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含 崔丽英 +3 位作者 杜华 李本红 刘明生 管宇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ASEMG)、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MS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我院ASEMG数据库,分别以头晕患者(MSA组和非MSA组)、卧立位血压不达标患者(MSA组和非MSA组)以及很可能MSA患者(卧立位血压达标组和不达...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ASEMG)、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对多系统萎缩(MS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我院ASEMG数据库,分别以头晕患者(MSA组和非MSA组)、卧立位血压不达标患者(MSA组和非MSA组)以及很可能MSA患者(卧立位血压达标组和不达标组)为目标人群,比较ASEMG和卧立位血压的特点。结果476例患者曾行ASEMG检查,其中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69例,MSA组(33例)和非MSA组(36例)的平均时限[(14.6±2.1)和(12.8±2.0)ms,P<0.0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2.7±11.8)%和(12.2±8.9)%,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卧立位血压达标率(84.6%和55.2%)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162例有头晕症状的患者中,MSA组(90例)和非MSA组(72例)的平均时限[(15.3±2.7)和(12.8±1.9)ms,P<0.001]、卫星电位出现率[(25.4±12.8)%和(13.5±10.4)%,P<0.001]和舒张压差[(18.5±17.0)和(11.7±12.7)mmHg,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卧立位血压达标率(60%和41.9%)和收缩压的差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46例卧立位血压未达到标准,MSA组(61例)和非MSA组(85例)的平均时限[(15.0±2.4)和(12.8±1.7)ms,P<0.00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2.0±12.2)%和(10.6±8.5)%,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125例很可能MSA患者中,卧立位血压达标组(44例)与未达标组(36例)的平均时限[(15.5±2.4)和(15.9±2.2)ms]和卫星电位出现率[(24.3±12.6)%和(22.7±12.4)%]差异无显著性。达标组出现头晕的比例和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比例分别为93.2%(41例)和52.3%(23例),未达标组分别为44.4%(16例)和8.3%(3例)。结论当怀疑头晕患者为MSA时,ASEMG的诊断价值优于体位性低血压。无论MSA患者的卧立位血压是否达到标准,ASEMG均可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MS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体位性低血压 头晕 多系统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肛门括约肌临检的多系统萎缩病症分析
2
作者 孟萌 徐晓彤 +3 位作者 万志荣 李秀花 徐长波 靳冬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726-10730,共5页
分析了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特点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特征,探讨了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对多系统萎缩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多系统萎缩患者26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以是否出现卫星电位、... 分析了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特点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特征,探讨了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对多系统萎缩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多系统萎缩患者26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以是否出现卫星电位、是否存在尿便障碍、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分别进行分组比较,比较组间患者的年龄、病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同时分析病程、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病程的相关性。26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中最常见症状依次为尿便障碍、走路不稳及睡眠障碍;最常见体征依次为肌张力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及共济失调;26例患者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为11.6 ms(范围为10.1~14.5 ms),平均波幅为876.5μV(范围为740.8~1135.8μV),多相波百分比为27.4%(范围为13.3%~53.6%);卫星电位组比无卫星电位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长、多相波百分比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比无体位性低血压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P<0.05);多系统萎缩患者的病程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95,P=0.000),病程与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无明显相关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无明显相关性。多系统萎缩患者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出现卫星电位或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病情更重,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有利于无尿便障碍多系统萎缩患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尿便障碍 体位性性低血压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学勤 朱有玲 +2 位作者 戴菲 罗金燕 龚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动力学特点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的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 (FOOC)患者行肛肠测压 ,肛管肌电图测定等动力学检查 ,计算出动力参数 ,运动指数 ,并与 2 0例自愿受试者作... 目的 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动力学特点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的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 (FOOC)患者行肛肠测压 ,肛管肌电图测定等动力学检查 ,计算出动力参数 ,运动指数 ,并与 2 0例自愿受试者作对照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内括约肌压力FOO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FOOC的直肠感知敏感性降低 ;FOO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肛管超慢波及不规律波增多 ,运动指数升高 ,自发性松弛减少 ;FOOC组 2 5 %肛管外括约肌无排便时的松弛反射 ,5 2 .5 %EMG为矛盾性收缩。结论 FOOC患者存在平滑肌、横纹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动力学 便秘 功能性出口梗阻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FO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