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汤及其血中移行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肝保护作用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喜军 李廷利 孙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茵陈蒿汤 血中移行成分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肝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祝丽超 毕夏 张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在我院实验室中饲养的SPF级SD大鼠90只进行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制成脓毒症大鼠的模型后利用犀角地黄汤处理)、模型组(制成脓毒症大... 目的:研究分析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在我院实验室中饲养的SPF级SD大鼠90只进行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制成脓毒症大鼠的模型后利用犀角地黄汤处理)、模型组(制成脓毒症大鼠的模型)、假手术组,每组30只。分别在手术后的8 h及16 h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炎性反应指标水平,肝组织匀浆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析脓毒症大鼠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NO、MDA、i NOS及SO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及模型组术后8 h及16 h的ALT、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h及16 h的ALT、AST、TNF-α及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模型组术后8 h及16 h的NO及i NOS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术后16 h的MDA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h及16 h的NO及i NOS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术后16 h的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脓毒症大鼠ALT及AST水平与NO、MDA及i NOS均呈正相关,而与SOD呈负相关。结论: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具有较好的肝保护作用,对于大鼠的肝功能及炎性反应症状存在较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脓毒症大鼠 肝保护作用 影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抗氧化及肝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安英 沈楠 王艳春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495-497,共3页
萱草作为食用和药用植物,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萱草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强,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等方式抑制肝细胞活性氧产生,提高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对肝组织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 萱草 抗氧化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总多糖的提取及其对环磷酰胺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辛晓明 张庆柱 +1 位作者 王浩 冯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9期1896-1897,共2页
目的:研究杜仲总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杜仲总多糖,应用环磷酰胺建立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杜仲总多糖后,测定血清谷丙转胺酶(ALT)、谷草转胺酶(AST)、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研究杜仲总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杜仲总多糖,应用环磷酰胺建立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杜仲总多糖后,测定血清谷丙转胺酶(ALT)、谷草转胺酶(AST)、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各项指标。结果:杜仲总多糖能显著降低环磷酰胺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值(P<0.05)、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值,并能明显降低肝组织SOD值。结论:杜仲总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总多糖 环磷酰胺 肝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壳寡糖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青松 宫德正 +3 位作者 邹原 谭成玉 白雪芳 杜昱光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壳寡糖Ⅰ(聚合度2~10)和壳寡糖Ⅱ(聚合度2~30)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连续7d按167mg·kg^-1·d^-1灌胃给予两种壳寡糖,并于第7天腹腔注射CCl4,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研究壳寡糖Ⅰ(聚合度2~10)和壳寡糖Ⅱ(聚合度2~30)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连续7d按167mg·kg^-1·d^-1灌胃给予两种壳寡糖,并于第7天腹腔注射CCl4,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u)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两种壳寡糖都能明显抑制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P〈0.01),抑制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P〈0.01),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P〈0.01),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两种壳寡糖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壳寡糖Ⅱ的肝脏保护作用优于壳寡糖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四氯化碳 肝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核苷酸对小鼠非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高丽芳 罗葵 崔淑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5'-核苷酸对小鼠非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雌性ICR小鼠根据体质量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核苷酸组、中剂量核苷酸组、高剂量核苷酸组和空白对照组。经口给予外源性5'-核苷酸(40、160、640mg/...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5'-核苷酸对小鼠非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雌性ICR小鼠根据体质量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核苷酸组、中剂量核苷酸组、高剂量核苷酸组和空白对照组。经口给予外源性5'-核苷酸(40、160、640mg/kg),实验持续30 d。于实验第30天将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 h,模型对照组及各剂量组动物经口一次性给予1%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给玉米油,受试组继续给予受试样品,次日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转氨酶并取肝脏做病理。结果受试物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活性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时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各种类型病理变化的总评分低于模型组。