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志强 冯敬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生存率、免疫功能情况、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53.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6,P=0.02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为71.15%高于对照组48.08%(χ^(2)=5.751,P=0.016)。治疗后,两组的免疫功能水平(CD_(3)^(+)、CD_(4)^(+)、CD_(4)^(+)/CD_(8)^(+))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I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保护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复方苦参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波静 李冰 +1 位作者 田伟 吴文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比较预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局部浸润麻醉下行TACE的患者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33~81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 目的比较预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局部浸润麻醉下行TACE的患者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33~81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术前15 min,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记录术中最高VAS疼痛评分,即栓塞即刻、栓塞后5、30 min的VAS疼痛评分中的最高值。记录术后1、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和上述时点疼痛程度。记录围术期补救镇痛情况,介入医师满意度评分,术前10 min、栓塞后5 min、术后10 min的HR和MAP,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和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中最高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术中无痛率更高(P<0.05),中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6、12、24 h两组VAS疼痛评分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O组围术期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1),介入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栓塞后5 min 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呼吸抑制发生。结论TACE术前预注单剂量羟考酮,其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危险因素及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梁轶 严忠婷 +4 位作者 桑玉还 杨波 王芳 袁媛 鞠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0,共6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病因中居于第二位,严重威胁国民的生命健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但TACE术后的高恶心呕吐发生率,是导致患者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病因中居于第二位,严重威胁国民的生命健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但TACE术后的高恶心呕吐发生率,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介入治疗的效果。本文对国内外TACE术后患者恶心和呕吐的特点、危险因素、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以期对TACE术后恶心和呕吐进行早期识别及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恶心 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发生栓塞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明珠 贺克武 +1 位作者 郭广静 李丽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其中56例发生PES,纳入PES并发组,51例未发生PES,纳入PES未并发组。比... 目的分析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其中56例发生PES,纳入PES并发组,51例未发生PES,纳入PES未并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病理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手术相关资料,分析PE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肿瘤直径、白蛋白(ALB)、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栓塞剂类型、载药微球、微球数量、载药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载药微球、微球数量、载药剂量是TACE后发生P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载药微球、微球数量多、载药剂量高的肝癌患者TACE后发生PES的风险更大,围手术期对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对应干预策略可能利于规避PES发生,提高TACE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并发症 栓塞综合征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化疗灌注术比较 被引量:79
5
作者 冯超 赵剑波 +6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王江云 庞桦进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41)和TAI(n=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 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 Kaplan-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 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1.5)个月,TAI组为(17.4±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0.038)。 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1.8)d,TAI组为(5.9±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癌切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动脉化疗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立静 苗同国 +2 位作者 宁更献 张建集 蔡丽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消颗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白介素12、白介素10、γ干扰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屏 李明芬 +5 位作者 韦巍 张荣臻 杨磊 林洪升 殷君 邓增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30-2236,共7页
背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在TACE治疗后发生近期疾病进展,生存质量、生活能力较低。癌痛消颗粒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韦艾凌教授自拟药方,经临床证实治疗PLC有效,而... 背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在TACE治疗后发生近期疾病进展,生存质量、生活能力较低。癌痛消颗粒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韦艾凌教授自拟药方,经临床证实治疗PLC有效,而癌痛消颗粒与TACE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相关免疫因子[白介素(IL)-12、IL-10、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癌痛消颗粒联合TACE治疗PLC的疗效,并观察其对IL-12、IL-10、IFN-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的单盲、单中心试验。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PLC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患者均给予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和保肝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癌痛消颗粒,1剂/d。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8周)。