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颖 赵艳景 +3 位作者 叶波平 冯颖 吴梧桐 王旻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定量RT... 目的: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结果:8~200μg/kg r-sHSA均可显著降低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sHSA诱导TNF-a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并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结论: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 CCL4 损伤 保护作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产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颖 边杉 +4 位作者 张婷婷 赵艳景 吴梧桐 叶波平 王旻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1,共5页
构建了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质粒 (pET-sHSS) ,转化大肠杆菌后通过IPTG诱导获得原核表达产物 ,并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 ;进一步利用MTT比色法研究了该重组产物对肝癌细胞株SMMC -7721的增殖影... 构建了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质粒 (pET-sHSS) ,转化大肠杆菌后通过IPTG诱导获得原核表达产物 ,并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 ;进一步利用MTT比色法研究了该重组产物对肝癌细胞株SMMC -7721的增殖影响。结果表明 ,在1mmol/L的IPTG的诱导下 ,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获得表达 ,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17500u,占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的38%左右 ;纯化后的产物在低浓度下 (<50ng/L)具有明显刺激SMMC7721细胞株增殖的活性 ,高浓度下 (>100ng/L)则明显抑制该肿瘤细胞株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类似物 原核表达 CDNA克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牛和大白鼠肝脏中肝刺激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明 顾芳 +1 位作者 王雅南 贾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8-250,共3页
从新生牛和新生大白鼠的肝脏中提取出了肝刺激物质(HSS)。新生牛肝HSS促进豚鼠肝细胞DNA合成作用较强(p/o:5.72),75℃,20min和100℃,1.5min处理后活性无明显改变。新生大白鼠肝HSS原液在0.05mg/ml时呈最佳使用浓度,增加和减少其浓度,生... 从新生牛和新生大白鼠的肝脏中提取出了肝刺激物质(HSS)。新生牛肝HSS促进豚鼠肝细胞DNA合成作用较强(p/o:5.72),75℃,20min和100℃,1.5min处理后活性无明显改变。新生大白鼠肝HSS原液在0.05mg/ml时呈最佳使用浓度,增加和减少其浓度,生物活性都逐渐下降。活性组份以分子量约为14,000和23,000Dalton为主。对照大白鼠肝制备液无HSS活性,并且分子量约为23,000Dalton的蛋白质组份很少或没有。结果表明:新生动物如牛和大白鼠的肝脏都含有HSS,且活性较强,来源丰富,可作为HSS较理想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 DNA合成 细胞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鲨肝刺激物质降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巫冠中 洪钢 +1 位作者 丁玮 刘国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 :研究鲨肝刺激物质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 ,观察鲨肝刺激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果糖胺、胰岛素、肝糖原、己糖激酶、过氧化脂质等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离体培养原代小鼠肝细胞 ,研究鲨肝刺激物... 目的 :研究鲨肝刺激物质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 ,观察鲨肝刺激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果糖胺、胰岛素、肝糖原、己糖激酶、过氧化脂质等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离体培养原代小鼠肝细胞 ,研究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 :鲨肝刺激物质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果糖胺水平 ,增加血清胰岛素、肝糖原含量 ,提高己糖激酶活性 ,减轻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对原代小鼠肝细胞的损伤。结论 :鲨肝刺激物质降血糖作用机制与保护胰岛和肝细胞功能、提高己糖激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 四氧嘧啶 胰岛素 糖尿病 降血糖 细胞 己糖激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肝刺激物质pHSS对离体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5
作者 刘平 王本祥 +4 位作者 葛迎春 张伟 韩信昌 张晓宇 刘海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4-29,共6页
应用[~3H]TdR掺入离体培养大鼠肝细胞DNA的方法,测定由本室提取的pHS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HSS可显著促进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DNA合成,其促进率约为对照组的10倍左右。培养液中血清浓度对pHSS的生物活性表达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血清... 应用[~3H]TdR掺入离体培养大鼠肝细胞DNA的方法,测定由本室提取的pHS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HSS可显著促进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DNA合成,其促进率约为对照组的10倍左右。培养液中血清浓度对pHSS的生物活性表达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血清可以使pHSS表现出不同的量效关系,这些结果在Buffello大鼠肝细胞系的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在低剂量pHSS的刺激下,不同年龄大鼠肝细胞的[~3H]TdR掺入率无显著差异。但高剂量时,pHSS对幼鼠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 细胞 DNA 生物制品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糖尿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洪钢 巫冠中 刘国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研究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糖尿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 ,观察鲨肝刺激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脂代谢 (甘油三酯 ,胆固醇 ,游离脂肪酸 )、抗氧化 (超氧... 