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肛管重复畸形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黄燕炳 何渊彬 +5 位作者 庄小津 许可 谢斯琦 方一凡 吴典明 林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肛管重复畸形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儿童医院2例肛管重复畸形(anal canal duplication,ACD)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 1992—2022年相关文献,中... 目的探讨儿童肛管重复畸形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儿童医院2例肛管重复畸形(anal canal duplication,ACD)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 1992—2022年相关文献,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肛管/肛门重复畸形"、"anal canal duplication"。收集本院以及符合纳排标准文献中ACD患儿一般资料(性别、诊断年龄)、临床特征(开口位置、类型、长度、与肛管直肠之间的关系、临床症状、合并畸形)、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院2例于新生儿期发现正常肛门正后方异常开口,无肛周感染病史及不适,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合并畸形。异常开口造影提示2例均为管状结构,1例管腔近端与直肠相通,均采用后矢状入路小切口ACD剥离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ACD与正常肛管具有类似病理学特征,术后2个月随访肛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文件检索共获得符合要求文献23篇,共74例ACD患儿,包括本院2例在内共76例,男女比例为1∶7.4;诊断年龄3.5(0~16)岁;71例(71/76,93%)ACD位于正常肛门截石位6点方向;91%(69/76)为管状型,9%(7/76)为囊肿型;约87%(66/76)的患儿(平均年龄2.8岁)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约13%(10/76)的患儿(平均年龄为7.7岁)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骶前感染;约33%(25/76)的患儿合并其他异常,以骶前包块最常见(11/25,44%)。70例予手术切除ACD(其中34例经会阴入路,36例取后矢状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3/70)。76例ACD患儿平均随访时间3.6年,肛门功能均正常。结论ACD多见于女性,当发现肛门正后方异常开口时应考虑ACD,予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合并异常。一旦诊断ACD应早期手术治疗,建议采取后矢状入路ACD剥离术,手术安全,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畸形 先天畸形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手术后肛门括约肌肛管内超声评价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晓霞 孙小兵 +3 位作者 安果仙 任红霞 靳园园 赵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应用肛管内超声检查评价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 anal sphincter,IAS)、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anal sphincter,EAS)功能,并与正常儿童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括约肌受损程度与肛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应用肛管内超声检查评价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 anal sphincter,IAS)、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anal sphincter,EAS)功能,并与正常儿童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括约肌受损程度与肛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2例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后患儿的肛管内超声资料及临床资料,同期纳入50例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对象进行括约肌受损程度评分;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括约肌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儿童IAS、EAS的厚度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IAS、EAS最大厚度与正常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类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IAS、EAS最大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括约肌受损程度与肛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728,P<0.05)。结论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管内超声结果提示其IAS、EAS最大厚度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别,但存在局部缺损或变薄,其完整性、受损程度与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畸形 直肠/畸形 结直肠外科手术 肛管/损伤 超声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倒立位X线片与MRI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复宾 方林 +4 位作者 盛茂 郭万亮 王亮 刘玉奇 吕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08,310,共4页
目的探讨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8例CARM患儿,术前均行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判断直肠盲端与耻尾线的关系及肛门闭锁的类型,比较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 目的探讨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8例CARM患儿,术前均行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判断直肠盲端与耻尾线的关系及肛门闭锁的类型,比较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结果 38例患儿中,低位肛门闭锁型CARM 19例,中位肛门闭锁型CARM 8例,高位肛门闭锁型CARM 11例。倒立位X线片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为92.1%(35/38),MRI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为97.4%(3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05)。MRI可以发现瘘管7例,脊髓病变5例,右肾缺如1例。结论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均能较准确地诊断CARM类型,MRI还可以诊断CARM伴发的瘘管、内脏、脊髓病变等其他畸形,较倒立位X线片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畸形 直肠畸形 先天畸形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Bmp4信号通路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莹(综述) 杨少波 黄焱磊(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仍有一部分ARM患者术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虽然ARM的具体发病机制及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发生机制... 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仍有一部分ARM患者术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虽然ARM的具体发病机制及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有文献指出直肠末端肠壁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的发育与术后排便功能相关。目前有动物模型实验及相关临床研究证实,Shh/Bmp4信号通路可在ENS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疾病/先天性 直肠疾病/病因学 肛管/畸形 直肠/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形切口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低位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1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传荣 蒋国庆 +3 位作者 刘辉 傅忠 钟斌 肖荷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68-68,共1页
本院采用纵形切口肛门成形术治疗低位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肛管/畸形 直肠/畸形 结直肠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会阴肛门成形术17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壮文军 姜子非 谷兴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8-78,共1页
腹腔镜辅助I期肛门成形术是腹会阴肛门成形术的改良术式.常州市儿童医院2000~2008年采用改良传统腹会阴肛门成形术I期手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肛管畸形 直肠 结直肠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无肛、直肠会阴瘘并先天性右侧巨型膈疝一例
7
作者 胡友主 华尧楷 张爱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8-59,共2页
先天性无肛、直肠会阴瘘并先天性右侧巨型膈疝一例@胡友主@华尧楷@张爱民¥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先天性无肛、直肠会阴瘘并先天性右侧巨型膈疝一例胡友主华尧楷张爱民(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先天性直... 先天性无肛、直肠会阴瘘并先天性右侧巨型膈疝一例@胡友主@华尧楷@张爱民¥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先天性无肛、直肠会阴瘘并先天性右侧巨型膈疝一例胡友主华尧楷张爱民(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与先天性膈疝的发病率分别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管畸形 膈疝 先天性 无肛 直肠会阴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