随访截至2018-03-05。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7 d、4周、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清IL-12水平、血清IL-10水平、血清IFN-γ水平、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预后情况[总生存时间(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毒副作用。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ORR)为83.72%(36/43),高于对照组的65.12%(28/43)(χ~2=3.909,P=0.048)。试验组患者治疗后4、8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4周、8周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血清IL-12、IFN-γ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8周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对照组与试验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血清IL-12、IFN-γ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8周EORTC QLQ-C30中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EORTC QLQ-C30中功能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症状领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中位OS、TTP分别为17(10,30)、11(6,15)个月,试验组患者中位OS、TTP分别为26(14,30)、15(11,22)个月;试验组患者死亡风险、疾病进展风险低于对照组[HR=0.529,95%CI(0.309,0.919),P=0.019;HR=0.568,95%CI(0.361,0.893),P=0.006]。结论癌痛消颗粒联合TACE治疗PL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效调节免疫因子水平,并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癌痛消颗粒 治疗结果 预后 自然杀伤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富血供肝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大勇 王建华 +3 位作者 钱晟 刘嵘 熊壮 刘凌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富血供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TACE治疗肝转移瘤129例,估计生存率并观察临床有效率及肿瘤碘油沉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见畸形早显的肿瘤血管及丰富的肿瘤染色;6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富血供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TACE治疗肝转移瘤129例,估计生存率并观察临床有效率及肿瘤碘油沉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见畸形早显的肿瘤血管及丰富的肿瘤染色;6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3.6%和26.4%;临床有效率为68.2%(88/129),无进展率为23.3%(30/129);碘油沉积良好者(Ⅰ型+Ⅱ型)占80.9%(97/129)。结论TACE是肝转移瘤良好的治疗手段,区分出富血供肿瘤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转移瘤 富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茂强 唐文捷 +3 位作者 林汉英 叶慧义 戴光海 王志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化疗栓塞 胆管 损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化疗栓塞 胆管损伤 临床意义 TACE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脏恶性肿瘤 内胆管扩张 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何文 梁晓宁 +3 位作者 张晓蓉 姜晓红 郑永才 张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波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35例大肝癌采用超声引导微波联合TACE介入治疗 (微波联合TACE组 ) ,并选择同期 4 0例大肝癌采用单纯微波治疗 (单纯微波...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波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35例大肝癌采用超声引导微波联合TACE介入治疗 (微波联合TACE组 ) ,并选择同期 4 0例大肝癌采用单纯微波治疗 (单纯微波治疗组 )和 31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 (单纯TACE治疗组 )作为对照。 结果 微波联合TACE治疗后 30例AFP降至正常 ,3例明显下降 ;超声检查 :80 0 % (2 8/35 )肿块缩小 ,2 0 0 % (7/35 )无变化 ,肿块中心回声增强 ,周边呈低回声 ,境界清晰 ,其中可见钙化回声 ,肿瘤内血流消失或减少。 12例超声引导下活检 ,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 :肿瘤完全坏死 9例 ,不完全坏死 3例。 30例CT检查 ,76 7% (2 3/30 )肿块缩小。微波联合TACE组缓解率 (CR +PR) 88 6 % (31/35 ) ,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 6 % (31/35 )、71.4 % (2 5 /35 )、6 0 0 % (2 1/35 )、4 2 9% (15 /35 ) ,均高于单纯微波组及单纯TACE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联合TACE介入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实用 ,比单纯微波或TACE治疗效果好 ,为不能手术切除或其它治疗效果不佳的大肝癌提供了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春泽 吕维富 +3 位作者 张行明 肖景坤 张正峰 鲁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0.04);治疗组肿瘤最长径总和由术前(9.92±2.63)cm下降为术后(7.32±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3.12)cm下降为术后(9.13±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250)cm3,(548±249)cm3,(552±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7.6)%,(16.1±10.9)%,(17.2±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门静脉栓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2
作者 罗君 邵国良 +4 位作者 郑家平 陈玉堂 姚征 曾晖 郝伟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啡用量等。结果 121例患者中有96例(96/121,78.5%)在介入术后感到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72例(72/121,59.5%)为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以上的中重度疼痛。平均吗啡用量为19.7 mg/例次。统计分析发现TACE术后腹痛与年龄(≥60对<60;odd ratio(OR)0.307,P=0.008),术前ECOG评分(2对0~1;OR 0.195,P=0.006),肿瘤至肝包膜距离(>1 cm对≤1 cm;OR 0.296,P=0.007),动脉栓塞时所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THP)对其他药物(非THP对THP;OR 0.232,P<0.003 4)。具有上述危险因素1个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疼痛。结论腹痛是TACE术后的高频事件,更年轻者、更好的ECOG评分、距肝包膜更近的肿瘤位置以及使用THP混合碘油栓塞者是腹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腹痛的中高危患者,在术前至术后12 h内常规使用止痛药物预防疼痛发生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细胞 腹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志良 杨学东 +3 位作者 曹勇伟 林向阳 张永萍 刘亚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6 4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联合治疗组 6 0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6 4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联合治疗组 6 0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月进行 1次 ,3次为一疗程 ;冷冻治疗一般每一疗程进行 1~ 3次。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CR +PR) 4 5 .3% ,联合治疗组为 6 8.3%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半年、1年、1年半的生存率 ,分别为 81.3%、6 2 .5 %、4 3.8%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93.3%、83.3%、6 3.3% ,1年和 1年半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 配合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4