目的 :研究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糖尿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 ,观察鲨肝刺激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脂代谢 (甘油三酯 ,胆固醇 ,游离脂肪酸 )、抗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及胰岛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鲨肝刺激物质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丙二醛含量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减轻四氧嘧啶对胰岛 β细胞的损伤。 结论 :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 四氧嘧啶 糖尿病 保护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对刀豆蛋白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园 杭永付 +3 位作者 王健 丁选胜 王颖 叶波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5-379,共5页
为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刀豆蛋白A(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尾静脉注射Con A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30,60,... 为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刀豆蛋白A(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尾静脉注射Con A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30,60,120μg/kg)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检测肝组织丙二醛、谷胱甘肽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中TNF-α和IFN-γ的含量,并测定肝组织匀浆中iNOS活力。结果表明,3个给药剂量的r-sHSA均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活性,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减少炎细胞浸润,改善肝脏氧化应激水平,并下调炎症因子表达。结果提示,r-sHSA对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 刀豆蛋白A 急性损伤 保护作用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刺激物质对原代大鼠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常诚 雷姚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4-247,共4页
作者确定了肝刺激因子(HSS)的存在,以及其刺激肝细胞DNA合成效应的作用特点。从作68%肝切除24h后的成年大鼠残留肝中提取HSS,在原代成年大鼠肝细胞无血清培养中可使~3H-TdR掺入升高1.5~3.1倍,效应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 作者确定了肝刺激因子(HSS)的存在,以及其刺激肝细胞DNA合成效应的作用特点。从作68%肝切除24h后的成年大鼠残留肝中提取HSS,在原代成年大鼠肝细胞无血清培养中可使~3H-TdR掺入升高1.5~3.1倍,效应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后,随剂量增加而减弱,但未出现抑制效应。时效关系呈双相反应,第一峰时为24h,第二峰时为48h。放射自显影证实,所掺入的~3H-TdR位于细胞核内,是DNA复制合成的结果,肝细胞从G_1期进入S期的速率K G_1/S为基础状态的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物质 原代培养 细胞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刺激物质长期使用与肝脏细胞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楠 王雪明 +1 位作者 陈菊梅 李岸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11-13,共3页
我们采用从小牛肝中研制的肝细胞刺激物质(HSS)对CCL4损伤肝硬化大鼠进行长期治疗从细胞到整体水平探讨肝细胞增殖动力学变化情况,了解HSS有无致畸、致癌作用。结果表明HSS①刺激受损肝细胞DNA增生;②增殖的肝细胞... 我们采用从小牛肝中研制的肝细胞刺激物质(HSS)对CCL4损伤肝硬化大鼠进行长期治疗从细胞到整体水平探讨肝细胞增殖动力学变化情况,了解HSS有无致畸、致癌作用。结果表明HSS①刺激受损肝细胞DNA增生;②增殖的肝细胞循环周期以G0/1期为主;③细胞倍体变化以4.8倍等整倍体细胞为主,未见异常倍体细胞。我们的实验结果没有发现HSS促进受损肝细胞畸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刺激物质 流式细胞分析 细胞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牛小分子肝再生刺激物质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炜 梁登 +1 位作者 周伯平 宋进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94-195,共2页
从新生牛肝中提取小分子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与从乳猪肝中提取的肝细胞生长素相似。说明不同种动物肝细胞中存在基本相同的物质。紫外分光扫描发现有两个主要吸收峰,分别位于204nm和288nm,主要为多肽及蛋白质成分... 从新生牛肝中提取小分子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与从乳猪肝中提取的肝细胞生长素相似。说明不同种动物肝细胞中存在基本相同的物质。紫外分光扫描发现有两个主要吸收峰,分别位于204nm和288nm,主要为多肽及蛋白质成分。柱层析分离出6个峰,平均分子量<5000,排除该成分中有胰岛素、胰高糖素存在的可能性。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该组分具有明显刺激原代大鼠肝细胞DNA合成作用,为对照组的4.88倍;其活性可被蛋白酶灭活,而不为核酸酶所影响。热处理对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刺激物质 细胞生长素 多肽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HSS中有效成分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陈涛 金以丰 +3 位作者 王石泉 边崇安 张太平 张鹤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26-530,共5页
新生小牛肝细胞刺激物质(cHSS)经超滤、乙醇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等步骤分离,获得肝细胞生长正调控因子(cHSSα),负调控因子(cHSSβ),并观察了它们对肝癌细胞、原代肝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cHSSα... 新生小牛肝细胞刺激物质(cHSS)经超滤、乙醇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等步骤分离,获得肝细胞生长正调控因子(cHSSα),负调控因子(cHSSβ),并观察了它们对肝癌细胞、原代肝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cHSSα能促进这两种肝细胞的DNA合成,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为30ng/ml,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其分子量为13000;而cHSSβ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DNA合成,其半数抑制剂量ID50值为130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 抑制因子 细胞刺激物质 CHSS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