7%),SD 8例(19.5%),PD 8例(19.5%),总有效率58.4%。中位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个月。大部分患者在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发热、呕吐、肝区疼痛),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2.2%)、腹泻(发生率19.5%)等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TAI联合TAE治疗肝转移安全、有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成龙 马亦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行含洛铂方案介入治疗,4~5周为1个疗程,行1~4次介入术后观察。因失访或后续治疗方案更改,最后完成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的病例为77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37例。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含洛铂的介入方案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与含奥沙利铂的介入方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洛铂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肝癌TACE与HAIC的联合临床应用
12
作者 葛乃建 杨业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切除的首选治疗方式,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是另一种有效的介入方法。两者用于治疗肝癌的研究众多,也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争论。将肝癌HAIC与TACE的...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切除的首选治疗方式,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是另一种有效的介入方法。两者用于治疗肝癌的研究众多,也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争论。将肝癌HAIC与TACE的合理联用定义为灌注TACE(iTACE,infusion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该文从iTACE的概念、应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疗效与不良反应、联合靶向免疫等方面进行介绍,期望有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化疗栓塞 细胞癌 动脉灌注化疗与经动脉化疗栓塞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TACE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3
作者 姚玮 张君儒 +5 位作者 陈连锁 巩祥胜 郭丽 张振山 王旭初 冯娜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观察组:雷替曲塞(3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吡柔...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观察组:雷替曲塞(3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吡柔比星(40mg/m2)行TACE治疗;对照组:5.氟尿嘧啶(500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吡柔比星(40mg/m2)行TACE治疗。每间隔4~6周行1次TACE。TACE术2个周期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评价两组介入治疗的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50.0%、19.2%(P(0.05);DCR分别为84.6%、53.8%(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较5.氟尿嘧啶在TACE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移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雷替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世晞 陈骏 +3 位作者 席玮 徐卫东 尹国文 徐清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8-960,共3页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30例晚期HCC患者,采用经TACE或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术中用药...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30例晚期HCC患者,采用经TACE或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术中用药为氟脲苷1.0 g,羟基喜树碱20 mg,吡柔比星30 mg,碘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口服甲磺酸索拉菲尼,起始剂量400 m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用量。每6~8周复查1次,评价肝功能,治疗效果(CT复查、术中DSA等)和不良反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和无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至2009年12月,30例患者均达到临床评价要求,无中途停药。口服索拉菲尼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和高血压。无疾病进展期内DSA术中造影可见肿瘤血管较服药前稀疏,纤细。经统计学分析,中位生存期38周,平均生存期41周,无疾病进展时间18周。结论晚期肝癌,经TACE术联合索拉菲尼口服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索拉菲尼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梅 王荣耀 +2 位作者 王彩霞 张俊 刘新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无外科切除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雷... 目的探讨应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无外科切除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对照组给予吡柔比星联合洛铂行TACE治疗。以上治疗每4~6周1次,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67.44%、40.25%,DCR分别为90.69%、68.08%,中位PFS(mPFS)分别为11个月、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以栓塞后综合征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小,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原发性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23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桃红 牛焕章 +5 位作者 周媛媛 李红杰 杨海燕 李喜娓 汪文翠 詹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3-5d口服甲磺酸索拉非尼。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患者由延续护理小...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3-5d口服甲磺酸索拉非尼。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患者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跟踪随访,予以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TACE术后均口服索拉非尼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22例)和一过性肝功能损害(23例)。出院患者均得到定期随访和延续护理。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采用院内观察结合院外延续护理的方式护理此类患者,可减轻治疗期间并发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索拉非尼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榕华 刘向东 卢春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3,共1页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各种原因认为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首选的主要治疗方法。相对于外科手术和全身化疗,它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也可能出现一些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发生的...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各种原因认为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首选的主要治疗方法。相对于外科手术和全身化疗,它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也可能出现一些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正确认识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癌患者 并发症 介入治疗后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中晚期 不能手术切除 TACE治疗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治疗后血清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管清龙 任伟新 纪卫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1-704,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肝癌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预后有重要关系。本文主要对肝癌行不同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射频消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D和sE-Cad检测在TA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劳明 欧盛秋 +3 位作者 吴芸 潘元平 朱波 黄文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为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ALD)和可溶性上皮型钙粘蛋白(sE-Cad)检测对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对46例原发性肝癌行TAE术后监测各阶段患者血清ALD、sE-Cad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 为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ALD)和可溶性上皮型钙粘蛋白(sE-Cad)检测对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对46例原发性肝癌行TAE术后监测各阶段患者血清ALD、sE-Cad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LD活性变化反映了肝癌组织的坏死程度,sE-Cad及AFP水平随治疗进行呈下降趋势,ALD活性及sE-Cad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D活性及sE-Cad水平检测均可用于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特别是对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疗效判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 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 原发性 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黄斌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TACE采用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病灶大于5 cm肝细胞癌56例(治疗组),并筛选同期在性别、年龄、病理等无显著差异的单纯TACE治疗... 目的探讨TACE采用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病灶大于5 cm肝细胞癌56例(治疗组),并筛选同期在性别、年龄、病理等无显著差异的单纯TACE治疗的例数相同的病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1、2、3年生存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肿瘤影像学改变(CT或MRI)。结果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5%、68.4%和40.7%。平均生存期21个月,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0.4%。6个月内CT、MRI提示治疗组病灶完全坏死者占15.5%,病灶明显缩小者占53.5%。对照组1、2、3年生存率为52.5%、44.1%和28.1%,平均生存期13个月,3个月临床症状的缓解率为57.1%。6个月内对照组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占7.9%,病灶明显缩小者占28.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明显,为巨块型肝细胞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巨块型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