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脏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与肝组织增生关联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泽斌
汤咪咪
+2 位作者
冯仕庭
沈顺利
匡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7-975,共9页
【目的】探讨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对残余肝组织增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对残余肝组织增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一期术后肝内门静脉开放侧支血管的数量分为3组:未开放组,开放血管1条组和开放血管≥2条组。首先分析3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肝功能、肝组织增生情况、二期手术情况等方面的分布差异,进一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一期术后肝内门静脉开放侧支血管数量不同的因素。【结果】合计37例实施了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肝癌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3组术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肝实质分隔方式存在差异,采用微波消融分隔肝实质法的患者开放血管≥2条的比例大于肝实质离断法的患者(57.14%vs.42.56%,P=0.031),而3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每日残余肝组织增长体积[侧支血管≥2 vs.侧支血管=1 vs.侧支血管=0,(14.25±8.81 vs.20.65±9.85 vs.30.10±19.31)mL;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行二期切除者的比例无差异(P=0.363),但侧支血管开放≥2条者手术间隔天数显著长于未开放或只开放1条者[(16.31±5.44 vs.10.30±3.40 vs.12.78±3.35)d;P=0.02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纳入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门静脉高压、肿瘤数目等相关因素,结果发现肝实质分隔方式是唯一影响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数目的因素(P=0.031),微波消融和肝脏离断分隔肝实质后形成的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数目分别为[2.0(1.5)vs.1.0(1.0)条,P=0.031]。【结论】肝实质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数目与肝组织增生水平负相关,采用肝实质离断分隔肝实质形成的侧支血管数目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
肝
实质分隔及
门静脉
结扎
肝
组织增生
肝
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脏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与肝组织增生关联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泽斌
汤咪咪
冯仕庭
沈顺利
匡铭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7-97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25013)。
文摘
【目的】探讨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对残余肝组织增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一期术后肝内门静脉开放侧支血管的数量分为3组:未开放组,开放血管1条组和开放血管≥2条组。首先分析3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肝功能、肝组织增生情况、二期手术情况等方面的分布差异,进一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一期术后肝内门静脉开放侧支血管数量不同的因素。【结果】合计37例实施了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肝癌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3组术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肝实质分隔方式存在差异,采用微波消融分隔肝实质法的患者开放血管≥2条的比例大于肝实质离断法的患者(57.14%vs.42.56%,P=0.031),而3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每日残余肝组织增长体积[侧支血管≥2 vs.侧支血管=1 vs.侧支血管=0,(14.25±8.81 vs.20.65±9.85 vs.30.10±19.31)mL;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行二期切除者的比例无差异(P=0.363),但侧支血管开放≥2条者手术间隔天数显著长于未开放或只开放1条者[(16.31±5.44 vs.10.30±3.40 vs.12.78±3.35)d;P=0.02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纳入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门静脉高压、肿瘤数目等相关因素,结果发现肝实质分隔方式是唯一影响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数目的因素(P=0.031),微波消融和肝脏离断分隔肝实质后形成的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数目分别为[2.0(1.5)vs.1.0(1.0)条,P=0.031]。【结论】肝实质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数目与肝组织增生水平负相关,采用肝实质离断分隔肝实质形成的侧支血管数目较少。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
肝
实质分隔及
门静脉
结扎
肝
组织增生
肝
癌
Keywords
intrahepatic portoportal venous collateral vascular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uture liver remnant hypertroph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脏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与肝组织增生关联分析
陈泽斌
汤咪咪
冯仕庭
沈顺利
匡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