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
1
作者 余求祥 王东东 +1 位作者 董鹏举 郑丽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数据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数字化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自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应用3.0 T MRI扫描健康女性志愿者肛管,将采集的Dicom 3.0...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数据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数字化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自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应用3.0 T MRI扫描健康女性志愿者肛管,将采集的Dicom 3.0数据集导入Mimics 21.0软件中进行三维几何模型构建。结果成功构建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该模型仿真度高,耻骨直肠肌前侧缺损,大致呈“U”形,外括约肌后侧较肥厚,模型可任意缩放和360°旋转,便于观察理解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解剖形态。结论基于肛管MRI影像数据及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可构建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三维几何模型,该模型可辅助解剖教学,利于肛瘘等肛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评估,并为下一步力学分析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复合体 磁共振成像 数字化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原溪 史铁梅 +1 位作者 刘晨 木其尔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影响的价值。方法对157名产后42天初产妇的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扫查,其中顺产77名(顺产组),剖宫产80名(剖宫产组),分别测量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中部平...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影响的价值。方法对157名产后42天初产妇的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扫查,其中顺产77名(顺产组),剖宫产80名(剖宫产组),分别测量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中部平面、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3、6、9、12点钟方向的厚度,并测量耻骨直肠肌中部平面4、8点钟方向的厚度。利用断层成像技术和容积对比成像技术观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及完整性。结果顺产组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12点钟方向的厚度、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6、12点钟方向及中部平面9、12点钟方向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组(P均<0.05),2组间其余平面不同方向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顺产组中,经会阴三维超声发现1名肛门外括约肌缺损。结论分娩方式对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具有一定影响,顺产的初产妇肛门内、外括约肌在一定方向上的厚度明显小于剖宫产者。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特点及完整性,并明确诊断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复合体 正常分娩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评价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原溪 史铁梅 +2 位作者 刘晨 木其尔 高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产时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损伤可致肛门长期失禁。超声已逐渐应用于肛门括约肌功能和损伤的评价,尤其三维超声的断层成像、容积对比成像和斑点噪声抑制成像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的检出率。本文对二维和三维超声诊断产... 产时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损伤可致肛门长期失禁。超声已逐渐应用于肛门括约肌功能和损伤的评价,尤其三维超声的断层成像、容积对比成像和斑点噪声抑制成像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的检出率。本文对二维和三维超声诊断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功能和损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复合体 超声检查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