结论外源性5'-核苷酸对小鼠非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核苷酸 肝保护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左爱仁 吴莉 舒青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55,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硫代乙酰胺造模,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以槲皮素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硫代乙酰胺造模,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以槲皮素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总胆红素TB)和组织病理切片方法,研究根皮素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预先灌胃高、低剂量根皮素组别中,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为(149.14±21.55)U/L和(189.43±16.64)U/L,AST活性分别为(123.58±35.90)U/L和(168.64±33.32)U/L。γ-GT活性分别为(103.19±20.93)U/L和(129.30±27.91)U/L,ALP活性分别为(19.67±3.32)King U/dL和(24.17±3.58)King U/dL,血清TB浓度分别为(198.14±29.64)μmol/L和(227.04±34.20)μmol/L。相比于造模组,根皮素组ALT、AST、γ-GT、ALP和TB明显降低(n=8,p<0.05),而且降低幅度呈现剂量依赖性,根皮素处理组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病变得到了显著改善。研究表明,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急性肝损伤保护的候选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素 硫代乙酰胺 急性损伤 肝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草提取物在对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作用中的线粒体保护机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汤亚红 徐力致 +4 位作者 汤新慧 戴安怡 赵晓宁 严丽芳 高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探讨中华补血草水提物(LSE)对抗N-乙酰对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线粒体机制.通过分组实验,测定血清中谷丙、谷草转氨酶(sALT,sAST)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制备和观察肝组织切片... 探讨中华补血草水提物(LSE)对抗N-乙酰对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线粒体机制.通过分组实验,测定血清中谷丙、谷草转氨酶(sALT,sAST)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制备和观察肝组织切片.其后进一步探讨线粒体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通过测定线粒体的肿胀、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以及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DAC)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等,探讨其相应的线粒体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00、200、400mg/kg的LSE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对抗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而这种护肝活性可能与LSE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有关.同时还发现,线粒体的一个重要的外膜蛋白——VDAC的表达可能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补血草 对乙酰氨基酚 肝保护作用 线粒体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总黄酮的制备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吕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0,75,共5页
以75%乙醇为溶剂提取、聚酰胺型大孔树脂柱初步纯化,制得柿叶总黄酮;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使昆明种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柿叶总黄酮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柿叶总黄酮能够明显减轻CCl4诱使的肝损伤,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和肝... 以75%乙醇为溶剂提取、聚酰胺型大孔树脂柱初步纯化,制得柿叶总黄酮;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使昆明种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柿叶总黄酮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柿叶总黄酮能够明显减轻CCl4诱使的肝损伤,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和CAT活性,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柿叶总黄酮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强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脂质氧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总黄酮 肝保护作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果汁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丽伟 王聪智 何蓉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研究新鲜刺梨果汁和刺梨胶原饮料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刺梨果汁组,刺梨胶原饮料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 d,最后一次给药30 min后模型组和给药组给予一次性拘束负荷18 ... 研究新鲜刺梨果汁和刺梨胶原饮料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刺梨果汁组,刺梨胶原饮料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 d,最后一次给药30 min后模型组和给药组给予一次性拘束负荷18 h。检测小鼠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刺梨果汁和胶原饮料的体外抗氧化水平。结果与应激模型组相比,刺梨果汁及胶原饮料明显降低小鼠血浆ALT水平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改善血浆ORAC及肝组织SOD活性。其中,刺梨胶原饮料还能显著提高肝组织GSH含量。此外,体外实验结果证明刺梨果汁及胶原饮料均显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刺梨果汁和刺梨胶原饮料对拘束负荷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来自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汁 刺梨胶原饮料 拘束负荷 损伤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桑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夏娜 陈义磊 +1 位作者 陶海燕 木合塔尔·吐尔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47-251,共5页