作者 谢和平 李跃 +2 位作者 王凤林 吴伟康 杨宏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21-2823,共3页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KPS评分、有效率、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数值改善程度及上升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50. 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25. 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AFP阳性率均有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为恶心及发热,对照组6例出现恶心,4例出现腹痛,17例合并发热;治疗组2例出现恶心,6例合并发热。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比较,康莱特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有效降低TACE治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原发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健 佟小强 +3 位作者 吕天石 宋莉 吕永兴 邹英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1月52例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3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1月52例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3例,肝转移癌9例)均先行TACE治疗,TACE术后适时行RFA。RFA引导方式为超声联合CT,或X线透视正侧位引导。RFA术后即刻,术后1周,1、3、6、12个月进行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有无并发症发生,并进行局部肿瘤活性的全面评估。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TACE联合RFA治疗。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全部存活,49例(94.2%)肿瘤达到完全消融;3例(5.8%)肿瘤影像学表现有局部残存征象,为不完全消融,继续行TACE。结论 TACE联合RFA能够有效灭除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特殊部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俊伟 朱康顺 +5 位作者 孟晓春 何可可 钱结胜 沈敏 黄文薮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VA颗粒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程小珍 彭大为 +1 位作者 王美清 谢宗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DC/CIK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n=32),单纯TACE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n=28),观... 目的:观察自体DC/CIK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n=32),单纯TACE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n=28),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1)经过治疗,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7.50%,单纯TACE组有效率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两组血清AFP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治疗组治疗0.5年生存率96.88%,1年生存率84.38%,2年生存率65.63%,中位生存期21个月;单纯TACE组治疗后0.5年生存率92.85%,1年生存率64.29%,2年生存率42.86%,中位生存期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TACE治疗能够控制肿瘤大小、降低AFP,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自体DC CIK细胞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以根治性切除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俞武生 郭荣平 +4 位作者 石明 钟崇 韦玮 张亚奇 李锦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分析143例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8例经TACE治疗后二期切除(A组),75例未行术前TACE单纯切除(B组)。观察TACE前... 【目的】探讨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分析143例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8例经TACE治疗后二期切除(A组),75例未行术前TACE单纯切除(B组)。观察TACE前后肿瘤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癌残留率,以及两组病人的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①A组经TACE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且肿瘤坏死增多,周围子灶的检出率增加22.1%;肿瘤与周围脏器的粘连增加,而肿瘤包膜形成增多、癌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②A组的术中出血量和肝门阻断时间均较B组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为88.2%、53.0%、36.1%和65.7%、37.7%、30.4%;B组分别为68.8%、36.9%、25.1%和46.2%、24.4%、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TACE使难根治性切除大肝癌肿瘤缩小、包膜形成和癌残留减少,有效地提高大肝癌根治性切除率,延长实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云辉 梁慧 张春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带瘤生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带瘤生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0天为1周期,连续治疗2周期。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征候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6.8%,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1.1%,对照组为4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半生存率为42.1%、2年生存率为28.9%,对照组分别为22.2%、16.7%,治疗组有一定生存优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Karnofsky计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1%、69.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间血清AFP变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术联合中药同步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发生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姜敏霞 陈旭高 姚红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12月行TACE手术的病例,分析TACE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将TACE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风险分层...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12月行TACE手术的病例,分析TACE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将TACE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风险分层,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结果 386例有效TACE手术病例发生术后感染17例,发生率为4.4%。其中腹水、肝胆切除手术史或术前有肝癌破裂出血、肝脓肿史或既往TACE术后感染史是TACE术后感染的极高危因素,前血清总蛋白值<60 g/L是高危因素,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是中危因素。结论腹水、肝胆手术史或术前有肝癌破裂出血、肝脓肿史或既往TACE术后感染史与TACE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后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