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肛门外括约肌运动神经元胞体、树突的分布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支晔 周重人 +1 位作者 李淑芬 刘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30,共5页
实验采用CB-HRP逆行追踪的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时大鼠肛门外括约肌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大小和树突的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肛门外括约肌运动神经元(1)大多出现在脊髓L6节的背内侧核,S1和L5节段有少量标记.(2)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多为... 实验采用CB-HRP逆行追踪的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时大鼠肛门外括约肌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大小和树突的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肛门外括约肌运动神经元(1)大多出现在脊髓L6节的背内侧核,S1和L5节段有少量标记.(2)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多为多角形,其当量圆直径为31.90±5.09μm;一级树突直长为4.99±2.28μm;树突组合长度为695.50±277.05μm;一级树突直径与胞体平均直径和树突组合长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3)树突主要向背侧、对侧和外侧伸展.分别伸向背外侧核、前索、外侧索和对侧背内侧核,并伸展到灰质后连合和中间外侧核区与感觉投射的纤维和终未对位相接,这可能构成肛门外括约肌的单突触反射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外括约肌 神经支配 树突 运动神经元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收肌带蒂移植修复肛门外括约肌的解剖学基础
2
作者 董炜 朱有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 :为带蒂大收肌移植修复肛门外括约肌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测了 5 0例成人大收肌前上方的肌门 ,肌门至相应手术有关的四点距离 ,及其供应血管的外径。结果 :此肌肌体宽厚 ,肌门明确 ,血供丰富。结论
关键词 大收肌带蒂移植 肛门外括约肌 解剖学 闭孔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成形结肠半环瓣治疗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1
3
作者 明立纲 孙河山 +4 位作者 宋炳娟 付亚磊 毛世友 鞠卫东 郭培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共2页
木手术的特点是将内括约肌及直肠全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远端切除可达30m以上,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制作半环瓣、加强肛直角,可起到类似直肠对粪便的托储作用。术中注意保护植物神经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简... 木手术的特点是将内括约肌及直肠全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远端切除可达30m以上,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制作半环瓣、加强肛直角,可起到类似直肠对粪便的托储作用。术中注意保护植物神经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简单、安全、效果好,是治治疗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的创新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肛门外括约肌 结肠半环瓣成形 保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在肌原性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后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何如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6期109-109,共1页
目的探讨在重建肛门外括约肌操作后为大便失禁(肌原性)患儿实施盆底肌训练的作用。方法针对20例大便失禁(肌原性)患儿重建肛门外括约肌,并在操作后实施盆底肌训练,其中12例按流程持续进行训练,为应用组,8例出院后中断了训练,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重建肛门外括约肌操作后为大便失禁(肌原性)患儿实施盆底肌训练的作用。方法针对20例大便失禁(肌原性)患儿重建肛门外括约肌,并在操作后实施盆底肌训练,其中12例按流程持续进行训练,为应用组,8例出院后中断了训练,为对照组,测量对比一段时期(6个月)后的肛管收缩压和静息压。结果应用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肛管收缩压和静息压无差异性,一段时期后两组的肛管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提高,应用组提高程度更大(P<0.05),组间有差异性。结论重建肛门外括约肌操作能够提高大便失禁(肌原性)患儿的控便能力,但应注重结合盆底肌训练法,以促进肛管压力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外括约肌重建 盆底肌训练 大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联合肛门括约肌检测对骶段神经损害诊断
5
作者 胡川笑 汪洋 +4 位作者 吴繁 叶璟 罗登攀 宋璐 杨建花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0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评估球海绵体肌反射(BCR)联合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在骶神经损害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衢州市人民医院门诊住院诊断为骶神经损害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段在门诊检查的健康... 目的评估球海绵体肌反射(BCR)联合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在骶神经损害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衢州市人民医院门诊住院诊断为骶神经损害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段在门诊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8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BCR、EAS-EMG的电生理数值。并分析其单项及联合检测的AUC曲线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BCR检测阳性率、BCR潜伏期、EAS-EMG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面积分析,EAS-EMG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2.9%、89.6%,BCR检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5.0%、97.9%。EAS-EMG联合BCR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85.4%、91.7%。结论BCR检测用于诊断骶神经损害比较敏感,BCR联合EAS-EMG检测可提高诊断骶神经损害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损伤 球海绵体肌反射 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静 刘艳雨 +3 位作者 谢静仪 吴淑卿 张达慧 卢秀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7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探讨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8月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并残存有肛门自主收缩功能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目标性肛门自主... 目的探讨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8月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并残存有肛门自主收缩功能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目标性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目标性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两组其他护理方法相同,比较1个月后患者的排便方式、平均排便时间、漏便次数等。结果两组康复训练1个月后组内比较:排便时间及每周漏便次数与康复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恢复正常排便例数、排便时间缩短例数及漏便次数减少例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残存有肛门自主收缩功能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坚持进行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排便与控便障碍。改良目标性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可随时随地进行,无需仪器及场地,无条件的医院及出院后的患者可利用此方法进行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使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外括约肌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和肛门
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肛门 慢性肛裂 直肠 硝酸甘油软膏 硝苯地平 磁共振成像 临产妇 肛门外括约肌 杆菌素 友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精后肛门疼痛是怎么回事
8
作者 玉华 《求医问药》 2006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肛门疼痛 射精 性生活 肛门外括约肌 肌肉收缩 阴部神经 会阴部 男性 痉挛性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猪人造肛门术
9
作者 李小钧 《广西畜牧兽医》 1991年第2期42-43,共2页
1990年10月15日,我场一头白色小猪约20公斤,营养良好。症见尾根下方皮肤突起,大小形如鸭蛋状,外观无肛门(即锁肛),用手按压突起部位可感到紧张直肠盲端滞留的柔软粪便,并从阴户流出少许带有粪汁的液体。从而诊断其直肠的盲端以瘘管和阴... 1990年10月15日,我场一头白色小猪约20公斤,营养良好。症见尾根下方皮肤突起,大小形如鸭蛋状,外观无肛门(即锁肛),用手按压突起部位可感到紧张直肠盲端滞留的柔软粪便,并从阴户流出少许带有粪汁的液体。从而诊断其直肠的盲端以瘘管和阴道相通。于当天下午施行手术,其术式经过如下: (一)因当时找不到麻醉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肛 人造肛门 直肠盲端 尾根 麻醉药品 麻醉情况 确诊方法 十字形 肛门外括约肌 复方氨基比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大便失禁的手术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雨历 林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大便失禁 科手术 手术方法 小儿 肛门口皮肤成形术 后矢状切口手术 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与吸收生理
1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10期5-6,共2页
关键词 消化与吸收 生理 神经支配 直肠肛门 平滑肌 理学研究 肛门外括约肌 肌电图 磁刺激 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