目的:研究药桑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Cl4损伤组、药桑多糖低(50 mg/(kg·d))、中(100 mg/(kg·d))、高(200 mg/(kg·d))... 目的:研究药桑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Cl4损伤组、药桑多糖低(50 mg/(kg·d))、中(100 mg/(kg·d))、高(200 mg/(kg·d))剂量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7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制造肝损伤模型。24 h后,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以及胆红素含量,取各器官计算脏器指数并测定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并对肝脏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100、200 mg/(kg·d)剂量的药桑多糖能显著增加大鼠体质量(P<0.05),降低肝脏指数(P<0.05)、肾脏指数(P<0.05)和脾脏指数(P<0.01),能显著抑制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力和胆红素含量的升高(P<0.05);肝脏MDA、IFN-γ、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CAT、GSH-Px活力以及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50 mg/(kg·d)剂量的药桑多糖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增加肝脏GSH-Px活力和IL-10含量(P<0.05),降低肝脏TNF-α含量(P<0.05)。结论:药桑多糖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肝脏保护作用与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肝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多糖 肝保护作用 抗氧化活性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氏天灸1号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高青 马红 +6 位作者 王庆宸 曹海飞 钟莹 靳曲 马正特 王垣芳 房纳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探讨房氏天灸1号及其联合复方联苯双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房氏天灸1号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复方联苯双酯组、天灸组及天灸联合复方联苯双酯组,通过腹腔... 目的探讨房氏天灸1号及其联合复方联苯双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房氏天灸1号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复方联苯双酯组、天灸组及天灸联合复方联苯双酯组,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天灸及给药48 h后,采血、取肝,计算肝体比,制备肝组织匀浆和肝组织切片,ELISA法检测肝匀浆液中MDA、GSH含量和SOD活力及血清ALT、AST、ALP、IL-6和TNF-α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损伤模型大鼠肝体比增大,肝细胞水肿和坏死严重,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增加、GSH含量和SOD活力降低,血清ALT、AST、ALP及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SOD活力升高,血清ALT、AST、ALP及TNF-α、IL-6水平降低,尤以天灸联合复方联苯双酯组最为明显。结论房氏天灸1号对于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复方联苯双酯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氏天灸1号 急性损伤 肝保护作用 抗氧化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酒精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英文)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元亨 曹丽丽 +3 位作者 赵兵 赵庆生 黄远荣 肖传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76-183,共8页
为了研究荒漠肉苁蓉对酒精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从荒漠肉苁蓉中提取并纯化苯乙醇苷。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苯乙醇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另外,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了苯乙醇苷的肝保护活性。在体外实验中... 为了研究荒漠肉苁蓉对酒精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从荒漠肉苁蓉中提取并纯化苯乙醇苷。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苯乙醇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另外,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了苯乙醇苷的肝保护活性。在体外实验中,苯乙醇苷可显著提高Hep G2细胞的存活率。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进行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苯乙醇苷可显著恢复由酒精诱导的血清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酸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脏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甘油三酯)水平。模型动物的肝组织显微结构中,突出的病理学脂肪微泡和细胞坏死情况也由于灌胃苯乙醇苷而显著减弱。这些结果表明,针对酒精诱导的慢性肝损伤,苯乙醇苷具有显著的肝保护活性。所述机制涉及对相应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对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苯乙醇苷 抗氧化活性 肝保护作用 酒精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甙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酶及形态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成海龙 李玉华 卞庆亚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利用三种实验模型研究了芒果甙的肝保护作用。三种大鼠肝损伤模型分别由醋氨酚(A-PAP),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形成。芒果甙能明显降低三种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 利用三种实验模型研究了芒果甙的肝保护作用。三种大鼠肝损伤模型分别由醋氨酚(A-PAP),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形成。芒果甙能明显降低三种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芒果甙并能使大鼠肝损伤显著减轻,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甙 实验性损伤 模型大鼠 肝保护作用 D-氨基半乳糖 谷草转氨酶 GPT 诱导形成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雪菊总黄酮的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敬思群 翟红月 +3 位作者 苏乐萍 任志艳 王银娜 晏良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77-187,共11页
本实验研究了昆仑雪菊总黄酮(Kunlun chrysanthemum total flavonoids,KCTF)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性、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通过分析KCTF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 本实验研究了昆仑雪菊总黄酮(Kunlun chrysanthemum total flavonoids,KCTF)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性、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通过分析KCTF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CCl4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KCTF的解毒作用;选取HeLa细胞和Eca-109食管癌细胞观察KCTF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KCTF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KCTF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然而KCTF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KCTF能够抑制HeLa细胞和Eca-109细胞的增殖,半抑制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33.60±0.12)、(192.00±0.08)μg/mL。结论:KCTF由于其天然的抗氧化、抑菌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在功能性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雪菊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抑菌性 抑制增殖能力 损伤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